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正處於英語啟蒙階段的孩子,閱讀是最好的老師,通過閱讀不僅可以掌握語言學習,還可以通過書本去了解一個世界。美國著名大數據在線教育軟體公司Renaissance Learning,每年都會發布各個年齡段孩子的閱讀報告,公布美國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最熱圖書。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份一年一度的美國少兒閱讀報告,詳盡地分析了K-12年級美國孩子本年度的閱讀榜單以及閱讀調查,給各位家長們提供寶貴的選書參考。
從幼兒園到二年級,是一個從看圖形字形到感覺意識的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鼓勵閱讀多插畫的書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繪本和分級讀物,因為這些書中有fiction和no-fiction的部分,能讓孩子在虛實之間產生對世界的好奇。
從書單中我們發現,K-1兩個年級段的前三甲都有Biscuit小餅乾狗的系列。小餅乾狗來自於「I can read&34;My first reading"。這套書作為分級讀物,與美國蘭登地位不相上下!我們之前也有詳細的給予過介紹。
還有Dr. Seuss蘇斯博士的系列,在K-2年級的書單中也是名列前茅。每年美國學校三月份都要組織學生舉辦閱讀周活動,就是為了紀念蘇斯博士的!
這位美國二十世紀最卓越的兒童文學家蘇斯博士,語言表述上十分幹練,但人物畫但卻十分誇張。中文翻譯但版本,在文字表述上多少差點意思,所以這套書我還是建議大家選擇原版。
到了K-2年齡段圖書的最大的特點還是畫面震撼,文字可能不需要太多,重點還是圖片夠吸引。
比如這本幼兒園榜單上的《Sleepy Dog》,孩子一眼就能明白的圖畫,舒適地打瞌睡的大狗和小貓,加上最簡單的文字,繪本顏色很柔和,能讓孩子一會就明白。
G1榜單上蘇斯博士的《Oh, The Places you will Go》,就是用大面積的圖片,引發孩子們去想一想大家為什麼朝右邊行走?
還有這本G2榜單上的《Click Clack Moo: Cows that Type》,閱讀難度有所提升
上圖是Click Clack Moo的內頁,故事的選詞和句式難度在逐步增強。2年級的小朋友已經基本掌握了自然拼讀的規律,這個階段是自主閱讀的過渡期,加大一定難度,讓孩子有挑戰感。
《If you give a mouse a cookie》,也是個很好的推薦,因為它鍛鍊孩子因果邏輯思維的故事,在故事中去認知辯證的因果關係。
三年級及以上的小朋友基本上很多都已經掌握了自主閱讀,這個階段的寶貝開始從「學習閱讀」不如「閱讀中學習」的過程了。
所以這個階段的挑選標準也不再是「可自主閱讀」,而是更多的從孩子的閱讀興趣出發去挑選。
三年級孩子最愛的圖書中有「美國最偉大的十部兒童文學名著」之一,《夏洛的網》,經典還是經典。
4~5年級榜單的前三名全部被《Diary of a Wimpy Kid》小屁孩日記霸佔了。這套書其實在美國本身就十分熱賣,你走進書店或者超市幾乎抬頭就夢看到這套書。
故事描述一個愛出風頭但很懶散邋遢的中學生Greg,全書像是一本另類搞怪但日記,俚語但口味,生活畫但片段記錄了Greg的日常生活。閱讀中孩子們似乎擁有了一個虛擬朋友。
在五年級的書單中,除了排名依然遙遙領先的《Diary of a Wimpy Kid》,還有Wonder《奇蹟男孩》。這是一本被翻譯成過很多種語言的兒童讀物, 這本書的創作靈感來自作者經歷的一個特殊故事:
作者Palacio在和孩子的一次外出時,停下來買冰激凌,排在前面的是一個面部缺陷的小女孩,作者三歲的兒子看到女孩的臉之後立刻哭了起來,這讓作者立即匆忙帶著孩子離開。她帶著孩子離開時她聽到後面小女孩的母親平靜地說:「好了,我們該走了。」
事後,作者對自己當時的處理很自責,思來想去於是創作了這本書,文字描述的十分溫暖,用孩子的視角去告訴大家不要帶著有色眼光看人。不要忘記be kind。
當孩子年級越來越高,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所以能專心在閱讀上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但對於閱讀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在讀物的挑選上我們要更為謹慎,最大的目標是「動機」。
需要讓孩子有興趣,比開始實現自主的興趣閱讀,重點不在單詞、字句上,而是拓寬他們的閱讀面、認知面。
六年級的top1還是——《Dairy of a Wimpy Kid》(共十冊),中文譯名《小屁孩日記》。這套書同時霸榜了好幾個年級,可見小朋友有多喜歡。
其次是七年級的「榜首」——《The Giver Quartet 》,中文譯為《記憶傳授人》(共四冊)。這本書在1994年就獲得了美國紐伯瑞金獎,是一部思想深刻的科幻小說。
八年級的冠軍是《The Outsiders》,中文譯為《追逐金色的少年》,是常青藤國際大獎小說 。小說講述了生活在貧民區的一個十四歲男孩,生活在孤寂、不受關愛與重重逆境之中,卻不放棄如金色般珍貴的友情和正義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