幼稚園老師虐童現場:毆打推倒餵芥末,杜絕虐童事件要注意3點

2020-10-03 萌芽研究所BUD

9月28日,呼和浩特鼎奇幼兒園昭君園的多名孩子身上有針眼的消息讓我想起了之前刷屏的親子園虐童事件。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真的是氣憤不已。

竟然還有這樣的親子園老師!毆打、推倒、還有餵芥末(居然是半管,一小口我都承受不了),噴消毒水,餵安眠藥……而那些孩子都基本上不到2歲!


看到孩子媽媽撕心裂肺的控訴,孩子被餵了半管芥末,腹瀉了6次,基本上10分鐘一次,老師不給換尿不溼,尤其是她提到自家的是女孩子,被脫得光溜溜抬起一條腿換紙尿布……


我幾次都眼睛酸的,不敢往下看視頻,太虐了。當父母的,真心看不了這些。那些孩子,排排坐在那裡,遭受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傷害。


受虐女童的媽媽在控訴

毆打、餵芥末、噴消毒水……

簡直喪心病狂!!


不敢想像那些孩子家長的心裡得悔恨成什麼樣,本來以為是美好的福利,卻親手把孩子推向了惡魔。據報導,有的家長看視頻都已經崩潰了,大人都看不下去,更不敢想像那些孩子是怎麼熬過來的?他們稚嫩的小腳剛邁出家門,就遭遇了最暴虐的風雨。


有的孩子已經因為被虐待出現了心理問題:

事後有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寫下了「應激障礙」四個字,建議心理諮詢和疏導。


事件現在還在調查中,

雖然涉事老師下跪道歉了,

親子園閉園整頓了,

親子園攜程方負責人引咎辭職了,

3名親子園工作人員因涉嫌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被刑拘了。


但據法律人士分析,涉嫌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量刑是3年以內更多的人擔心的是:職業禁止制度還沒有引入,這些渣老師會不會等事件過去之後,「披個馬甲」又去摧殘別的孩子呢?


虐童案太多了,都列出來我怕我受不了,這裡就不一一盤點了。但我知道,很多父母已經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


科普群就有媽媽問我,「如何避免孩子在託兒所被人虐?」


說實話,看到這個問題,我挺心酸的,我們父母把孩子送進託兒所、幼兒園,卻要天天提心弔膽,靠看監控視頻才能放心?這本身就是很不正常啊!


可憐天下父母心。


今天的這篇文章,是一份從心理學角度保護孩子的預防和幹預指南。在撰寫每一行字的過程中,我都希望「你會認真預習,卻永遠用不到」。


(一)

如何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被霸凌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可頻頻爆出的虐童事件讓家長們擔心不已。我的孩子在學校到底是什麼情況?他開心嗎?有安全感嗎?有沒有受欺負?有沒有被虐待?無數的問號在家長們的心頭盤旋。

學校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視覺盲區,我們有一萬個不放心。可是,要怎麼樣才能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呢?


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即便在學校被霸凌,也不會告訴家人。


2010 年美國教育發展中心就得出過這樣一組研究數據,64%的孩子被霸凌後,並沒有告訴其他人,只有 36%的孩子在事後選擇告訴他人,尋求幫助。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數據也顯示:52.6%的學生在學校被欺凌後,因為怕丟臉而不求助。


上面那這些數據主要針對的還是青少年,而對於幼兒園甚至是攜程親子園中那些還不太會表達的孩子來說,要他們自己向父母描述被欺負的情況更是難上加難。


這個時候,就更需要我們能夠留心觀察,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去發現。不管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回到家後,出現了一下這些現象,你可能就要格外留心了。


1. 突然不願上學

如果孩子剛讀幼兒園,早上入園抗拒可能就是正常的表現。但是,如果孩子之前去幼兒園表現良好,不會牴觸,近期卻表現出反感、嚴重的分離焦慮等問題,我們就該重視了,這說明在孩子近期的幼兒園生活中,一定是有什麼事情讓孩子有如此反常的表現,我們應該及時向幼兒園方面了解情況,不能耽誤。


2. 如廁習慣改變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敢不敢在學校拉臭臭,反映了孩子能否在幼兒園鬆弛,能否有安全感。從心理學角度,器質性變化往往反映了孩子隱藏的情緒壓力。如果一個在幼兒園大小便沒問題的孩子,突然不肯在學校如廁了,極有可能學校的廁所已經變成暴力的場所。


3. 身上出現傷痕卻不願告知家長

孩子之間平時打打鬧鬧蹦蹦跳跳,難免會受傷。很多時候孩子受傷了,家長問起來,他一般會直接說出來,「玩耍的時候不小心碰到」,「自己撞到了」等等,但是如果孩子支支吾吾不肯說,甚至出現了面露難色和困擾的表情,這種情況我們就一定要注意了。


4. 抱怨有老師同學針對他

這是孩子尋求幫助的信號,需要重視,但是也需要我們有正確的詢問技巧,不要表現得太緊張,也不要逼問。


5. 性情變化行為異常

孩子放學回家經常悶悶不樂,有厭學的念頭,原本活潑開朗的小朋友突然間變得陰晴不定,很可能是學校有什麼事情影響著他。


6. 睡眠出現問題

失眠、噩夢、尿床等問題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時可能出現的表現。


除了上面我們需要觀察的幾點,我們還可以通過和孩子玩遊戲的方式,來鼓勵孩子透露在學校的情況。例如,和孩子玩「小老師」的遊戲,讓孩子來當老師,很多時候孩子表演的這個老師就是老師在學校的真實情況。


學齡前的孩子,尤其是幼兒期的孩子,很多時候還不懂怎麼說出自己的委屈、焦慮,甚至受到的傷害,但是在場景模擬或者假裝遊戲中,他們能夠很順暢地表達出自己心裡藏著小秘密或者小問題。表達出來,也就是一種解放和釋然,甚至能夠從中得到深度的治癒。


此外,與孩子的朋友做朋友,與孩子同學的父母做朋友,也是一個了解孩子在學校情況的好辦法。很多時候,孩子不會說自己在學校到底遭遇了什麼,但是,他的朋友可以告訴我們。


發現孩子在學校是不是受到欺凌的信號有很多,方法也很多,遠遠不止上面這些,關鍵在於我們要和孩子、老師多溝通,仔細觀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察言觀色。


(二)

萬一孩子被不公正對待

父母可以做什麼呢


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爆出後,很多人唏噓感慨:看來要麼送孩子去收費很貴可以隨時監控的私立園,要麼就去正規的公立園。


擇園入校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考量,我們以前也推過一些這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在文末拓展閱讀部分溫習一下。


但孩子終將踏上社會,總會和第三方發生千絲萬縷聯繫。孩子、家庭、學校這個三角裡每兩方之間的聯繫都很重要。


對於父母來說,提前摸清幼兒園情況,獲取幼兒園方面多個聯繫方式,就很有必要。比如可以儘量提前了解班級教師的手機號碼、微信號等聯繫方式。還要保存好幼兒園的有效電話,一旦有什麼需要,不能及時聯繫到老師,還可以找到園方。

孩子父母在處理這件事上,可以遵循以下5個步驟。

1. 發現線索

2. 主動溝通

3. 尋求真相

4. 保留證據

5. 保護權益


心頭肉被虐,擱誰都沒法忍,看到網上有很多爸媽氣憤地說,應該去把那涉事老師打一頓、去灌她芥末……這樣說和做固然解恨,但如果萬一真碰上,比「打一頓」更解氣的,是冷靜下來,第一時間報警取證,用最有效的武器保護孩子的權益。


而對孩子來說,事後的心理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對於曾經被虐待過的孩子來說,所遭受的創傷後遺症會更加明顯,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體內激素和大腦壓力應激能力,因此,父母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的童年創傷會跟著時間流逝自動癒合,或者自己簡單提供心理輔導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沒有專業的幹預和治療,很容易會影響到孩子的全方面的發展,而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這幾乎是無解的困境。


父母要帶孩子去醫院心理科做一個臨床評估,在合適的治療下針對性地撫平孩子的創傷很重要,此外,父母也要注意自身的情緒調節,必要時同樣需要心理幹預。發生這樣子的事情,身為父母會比任何人都要憤怒、生氣,隔著事件屏幕的我也相當生氣,也無法原諒這樣子的惡劣群體。但是當面對受傷的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記得,我們是孩子情緒和壓力調節的仰仗。在修復孩子的創傷過程中,給予孩子最大的力量是陪伴和支持,父母對事件的焦慮、緊張和憤怒也同樣需要調整。


虐童案對於孩子來說是創傷,對於父母來說又何嘗不是?親手將自己的孩子送去被虐場,任何一個有良心的父母都免不了會自責和懊惱不堪。但是,很多時候,這些自責和懊惱會成為我們面對未來的枷鎖,我們也要調整好自己,學會給自己解綁。做一個善良的人,願意相信家校合作,願意相信幼師的價值,並不是一個有害的事情。在面對創傷和困境中的過程中,我們仍然對生活和未來抱有力量,同樣也是孩子調整自己的榜樣。


(三)

讓孩子知道

無論發生什麼

父母永遠都是TA的支持者


渣學校壞老師,誰都不想碰到。每逢惡性校園事件爆出來,最無奈的就是:


孩子不說

家長不知

學校不管


而孩子不說、家長不知這兩環恰是最要命的。日常生活裡,父母孩子之間先建立了親密聯繫,就如同孩子有了鎧甲和港灣,才能不懼外來風雨。而所有的教養技巧,最關鍵的是事先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


1. 多往親子銀行存款,

讓孩子跟父母建立並保持親密關係


在孩子遭受虐待的過程中,往往施暴者會告訴孩子,保守秘密、不能透露,並且會在面對成人的質疑的時候,施暴者撒謊、掩蓋並且將責任撇開。很多時候孩子的困境都在於「我所遇到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正常,為什麼除了我感到困擾之外,老師和爸爸媽媽的表情還是依舊正常?」,要能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困境,在於孩子得先願意第一時間來找父母。


在關係裡,親密就更容易坦誠,而疏離則容易產生隔閡和隱藏,尤其是親子關係。真正讓父母和孩子搭建信任關係,並不是簡單的一句「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記得要跟我說」,很多時候,關係往往是在平時的相處中搭建起來。讓孩子抱有「父母永遠是我最可以信任的人」的想法,只有通過高質量的陪伴來實現。


這些高質量的陪伴,都有利於保持穩健的存款狀態。我們把跟孩子的關係和感情比作一個銀行,我們跟孩子之間多互動,多表達愛意和尊重,相互信任就是在存款,而一旦我們和孩子之間疏離,甚至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是孩子受到了傷害,都會令這個存款額度減少。所以增加親子銀行存款,存款越多,孩子願意袒露心聲的機會就越大。


在平時,爸爸媽媽們要想辦法多增加高質量陪伴的時間(戳連結→高質量陪伴需要怎麼做?只要選對方法,兒童節每天都過!),往「親子感情銀行」裡多存款,這樣孩子才能認為父母永遠是自己最可以信任的人。


無論在外面遭受了任何讓自己感覺不好的事情,無論怎麼被威脅要保守秘密,都可以毫不猶豫,第一時間來找我們——父母會永遠相信你、保護你,做你最堅強的後盾。

2. 把親子交流作為日常,

讓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暢通無阻


希望孩子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願意主動說出來,一定是需要我們的家庭在平日裡多鼓勵孩子表達個人意願,甚至是一種儀式感的培養。真正地認認真真傾聽孩子的心聲,都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活,只有平日裡都保持做起來,關鍵時候才能派上用場。


像我們家就會保證起碼一周一次的家庭會議。比如每天可以在吃晚餐全家聊聊天,或者晚上散步途中,問問孩子一天中遇到的好的和不好的事情。讓孩子敞開心扉,開誠布公地講出來自己的煩惱和不愉快。


一開始可能很多父母不曉得怎麼進行,找不到話題。沒事,其實這時我們的重點放在家庭上就可以了,我們也可以來商量下全家接下來去看一場什麼電影,下次旅行想去哪裡玩,下周去逛哪個公園等等,漸漸地,孩子習慣了這種全家人一起交流的形式,就會很容易參與進來,自自然然地跟大家聊天。

別看這個模式很簡單,看起來和虐童案的預防毫無關係,但其實不然。虐童案出來後,我看聊天記錄,也有很多家長在驚呼,「難怪我近期孩子一直喊痛」「難怪我家孩子突然不肯上學了」「難怪我家孩子每次說到學校都在哭」……這些「難怪」背後的含義,其實是父母並沒有好好聽孩子說話。


孩子的大腦水平發育並不完善,所以無法做到像成人一樣,根據事件程度來調整自己的說話的頻率和模式,為事件的嚴重程度分級和下判斷。往往,孩子的困擾和困境,都是通過無意識、或者平常的聊天裡吐露出來,所以讓孩子養成主動吐露意識,並且變成儀式感的事情得到傾聽,才能真正讓孩子走進父母。


所以讓交流成為日常的儀式,讓孩子的每一次對話得以傾聽和重視,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預防措施。


3. 讓孩子建立界限意識,保護自己


往往孩子在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本能會覺得難過和害怕,但是孩子卻不一定能明白這些難過和害怕是不是正常和合理的;往往孩子的逃避行為就是孩子內心焦慮和緊張的映射,孩子敏感地覺得自己受到了侵犯和傷害。但他不知道如何回應或者處理,又很難過,所以出現逃避行為。


因此,平日裡我們要留意到孩子的這些情緒,讓孩子及早建立界限意識,是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保護自己利益的好方法。


我們可以事先教孩子:不管是語言暴力、精神虐待、還是身體上傷害和侵犯,只要是讓你覺得不舒服的,都要大聲說不。


不要保守壞人的秘密。孩子可能會遭受威逼或者利誘,比如,「不要告訴老師,否則我就打死你」,或者「不要告訴媽媽,我天天給你買糖吃」。小孩子的心智和判斷力都不成熟,很有可能會就範,給壞人保守秘密。這個概率之高,觸目驚心。


孩子的界限感培養和安全教育,是我們一說再說的,大家可以戳藍字再看看,還是那句話,防範未然。

虐童案發生後,其實大家都明白,光靠我們父母的努力,要完全根治虐童案是不太可能的。我們能做得有限,社會的漏洞又很多。


我們當然也可以從大環境範圍去談如何根治和管控,但是我們同樣也不能疏忽我們依舊還可以深刻幫到孩子。因為,在大環境在改善的過程中,父母是陪在孩子身邊最核心的一環。


我們教給孩子的越多越早,孩子被傷害的機率就越小;我們和孩子的親子關係越穩固,孩子吐露心聲的機率就越高;孩子的自我界限和尊嚴感越強,反抗傷害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就越強。

我們縱然無法撬動所有的陰暗面,但關乎到孩子生命安全的事,就算我們能做的只有百分之一,我相信大家都會用百分百的努力去完成這百分之一的。更何況,我們面對孩子,能做的還有這麼多。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相關焦點

  • 毆打孩子、強餵芥末、安眠藥!攜程親子園被爆老師虐童:虐童事件頻...
    日前,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一經報導,迅速發酵。老師毆打孩子、強餵幼兒芥末物、並且不給幼兒更換尿不溼、甚至是在哭鬧的時候餵食安眠藥。老師可以到這個地步,這還是老師嗎?因此,在幼兒園這種大家庭裡,作為老師的人要和許許多多孩子溝通,簡直太費神!例如,幼兒園的孩子受了欺負,他可能只會哭,連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一定能夠清楚的表達。一個老師要想準確的處理孩子之間的糾紛,必須要先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那面對一個情緒失控,語無倫次的孩子,老師失去了耐心,就演變成了體罰孩子!
  • 虐童事件為啥層出不窮?
    11月8日,有關上海攜程親子園工作人員「虐童」的視頻在網上流傳並引發強烈關注。最終上海攜程親子中心虐童事件形成輿論漩渦,監控錄像證實幼教老師毆打孩子、推搡孩子撞到桌角、餵幼兒不明食物。事件回顧「月亮班的老師給你吃過嗎?」「吃過的。」「彩虹班的老師呢?」
  • 幼兒園再現虐童事件,校方極力否認老師打人,稱:監控壞了
    下面是轟動一時的虐童事件回顧: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虐童事件2017年,有十餘名幼兒家長反應紅黃藍幼兒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對此還提供了孩子身上針眼的照片。北京警方也對這件事進行了通報,涉嫌虐童的幼兒園教師劉某某被刑拘。
  • 幼兒園虐童事件盤點 虐童人員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國際小二班的幼兒被老師用針扎、餵成分不明的白色藥片、猥褻,並提供了孩子身上多個針眼的照片。>>更多  2、2017年4月,北京豐臺區紅黃藍幼兒園大紅門分園被曝幼兒教師推搡、踢打孩子事件。視頻顯示,在一排床鋪邊,一名女老師抓著一名小孩的胳膊,上提後突然放下,小孩隨即仰倒在床鋪上。另一段視頻中,學生圍坐上課,一女老師走到孩子身後3次抬腳踢孩子背後。
  • 攜程虐童最新進展:虐童的是沒有保育證的保潔員?
    這兩天上海攜程自辦的親子園幼師虐童視頻,真的讓人氣炸了!這幾段視頻中,一個穿黃色衣服的老師粗魯的拉扯著一個小女孩,又莫名的開始發脾氣,並把孩子的書包砸到了地上。她才發現老師竟然給她17個月的寶寶餵了半管芥末!腸胃受到刺激的孩子忍不住拉了肚子,而老師完全無視孩子的痛苦,也不給她換尿不溼。好不容易等到要換了,老師讓孩子光著腿、撅著屁股站了十幾分鐘,然後直接掰起孩子的一條腿草草收拾。這位媽媽聲淚俱下的憤怒控訴著,幾次都哽咽得語不成調,她質問老師:「餵一歲半的小朋友半管芥末,消毒水噴在眼睛上、嘴上,你受得了嗎?」
  • 攜程虐童案判了,這把「芥末」嗆醒了什麼?
    這起惡劣的虐童案不是第一個,或許也不是最後一個。一時的快感,並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首要的,傷害如何平撫?虐童事件,是往所有為人父母的心裡都塞了一把芥末。回顧這起事件,2017年11月初,攜程託管親子園教師打孩子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顯示,教師除了毆打孩子,還強餵幼兒芥末。當事家長微博ID@葉子perryyeh 稱,三個月的監控中親子園對孩子使用過400多次芥末。特別是,在攜程親子園,這樣的虐待行為近乎公然進行,對幼兒「做規矩」,也成了一種「園風」。
  • 幼兒園虐童事件:弱者何苦為難弱者!
    近日,攜程親子幼兒園虐童事件持續發酵,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通過公布的監控視頻可以看到,老師不僅對兒童們暴力對待,甚至還有餵芥末,消毒水等惡劣虐童情況有家長向幼兒園討要說法時稱:老師把消毒水噴到一歲半的孩子的眼睛和嘴裡、半個小時給寶寶餵了半碗芥末,導致寶寶一個小時拉6次!
  • 那些虐童的「老師」,你們怎麼才判了這麼幾天?
    那時候這個視頻顯示,教師除了毆打孩子,還強餵幼兒疑似芥末物。赤裸裸的虐童,而今,虐童案塵埃落定,八名虐童犯也被判了刑罰。以下是具體判決:27日下午14點,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案在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八名被告人均因犯虐待被看護人罪被判處刑罰。
  • 虐童事件頻發:家長明白該如何選擇幼兒園了嗎?
    正因為如此,每一次虐童事件都會成為社會熱點,甚至成為重大新聞登上央視屏幕。從這些事件的處理結果看,基本是一個模式:教師被開除並被追究刑事責任,幼兒園被停業整頓,過了一段時間又重新開張。從中可以看出這麼一個定式:主辦者雖有過錯但毫無責任,所以被追責的全是教師。虐童事件這種千篇一律的結局,頗有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味道,相同的事件頻繁地發生在不同的幼兒園裡。
  • 虐童事件:施暴者可恨,但家長更應該注意這些!
    昨天,紅黃藍幼兒園虐童,給孩子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11月初,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打罵孩子,餵孩子吃芥末; 一次次的幼兒園虐童事件,也一次次不斷地引起無數家長的擔憂和害怕。可是除了擔憂,除了憤怒,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 第一,  我們需要更有力的監管力度。
  • 盤點今年14起嚴重虐童事件 繼父母超三成
    人民網9月24日電(歐興榮 實習生 田暢)9月22日,廣州汕頭一父親虐待其親生兒子,並在網上曝其慘照說「打到6點,天亮了,哈哈,還沒死」此虐童事件在網際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在微博接力、公安機關的共同努力下,確認事件發生在汕頭市潮南區。目前涉事男子去向不明,男童身體暫無大礙。 「虐童頻發到底為何般?」
  • 紅黃藍幼兒園被曝虐童!貴的幼兒園也不靠譜了?
    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攜程虐童事件引爆了全民憤怒。  一波還未平,一波又起。昨天,北京又有一所幼兒園被曝虐童——十餘名幼兒家長反映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國際小二班的孩子,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
  • 這裡「虐童」!那裡「虐童」!原因是這樣的!
    又曝「虐童」案!又曝「虐童」案!!又曝「虐童」案!!!似乎「虐童」事件一直在媒體上就沒有間斷過,今天這裡「虐童」了,明天那裡又「虐童」了,此類事件層出不窮、頻頻發生,為什麼會連續不斷地出現這樣的事件呢?它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有虐童事件滋生的土壤和外部環境。
  • 義大利華人幼兒園被曝虐童,多次拖拽腳踹,老師:這在中國很正常
    感謝大家閱讀,謝謝點讚並關注「專注綜合解說清梅」,我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創作更多優質的作品。義大利華人幼兒園被曝虐童,多次拖拽腳踹,老師:這在中國很正常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被早早的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教育體系就是這樣的,另一方面是為了家人忙著上班,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也比較放心。
  • 天使中的魔鬼-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案
    然而,開業不到兩年,攜程親子園就被爆出虐童事件,虐童事件最早被發現的是在2017年的11月3號晚上,一名攜程員工發現孩子的耳朵紅腫,身上有瘀傷,於是向親子園提出,要查看班級的監控錄像,幾經周折,兩段工作人員虐待幼童的視頻終於在11月8號被曝光, 一經發布,便引起軒然大波。這兩段虐童視頻分別發生於11月1號早上和11月3號的中午。
  • 虐童致死事件過多,日本擬頒布「禁止體罰」法案
    每次一發生「虐童致死」的事件,心裡就會有一萬句媽賣批跑出來,真想把這些父母揪出來好好質問一番。由於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虐童致死事件,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怒。在社會輿論的推動下,安倍晉三政府在當地時間3月19日於內閣會議上敲定了《防止兒童虐待法》修正案。
  • 臺灣虐童事件發酵引民眾怒吼 如何預防悲劇發生?
    中新網1月18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近期,臺灣社會接連爆發多起重大虐童事件,引發民眾怒吼要嚴懲!如何阻止虐童事件再發,真正做到對「虐童零容忍」,值得民眾及當局深思。圖為虐童情境照。(臺灣《聯合報》/記者蘇健忠 攝)虎毒不食子?
  • 幼師虐童該當何罪 攜程親子園事件關注
    近日,攜程親子園被曝出虐童事件。從監控看,涉事老師推倒小孩,使其撞在教室的椅子上,還強行將疑似芥末的不明物塞入其嘴裡,後者嚎啕大哭。
  • 義大利華人幼兒園被曝虐童被捕 幼兒園虐童事件何時休?
    義大利普拉託一華人幼兒園曝出虐童事件,兩名華人女教師被捕,一名接受調查。警方隱蔽攝像頭拍下的錄像顯示,這些教師多次強行拖拽、腳踹、推搡,用棍棒毆打幼童。再次感慨,兒童真的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心智尚未成熟,沒有明確的是非判斷標準~甚至可能認為老師打學生都是正常現象,不知道和父母傾訴~建議各位家長:1、每天都要和孩子交流,引導式對話;2、樹立孩子的自我保護意思~真心希望全世界都能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兒童。
  • 紅藍黃幼兒園虐童事件持續發酵,眾星發聲求事件真相!
    其實關於虐童事件北京朝陽紅藍黃幼兒園這家並不是第一例了,就在前不久上海攜程的虐童一事。餵孩子吃芥末毆打小孩等等這些令人髮指的事情,才剛剛發生不久。↓↓↓,而且自從這個事件的爆發之後,更多其他地區的紅藍黃幼兒園虐童事件也再次被翻出。4月時有家長反應自己孩子身體上有磕碰結果監控視頻顯示孩子當時被幼教摔打當時紅藍黃採取的措施是大紅門幼兒園園長被立即停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