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的塑造過程中,有一些「傳統」需要去堅守。但面對商業環境的不斷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能夠保持「不忘初心」,在自己認為對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ThinkPad 是一個發生在商業和產品領域的小概率事件。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很少可以看到,一個品牌在長達 25 年的時間裡一直堅持做自己,卻依舊能夠在市場和潮流中保留住自己的席位。
從 1992 年第一臺以 ThinkPad 命名的 700C 落地至今,這個品牌已經走過了 25 個年頭,25 年間,它享受過高光也遭遇過低谷。而在這些經歷背後,ThinkPad 是如何進行自我思考的,值得我們去探究與借鑑。
11 月 15 日——18 日,ThinkPad 在北京三裡屯紅館舉辦 25 周年系列慶典活動。11 月 16 日,在 ThinkPad25 周年主題沙龍上,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與「ThinkPad 之父」內藤在正、frog 倫敦工作室創意總監 lan Lee 以及順為資本投資合伙人周航一起,展開了一場圍繞 ThinkPad「前世今生」的對話。
ThinkPad25 周年主題沙龍
成功很多時候不具有可複製性,但往往我們能從成功者的身上,去獲得一些值得去借鑑的經驗或者說啟示。
前不久極客公園曾經就 ThinkPad 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與聯想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 Think 事業部總經理趙泓進行過一次深刻的探討。
趙泓給出的答案是,「精準的抓住目標用戶群的核心關注點,並且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裡,這一關注點是具有持續性的,以上就是 ThinkPad 的成功之道。」
當我們再一次將同樣的答案拋給「ThinkPad 之父」內藤在正,他給出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回答。
「ThinkPad 之父」內藤在正
「從用戶出發去做產品」這句話是很多企業都在努力去做的事情,但真正能夠從一而終的卻並不多。如何去找到一個正確的實施路徑,在這個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從 1992 年的 ThinkPad 700C 到如今的 2017 款 ThinkPad X1 Carbon,回顧 25 年間這個品牌在產品上的設計思路,有一些東西是從始至終都沒有被丟掉的。比如黑色+小紅點,再比如在接口配置上的「執拗」。
有關一款產品美或者醜,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判斷,大概沒有誰能夠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對於 ThinkPad 已經堅持了 25 年的黑色+小紅點設計,其是否已經足夠出色,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看法,依舊無法蓋棺定論。
但正如 frog 倫敦工作室創意總監 lan Lee 所說,一個需要承認的事實是,在品牌與產品之間的融合度上,比 ThinkPad 做的更好的,確實並不多。當提及 ThinkPad 的時候,很容易讓人在不經意間就想到黑色與小紅點。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就是其成功的地方。
frog 倫敦工作室創意總監 lan Lee 在沙龍中發表觀點
內藤在正說:「在我們開發一個新的設計、理念、創新時,我總會告訴我的團隊,無論你的技術、人才多麼好,我們最終還是要到客戶那去,去問問他們,看他們是怎麼想的。」
在堅持黑色+小紅點這件事情上,背後的核心推動力,依舊是以用戶的需要作為出發點。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ThinkPad 在設計之初選擇了黑色配色,但也曾經做了一些不同的改變(比如採用銀色配色),不過消費者的負面反饋比較強烈,而在這之後,它們便放棄了在更多機身配色上的嘗試。
隨著移動辦公逐漸成為常態,各家 PC 廠商都在努力去將機身厚度做到更薄。激進者如蘋果公司,甚至僅僅保留了 Type-C 接口。
在這裡我們不去評價這樣的做法是否將會成為未來的趨勢,但就目前來說,確實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為用戶帶來諸多不便。
坦率來講,PC 行業走到今天,產品層面上並沒有太多秘密可言,想要將機身厚度做薄,對於 ThinkPad 也並非一件困難的事情。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在 ThinkPad 25 周年活動上也透露過,ThinkPad 已經做出了一款機身厚度小於 10mm 的原型機,不過具體發布日期尚未確定。
之前在我們與趙泓的對話中,他也談到,之所以在 2017 款 ThinkPad X1 Carbon 身上,依舊保留了一些傳統的接口,更多的還是考慮到了用戶現階段的實際使用需要。
在內藤在正的眼中,根據用戶的需要去做針對性的設計,是 ThinkPad 最初的理念,也是它們一直在堅持的目標。
有一個觀點順為資本投資合伙人周航是認同的,身處當今技術、用戶需求、競爭環境瞬息萬變的時代,對於企業而言,必須要有足夠的敏捷的改變能力和意願,當企業的發展在市場上受到了「冷落」,也就意味著需要進行一些改變。
順為資本投資合伙人周航在沙龍中發表觀點
內藤在正坦言道,「其實我在 6 年前的時候,加入了一個人數比較少的部門——創新部門,當時也嘗試了一些方式,但是都沒有成功。最終我們發現先確定一個大目標,再具體去細化每一個細節如何去實施的模式是非常好的一種模式。」
有關創新這件事情,ThinkPad 過去的 25 年裡,做過非常多的嘗試。比如於 1995 年推出的採用獨特可伸縮式設計鍵盤,被稱為「蝴蝶機」並被 MoMA 收藏的 701C,2001 年問世的具備 A4 尺寸畫板,有左右手版本的 TransNote,還有今年的新款,可搭配 OLED 專業色域屏幕,可 360 度屏幕翻轉,以多種模式適應不同場景的 X1 Yoga 2017。
ThinkPad 701C
在新技術的探索上,遭遇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去逐漸找到一條正確的路徑,是需要去認真思考的。
無視問題的的堅守毫無意義,但如果只是為了改變為改變,則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在決定去做出改變的時候,需要有一個最終的原則去作為指導。
一個現實的情況是,PC 行業走到今天,發展空間已經趨於飽和,開始進入了漫長的下滑期。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全球第二季度的 PC 總出貨量為 6110 萬臺,較去年同期下滑了 4.3%,這也是 2007 年以來單季最低水平。
作為強生產力工具,PC 在畫面顯示以及計算能力方面決定了其特殊性,是其它設備所不可替代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所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創新,對於所有 PC 廠商而言,都是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我們接下來的方向應該就是如何能夠把我們的電子產品變得更加方便攜帶,同時又能保留原來最原始基本使用的功能。我們以後的電腦有可能就是你裝在口袋裡的那種小尺寸,但是你可以把它打開,展開了以後,就是一臺電腦。」
從以上內藤在正的回答中,有 ThinkPad 在計算能力上的堅守,也有其對於未來 PC 形態上所想要去做出的改變。
回顧 25 年間,ThinkPad 的品牌經營之道,堅持與創新是兩個關鍵詞。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去有目的性的打磨產品,是它們一直堅持去做的事情。
而面對時刻變化的市場環境,其也在不斷去探索新的可能性。但在創新的過程中,最為核心的價值點應該貫穿始終。
從 ThinkPad 身上,我們可以得到的啟示是,堅守與創新並非處於絕對的對立面。而解開「如何平衡堅守與創新」這個難題的鑰匙,就是企業最初想要去實現的核心價值。
(責任編輯:Rubbe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