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還是入了光汙染,喬思伯A4小鋼炮裝機體驗

2020-12-20 木木玩數碼

終於還是入了光汙染,喬思伯A4小鋼炮裝機體驗

前言

說起喬思伯,算是性價比鋁機箱的代名詞了,樓主自己也用過UMX4和V3+,剛好看到喬思伯新出了A4機箱,這個A4,給人潛意識的感覺就是這箱子只有A4紙大小,當然,實際上沒這麼小,不過既然稱為A4,也說明在體積上控制的不錯。側透、小箱子,支持240MM水冷和325MM長顯卡長顯卡,一看顏值,是我的菜,果斷入手,準備裝一套光汙染玩玩。

機箱參數如下:

尺寸:169mm(W)273mm(H)340mm(D)主板:ITXCPU限高:71mm顯卡限長:325mm材質:3mm鋁合金頂板、2mm前/後/底板、1.5mm黑化鋼骨架、3mm鋼化玻璃側板硬碟:22.5英寸+13.5英寸(佔用1個風扇位)風扇:頂120mmX2、底120mmX2電源:SFX/SFX-LPCI-E槽:2

總覽

先來看本次裝機的光汙染套件吧,喬思伯A4機箱+喬思伯Shadow光影240水冷+喬思伯FR-701機箱風扇+CTG-2 導熱矽脂+宇瞻NOX暗黑女神RGB燈條DDR4 2666(8GX2),硬體方面都是在用的,i7-8700x+華擎(ASRock)Z370M-ITX/ac+三星PM981 512G+技嘉GTX1070mini。

機箱上,喬思伯的包裝還是比較用心的,畢竟是玻璃面板,所以用了厚厚的海綿緩衝,海綿中嵌著四個磁吸式腳墊。

機箱

正面是磨砂鋁合金材質,和以往的喬思伯機箱差不多,延續了極致簡約的風格,兩側則是側透鋼化玻璃,頂部則是鋁鎂合金蓋板,採用頂蓋窗花式散熱孔,附贈了頂部防塵網。從外觀也可以看出機箱採用了底部兩個120mm風扇進風,頂部兩個120mm風扇出風的垂直風道設計,當然,頂部也支持240mm冷排。

再加上顯卡單獨放置在一個倉室,散熱效果還是值得期待的。

結構上,喬思伯採用了雙層設計,外殼為鋁合金,骨架則為鋼板,鋼板厚的地方達到了1.5mm,薄的地方也有0.64mm,整個機箱的鋼性完全不用擔心,非常穩固。

機箱設計上,默認為上置240mm水冷,中部為最長325mm的顯卡,底部為120MM風扇或者2.5寸硬碟/120風扇。

硬碟支架也比較特別,兩個2.5寸硬碟位都採用了亞克力的佔位版設計,其中一個上面放置的是各種螺絲和內六角扳手,算得上是一個創新了,日常哪怕不裝2.5寸硬碟也比較炫。

由於採用雙倉結構,顯卡需要用到轉接器,喬思伯A4直接附送了ADT的PCI-E顯卡延長線,據說是目前市面上損耗最小的延長線,這根線在某寶的價格是150元左右,總價600多的機箱就送了條150的線,可以說是很有誠意了。

裝機使用的散熱器是喬思伯SHADOW 光影240幻彩一體式水冷,一體式冷頭內置2600轉速水泵,水泵噪音在30分貝以內,低於大多時候的環境噪音,鋁合金冷頭和CPU接觸的部位為純銅底座,內置了精雕90片鰭片120平方釐米的散熱面積微水道,可大大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導熱效率;冷排採用密集波狀鰭片提升散熱面積,內建14條高效熱交換流道,外形和做工都不錯,還支持華碩的神光同步,且自帶遙控器可以控制燈光效果和風扇轉速,這點挺棒的。

扣具設計上支持因特爾的LGA775/115X/1366/2011/(-3)Square ILM和AMD的754/939/AM2(+)/AM3(+)/AM4/FM1/FM2(+),基本上算是全系列支持了。

竟然還有遙控器,可以直接用遙控器設置燈光顏色、亮度、風扇轉速等參數,在創新上做的還不錯。

CTG-2 導熱矽脂

同時還送了一個包裝比較變態的CTG-2 導熱矽脂,沉甸甸的鋁合金圓柱包裝,熱傳導率達到了11W/m.K,想想樓主之前的信越也才6W/m.K,只能說喬思伯這個矽脂參數也好變態。

宇瞻NOX暗黑女神內存

既然要光汙染,RGB的內存條也是必須的,這次選擇了宇瞻NOX暗黑女神RGB燈條DDR4-2666,看中的是宇瞻作為老牌子的穩定,而且使用了三星的bdie顆粒,超頻性能可以期待,還通過了ASUS AURAsynC、GIGABYTE RGB Fusion、MSI Mystic Light Sync以及ASRock Polychrome Sync等主板廠商燈控軟體認證,後期升級主板可以控制RGB內存燈效和系統燈光進行同步。

裝機及簡單測試

安裝上建議先從頂部開始,先將頂部風扇支架拆下,安裝好水冷的冷排。

樓主之前的舊水冷不支持調速,默認聲音又太大,只好接了一根降速線,由於工作在長期的高溫下,電阻的外層絕緣膜已經被燒壞了,幸好沒出現著火之類的情況。喬思伯這款水冷支持遙控器調速,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接下來將適量CTG-2 導熱矽脂塗抹在CPU表面,樓主採用了標準的九點大法,這款矽脂的延展性很好,濃度也不錯。

接下來就水冷頭壓在上面,用扣具固定好。

顯卡延長線也安裝好,細節上看這款延長線做工很棒。

安裝好顯卡,樓主的顯卡為mini短卡,所以顯卡後面還有很大的空間用來放置RGB燈光控制盒。也算是小小走了下背線。

安裝上內存。

果然側透的開了燈顏值飆升,水冷頭用上了喬思伯的新LOGO,隱隱有國際大廠的範兒。

得益於遙控器控制的燈光系統,調節起來便利度很高,放置在桌面時,樓主也習慣於將亮度調的比較低,不讓光汙染太嚴重。

樓主的CPU為I7-8700K,默認狀態下空載溫度在45度以內,滿載溫度可以穩定控制在80度以內,對比之前動不動90度的高溫,喬思伯這款散熱器的效能還是不錯。

內存上,這款內存我還沒刻意超頻呢,主板上保存的是上次的XMP數據,內存自動上到了3200Mhz的水準,看來bdie顆粒果然名不虛傳。

最後,再來一些效果展示,配合RGB機械鍵盤和滑鼠,整體效果還是很贊的,玩遊戲時氛圍感也增強了不少,而機箱優良的風道和給力的水冷散熱器也讓噪音不那麼惱人。

以上,小巧的體積,加上鋁鎂合金外殼和雙側透設計顏值還是很高的,垂直風道設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ITX散熱不佳的問題,再加上超長顯卡的支持,喬思伯A4絕對是桌面小鋼炮機箱的又一個好選擇。

相關焦點

  • 我的顯卡終於站起來了!喬思伯U5S機箱 裝機體驗
    隨著用戶對光汙染主機的接受到喜歡,目前新出的機箱基本都採用了側透+鋼化玻璃設計,為的是儘可能的展示機箱內的光汙染效果,你還別說,帶了光的硬體,確實好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機箱紛紛的支持顯卡豎裝了,我們知道:越來越多的顯卡表面也有了光汙染,只有讓顯卡站起來,這些光汙染才能盡情的展示給用戶。
  • 喬思伯A4 ITX機箱評測:大容積的小鋼炮
    而且機箱可以支持325mm的顯卡,同時由於這款機箱採用了顯卡垂直方向安裝+PCI-E轉接線的形式連接顯卡,喬思伯會隨機箱提供一條ADT顯卡轉接線(Ver:1.1版本更新改進,延長線優化至193mm),方便玩家裝機。
  • 我的RTX 2080終於站起來了,喬思伯(JONSBO)U5S機箱評測
    隨著近些年裝機的趨勢,傳統造型的機箱銷量越來越疲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越來越多的顯卡表面也有了光汙染,為了讓顯卡站起來,機箱廠商們也是想盡辦法把這些RGB展示出來。而我手上這個U5S便是這樣的純鋁機箱,這個和U5的區別就是顯卡的安裝方式,U5隻能橫裝顯卡,U5S只能豎裝顯卡,兩者也算是一個互補,購買時需要注意一下。
  • 首入喬思伯,喬思伯JONSBO SHADOW光影240水冷裝機點評
    對於喬思伯水冷,雖然也涵蓋了120,240和360,但是相對來講型號、數量上不算太多,不會有什麼選擇困難問題,比如240水冷的部分目前就四款, SHADOW光影240 幻彩版,TW2 240,TW3 240和TW2-240幻彩版,自然是直接選擇幻彩版的水冷,TW2-240幻彩版功能更多些,但最後還是選擇SHADOW光影240 幻彩版,為什麼?
  • 雙側透就是敞亮,光汙染輕鬆打造,安鈦克冰鑽P120機箱 裝機體驗
    說起來我也體驗過不少機箱,但是真正一見鍾情的卻不多,冰鑽機箱確實讓我動心了,好東西就要迫不及待地分享給大家。說實話,599元的價格其實並不便宜,應該是中端機箱的定位,但是和同價位的競品一對比你就會發現,這款機箱擁有更多的人性化設計,特別是搭配RGB光汙染後的顏值,極具勾引力,面對這款機箱,反正我是把持不住的。
  • 解毒,鋁鎂合金機箱有點靚,喬思伯U4 PLUS機箱 裝機體驗
    可能有朋友知道我的碼字主力機是APU小鋼炮AMD 2400G,機箱是喬思伯T8,容量足夠小,家裡人讚不絕口,本次準備重新裝的是我的遊戲機,i5 9600KF搭配顯卡RX590 8G,16G內存,配置也不算新了,畢竟現在是十代U時代了,不過性能對我來說,也夠夠的了。
  • [電腦]粉紅矽膠定製線的喬思伯A4設計組裝歷程
    裝機背景:「0」裝機經驗,年過而立,莫大挑戰,朋友都勸一把年紀了別折騰自己,但如另一位站友所說,我站初衷就是裝機啊,都大惡魔了,不可容忍未在電腦版塊發帖,天天混跡敗家成何體統哈哈哈,恰逢雙11前期和我站裝機大賽,惡補裝機基礎知識、飽覽群帖後,決定喬思伯A4為機箱的ITX平臺。
  • 蛻變繼續,z370又煥發青春了——喬思伯 UMX4 RGB裝機分享
    借著這個開關問題,我換了一個中塔機箱-喬思伯 UMX4 RGB,之前用的全塔,真的是又大又重。不過內部空間大,可以安裝10個14mm的風扇,效果可想而知,不過缺點是不夠靜音,畢竟那麼多風扇一起轉動,聲音還是很「喜」人的。這次選擇的是銀色版,換種風格,換一個心情。Ok,閒話少敘進入今天正題。
  • 高貴時尚:喬思伯UMX2 plus開箱簡測
    讓我們一起欣賞lokione同學的喬思伯UMX2 plus開箱文吧!  今年對於PC主機配置升級完全沒有任何欲望,還是耐心的等待intel 14nm新品了。不過折騰慣了突然閒下來還是感到很無趣,所以開始研究外設和光汙染了!而近期逛電腦行時偶然發現了喬思伯UMX2 plus悄然上市了,不過實體價格略坑(也許這就是行業蕭條的原因之一吧?)
  • 手把手教你搭建一臺A4規格小鋼炮主機
    應朋友之邀搭建一臺A4尺寸的小鋼炮主機,誰讓我對ITX這麼有興趣呢?本身搭建ITX主機可能就有較多的限制,但是看了配置之後我對這次裝機還是蠻期待的。時下熱度很高的AMD銳龍3代平臺,配置也是十分的主流,華碩的ROG STRIX X570 i GAMING主板以及的XFX RX 5700XT海外版的非公版顯卡似乎就是在體積和性能上的一次碰撞。
  • 您的新款顯卡展示櫃已到店,請查收,喬思伯U5S機箱裝機
    喬思伯在這段時間也為他的經典ATX機箱U5推出了U5S版本,這個U5S其實就是U5的豎裝版本,鑑於本站關於這款機箱新老版本的相關文章都比較少,於是我也就搞了一臺回來玩玩。一、箱體介紹U5S在外觀方面與U5保持一致,都是熟悉的喬思伯家族式的設計語言,這種外形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應該有不少殺傷力的。
  • 喬思伯V8 ITX機箱體驗:安裝簡易零返工,200mm大風扇告別燜罐!
    大家好,我是白茶,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款ITX機箱體驗,雖然是ITX機箱,但實際大小要略大於普通的ITX機箱,不過也有著不同於普通ITX機箱的優點,它就是喬思伯機箱V8全鋁ITX機箱。開箱:最近老收到這種外包裝近乎殘缺的快遞,好在喬思伯的包裝很到位,拆開後並未發現有所損壞。
  • 這個水冷有點帥,喬思伯SHADOW240水冷散熱器裝機評測
    配置遙控器的水冷散熱器還是很少的。冷排則是喬思伯自己的RGB風扇,冷排採用14條水道,換熱效率更強,風扇轉速700-1800轉,噪音20.55-37.2Dba,屬於轉速不高的,比較安靜的風扇。冷排水管有編織外皮包裹,在耐用性上會更好,看上去也更美觀,水管屬於略微偏硬的類型,在機箱內彎曲走管還算服帖。
  • 主流性價比裝機 AMD銳龍R5-3600獨顯近六千元電腦組裝機配置推薦
    臨近開學也見到不少朋友問應該買手提電腦還是桌上型電腦呢?這裡也簡單說說吧,對於女生和對遊戲不大感冒的男生來說,一臺手提足夠滿足需求了,也不是說手提不能玩遊戲,只是覺得屏幕太小,配置高的比較貴等問題其實並不值得。對於喜歡玩遊戲的朋友來說,追求性能和更好的體驗肯定是裝臺式機更適合,放棄便攜性,但你的遊戲體驗會更為暢快。
  • 臺電鋒芒S700固態硬碟裝機
    現在DIY裝機圈,RGB光汙染主機大行其道,有時候覺得主機的燈光亮瞎眼,但是有時候又覺得有光效的主機和鍵盤真的是很漂亮。尤其是遊戲主機,仿佛有光效感覺玩遊戲都要更「High「一點。年初的時候裝了一臺RGB燈光的主機,採取了「光汙染」的原則。主要發光的部件是水冷風扇、水冷泵、內存條,後來又陸續的做了一點燈光改造。
  • 10400+B460+5500XT的手提小機箱—喬思伯T8裝機記
    有陣子沒裝ITX機箱了,正好最近有朋友要裝一臺相對便攜的小鋼炮,除了打算配件上新平臺之外還有一個小要求,那就是方便手提,我直接給他上了個喬思伯的T8,平臺選的是10400+華擎的B460M-ITX/ac主板,效果還不錯,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 小機身大空間,豎裝顯卡,垂直風道,喬思伯U5S使用體驗
    喬思伯的U5S這款機箱真的非常好玩,特別是對於喜歡裝機的玩家來說真的是令人愛不釋手。機箱的尺寸比普通中塔機箱要小很多,加上鋁鎂合金外殼和雙玻璃側板的組合,機箱的整體質感非常強,視覺效果也相當精緻。這款喬思伯U5S機箱現在JD售價599元,因為隨機附送一根ADT代工的顯卡轉接線,所以整體性價比還是非常凸出的。裝機效果老規矩,先劇透下裝機的效果。開箱這款機箱使用了雙重包裝,保護相當全面。
  • 一臺11L大小「光追」小鋼炮主機作業分享
    這次裝機作業的對象是一個老夥伴:喬思伯的U1PLUS(後簡述「U1P」),以前用這個箱體裝過一臺APU整機,而這次配置可以說是全面升級,稱為小鋼炮機也不為過,因為這次在這臺11L的箱子曬下了一顆支持12cm風扇的塔式散熱、中階獨顯跟8C16T的CPU,甚至散熱也沒有因為體積而妥協。
  • 平民裝機 喬思伯U2 ITX小機箱昆明促
    喬思伯U2 機箱喬思伯U2 機箱  喬思伯U2機箱是一款全鋁ITX機箱,表面進行了拉絲處理,樸素的外觀顯得很十分高貴典雅。喬思伯U2 機箱  喬思伯U2機箱擁有雙前置USB 3.0接口,背部風扇位開孔變成全開放並增加了防塵網,設計上顯得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