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鏈:螞蟻集團的夢想還是IPO精益工程?

2020-12-17 騰訊網

7月20日,螞蟻集團A+H模式IPO計劃官宣後沒幾分鐘,夸克等人剛結束與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負責人蔣國飛(內部外號「姐夫」)的溝通,走出了黃龍時代廣場22樓會議室。

「省得你們再問我了。」電梯門口,他笑著說。

溝通事關隔日(周四)即將公布的一項品牌升級策略:螞蟻集團旗下區塊鏈平臺,將升級為 「螞蟻鏈」。內部人士透露,這是兩個月前,馬雲與螞蟻中高層溝通時親自做的命名。

周三,阿里集團合伙人、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如期宣告了升級。他強調,螞蟻鏈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信任新基建」。蔣國飛補充說,螞蟻鏈始於區塊,但不止區塊鏈,「block重要,chain更有價值」。

兩則消息置於同一平面、同一節點,偶然還是必然?螞蟻區塊鏈緣何升級?它與IPO之間又有何種關聯?

在夸克看來,至少有以下諸多深意:

一、進一步強化科技屬性:超越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維度,打開新格局;

二、數字時代的信任新基建:新願景,新生態。

三、區塊鏈開啟新增長象限:品牌升級,隱喻區塊鏈規模化商用轉折時刻來臨;

四、估值利器與未來市值管理核心。

展開來說。但我不會拘於順序,而會融合敘述。

從科技屬性與螞蟻發展節點開始。這點,很多人能意識到,仍須概括一下,大致分三階段:

1、技術立場與金融業務並行期(2014-2017)

2、技術立場、平臺結構確立期(2017-2020);

3、數字新基建定位確立,新生態開啟(2020-)

螞蟻2014年起步於阿里小微。一誕生就充滿內在博弈:技術立場與金融創新及監管矛盾互動。

螞蟻業務最初有些重,因部分需牌照自營。當初支付寶權益移轉,便有牌照資質約束。沒這一步,支付寶很難走出工具屬性,螞蟻不可能誕生。

螞蟻一開始就確立了技術立場。「技術、開放平臺」是彭蕾、井賢棟等人頻率較高的詞彙。2015年始,螞蟻強力布局技術。區塊鏈誕生於當年一個興趣小組。2016年以來,井更是多次強調,支付、理財、融資、保險、信用只是「水面上一小部分」,真正的支撐是水下的技術、大數據、信用體系。

技術立場與部分自營業務形態,即為螞蟻第一階段。

這很快被打破。2016年,行業監管加深。螞蟻立場走向明確。2017年堪稱全面開放年:3月定義Techfin;6月,螞蟻聚寶升級為「螞蟻財富」,「財富號」正式開放。井當天承諾,開放不走回頭路,技術能力「成熟一個開放一個」。

Techfin立場即為螞蟻第二階段。

而第三個階段的確立要複雜得多。

2017年,螞蟻進一步強化技術維度:10月公布BASIC戰略,即Blockchain、AI、Security、IoT、Cloud computing。要素完整,基礎設施思維濃厚,區塊鏈首度列為核心構成。彼時,曾鳴教授披露,螞蟻已打通區塊鏈底層技術。

2018開年,螞蟻借一場「智慧出行」峰會,吹響了非金融場景大規模擴張號。支付寶喊出「始於支付,超越支付」口號,加速下沉。隨後,P2P業密集爆雷,監管更呈高壓。主管部門強調,無論fintech還是techfin,都須接受統一監管,並有整改期限。

螞蟻立場堅定。不過,2017年開放後,資金需求加大,2018年初操作C輪融資,年中完成,130億美元對應1500億美元估值。但這暗示了IPO周期拉長:如此充裕的現金糧草,IPO已非緊迫項。另,除順應監管、業務升級外,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它與阿里經濟體之間急需緊密協同。

2018年,拼多多掛牌美國;小米、美團掛牌香港。後者預示著阿里回港上市提上日程。老實說,沒有阿里,港交所政策不會這麼快。而巨頭回歸需展現新增長動能,它急需支付寶下沉,扮演拱衛。

如此背景下,螞蟻IPO節奏當然得放緩。倒不擔心。畢竟糧草足夠,可從容探索長期業務,強化技研,激發生態,提升治理與組織力。此前阿里已確認欲將支付寶分潤模式轉為螞蟻股權消息。2019年正式交割,就節奏看,基本傳遞了對內地制度設計的樂觀預期,掃除了最大的IPO障礙。

2019年阿里掛牌香港次日,阿里集團官方人士對夸克透露,接下來就是一個個單元登陸了,當然要視政策演進。螞蟻依舊備受矚目。每隔半年,它都有IPO傳聞。不過,與其說反映了螞蟻訴求,毋寧說是政策信號。

但在與阿里經濟體協同進程中,螞蟻發生了關鍵的結構變化,從而對其願景與策略定位提出了新要求。這也涉及到它的第三個發展階段。

剛才提到,它與集團於基礎設施層面存在一定博弈,尤其雲計算。此外,因產業演進與競爭加劇,需深度協同。

2018年年末至2019年(自然年)Q3前,螞蟻諸多關鍵變化:孫權任COO;金融雲融入阿里雲智能;支付寶成小程序核心載體……

金融雲融入阿里雲,消除了雲計算重複建設困惑,也可減少一些投資成本。同時,螞蟻亦獲得經濟體生態支撐。年末,孫權升任螞蟻CEO兼餓了麼董事長後,更明顯。

但無法迴避的挑戰在於,2017定義的BASIC,隨著雲計算剝離,螞蟻到了重新定義周期。雖有區塊鏈、金融級資料庫等要素,也有智能科技事業群,但就區塊鏈而言,它必須以更具未來視野、更加統一的品牌來集中展示技術競爭力與生態開放的價值。否則,螞蟻的技術立場就不夠鮮明。諸多技術要素會顯得分散。

如此,螞蟻區塊鏈升級為螞蟻鏈,絕非偶然。它意味著,螞蟻已步入第三個發展階段。

當然,外部趨勢亦非常關鍵。去年兩件事必須提:FB的libra落地難,卻激發了全球創新;10月,本地當局最高決策層將區塊鏈作為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突破口,成為國家戰略。

螞蟻備受振奮。隨後它幾乎全速鍛造區塊鏈生態:不僅渲染了專利、場景、BAAS平臺完整能力,更是公布了開放聯盟鏈測試與上線周期(2020年2月),這是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

同期,螞蟻其他技術要素亦快速開放:2019年冬,OB首度全球測試打敗甲骨文。7個月後二次測試,隨後獨立、全面開放。

區塊鏈更是備受矚目。2020開年,螞蟻公布50多個區塊鏈場景落地,以及連續4年領先的全球專利分布。隨後兩個月,螞蟻核心專利、論文、主導的國內國際標準密集發布。

若非疫情,聯盟鏈本於2月正式上線,全球金融科技業峰會「外灘科技大會」4月舉行。螞蟻本來可以集中展示自身技術與生態實力。疫情導致前者延宕到4月,後者延宕到9月。

但螞蟻並未改變目標。疫情期,它不僅支撐了交易連接,扮演了經濟體抗疫主力,更是成為整個社會廣泛協同的核心平臺,諸多技術方案沉澱為疫後支撐體系。

3月,疫情最重時刻,支付寶公布服務業數位化平臺開放戰略。而螞蟻區塊鏈定位,則更具頂層設計意味。

20日,螞蟻區塊鏈中層透露,兩個月前,馬雲與公司中高層溝通,將區塊鏈定義為數位化時代的信用基礎設施,一種更具影響與變革力的新生態,並親自命名為「螞蟻鏈」。

過去幾年,馬雲在多個重大場合強調談及區塊鏈。如今退休後仍親自參與螞蟻區塊鏈升級,並親自命名,這充分說明,後者絕非簡單的品牌升級,一定事關螞蟻集團頂層設計。

6月,螞蟻金服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內部透露,若非本地特定限制,會更名為「螞蟻集團」,與英文名字一致。這並非弱化科技屬性,而是隱含著集團化公司組織架構升級空間。

如此,可以這麼說,「螞蟻鏈」正式揭開了螞蟻集團第三個發展階段的帷幕。

23日發布會上,井賢棟、蔣國飛等人還原了品牌升級邏輯,尤其圍繞「數字時代的信任新基建」做出的闡釋,不僅順應了疫情期當局發出的指引,更是以「螞蟻鏈」為核心,完成了螞蟻集團一輪全新定位。

井、蔣兩人都強調,「螞蟻鏈」不止是區塊鏈,區塊重要,「鏈」更有價值。而「數字時代的信用新基建」,亦不止螞蟻鏈的定位,它其實也是整個螞蟻集團的願景與未來角色定位。

這也回答了為何選在IPO計劃官宣節點落實升級的問題。

這一動作,產業維度上,事關螞蟻集團技術競爭力與未來新的開放生態,決定著它的創新與與深厚土壤;資本市場層面,此刻,當然有利於捕捉它的成長性、投資價值,有利於提升估值空間,IPO後,應該也會成為新的增長象限。

當然,仍有一些細節問題需要繼續展開。

一重是,升級節點事關螞蟻區塊鏈規模化商用。

2018年,蔣國飛就已做出預判,就是2019年會是區塊鏈商用元年。果然,去年以來,螞蟻區塊鏈場景落地迅速,截至目前50多個場景幾乎覆蓋關鍵行業,並且開始在多個垂直領域鍛造更具統攝力的價值網絡。

一組數據還是值得複製:連續4年,螞蟻區塊鏈專利申請數、全球授權數全球第一;2020年,平臺性能實現了「雙10億」,就是支撐10億帳戶下10億交易量的性能水平;每天上鏈量超過1億次……

我們需要注意一句話:「上鏈就上螞蟻鏈。」它非常類似2018年年初阿里雲的那句戶外廣告經典「上雲就上阿里雲」。

後者的意味是,阿里雲已完成教育任務、平臺搭建,雲化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選擇的問題。此刻,你不覺得,「上鏈就上螞蟻鏈」同樣充滿霸氣麼?「螞蟻鏈」名字本身透露著道路自信與模式的自信。

是啊,螞蟻鏈既有BAAS化能力,又有聯盟鏈優勢,更有整個阿里經濟體的技術、場景以及生態優勢,後者提供的落地機制,非其他競對可比。螞蟻區塊鏈從公益出發,滲透50多個場景,並且已經獲得諸多巨頭合作,除了技術專利、開放性,正是得益於它的場景驗證與生態優勢。

螞蟻區塊鏈升級為「螞蟻鏈」,隱含著「上鏈就上螞蟻鏈」的規模化商用訴求。

有一些趨勢判斷,很有意思。比如,阿里雲2018年喊出「上雲就上阿里雲」,這是大規模雲化的場景。2019年,阿里雲智能一號位行癲喊出「雲計算拐點已到」,這是全面升級的信號。

同樣,2017年是阿里新零售元年,2018年,它幾乎引發全行業效法。

此刻,蔣國飛眼中的螞蟻鏈,在商業模式成熟度上,與阿里雲智能、阿里新零售的商業化爆發邏輯極為近似。

政策指引與疫情期企業、行業以及社會層面的訴求,則給了螞蟻鏈豐富的機會。

這當然事關螞蟻鏈與螞蟻集團的增長。

此外,螞蟻鏈規模化商用打開,也會蕩滌整個行業。過去幾年,區塊鏈幾乎被虛擬貨幣主導,今天比特幣價格再度突破10000美元,亦再度引發關注。一些人甚至說,這是螞蟻區塊鏈升級的刺激。事實上,馬雲、井賢棟、蔣國飛等人反覆強調的一面就是,區塊鏈將經歷一個泡沫破滅、真實價值開始浮現的過程。2018年6月香港一場區塊鏈跨境匯款發布會上,井賢棟還曾提出螞蟻區塊鏈「三做」、「三不做」原則,強調實證圍繞解決真實問題展開,絕不炒幣。

另一種是,螞蟻之前有「智能科技」部門,區塊鏈是其中核心,需要解讀「智能科技」與螞蟻鏈品牌之間的關係。

這部分相對易解。智能科技是一個事業群,它無法集中體現螞蟻集團的技術特質與差異化競爭力,也無法清晰反映一種正在加深的融合趨勢。

兩年來,無論涉足區塊鏈的海內外科技巨頭,還是調研巨頭麥肯錫們,都更崇尚區塊鏈與AI、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要素的融合。

蔣國飛強調,沒有數位化進程,沒有block的部分,區塊鏈確實很難推進。不過,僅靠數位化,很難建立廣泛的協同與信任。現實中,許多所謂平臺與生態都呈現為一個個「數據孤島」,它們之間缺乏信任機制,整個數字基礎設施其實已出現許多割裂。因此,可以說,沒有區塊鏈,新一輪數位化、更廣泛的產業與社會協同、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都會遭遇瓶頸。

同時,若沒有其他要素支撐,現有的區塊鏈也很難提供相對完善的服務。譬如商品溯源,雖然看似開始普及、成熟,但只靠現有模式,很難真正防止商品本身於物理空間的調換與造假。而螞蟻鏈則正在將物聯網等技術融入整個方案,打通服務業、製造業、物流等諸多節點,提供全鏈條的服務。它能最大限度地化解挑戰。

之前,螞蟻「智能科技」就包括物聯網等要素。所以,蔣國飛反覆強調,螞蟻鏈不止是區塊鏈,block重要,chain更有價值。

還有一重話題,那就是,「數字時代的信任新基建」定位,會與支付寶、螞蟻乃至阿里集團現有生態之間出現微妙的博弈。

井賢棟做了完整還原。他說,16年來,螞蟻與前身最核心的產品就是用技術去建立信任。

比如,2004年,網購興起,買賣交易雙方存在巨大信任壁壘,支付寶誕生的邏輯,就在於創造了一種擔保交易的模式,創造了信任機制,激活了電商業;2010年,也即金融危機後,小微企業融資貴且難。阿里開始運用技術、數據刻畫信用,在不需抵押物前提下,提供普惠金融服務;2015年,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螞蟻內部區塊鏈小組誕生。儘管至今只有5年,但它之於螞蟻,甚至勝過阿里雲之於阿里集團的價值。

因為,這項面向未來的創新,是在重構信任體系。本質上,它會革需要中介與中心化的支付寶的命,甚至革整個螞蟻現有生態的命。

區塊鏈並不完全顛覆「中心化」信任機制,BAAS平臺、許多領域混合形態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都會持續融合中心化的能力,但就更廣泛的生態體系來說,螞蟻開放的聯盟鏈更具普惠與長尾價值,它本質上更重「去中心化」服務。

如此,它與支付寶之間會有非常深刻的協同與博弈,並影響螞蟻集團的未來生態。這會是有趣的一幕。

你會發現,螞蟻集團很少談「中臺」。一些人視螞蟻鏈為螞蟻集團的中臺,其實是一種誤解。它的邏輯正在上面。螞蟻鏈基於技術形成,但它更是一種全新的業務形態,在螞蟻集團裡,它充滿獨立性。

如何理解它與阿里集團尤其是淘系、阿里雲智能之間的關係呢?

我視螞蟻鏈為數字時代區塊鏈領域的淘系。其中,BAAS平臺更近「天貓」,聯盟鏈更近「淘寶」。這是同構異質的兩種生態。當然,淘系屬於螞蟻鏈現階段最關鍵的場景,尤其是商品溯源服務,會長期支撐螞蟻鏈。

而螞蟻鏈與阿里雲智能的關係,要更複雜些。前者建立在後者的雲平臺之上,並能獲得後者技術、數據等要素的支撐,但是相比追求縱向的數據智能、側重降本增效的阿里雲智能,螞蟻鏈的價值更側重信任與連接,它在連接的開放性、多樣性、包容性、廣度等方面,擁有更高的價值。

舉個例子,阿里雲智能倡導「去IOE」,它的一套架構與能力,足以打破IOE多年的統治,它確實已經斬獲許多,2020年應該會發出更為關鍵的聲音。而螞蟻鏈的理念,則對現有各種架構、系統、平臺、終端的多樣性保持寬容,是以跨平臺、系統、終端的連結力建立多樣而廣泛的信任協同。

2019年雲棲大會上,螞蟻區塊鏈演示了類似的解決方案。

前不久,馬雲與抗疫天使兌現「火鍋之約」時,與安徽省委書記溝通時,強調了區塊鏈的作用。集團CEO逍遙子則在隨後一場長三角論壇上強調了區塊鏈的價值。然後沒過幾天,螞蟻集團、阿里集團就與安徽省達成了戰略合作,區塊鏈正是其中關鍵的服務之一。這種動向反映了區塊鏈超越單一行業、落地區域經濟、廣泛發揮信任連接力的獨特價值。

如此,本質上,螞蟻集團諸多業務、淘系乃至阿里集團都只是螞蟻鏈這一「數字時代信任新基建」上面的一個大的品類概念。據說,馬雲兩個月前與螞蟻中高層溝通時,同樣強調螞蟻鏈這一維度的價值。

蔣國飛表示,雲是生產力,鏈是生產關係,「雲+鏈」奠定了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基礎。作為未來數字經濟的信任新基建,螞蟻鏈有利於實現信息網際網路到價值網際網路的飛躍。

當然,這只是就現有形態而言,我們並不是割裂區塊鏈與數位化的關係。說到底,區塊鏈也是數位化技術的一部分。剛才說「螞蟻鏈」不止區塊鏈,內在邏輯也在這裡。未來的螞蟻鏈無論是繼續獨立,還是維持現有的螞蟻集團內部組織架構,它也不可能完全超越數位化進程的約束。

我們更願視螞蟻鏈為螞蟻集團新的增長象限。相比支付寶等其他業務,它雖然臨近規模化時刻,若考量真正的財務面貢獻,短期,恐怕還很難成為核心主力。

螞蟻鏈解決方案負責人東雅表示,今日區塊鏈只是剛起步,真正爆發可能需要5-10年,而決定這一幕的兩個條件,一是鏈上資產規模與流轉指標,而是區塊鏈觸達的用戶規模。

「簡單講,至少得億級用戶,萬億級資產才好。」他說。

螞蟻鏈距離還遠。不過,恰恰正是這一時刻,螞蟻鏈才更富有確定性的想像空間。曾鳴、蔣國飛曾多次對比節點,說區塊鏈就像90年代中期的中國網際網路,充滿不確定性,卻又生機無限。這種機遇轉換的邏輯,過去20年,阿里經歷過多次。其中,支付寶、阿里雲恰恰都是經典。

當然,這也不是說螞蟻鏈貢獻營收、利潤遙遙無期。回到現實的數位化維度,螞蟻鏈終歸還是技術服務要素,它的升級意味著螞蟻科技屬性的強化。

來自投資人的數據顯示,2015年,螞蟻支付、金融、技術營收佔比分別為64%、23%、14%;2016年為65%、18%、17%;2017年為54%、11%、34%。截至目前,支付連結、技術服務收入佔比各為45%,剩餘10%來自金融雲、技術開放平臺、區塊鏈等2B硬技術收入。技術服務已成螞蟻核心主業。他預計,3年後,這塊佔比將達2/3。

23日發布會上,螞蟻集團發布了「螞蟻鏈一體機」。作為螞蟻鏈與阿里雲智能的結晶,它深度融合了軟硬體技術,目的是打造一種高性能,強隱私,高安全的區塊鏈節點基礎設施。這種形態的產品,有利於快速、低成本地推動行業應用。當然它也非常有利於創造營收。

如此,螞蟻鏈就既關涉螞蟻集團的未來夢想,也是一種精益的增長戰略,它當然也是一種「工程」。它體現了螞蟻集團身上的技術與商業兼容的能力與特質。

無論如何,這都有利於提升臨近IPO的螞蟻集團估值。2000億美元並不能真正反映它此刻的真實價值。夸克相信,不同於其他缺乏技術與場景驗證的平臺,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與區塊鏈概念龍頭,螞蟻一場A+H模式的IPO,或將引發強烈追捧。而螞蟻鏈,則會像阿里雲之於阿里集團一樣,成為觀察整體增長的核心指標。其中的聯盟鏈,恐將更具參照價值。

相關焦點

  • 螞蟻鏈:支付寶的下一個十年
    2004年,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螞蟻集團的「前身」)正式成立,十年後的2014年,它成為全球最大的行動支付廠商,以至於每一個國民都知悉它的名字。從成立,再到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的使用,支付寶只用了10年。在大都市、在偏遠的山村,無論你是住在100層高樓的富翁,還是睡在天橋底下的乞丐,他們都會使用支付寶。
  • 阜博集團(SEHK:3738)牽手螞蟻鏈,欲打造去中心化發行平臺
    12月20日,阜博集團發布一則重磅公告,公司宣布擬向螞蟻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增發股份,並與螞蟻鏈訂立業務合作。令投資者感興趣的是,具體情況如何?此次業務合作又預示著什麼?一、阜博擬向螞蟻集團全資附屬公司配售股份,與螞蟻鏈構建去中心化發行平臺根據公告,阜博集團與Antfin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認購人,為螞蟻集團一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訂立一份股份認購協議,公司擬向認購人配發合共2890.17萬股,佔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現有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
  • 螞蟻鏈,阿里的下一個「支付寶」
    在9月25日的外灘大會上,螞蟻集團推出基於螞蟻鏈技術的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平臺Trusple,聚焦跨境貿易中企業買賣雙方的信任問題。按照螞蟻集團的說法,Trusple的含義是「trust made simple」,即「因為相信,所以簡單」。簡單來說,目前Trusple主要解決的是「支付安全」、「貸款無法及時到帳」、「無法保障供應商按時發貨」等阻礙跨境交易的信任問題。
  • 阜博集團(SEHK:3738)牽手螞蟻鏈,欲打造去中心化發行平臺_個股資訊...
    ,公司宣布擬向螞蟻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增發股份,並與螞蟻鏈訂立業務合作。阜博集團擬將所得款項淨額用於潛在投資機會及撥作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  更重要的是,除了向螞蟻集團全資附屬公司配售股份,阜博集團還將與螞蟻鏈展開業務合作。阜博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網絡版權保護和內容變現SaaS服務商,而螞蟻鏈為中國區塊鏈技術領先的公司,致力於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信任新基建,螞蟻鏈於2016年至2020年連續四年位居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第一。
  • 螞蟻變「大象」:全球最大IPO Fintech風口真來了?
    螞蟻金服到底如何撐起高估值?這家公司的賽道到底是金融還是科技?有哪些需要警惕的風險?對金融科技市場又會產生哪些影響?▍螞蟻上市:如何「造富」?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螞蟻上市,從熱鬧角度,這次年度造富盛宴,到底讓多少人「財務自由」了?
  • 螞蟻鏈牽頭制定跨鏈國際標準:區塊鏈「方言」翻譯成「普通話」
    日前,一項由螞蟻集團主導的區塊鏈跨鏈國際標準正式啟動制定,這是螞蟻集團在跨鏈領域的又一進展。此前,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坦言,上鏈量會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指標,而跨鏈將是萬鏈互聯的基礎。
  • 租葛亮亮相「外灘大會」詮釋螞蟻鏈如何實現複雜性全鏈路行業的...
    外灘大會讓每一個都有「參與感」 外灘大會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支付寶、螞蟻集團主辦的全球金融科技盛會。 除了在場館體驗上,此次外灘大會也在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場景上實現了「質變」,比如螞蟻集團的一大戰略級產品——Trusple平臺在大會上的亮相,「該平臺是基於螞蟻鏈技術的全新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平臺,」螞蟻集團區塊鏈負責人蔣國飛介紹道
  • 歷史最大IPO 螞蟻集團是螞蟻還是大象?
    終於,螞蟻集團發行價格確定為68.8元,媒體紛紛報導,歷史最大IPO出爐,超過此前沙特阿美。一時間,股吧微博炸開鍋,螞蟻從科技成長的乖巧形象,一下子變成了人人生畏的大象,好像要碾壓一切。但是,這個IPO,真的這麼恐怖嗎?
  • 港股ipo#螞蟻金服06688:一手4000元定價,人人有份梭哈!
    螞蟻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行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也是領先的金融科技開放平臺。相較於「10億俱樂部」裡的其他幾家公司,螞蟻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 東南亞引入螞蟻鏈技術 馬來西亞首試月餅溯源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夏賓)從一塊月餅開始,螞蟻鏈已在東南亞完成技術「出海」首秀。螞蟻鏈29日對外宣布,其與馬來西亞當地移動虛擬運營商XOX合作,推出了本地化的供應鏈溯源服務平臺TraX,中小企業可直接在TraX平臺實現商品產地、物料溯源信息的透明,提升銷量。
  • 螞蟻IPO系列之三:你們還記得2004年的那個支付寶嗎?
    由於買賣雙方對線上支付的安全性信任度不足,以及交易機制複雜,加之買方臨時要求退貨,最終還是在淘寶工作人員近兩小時的說服之下才完成交易,整個過程極為曲折。   站在當時,沒人想到這個玩意最後會成長為螞蟻金服(螞蟻集團)的參天大樹。是的,當時的馬雲也想不到。
  • 螞蟻集團發布Trusple用區塊鏈破解國際貿易發展困境前景有多大
    Trusple平臺發布2020年9月25 日,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在外灘大會舞臺上發布 Trusple 平臺,後者基於螞蟻鏈技術,目標是解決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的之間的信任難題。蔣國飛表示,Trusple平臺用區塊鏈技術重啟了19年前螞蟻集團內部一個保密項目,解決了國際貿易中買賣家之間的信任難題。
  • 螞蟻鏈隱私計算平臺通過信通院全項測評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公布的評測結果,共計49家企業的106款產品通過了評審,其中,螞蟻鏈數據隱私服務是本輪唯一通過全項能力測評的平臺。為進一步完善數據所有權問題、數據共享、智能合約技術、協同計算等,信通院還同時牽頭成立了「隱私計算聯盟」。
  • 螞蟻集團網上路演!一杯咖啡撐滿全場,另類問題也要認真答
    「作為A股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螞蟻集團的很多投資者本身也是消費者,他們對支付寶、螞蟻森林等產品有著豐富的用戶體驗甚至槽點,這可能正是讓螞蟻集團路演迎來這麼多提問的主要原因。」一位機構投資者告訴記者。類似「螞蟻森林未來可以到海底種珊瑚嗎」「上市後該請誰作代言人」等問題,頻頻出現在路演提問中,也讓螞蟻集團的高管們始料未及。
  • 螞蟻集團估值深度報告
    阿里巴巴集團為螞蟻集團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及其他支持服務,螞蟻集團則為阿里巴巴集團提供數字支付等服務,雙方還在數據共享等其他方面展開合作。2020年上半年螞蟻集團自阿里巴巴收取的關聯交易收入主要是支付處理和擔保交易服務收入,約40億元,佔螞蟻集團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收入的15.4%,佔螞蟻集團總收入的5.5%。
  • 給通知書蓋上「信任戳」,螞蟻鏈聯合EMS溯源高校錄取通知書
    記者今日從螞蟻集團了解到,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錄取通知書被蓋上了「信任戳」,全程通過螞蟻鏈進行鏈上存證,以實現錄取通知書從高校到EMS到考生寄遞全流程的透明化,確保跟蹤信息的高可信度及可追溯性。多年來,中國郵政為各類高等院校、廣大考生提供錄取通知書的寄遞服務。
  • 螞蟻集團IPO,萬億新故事的開頭
    「終於等到你」實際上,近幾年來,螞蟻集團要上市的傳言總是隔三岔五地出現,已令人習以為常。早在2015年2月,當時的螞蟻集團還是剛成立4個月不到的螞蟻金服,就有傳言稱其計劃於2016年上市。但消息一出,就很快被螞蟻金服官方否認。
  • 「格力杯」第一屆中國大學生工業工程與精益管理創新大賽總決賽在...
    本站訊 6月9日-10日,「格力杯」第一屆中國大學生工業工程與精益管理創新大賽總決賽在天津大學舉行。此次大賽旨在落實十九大關於「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深入推進工業工程與精益管理方法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 乾媽得意,騰訊啞巴吃黃連、螞蟻給企鵝上課
    老乾媽和騰訊確實應該對此進行反思,而網友們則建議:還吃啥飯呢,趕緊去去聽螞蟻鏈,讓螞蟻鏈給你上一課!支付寶也首次站起來,呼籲「希望不會有假印章」。網民所說的「螞蟻鏈」是螞蟻集團的品牌。它使用區塊鏈設計的邏輯來「鎖定」合同。螞蟻鏈合同可以使供需的上,下遊各方完全放心。合同籤訂後,不能被篡改或丟失,大家就安一萬個心。
  • 螞蟻董事長井賢棟外灘賣咖啡,背後所用技術竟然這麼牛
    據悉,「外灘大會」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支付寶和螞蟻集團主辦的金融界的科技大會。作為主辦方,螞蟻集團考慮周到,在大會現場開起來一家咖啡館,為大家提供現磨咖啡,而且還是由螞蟻董事長井賢棟親自為顧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