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店高利潤的背後 | 配眼鏡掃盲篇之配鏡的基本知識與推薦流程
7SIZE丨本內容經授權轉載自Steve_S的酷安博客;由花卷TEST優選推送
作者 | Steve_S
來源 | 酷安網 閱讀原文
本文共計4953字,閱讀大概需要12分鐘,乾貨很多,請耐心閱讀!
配鏡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驗光,第二部分是(根據驗光結果)配鏡。
你既然已經知道自己近視了,那肯定是要知道自己需要配什麼度數的眼鏡(如果你硬撐著不配眼鏡,那你是真的強!)。驗光的目的就是找到你配鏡的參數,這些參數主要有以下幾個:左右眼的近視度數,左右眼的散光度數和軸位(如果有散光),左右眼的瞳距。一共是8個數據(按個人情況,有的會少幾個)。
如果你沒有準確的驗光數據,你配再好的眼鏡都沒用,因為這副眼鏡不適合你!請務必保證只在驗光結果可信的情況下進行配鏡。
為了得到準確的驗光參數,那麼必須要有準確的儀器和經驗豐富的驗光師。本人認為驗光師在驗光過程中很重要,畢竟驗光是靠人來調整的,各種參數需要配鏡者和驗光師的相互交流和反饋得到確認,所以也請配鏡者務必真誠地與驗光師交流。那如何獲得準確的驗光參數呢?
驗光儀器的種類很多,有最簡單的一臺儀器的「電腦驗光機」,也有那種較為複雜的綜合驗光儀。目前來看,正規的眼鏡店和正規的眼科醫院中,儀器都差不多。一般來說,驗光過程中,不需要考慮驗光儀器的差別。
驗光儀器差不多,那驗光的差別就體現在驗光師了。驗光師的經驗尤其重要,當然驗光師也是分等級的,高等級的證書需要更長的從業時間,一般來說高等級的驗光師經驗當然更豐富。大型的眼鏡店中通常都有一兩位經驗豐富的驗光師,只要找對正確的驗光師,那你這次的驗光就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本人推薦各位到以下地方進行驗光:
1.大型的連鎖眼鏡店(例:全國連鎖的寶島眼鏡);
2.公立的眼科醫院(例:南京眼科醫院);
3. 大型的驗光配鏡中心(這一類比較特殊,可能在本地較有名氣,但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區域性連鎖。例:北京同仁驗光配鏡中心)。
就哪一類驗光地點更好,本人認為還是看驗光師。當然了,如何判斷驗光師是否靠譜,這就看你自己的溝通水平與自己的判斷力了。
我們通過驗光可以獲得之前所提到的8個數據,當我們有了這8個數據,我們就可以進行配鏡了。
配鏡之前,我們現需要了解一下眼鏡的基本組成部分。眼鏡是由兩個部件拼裝而成的,一個是鏡片,另一個是鏡架(鏡框)。這兩者中鏡片直接決定了你用這幅眼鏡能得到的視覺體驗,而鏡架只是將鏡片固定在一個科學位置的輔助裝置。本人認為你需要先確認合適的鏡片規格,再根據鏡片挑選你需要的鏡架。同時由於本人對鏡架的最新發展了解不多,所以可能有部分知識說的不夠全面,請諒解。
本人建議,請務必根據你的驗光數據先挑選你買得起的鏡片,再根據鏡片挑選你看中的鏡架。如果你認為眼鏡的裝飾效果(時尚作用)更為重要,你也可以先考慮鏡架,再考慮鏡片。(畢竟也有很多人配個平光眼鏡只是為了好看)
我們接下來分成8個部分,前四個部分講鏡片的知識,後四個部分講鏡架的知識。同時我都會給出本人推薦的鏡片(架)選擇流程。
我們先參考一下JINS官網上的鏡片分類(截圖如下)。
(日文)鏡片分類(來源:https://www.jins.com/jp/st/lens/)
然後你就發現了鏡片的種類居然不止10種!那麼我們仔細看一看這裡面的鏡片,有多少種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呢?其實只有以下幾個:
1. 普通單光鏡片(上圖第1個);
2. 防藍光鏡片(上圖第2個);
3. 自動變色鏡片(上圖第4個);
4. 很多人會問第6個的漸進多焦點鏡片要不要考慮,考慮到16-45歲的絕大多數近視人群,本人認為除非你錢太多,否則沒必要考慮。
那麼以上3種鏡片,有啥區別?
1. 單光鏡片就是很普通的眼鏡片,讓你能清晰地看清楚遠處的物體;
2. 防藍光鏡片在單光鏡片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功能,就是減少透過眼鏡片進入眼睛中的有害藍光(藍光普遍被認為對眼睛健康不好);
3. 自動變色鏡片在單光鏡片的基礎上增加了另一個功能,就是在有陽光或者溫度升高的情況下(具體眼鏡的變色條件不一樣,這裡舉一個常見的例子),眼鏡會自動變成帶度數的墨鏡(或特定顏色)。
上述後面兩種鏡片都是「功能性鏡片」,如果你錢不是特別多或者沒有特別的需求,那麼可以不用考慮了,我們接下來都只討論使用最為廣泛的單光鏡片。
對於防藍光鏡片,很多人都感興趣,但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本人分享一下我的個人法:如果你看電子屏幕很多(每天使用電腦手機超過8小時),同時也願意多花一點錢,那麼你可以考慮。但其實防藍光鏡片在這種情況下的作用也有限,還不如你每天少看半小時屏幕的好處大。
目前我們所用的鏡片絕大多數都是樹脂鏡片,大多數人都會考慮非球面鏡,還有更好的雙面非球面鏡(這種一般只在高折射率鏡片上需要考慮,錢多除外)。我們接下來的討論都是以樹脂非球面鏡進行討論。
1. 折射率
折射率一般有 1.56;1.60;1.67;1.70;1.71;1.74;1.76;1.78;這五種。對於國內的絕大多數人,我推薦你只需要考慮1.56,1.60,1.67,1.74這四種折射率,一般1.67被稱為高折射率,1.74稱為超高折射率。對於高度數人群,一般只能用1.67或者1.74的,低度數人群就看你的錢包和你的個人要求了。
2. 厚度
隨著折射率的遞增,相同度數下的鏡片厚度遞減。同折射率下度數越高,鏡片越厚。
3. 阿貝數
阿貝數是衡量材料色散情況的一個指標。對於眼鏡來說,可以理解為阿貝數越高,鏡片越好。一般來說,隨著折射率的遞增,鏡片的阿貝數越低。但是也有例外,絕大多數1.67和1.74的阿貝數都一樣為32,東海1.70的阿貝數(36?)就比同品牌的1.67和1.74的32高。具體大家可以參考下面依視路單光鏡片的表,裡面有各個折射率鏡片對應的阿貝數。
目前國內能買到世界上所有的知名品牌鏡片,因為本人度數較高,所以一般只考慮以下四個國際品牌:蔡司(Zeiss),依視路(Essilor),豪雅(HOYA),東海( TOKAI)。就我所知,國內品牌中明月比較有名,但因為我不太了解,所以就不談國內品牌了。
四個國際品牌中,蔡司的光學水平是最頂尖的(光學實驗室中要求高的透鏡基本都是蔡司的,偶爾會有奧林巴斯的,但是奧林巴斯的光學鏡片較為少見,故不進行討論,這只是蔡司水平高的一個側面證明),依視路次之,豪雅和東海都是日本品牌,這兩者基本差不多,絕大多數人沒必要糾結一些很細微的好壞差別,故也不討論。
關於四個品牌的價格, 一般來說,同折射率同定位的鏡片(無論鏡片是否需要定製)價格排序如下:
蔡司>依視路>豪雅≈東海
當然了,1.67的價格遠遠超過1.60,1.74的價格甚至都是1.67的兩倍。(所以這也是本人為啥了解這麼多知識的原因,本人都是定製片+高折射率,傷不起啊)
同時也要請大家注意,蔡司的低端鏡片(例如最普通的蓮花膜),是肯定比不上後三個品牌的頂級鏡片的(例如依視路的A3或者豪雅的VG),也並不是說蔡司的鏡片就一定比東海的好。還是要具體產品,具體分析。
本人先給出我親自在某寶島眼鏡拍攝的依視路單光鏡片的價目表(表中價格為一副鏡片的價格,價格僅供參考,其實寶島日常有折扣),先簡單介紹一下價目表。
精視是寶島和依視路合作搞的一個東西,本人不推薦使用。A+是最普通的鏡片,A3是單光鏡片,A4是防藍光鏡片,宇宙片是PC片,不是樹脂片,除非你要無框鏡架,否則不推薦使用,畢竟阿貝數太低了,才達到國標(高度數的32是受限於材料沒法做高阿貝數)。
大家可以先結合本文的光學參數部分以及表中的光度範圍,還有自己的度數和錢包,思考最適合自己的鏡片,看完圖後可以再看看我的建議。
2018年依視路單光鏡片價格表(來源:本人)
當你看到這樣的一個表,是不是有些迷糊?我該先看啥,然後再看啥?下面給出本人的建議(以上表的依視路為例)。
1. 首先看你的度數,如果度數低的話,沒有必要考慮1.67和1.74,因為高折射率又貴,阿貝數也低。度數高的話,也只能選1.67和1.74了,有錢就1.74,沒錢就1.67,高度數人群相對沒有那麼糾結,畢竟都是定製片,找個自己能承受的最高價位就行了。
2. 當確定了鏡片的折射率範圍,那就需要考慮「價格-光學性能-厚薄」這三者的平衡,每個人對這三點的重視程度不一樣,有些學生黨沒錢,那就只能價格優先選1.56,有些人只看重光學性能,那就直接1.60走起。
有些人願意為了超薄而犧牲鏡片的光學性能,那也可以低度數上1.67或1.74,無非就是看你的個人意願了。
當你看完這些,相信你對鏡片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初步了解了如何選擇鏡片,上面給出的建議可以套用到所有品牌的鏡片上,關鍵還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鏡架的種類其實並不多,我一般習慣分成全框,半框和無框。下面進行一些最簡單的介紹。
* 【全框】就是鏡架把鏡片四周全部包住,能提供較好的固定效果,但是也會可能在較強的外力作用下鏡框出現斷裂;
* 【半框】就是在全框的基礎上把框子的下半部分去掉,取而代之使用尼龍繩進行固定,這種情況下能夠在固定效果和強大外力作用的形變中取得平衡;
* 【無框】就是最激進的固定鏡片的方式,每個鏡片都是只由兩邊進行固定,由於鏡片的固定方式較為單薄,所以這種固定效果是最差的。(這也是為什麼無框眼鏡更推薦用PC片的原因,因為PC片更耐衝擊,硬度更好,但是光學參數卻不太好看。)
基本上你能想到做成條狀物的材料都能做成鏡架。就本人的了解來說,金屬,塑料,樹脂這些都是常見的鏡架材料。鏡架的力學性質和鏡架材料本身的屬性有關,也和材料的加工方式有關。對於這一部分,由於太過複雜,我們就不詳細介紹了。
一般來說,金屬架中純鈦架的綜合素質較高(價格也較高),鈦合金的次之,普通鋁合金也還行,不鏽鋼的話貌似不多見。塑料的種類就很多了,也不展開講,就我所知TR-90這種材料還是不錯的。JINS的airframe系列還是蠻有名的,airframe的材料是PPSU樹脂,官網也有專門的頁面(見下圖)。
(日文)PPSU樹脂材料的特性(來源:https://www.jins.com/jp/airframe/)
相比鏡片,由於鏡架的行業準入標準明顯降低(甚至家庭小作坊都能做),所以世界上的鏡架品牌太多了!鏡架的水也太深了!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如果有業內人士,可以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本人必須強調,配鏡者不用太過關注鏡架的品牌是國際大牌還是國內品牌。目前全世界絕大多數鏡架都是中國產的,無非是產地不同,代工廠不同。當然了,如果你有錢,那你可以直接可以考慮一些大牌(例如夏蒙 Charmant ,詩樂Silhouette),這些大牌對於產品的設計,質量,品控,售後肯定都是有保障的。
其實鏡架的專業知識並沒有鏡片那麼多,相對也更好理解,那麼我就直接說一說我的個人建議。前文說過「本人建議,請務必根據你的驗光數據先挑選你買得起的鏡片,再根據鏡片挑選你看中的鏡架。如果你認為眼鏡的裝飾效果(時尚作用)更為重要,你也可以先考慮鏡架,再考慮鏡片。」所以我就認為你已經挑好了鏡片,那麼直接就開始選鏡架吧。(其實先挑鏡架也可以,不過思考的東西反一下就行)
首先聲明挑選鏡架中最重要的一點:只要你耐心地挑選,一定可以找出一副最符合你審美同時又合適你的鏡架,別人對鏡架的審美不是你對鏡架的審美,切勿過分依賴他人!
我們先根據上述鏡架的分類進行討論,其實選擇鏡架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近視度數;
鏡片厚度;
個人臉型;
鏡架的大小;
最重要的東西——你的審美。
1. 如果你是高度數的,那你基本和無框無緣了,因為高度數的鏡片就算是1.74的,也不算薄,無框的話邊緣就比較厚,就算打薄的話也比較醜,所以還是推薦全框或半框的。以我本人為例,雖然我的度數較高,用1.74的也不算很薄,但是我只喜歡純鈦半框架,所以我還是半框;
2. 如果你的度數不高,那麼你選擇鏡框的範圍就很大了,本人建議先按照你口袋裡的錢,對可供選擇的鏡框有個了解,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審美,直接選一個看的最順眼的就行了。
3. 上述的鏡架挑選過程是需要滿足一個前提的:鏡架的設計和生產均符合人體配鏡的科學性。如果一個架子的價格再高,但是不符合配鏡的初衷(為了眼鏡的健康),那也是不合格的鏡架。
這是配鏡掃盲貼的第一篇,當你仔細看完這篇文章並仔細理解了其中的要點,我相信你已經可以成功地配一副符合自己要求的眼鏡了。
關於實體店和網店這兩種最為常見的配鏡渠道,本人將在下篇文章中進行一系列的分析,也將結合個人的經歷,談一談實際操作中的驗光和配鏡。
7SIZE丨本內容經授權轉載自Steve_S的酷安博客;由花卷TEST優選推送
作者 | Steve_S
來源 | 酷安網 閱讀原文
我們會不定期的給大家安利一些小眾好用的軟體以及一些生活小tips,喜歡的小夥伴趕
快掃碼上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