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IPO,萬億新故事的開頭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經理人雜誌

IPO,只是給新故事寫下了開頭。

來源 | 億歐網

文丨顧彥 小北 王方玉 梁希理

編輯丨楊旭然

本文核心觀點

1.螞蟻集團數度傳聞上市,如今終於成真;

2.從螞蟻金服到螞蟻集團,其背後的業務邏輯是從金融公司到科技公司,但切換賽道後其面臨的是勁敵美團;

3.螞蟻集團的技術收入服務佔比已超過50%,科技底色足以撐起一個較高市值。

正式官宣兩地上市,終於坐實了螞蟻集團一系列轉型與更名背後的野心。

早在今年3月,支付寶宣布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多項主要產品相繼「去金融化」,帶著新的「生活服務」標籤走向前臺;

6月,螞蟻金服更名,螞蟻集團亮相。「金融」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科技」。估值超過千億美金的獨角獸之王,努力尋找著更適合自己的定位。

淡化金融、支付色彩,增強科技屬性,標榜「將全面服務社會和經濟數位化升級的需求」的初心……這一系列操作背後的轉型邏輯,都在上市消息坐實之後得到了清晰印證。

「終於等到你」實際上,近幾年來,螞蟻集團要上市的傳言總是隔三岔五地出現,已令人習以為常。

早在2015年2月,當時的螞蟻集團還是剛成立4個月不到的螞蟻金服,就有傳言稱其計劃於2016年上市。但消息一出,就很快被螞蟻金服官方否認。

2016年4月,螞蟻金服完成B輪45億美元巨額融資,刷新了當時網際網路領域的融資記錄。一時間,稱其上市在即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熱議數月。直到8月底,螞蟻金服不得不再次出面闢謠,稱「目前沒有上市計劃」。

科創板成立後,螞蟻金服就成了緋聞熱度最高的企業。螞蟻金服曾在官方微博無奈表示,「每次都有熱心的朋友幫我們做計劃,但這個真沒有。」

不過,今年7月8日的這次傳聞與以往有所不同,人們失落之餘並未失望,因為當時從姓「金」到姓「科」,清晰地指明了其未來的發展路徑與上市預期。

根據中信證券研究報告,螞蟻金服業務主要聚焦在三大板塊:

一是場景與支付。依託支付寶這一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不斷完善場景生態,深耕本地生活和城市服務等數字生活服務。

二是數字金融。金融業態全牌照布局,覆蓋包括支付、理財、微貸、保險等在內的財富管理全產業鏈。

三是科技服務。主要聚焦以「BASIC」(區塊鏈、人工智慧、安全、物聯網和雲計算)為核心的解決方案。

另外,近年來螞蟻金服還加快在海外布局。

在支付寶的巨大光環下,人們對螞蟻金服的印象一直都是金融公司。但其實早在2017年,當時的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就提出,螞蟻金服的定位是做科技公司。

2019年年末,螞蟻金服宣布全面提速全球化、內需、科技三大戰略,公司高管也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

2020年6月22日,螞蟻金服的全稱從「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稱「新名稱意味著螞蟻集團將全面服務社會和經濟數位化升級的需求。」

從金融到本地生活更名後的螞蟻集團,在C端的用戶感知上更多轉向了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沿用多年的「支付就用支付寶」口號也隨之變成了「生活好,支付寶」。

在支付寶的APP頁面上,餓了麼、口碑、酒店出遊、電影演出、生活繳費等生活場景的入口位置也被前置。

更名背後,是業務邏輯的轉變。

如果繼續行駛在金融的賽道上,螞蟻金服面臨著的是越來越強的監管環境。

2017年7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後,「一行兩會」的監管格局形成,以及資管新規、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非金融機構投資金融機構指定意見等的出爐,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監管時代。

弱化在這個領域上的表述,符合螞蟻集團順利上市、穩健發展的訴求。更重要的是,也可以將螞蟻集團帶到一個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中。

但在新的賽道——本地生活服務領域,螞蟻集團要面臨的是勁敵美團。目前在這一領域,無疑美團的優勢更為明顯。

兩者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邏輯,也有著明顯的不同。

阿里的業務邏輯是,以電商聚集起的龐大流量為基礎,進一步構建本地生活基礎設施。美團的邏輯,則是本地生活領域的消費者復用。

這其中的差別是,支付寶交易功能性強,且電商需求相對低頻。而美團作為本地生活服務信息集合地,高頻剛需,消費者復用度高,高頻帶低頻。

除此之外,電商重視線上運營,而服務行業重視線下的精細化運營,在這一點上,阿里的電商優勢並不能轉化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競爭優勢。

這種差別的結果也在市場份額上體現出來,據Trustdata的數據,2020年Q1,美團外賣交易額佔比為67.3%。

在金融上遇強監管,在本地生活服務上遇勁敵,進退維谷間,螞蟻集團的價值空間有多大?

投資價值何在?金融科技公司紛紛宣布「去金融化」從2018年年初便已開始。

但要真正提到其科技的成色,作為行業老大的螞蟻集團,在國內可能沒有對手。

在不少對手還在對其科技業務「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況下,螞蟻集團來自科技服務的收入,可能已經超過了50%的關鍵分界線。

根據2019年末的一則市場消息,螞蟻金服當時的支付收入和技術服務收入佔比已經持平,各佔45%左右(剩餘10%的收入來自於金融雲、技術開放平臺、區塊鏈等2B的硬技術收入)。

螞蟻集團CEO胡曉明接受外媒採訪時曾經透露,2019年底螞蟻的技術服務費已佔總收入一半以上,未來五年佔比將達到80%。

雖然暫時無法得知螞蟻集團科技業務具體的業績表現、盈利狀況和真實成色,但僅科技業務營收佔比這一重要指標,就可以初步衡量出螞蟻集團科技業務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螞蟻集團的估值體系,在這個基礎上更加順理成章地從「金融行業」切換到「網際網路」,而網際網路公司的估值明顯高於傳統的金融業務。

領渢資本創始合伙人馬寧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處於科技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之間,主要看整個公司的業務實質更偏向哪一個。」

相比於在C端更被熟知的支付寶,螞蟻金服在業務升級之後,已經變成了一個集合了「支付+本地生活+B端產業信息化的產業+消費」的結合體。

螞蟻集團CEO胡曉明這樣形容螞蟻集團向本地生活的升級:「以前是交易到支付是結束,現在是支付才是商業開始。」

這一表述可能顛覆了不少人的認知。但支付寶絕不止於支付,其在支付之外的巨大流量並未完全發揮出價值,已然成為了內外部分析判斷的共識。

螞蟻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3月,支付寶在全球的用戶超過12億人,其中有超過6億人不止使用支付服務。

目前,美團、餓了麼、攜程、飛豬佔中國所有服務業的比重,最多不過5%,整個中國市場中,還有規模體量龐大的服務業機構沒有完成網際網路化升級。據胡曉明判斷,這個數字可能高達80%。

這是螞蟻集團所直接面對的、競爭強度稍弱的目標市場。

今年3月份支付寶提出的新目標是「未來三年,攜手5萬服務商幫4000萬服務業商家完成數位化升級」;而此次螞蟻集團宣布上市亦提及,「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

本地生活+現代服務業的數位化,其內涵要遠比金融科技更加宏大,這個行業足夠容納多個萬億級的公司,也將是螞蟻集團未來最大的想像空間。

結尾這隻超級獨獸正式IPO,其帶來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對於自身而言,螞蟻集團上市融到的豐厚資金,無論是對其在本土狙擊美團、亦或是在海外全球化擴張,彈藥重組的螞蟻集團,會是任何人都害怕的對手。

作為阿里的親兒子,螞蟻集團上市勢必推高阿里市值,帶來更大的資本運作空間,其電商領域強勢市場地位得到穩固。

正如同井賢棟此前曾說的那樣:上市從來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而是讓我們更好地踐行使命的新起點。

IPO,只是給新故事寫下了開頭。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

相關焦點

  • 港股ipo#螞蟻金服06688:一手4000元定價,人人有份梭哈!
    上一篇筆者講到了螞蟻的估值演化,還未上市硬生生的從萬億市值飆到了2萬億市值。 螞蟻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行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也是領先的金融科技開放平臺。
  • 從零到估值萬億,誕生60個億萬富豪!淺析螞蟻集團IPO背後的意義
    路透社預計,螞蟻集團本此上市估值將至少達到2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萬億元,並有可能超過沙特阿美成為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IPO。螞蟻集團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這樣的龐然大物的?其"A+H上市計劃"又有何特殊意義呢?1.
  • 螞蟻集團什麼時候可以打新?螞蟻集團股票怎麼投資?
    近日有消息稱,螞蟻集團估值約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預計將發行15%的股份,計劃在上海科創板發行10%股份,尚餘5%會在香港發行。值得一提的是,8月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螞蟻集團以萬億(人民幣)估值蟬聯第一。
  • 螞蟻集團宣布上市 估值為何高達萬億 誰是大BOSS?
    「我們欣喜地看到,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的舉措,為新經濟公司能更好地獲得資本市場支持包括國際資本支持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們很高興能有機會參與其中。」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說。在螞蟻集團宣布上市之後,阿里巴巴盤前交易大漲超3.8%,相關概念股也被股民熱議。
  • 想抓住螞蟻集團IPO機遇?請收好誠意滿滿的富途港股打新攻略
    據艾瑞諮詢和奧緯諮詢研究,以總支付交易規模及數字金融交易規模計算,螞蟻是中國領先的支付提供商和領先的數字金融平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間,通過螞蟻集團完成的中國內地支付交易規模達118萬億人民幣,完成國際總支付交易規模達6220億人民幣。
  • 螞蟻集團最快9月A+H上市 或超沙特阿美成「史上最大IPO」
    如若螞蟻集團最終計劃集資300億美元,則會超越該記錄,晉升成為新一任「全球集資王」。消息人士稱,螞蟻集團估值約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預計將發行15%的股份,計劃在上海科創板發行10%股份,尚餘5%會在香港發行。值得一提的是,8月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螞蟻集團以萬億(人民幣)估值蟬聯第一。
  • 螞蟻IPO定價68.8元總市值2.1萬億 主權基金、保險、銀行……投資...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螞蟻」已成「大象」。10月26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螞蟻集團IPO初步詢價完成,經過近1萬個機構帳戶詢價,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總市值2.1萬億元,較此前多家投行預測約2.5萬億-3萬億元估值,折讓幅度約20%-30%。
  • 螞蟻集團估值1.5萬億,年利潤卻不及銀行零頭!
    螞蟻集團要上市的消息,已經傳出一個多月了,早在7月20日時,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就宣布,啟動在A股加H股同步上市的計劃。現在螞蟻集團已經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同時首次披露了大量重要信息和數據。作為對比,2019年工行利潤3134億元、建行利潤2667億元,農行利潤2121億元,中國銀行利潤1874億元,交行利潤773億元,它們目前的市值分別為1.78萬億、1.55萬億、1.13萬億、9700億和3500億。
  • 一文讀懂:螞蟻集團值1.3萬億還是2.7萬億?(打新必讀)
    按照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致投資者的公開信來看,螞蟻不是金融機構,也不僅是一家行動支付公司,而是優質科技公司。估值方面,螞蟻集團最近一輪融資是在2018年7月,共計融資218億元,投後估值9600億元(約合1500億美元)。(見圖1)圖1:螞蟻集團融資歷程
  • 螞蟻鏈:螞蟻集團的夢想還是IPO精益工程?
    溝通事關隔日(周四)即將公布的一項品牌升級策略:螞蟻集團旗下區塊鏈平臺,將升級為 「螞蟻鏈」。內部人士透露,這是兩個月前,馬雲與螞蟻中高層溝通時親自做的命名。 周三,阿里集團合伙人、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如期宣告了升級。他強調,螞蟻鏈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信任新基建」。
  • 螞蟻員工爆料,螞蟻將停止IPO,未來或被拆分?
    同時還有認證為螞蟻金服的員工也發表了一段話,這員工稱,「部門裡面拿了很多股票的老油條之前走路都是趾高氣揚的,我看這些天都跟霜打茄子似的」。這就是從天堂到地獄,一句話就能搞定。 通過以上這兩位員工的描述,螞蟻集團未來或許真的要被拆分了!
  • 螞蟻集團任命新合規負責人 螞蟻...
    「全球最大螞蟻」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不過一周時間,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業就發生了地動山搖的巨變。  螞蟻暫緩上市,註定載入中國金融史冊。這個原本是人類史上最大金額的IPO,打新凍結資金高達20萬億元。
  • 螞蟻集團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就是這樣一家披著科技公司外衣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整個上市程序的申報和審批流程,開始在A股申購,這次申購所堆集的資金量多達19萬億元以上,幾乎佔了2019年中國全年GDP總量的五分之一,預計融資額為350億美元,成為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上市融資,螞蟻集團市值將超過2萬億元,市值佔整個科創板市值的40%以上,將來螞蟻打一個噴嚏,就會震動整個股市,已經大到絕不能倒的程度
  • 估值方法存缺陷,螞蟻集團2.1萬億估值或將面臨「大縮水」
    自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以來,大眾對螞蟻集團的關注與熱議不止,其中關注度最高、爭議最大的,當屬其2.1萬億的IPO估值。不少業界人士預測,在金融監管變革背景下,螞蟻集團要想重啟上市就必須重組,而重組可能使螞蟻集團2.1萬億估值「打七折」左右。
  • 螞蟻集團IPO定價68.8元 網下整體申購倍數已達284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潘亦純)10月26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集團)的IPO初步詢價已完成,有經過近1萬個機構帳戶詢價,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總市值約2.1萬億元。
  • 估值邏輯重構,螞蟻集團2.1萬億估值或將面臨「大縮水」!|熱點評析
    螞蟻集團原IPO計劃總市值約2.1萬億元,其IPO估值逼近當前科創板總市值的75%。韓洪靈曾提出螞蟻集團在科創板IPO的多重示範效應,包括促進傳統金融機構更加重視金融生態(Financial Ecology)建設、逐步確立以金融科技為核心的未來全球金融競爭的新格局、確立以表外數字資產(Digital Asset)驅動盈利快速增長的金融企業新盈利模型,甚至可能重塑整個科創板生態。
  • 螞蟻集團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181.91億元,估值超2萬億
    螞蟻集團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181.91億元,估值超2萬億 10月21日晚上,螞蟻集團更新招股書並公布上市發行方案,在招股書中顯示,螞蟻集團在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81.91
  • 傳螞蟻集團A+H上市籌300億美元,或超沙特阿美成「史上最大IPO」
    8月4日午後,有消息稱螞蟻集團擬最快9月上市,合計籌資300億美元,或超沙特阿美成「史上最大IPO」。受此消息影響,螞蟻金服概念股聞風而動,新華保險、翠微股份等多股盤中漲停。在螞蟻集團官宣「A+H」兩地同步上市兩周後,8月4日午後又傳來新消息:螞蟻集團計劃兩地上市合計募資300億美元,估計最快在9月IPO。對此螞蟻集團方面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按照上述募資規模計算,「阿里系」有望超越沙特阿美,奪回「史上最大IPO」寶座。
  • 螞蟻集團下周四就要打新了,個人投資者怎樣才能中籤?
    螞蟻集團上市又近一步,證監會已經同意了螞蟻科技集團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接下來就是新股申購、公布中籤、正式上市。 螞蟻集團在證監會同意註冊後,已經更新了招股意向書並公布上市發行方案。
  • 估值喊上天的螞蟻IPO,還值得參與麼?
    冒行業之大不韙,聊點螞蟻上市的玄機 -- 馬雲爸爸的另一份驕傲、阿里集團的"兄弟公司"螞蟻集團,真的要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