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書時「馬冬梅」、「馬冬梅」、「馬冬梅」……好,記住了。
結果,合上書腦子就開始變成:「咦,我背得冬……什麼梅來著?」最後,考試的時候,在試卷上寫下「孫紅雷」三個大字。
這是多少學生背書時候的心酸心路歷程!明明反覆背了很多遍,但是關鍵時刻卻想不起來是為什麼?而為什麼有的同學,背書的效率就很高,記得又快又牢?
在這裡,如果你背書總是背不下來,我建議你要先了解:高效記憶的這5點核心。
01 第一個核心,反覆
根據人的記憶的特點,科學家們發現——一個信息如果想要被人記住,他要麼得在這個人的腦海中,形成印象很多次;要麼就要在第一次,給人以特別深刻的印象。
就如我們回憶現在小時候的事情,往往能夠記住的,出來老師反覆要我們背過的知識,要麼就是一些特別令人難忘的「第一次」給你當時衝擊很大的事件。因此,反覆往往是背誦的時候的第一個核心,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的。
02 第二個核心,看+讀
為何小的時候,語文老師要求我們背課文的時候,總是不僅要我們看,還要求我們大聲地朗讀呢?
因為,背誦的時候,我們往往要分輸入和輸入兩個部分,輸入部分就是要背的信息——看書是通過視覺信息來記憶,而讀是通過聽覺信息來記憶。視覺+聽覺,雙倍的輸入,就是提高我們背誦記憶前期完成效率的的一大法寶。
03 第三個核心,背
背是嘗試著回憶,也就是進行嘗試的輸出——這一過程我們也常常通過「說+寫」的方式,來檢驗自己的背誦效果。
04 第四個核心,聯想
很多的時候,我們需要背誦的信息不是簡短的一段,而是看似孤零零的碎片化的知識,或者是一大串一大串成篇的內容,這時候往往是最難背的。而想要記住這樣的知識,就需要運用到記憶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記憶總是傾向於記住,富有規律的信息。
比如,你經常複習一段知識,這段知識總是在某些條件下出現——因此你便記住了它;一句古詩詞的上句,看到上句你就能夠想到下句;一串數字123456789,比同樣是9個數字839472165的組合就要更好記……
建立知識與知識的聯繫,定期考察鞏固這樣的聯繫,也是效率記憶的訣竅。
05 最後的核心,想起
不管是通過「說+寫」,還是聯想,最後都是為了「回憶起來」,那最後的能不能想起成了決定背誦是否成果的關鍵。
因此,「反覆」是策略,「看+聽」是記憶的輸入的途徑,而「說+寫「是輸出的手段;而連接記憶的關鍵在於聯想,最後輸入+輸出的結合才最後構成了我們成功的」想起「,也就是背誦的成功。
因此,對於同學們來說,想要提高自己的記憶效率,一定要從以上5個環節中,找尋辦法。比如背誦的時候,一定不要光看不讀,不注重理解找規律而死記硬背,光顧著重複而不做嘗試的回憶和聯想……
這或許正是你背書慢、背書容易錯的原因。
孩子學習成績差,可能是因為缺乏合適的方法
來川老師:考試前,別盲目做新題了,曾經做錯的題比新題重要
方法得當,孩子背單詞都能背出幸福感,快讓孩子試試這樣背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