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美食動畫,為何不約而同選擇「包子」?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吃貨宇宙》中餃子和包子形象設計非常具有創意。

  《美食大冒險》中的角色造型更具有性格特點。

  《吃貨宇宙》中的「餃子」造型設計成可愛的小女孩。

  《吃貨宇宙》中的餃子和包子造型極貼合中國傳統美食。

  《美食大冒險》中的「包強」造型相對簡單。

  《包寶寶》勝在引發「親子」情感共鳴。

  《吃貨宇宙》中的包子設計圖。

  《美食大冒險》中的日本武士形象設計靈感來源於軍艦壽司。

  《美食大冒險》中的苗條麵條美女。

  今年暑期檔,先後有兩部以中國傳統美食為主角的內地動畫片《吃貨宇宙》和《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後文簡稱為《美食大冒險》)上映,雖然在造型設計和動畫技術上都顯示出較高水準,但同樣都在敘事上有所欠缺,其口碑和票房成績均很不理想。前者6月16日上映,票房485.7萬,豆瓣評分6.1分,後者剛上映4天,票房不到500萬。

  唯一的影片美食元素亮點是《超人總動員2》中貼片的動畫短片《包寶寶》,通過一個「包子」的誕生,用充滿視聽想像力又觸及現實「親子」的情感困境贏得了豆瓣評分7.1的高分。

  同樣作為以「美食」為賣點的幾部影片,為何表現差異如此之大?其失敗和成功之處作何比較?

  同時,新京報記者先後採訪了動畫片《吃貨宇宙》和《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的導演陳廖宇和孫海鵬,聽他們聊以美食為主角的創意由來。

  為什麼選擇餃子和包子?

  它們是中國人日常最熟悉的食物

  《吃貨宇宙》導演陳廖宇覺得,麵食是食品裡面相對有造型的食材,樣子比較獨立,比較適合做成人物造型。而麵食裡中國人日常最熟悉的就是餃子,「如果找一個中國美食符號,應該非餃子莫屬。」陳廖宇是南方人,來北京之後,他發現每次和北京朋友在飯館吃餃子的時候,不能誇這家的餃子好吃,「你一旦當著北京人的面兒誇這個餃子不錯,北京朋友接下來的話肯定是讓你去他家吃他媽包的餃子,這兒的餃子都不行。」在陳廖宇看來,餃子已經超越了美食範疇,成為一個精神意義的食品。

  選了餃子之後,還要選一個和它搭戲的美食,陳廖宇自然就想到了包子。「因為包子也是生活中特別普及的麵食。每天早上起來大部分是吃包子,有時候在外面湊合吃一點也會吃包子。」經歷不斷地完善創意,選定的角色原型又增加了麵條、油條、麻花、方便麵、法棍、比薩、漢堡等,還創立了「麵粉星球」的世界觀。

  2007年左右,孫海鵬導演剛剛進入動畫行業幾年,想總結一下做一部動畫短片,「當時策劃了不少題材的短片,比如武俠的、科幻的,但是我發覺一個人是沒法做一部短片的,工作量很大,角色、場景特別複雜。」他就選擇了相對容易操作的,開始做視覺模型的時候,就做了一個包子的角色,加了眼睛和嘴巴,「至少這個形式目前還沒有人看到過,」開始就做了一系列「包強」短片,讓包子開演唱會,還有讓包子模仿《精武英雄》中陳真踢館的那段,去打壽司,放在網上之後有挺多人喜歡。之後又豐富了角色拍成了動畫劇集《美食大冒險》,同名電影也於近日在全國院線上映。

  有沒有請美食專家做指導?

  影片中食物並不是一道菜,只是用其元素進行創作

  陳廖宇表示,這個事情還真有想過,但是由於製片周期的原因,沒有請真正的美食專家來。接下來再做第二部動畫作品的時候,他表示會請一些美食專家做指導,並且他已經讓兩個主創人員去學做包子了,「電影中不一定要展現包子是怎麼做的,但是如果你都沒有深入的了解,即使做表面的東西也不可能把它表現好的。」總結起這部動畫電影,陳廖宇有一些遺憾的地方,「我們做美食更多的是去借用美食的一些外形和顯而易見的特性,但是對美食本身的了解,功課做得還不是很夠。」他給主創的標準是,當做完這部電影之後,主創對於美食所具備的知識,應該比一般人多,這樣才有可能把美食表現得更好。

  在設計美食造型時,孫海鵬沒有專門請過美食專家,因為電影只是用食物元素進行創作,並沒有真正把它做成一盤菜。但主創們跟一些專業人士溝通過,做了很多研究。比如關於麵包的造型設計,劇組專門找到廣州最好的麵包店,觀摩了他們製作麵包的過程,也去採購了很多東西。「因為有些細節僅憑記憶是不行的,跟真實的食物是不一樣的。我們必須得弄清楚麵包上為什麼會有很多氣孔?烤出來之後麵包表皮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紋理?」還有五花肉的造型設計,雖然對這個食材很熟悉,但剛開始做出來的時候像塑料,主創們買了各種各樣的五花肉、臘肉、火腿去研究,一直找到最合適的質感。

  孫海鵬並沒有嚴格按照食物的擺拍去做場景,「因為很容易讓人覺得膩,覺得整部90分鐘的電影看下來都是微縮景觀。」所以在美食的布局上稍微做了些修改。讓食物的形狀第一眼看上去還是偏向自然界的東西,比如有些樹其實是西蘭花做的,有些石頭就像肉,地上看著花花綠綠的草,仔細一看原來是蔥薑末。

  食物角色設計怎樣的造型?

  要讓觀眾識別出又要有趣

  在設計《吃貨宇宙》美食造型時,導演陳廖宇定了兩個原則:一是要讓觀眾識別出是什麼美食,二是能給觀眾帶來與眾不同的趣味。在所有美食角色中,屬餃子和包子的造型最花心思,這也是令導演陳廖宇最自信的兩個角色。

  餃子本身造型感就很漂亮,並且還有花邊,陳廖宇就設定餃子為女孩,「花邊就相當於她的髮型,身材纖巧。」而相對應的包子就是胖胖的憨厚的男孩。陳廖宇說,其實從專業動畫的角度來說,這兩個角色的造型不是按照一個法則做的,「餃子是一個餃子的腦袋、小女孩的身體。按照這個造型法則,包子應該是一個包子的腦袋,小男孩的身體,這樣他倆看起來才能是一套的。」陳廖宇最初的時候也這麼設計過,讓包子頂在一個男孩的腦袋上面,但最後發現包子的造型就沒意思了,沒有矮矮胖胖的感覺。設計團隊裡有人靈機一動,包子出來的時候永遠跟屜在一塊,「屜就相當於他的褲子,然後包子兩隻手沒事兒就得提著褲子,等於是他性格的外化,趣味性也就出來了。」所以,最後陳廖宇就打破了動畫規則,「只要適合,天生的形狀給我們什麼靈感,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去設計。」

  有的美食形象天生就特別像人的身體,比如油條本來就是兩根棍兒,「你再給他畫兩條腿就太奇怪了,但是燒賣只有長兩條腿才舒服。」陳廖宇的設計理念是怎麼合適怎麼來。很多做動畫的人在設計麵條造型的時候,習慣性想到的是給它畫一個人的身體,麵條只是一個髮型。在陳廖宇看來,這是錯誤的設計,「當麵條只是人的頭髮的時候,你看到一個卡通人物,未必會想到這是麵條,你就會覺得一個人的髮型是這樣的。」而在《吃貨宇宙》中,麵條有兩種造型,一種是生的掛麵,保持掛麵的紙包裝,呈現出一桶的效果;另一種是煮熟的長壽麵,在碗裡頭呈現出麵條的肌理和用料形式,用黃瓜片弄出一張臉的效果來。

  《美食大冒險》中包子包強的造型看上去最簡單,但導演孫海鵬卻覺得這個造型是最麻煩的一個,其他角色會有一些複雜的造型,或者身上裝飾比較多,但包強沒有,除了穿著褲子和鞋,幾乎就是個包子。「反而這種看起來簡單的造型是最難做的,只要稍微做不好的話,會讓人覺得過於簡單,因為它的身體上就是一雙眼睛和嘴巴。」在之前短片中,包強沒有胳膊、腿,也沒有穿衣服,非常原始,後來就慢慢升級,做得更精緻好看了一些,在包強這個造型的眼睛大小、形狀,包括嘴巴和牙齒這些細節上,孫海鵬花費了很多時間去調整。

  壽司在片中的形象是日本武士,最開始選擇這個美食的時候,孫海鵬還試過刺身、手握壽司,但發現都不太合適,最後就想到了軍艦壽司,在外面還裹了一層海苔皮,「我發現這個造型挺容易做成人的形狀,加上手和腳不會那麼違和,所以就拿著軍艦壽司去練習。」之前,孫海鵬做過蒙面的軍艦壽司,沒有嘴,只露出眼睛,後來又給它加了一身武士的衣服,就變成了一個相對比較完善的日本武士的樣子。孫海鵬說,軍艦壽司還有個有趣的地方,身上可以放很多裝飾,電影中出現了兩個壽司造型,一個壽司的頭上放的是三文魚子,另一個壽司頭上放的是蝦,「不同的頭飾代表著不同的身份,性格也不一樣。」

  如何為這些美食設定世界觀?

  食物的地位就和人類一樣

  《吃貨宇宙》故事發生在一個以傳統食物為主角的吃貨宇宙,這裡散布著諸如麵粉星球、大米星球等不同食物組成的世界。導演陳廖宇說,大部分關於美食的動畫電影,食物還是在人的世界裡,視角還是從人類出發,食物就相當於動物一樣。但是《吃貨宇宙》的世界觀裡沒有人類。其實,最開始陳廖宇在構造世界觀的時候,也有過一版出現人類的設計。但是當一個餃子和一個真人拉著手走在一起的時候,畫面看起來就很彆扭,「因為所有的食品最終的歸宿是被我們吃掉。我們怎麼可以和一個餃子相處,感覺怪怪的。難道一個餃子的理想是端上盤子被我們吃掉?這好像也很變態。」所以,陳廖宇最後把人類屏蔽掉,形成一個平行世界觀,在這個世界裡食物的地位就跟人類一樣,只不過把食物擬人化。「我能想出來的角色都是在人類視角下面,它還是食品的身份。而我這個世界觀是一個獨立的,食品的內部的一個世界觀。」

  《美食大冒險》中的世界觀和《吃貨宇宙》很接近,也都是由食物構成的世界觀,有包子、壽司、麵條、饅頭等,沒有真人。但是片中也出現了一些像猴子、青蛙、章魚等的動物。對此,導演孫海鵬解釋道,這是一個比較模糊的地帶,片中的章魚哥是被處理過的鹹魚,身體是紅色的。而且它本身是不會遊泳的,我們之前有一個梗,就是章魚掉到水裡竟然不會遊泳。雖然它有點接近於人類,但實際上它又是食物。還有片中的猴子實際上是棉花糖,沼澤裡的青蛙,其實是豆乾做的一個類似青蛙的食物。

相關焦點

  • 暑期檔美食動畫,不約而同都選了「包子」當主角
    今年暑期檔,先後有兩部以中國傳統美食為主角的內地動畫片《吃貨宇宙》和《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後文簡稱為《美食大冒險》)上映,雖然在造型設計和動畫技術上都顯示出較高水準,但同樣都在敘事上有所欠缺,其口碑和票房成績均很不理想。前者6月16日上映,票房485.7萬,豆瓣評分6.1分,後者剛上映4天,票房不到500萬。
  • 《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看片 被贊暑期檔最強親子動畫
    本網訊(袁春華) 8月18日,暑期檔最有食慾的2D合家歡動畫電影《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成都看片會在峨眉電影製片廠巨幕廳舉行,影片以各種美食為角色,將「好吃」與「好玩」這兩個最具誘惑力的特質放在了一起,憑藉精良的製作、天馬行空的想像以及最適合親子觀賞的合家歡屬性,贏得了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 2017暑期檔,誰會是最熱門的動畫電影?
    《阿唐奇遇》、《大護法》、《十萬個冷笑話2》等國產動畫電影能否脫穎而出,再創《大聖歸來》的輝煌,在競爭激烈的暑期檔佔得一席之地?>關注中外IP授權公眾號,參與「2017暑期檔熱門動畫電影」投票   —— 國產動畫電影 ——     1、《三隻小豬2》(5月27日)
  • 《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定檔 最有食慾動畫電影
    由廣州易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淮安西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淮揚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盱眙文體旅遊集團聯合出品,孫海鵬執導的動畫電影《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今日正式宣布將於暑期檔8月10日全國公映
  • 《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這部把人看餓的親子動畫 堪稱暑期驚喜
    不過,也不能沾沾自喜,國產動畫電影可發展的空間還很大,距離好萊塢動畫電影的水平還很遠,前方路還很長。今天要說的動畫電影是《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其實《美食大冒險》也算是個知名IP了,之前出過動畫劇集,這次出電影版,故事是全新的,講述了包子和壽司的一次攜手大冒險,有新意也有創意。
  • 23部動畫電影大戰暑期檔,你看好哪部?
    在這之前,《全職高手》的文字、漫畫、動畫等內容形式為這個IP,以及人物角色葉修沉澱了不少粉絲。再加阿傑、邊江等配音演員的加持,這部動畫電影還沒上映,想看的粉絲就開始幫著刷屏了。這兩部作品也是暑期檔,可能與《千與千尋》《玩具總動員4》《醜娃娃》等進口賣座動畫電影一較高下的兩部成人向動畫電影。
  • 暑期檔為何冰火兩重天?
    原標題:暑期檔為何冰火兩重天?   暑期檔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的影片一路火爆一路歡笑,像《捉妖記》,票房勢不可擋,只有《速7》的24億是其終極標靶,《煎餅俠》、《大聖歸來》也刷新多項紀錄。而有的影片卻像被冰封了——《王朝的女人》、《謎城》將將1.1億,而且已沒了後勁;《太平輪·彼岸》遠不足5千萬——這可是暑期檔大片,不是淡季的小成本電影——徹底沉了。那麼,暑期檔為何三冷三熱、冰火兩重天呢?   首先,與國產電影保護月有關。像《小黃人》、《終結者5》、《碟中諜5》等好萊塢強片,被移到了暑期尾聲,甚至乾脆挪出了暑期檔。
  • 電影《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曝人機互動預告
    網易娛樂8月16日報導 近日電影《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發布人機互動版預告,影片一改往常的預告傳統模式,將觀眾與電影通過屏幕相互連接,增強觀眾的互動性與參與感,觀眾可將手指放置預告片所在的屏幕上方,由此感受美食英雄在指尖遊走的趣味性,電影也收穫了行業內外一眾好評,成為暑期檔最有食慾的動畫電影。
  • 《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定檔 中西美食對決
    原標題:《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定檔 最有食慾動畫電影   由廣州易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淮安西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淮揚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盱眙文體旅遊集團聯合出品,孫海鵬執導的動畫電影《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今日正式宣布將於暑期檔8月10日全國公映
  • 《美食大冒險》十年沉澱驚喜現世打造外國人最愛的功夫美食動畫
    由廣州易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盱眙文體旅遊集團、淮安西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淮揚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孫海鵬執導的動畫電影《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將於暑期檔8月10日全國公映,敬請期待。
  • 暑期檔電影為何越拍越爛?
    今年的美國暑期檔電影攻勢業已過半,目前看來,不僅未能出現去年《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那樣的影史破紀錄作品,整體上更是延續了去年的下滑趨勢(2012 年 5-8 月的北美總票房相比 2011 年同期下滑了 3 個百分點,觀影人數減少了 4%,創 20 年新低)。難怪美國媒體紛紛驚嘆:暑期檔風光不再。
  • 2019年電影暑期檔:漸入佳境
    對於國產動畫電影而言,這個暑期檔不尋常。在2019暑期檔行將收官之際,史上最偉大的動畫大師之一理察.威廉士去世,更引發了人們對動畫行業以及國產動畫電影的思考。在觀眾群體不斷成熟、口碑效應逐漸凸顯的當下,什麼才是「好片子」?需要重新定位與審視。在這個不斷增長並不停變化的文化消費新時期,好藝術才配得上好市場,也才對得起願意為之消費的「好觀眾」。
  • 20多部動畫電影大戰暑期檔 國產動畫能否突出重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6日電(袁秀月 王新月)和去年暑期檔爆款多為現實題材不同,今年暑期檔最大贏家或將是動畫電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暑期檔雲集20多部海內外動畫電影,目前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中,有一半都是動畫電影。  那麼,在《千與千尋》《獅子王》《愛寵大機密2》《玩具總動員4》等海外動畫的包圍下,國產動畫能否突出重圍?
  • 國產動畫《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定檔,包子壽司聯手抗敵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7月18日,由孫海鵬執導的國產動畫電影《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正式宣布定檔9月13日,進軍中秋檔期。《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塑造了一個由食物構成的奇幻世界,影片講述胸懷英雄夢,但是武藝平平的「熱血包子」包強加入「面仙國」艦隊抗擊海盜,在遭到海盜伏擊後,不得不與賞金浪人「冷麵壽司」武藏一起開啟了一段啼笑皆非的冒險之旅。
  • 票房疲軟,爆款難尋:2018年暑期檔的動畫電影都怎麼了?
    暑期檔作為票房和排片的熱門時段,往往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動畫電影因為與學生人群的高契合度,更傾向於在此時發力,博得高票房。缺乏爆款是最大遺憾縱觀近些年暑期檔動畫,一般總會出現一兩個爆款動畫電影帶動市場,成為話題之作。
  • 暑期檔復盤:動畫救市,票房向頭部影片集中,雙男主已成標配
    而依靠放映場次的增加以及平均票價的上漲,實現了2019暑期檔整體大盤的小幅度上升。憑藉影史第二的動畫電影《哪吒》在暑期檔狂攬47億票房,逆轉了暑期檔的頹勢,此外好萊塢大片及時救市,帶動了三四五線觀眾的觀影興趣,進而帶動了整個暑期檔的大盤。
  • 2017年暑期檔:「美人魚」已經找到了,可「大聖」在哪裡?
    眼下,暑期檔已接近尾聲,國產動畫電影在8月18日也已經全盤託出,此前的《大護法》、《阿唐奇遇》《豆福傳》等票房成績皆表現平平,而最後上映的《十萬個冷笑話2》和《賽爾號大電影6:聖者無敵》能否為今年的暑期檔國產動畫電影打個翻身仗呢?
  • 《美食大冒險》口碑特輯 獲贊「好萊塢式動畫」
    作為暑期檔最有食慾的合家歡動畫電影,它所具備的寓教於樂的特性為孩子帶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暑假,也收穫家長的支持與肯定,被稱為「好萊塢式動畫」,電影將於8月17日全國公映。十年IP 打造全民最愛吃的國漫電影電影《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近日曝光一支口碑視頻,影片中大大小小的吃貨坐滿影廳,趁著周末好時光來品嘗這道充滿食慾的饕餮大餐,被問到電影中有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美食,孩子們像是被打開了話匣子般的數著出現在他們腦海中的美食,「豆腐、餃子、棉花糖、芝士山......」邊說邊咽口水並紛紛表示看餓了。
  • 暑期檔票房再創新高背後:新題材崛起 動畫片遇冷
    今年全國電影暑期檔再創新高。票房前三名分別是:《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和《侏羅紀世界2》。綜合來看,今年暑期檔裡新題材開始崛起,但動畫片卻遇冷。   圖片來源:貓眼研究院   動畫電影遇冷   從貓眼研究院數據可看到,今年暑期檔的國產動畫電影無明顯增長,進口動畫電影數量雖然有所增長
  • 《美食大冒險》曝人機互動預告 英雄歷險817出發
    近日電影《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發布人機互動版預告,影片一改往常的預告傳統模式,將觀眾與電影通過屏幕相互連接,增強觀眾的互動性與參與感,觀眾可將手指放置預告片所在的屏幕上方,由此感受美食英雄在指尖遊走的趣味性,電影也收穫了行業內外一眾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