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日,我市中小學音樂學科受河南師範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的邀請,對河南師範大學國培計劃——河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鄉村中小學專業能力建設項目骨幹教師進行了提升培訓。本次培訓由馮露、牛豐、姜楠、韓豔彩四位老師為學員們帶來了四節現場課,羅安娜、侯戰傑兩位老師帶來了兩個專業講座。培訓內容緊緊圍繞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的音樂教育基本理念,重視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重視教學設計的預設功能,重視教學過程的生成意義,重視教師專業能力的多角度培養。精彩的現場課教學和具有針對性的專業講座使學員們紛紛表示既開闊了眼界,又在參與與實踐中獲得了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
馮露,新鄉市衛濱區育英小學音樂教師,衛濱區文明教師。曾獲新鄉市觀摩課一、二等獎,衛濱區優質課、青課賽、微課一等獎、參與市級課題獲一等獎。
馮露老師教授的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螃蟹歌》歌曲為四二拍,徵調式,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歌曲旋律起伏較大,詼諧、活潑。歌詞以擬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繪出螃蟹的形態特點,語言詼諧風趣。再加上四川方言演唱,增添了歌曲的地方特色和情趣。
牛豐,新鄉市第一中學音樂教師,新鄉市教師合唱團團員,新鄉市教學標兵。曾獲河南省優質課一等獎,新鄉市優質課一等獎。
牛豐老師教授的是人教版高中音樂鑑賞第六單元第十二節《歐洲民間音樂》。牛老師採用了聆聽蘇格蘭風笛曲《優雅》,對比蘇格蘭風笛和愛爾蘭風笛的不同,用美聲唱法演唱以蘇格蘭風笛曲《優雅》為素材創作的歌曲《奇異恩典》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比和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民族民間音樂是音樂文化創作和發展的源泉。
羅安娜,新鄉市第三中學舞蹈教師,新鄉市教師合唱團團員;市級文明教師;市級優質課一等獎,所編創節目多次獲省、市級一等獎。
羅安娜老師帶來的講座是《學生舞蹈團創建及優秀舞蹈作品賞析》。本次講座圍繞「素質教育舞蹈」從文化角度解析舞蹈的美育意義以及舞蹈欣賞的審美問題。介紹以教育舞蹈課程核心素養,以審美教育、素質教育為核心下的學生舞蹈社團建設。通過舞蹈作品的視頻鑑賞,分析少兒舞蹈的特點和舞蹈美育過程中的相關命題。
姜楠,新鄉市第二十中學音樂教師,市級骨幹教師,新鄉市教師合唱團女低聲部長。曾獲教育部「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部級優課、省級一等獎,河南省優質課二等獎、新鄉市優質課一等獎。
姜楠老師教授的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音樂欣賞課《口哨與小狗》。姜老師使用分主題聆聽的思路,藉助圖形譜、聲勢和演唱等方式,帶領參訓老師完成了了解、熟悉、區分少年和小狗不同音樂形象的學習目標,自然地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每位聽課老師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與姜老師一起完成了一節形式多樣、體驗豐富的欣賞課。
韓豔彩,新鄉市獲嘉縣新華小學音樂教師,新鄉市教師合唱團團員,省級骨幹教師,新鄉市德育先進個人,新鄉市先進思政教育工作者,獲嘉縣優秀專業人才。
韓豔彩老師教授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木瓜恰恰恰》。這是印度尼西亞流傳很廣的一首歌曲, 通過歡快活潑的旋律唱出了賣瓜人的喜悅心情。由於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節奏, 使歌曲顯得非常的活潑並富有情趣 ,歌曲分為三段體, 大調式,歌詞非常生活化,給孩子們勾畫了一幅賣瓜人挑著瓜到城裡賣的景象。
侯戰傑,新鄉市牧野中心小學音樂教師,新鄉市教師合唱團男高聲部長,新鄉市教育教學優秀專家、新鄉市基礎教育教科研專家、中學高級教師、新鄉市牧野區兼職教研員。新鄉市師德先進個人,多次獲得新鄉市優質課一等獎。
侯戰傑老師帶來的講座是《淺談童聲合唱的訓練》。侯老師從分析童聲階段學生的生理條件和聲音特點入手,詳細介紹了處於不同童聲階段學生的合唱訓練方法、如何用正確的發聲練習訓練童聲階段學生的聲音,以及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合唱習慣,集體意識,和演唱童聲合唱作品的能力。
精彩的培訓內容激發學員們積極參與實踐和表現的熱情。
多年來,新鄉市中小學音樂學科在教研員孟莉萍老師的帶領下,以中小學音樂教育為研究領域,立足課堂,注重實踐,以專業交流、專題研究、交易切磋、互助提高為宗旨,教研中始終秉承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教研理念,不斷引導、帶領更多的教師積極參與課堂研究、專業提升,營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圍,既激發了老教師深度鑽研專業的熱情,又構建了青年音樂教師專業成長的模式,對教師提高自我認識、明晰努力方向、提升專業能力給出了正確的導向。
感謝河南師範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的邀請和精心組織,感謝本期國培學員的積極參與、配合和高度評價。
河南師範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謝世超副院長、培訓班班主任孫豔老師為受邀培訓教師頒發證書。
編輯審核:新鄉市中小學音教宣傳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