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伯乘地鐵 不慎從自動扶梯上摔落受傷

2020-12-22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馳 特約通訊員 殷佳維)近日,一名七旬老伯在乘坐軌交西藏南路站的自動扶梯時,不慎從扶梯上摔落受傷。事發後,地鐵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迅速到場對老伯展開救助。

據了解,事件發生在10月9日上午。當時,這名老伯和老伴正乘坐軌交西藏南路站4號出入口處的上行自動扶梯,準備出站。 不料,老伯突然從扶梯上摔倒在地面上,無法動彈。事發後,其老伴在一旁求助,地鐵工作人員發現情況後立即趕赴現場處置。「我看到傷者臉部都是血。」一位目擊市民稱。

接到報警後,醫療急救人員趕赴現場。在現場進行基本處置後,傷者由救護車送往附近醫院救治。據悉,事發時自動扶梯運行正常,事故原因可能與老伯乘坐電梯時未站穩有關。

據了解,傷者今年75歲,傷勢比較重,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

相關焦點

  • 知識科普|如何安全乘坐自動扶梯?
    自動扶梯安全科普文明乘梯·安全出行自動扶梯在商場、地鐵、車站等公共場所內隨處可見,已成為人們出行的常見交通工具之一。如何保證自己乘梯安全?▲ 實驗將假手模型、高跟鞋、絲巾等道具放置在扶梯梯級上(危險行為、禁止模仿),道具隨著梯級一起運行,當道具到達扶梯出口的梳齒板位置時,我們可觀察到道具被夾入縫隙的現象留意不要讓鞋跟或長裙的裙擺、圍巾卡進梯級與梳齒板的縫隙裡,帶兒童乘坐自動扶梯時一定要多加留意,牽好孩子的手,不能讓孩子單獨乘坐自動扶梯。
  • 臺北地鐵頂溪站發生意外 副站長摔落電扶梯身亡
    華夏經緯網8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地鐵頂溪站凌晨2點多因施工發生勞安意外,手扶梯故障導致副站長不慎被壓傷,跌落電扶梯下,緊急送往醫院急救後仍不治,目前頂溪站1號出口封閉,站外圍滿人群。 據報導,臺北地鐵中和線今天凌晨發生意外。頂溪站進行防洪測試時,不慎因防洪擋板打到天花板,另一端破壞電扶梯,導致副站長跌落受傷。新北市消防局獲報後已將副站長送醫治療。
  • 乘坐自動扶梯 老年人易受傷 專家支招:坐扶梯不要雙脫手
    原標題:乘坐自動扶梯 老年人易受傷 專家支招:坐扶梯不要雙脫手   如今整個城市越來越「高」,很多老年人都生活在帶電梯的房子裡。近年來,有關老年人的電梯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在上海地鐵乘客受傷事件中有近四成源於乘電梯,而60歲以上的老人成為最容易受傷的群體。
  • 媽媽單手抱娃乘扶梯,娃意外從3樓掉落……
    很多的兒童扶梯事故,都是因為家長的一時疏忽造成的。2015年,廣東東莞,一男童趁家長不注意,爬上自動扶梯的扶手,結果從2樓摔下,摔至重傷。2016年11月,在上海市一廣場,一位老人抱著4個月的男嬰剛走上自動扶梯。
  • 市軌道公司提醒老年人乘自動扶梯要「站穩扶牢」
    中秋假期,兩位老人在地鐵2號線坐扶梯時不慎摔倒翻滾,危急時刻正在執勤的輔警果斷按停扶梯,並將老人攙扶到了安全區域,對其傷口進行清理治療包紮。記者從市軌道公司獲悉,隨著合肥地鐵客流量不斷增加,最近一段時間有乘客由於種種原因,在自動扶梯上頻頻遇險,相關人士提醒廣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特別需要注意站內出行安全。
  • 半身依靠手扶梯 老人失去重心狠狠摔下受傷
    5月26日上午,在南京地鐵常府街站,一名老人在乘坐站內手扶梯時發生意外,失去重心後狠狠摔了下來,造成頭部受傷。那麼,手扶梯上的哪些危險動作容易釀成意外呢?【半身依靠手扶梯 老人摔倒受傷】5月26號上午10點多,這名身穿紫色上衣的老人從地鐵常府街站出站,通過監控可以看到,在她登上手扶梯後,半個身子都依靠在扶梯上,很快老人向後栽倒,頭部著地。
  • 地鐵改造自動扶梯防袷裙 3、4號線率先啟動
    隨著夏季的到來,愛美女性又開始穿起了飄逸的長裙,長裙雖美,但上下樓梯卻容易被踩到很不方便,特別是乘自動扶梯時也容易被夾。從昨天起,地鐵三運公司開始對3、4號線站內自動扶梯實施改造,對扶梯兩側加裝圍裙板防夾裝置,預計今年7月份全部完成,以防止發生長裙被夾情況的發生。
  • 乘坐自動扶梯要注意這幾點!
    北京時間2018年10月24日,義大利媒體《米蘭體育報》報導,在歐冠小組賽羅馬主場同莫斯科中央陸軍的比賽開始前,羅馬地鐵站的自動扶梯發生意外,導致24人受傷,其中8人重傷,1人截肢。這是現場的視頻,可以看到站滿人的扶手電梯速度跟我們平常看到的有點不一樣,人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第一排的人已經倒地,後面的人壓了上去...
  • 杭州地鐵官方:自動扶梯急停按鈕不可隨便亂按
    試運營近一月,怎麼坐地鐵,按理說應該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但前天,武林廣場站的一個自動扶梯上的人為險情再次提醒大家,地鐵的安全要靠車站的管理,也得靠乘客的自律。杭港地鐵官方想通過本報再次提醒:自動扶梯的急停按鈕不得隨意按動。
  • 小學生在地鐵上摔壞手機,怕被媽媽責怪心碎大哭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狄公軒 記者 陳勇)「手機壞了,媽媽會說我的……」10月20日清晨,一女孩捧著自己摔壞的手機,在南京地鐵四號線列車上嚎啕大哭,民警連聲安慰也止不住她的哭聲。擔心媽媽責怪微微急得嚎啕大哭當日上午6時30分左右,地鐵民警在地鐵四號線開往龍江方向的列車上巡邏時聽見不遠處傳來了哭聲,於是趕緊上前查看,只見一名小女孩捧著一部屏幕碎裂的手機,傷心不已。
  • 網傳地鐵2號線自動扶梯夾人 原是乘客摔倒受傷
    昨日下午5時多,多位網友爆料稱「上海軌交2號線中山公園站一上行自動扶梯發生夾人事件,一名中年男性手部受傷」,現場血跡斑斑。後經上海地鐵集團證實:17∶08中山公園一50歲男乘客在乘坐站臺至站廳自動扶梯時,因自身腿腳不便摔倒,被自行攜帶的玻璃瓶碎裂劃傷。從網友上傳的現場圖片看,該男子右手受傷,纏著繃帶。傷者能夠自主站立,自動扶梯的踏板上有一大灘血跡。事發後,已經有軌交工作人員到達現場關停了該電梯,並對這名傷者進行了初步包紮。自動扶梯附近有較多乘客圍觀。
  • 乘自動扶梯,這點最重要↓
    近日,上海地鐵發布新版《自動扶梯乘梯須知》,其中第一條就是禁止在自動扶梯上行走或奔跑,曾被提倡多年的「左行右立」被正式廢止。事實上,自「左行右立」在國內推廣後,質疑之聲從未停止。那麼西安的情況到底如何呢?昨天,記者赴部分地鐵站和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進行了走訪調查。
  • 隨手一按,摔了一電梯的人 自動扶梯的急停按鈕不得隨意按動
    試運營近一月,怎麼坐地鐵,按理說應該已經不是一個問題。  但前天,武林廣場站的一個自動扶梯上的人為險情再次提醒大家,地鐵的安全要靠車站的管理,也得靠乘客的自律。  杭港地鐵官方想通過本報再次提醒:自動扶梯的急停按鈕不得隨意按動。該按鈕只有當自動扶梯發生故障,情況危急需疏散人流時,方能按下。
  • 普及:乘扶梯注意!
    「太感謝警察同志了,要不是有您在,我們娘倆連帶著樓梯上的乘客都得摔傷不可!」近日,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地鐵淮河道站民警小李帶領輔警巡邏時發現站臺層上行扶梯有群眾呼救聲,伴隨著還有孩子的哭聲。意識到群眾有困難,民警小李和輔警小高立刻快步跑上前查看。
  • 自動扶梯「左行右立」已被徹底否定?電梯上這件事也不能做!
    自動扶梯旁醒目的全新版「自動扶梯乘梯須知」即映入眼帘。留出一條通道「誘導」乘客在電梯上步行,忽略了行走於電梯上其實是高風險行為。君不見,自動扶梯上因「趕路」而造成的傷害事故還真有點觸目驚心呢。 一年多前,上海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就終審判決了一起因為在自動扶梯上走動引發的糾紛案。
  • 廣州地鐵不再倡導自動扶梯「靠右站」:受力不均勻
    在尖峰時段的地鐵自動扶梯,這樣「涇渭分明」的畫面,每天都在上演。近日,廣州地鐵集團公開發布信息稱,不再倡導行人在自動扶梯「左行右立」。新京報記者從廣州地鐵集團辦公室獲悉,長期「左行右立」帶來自動扶梯受力不均勻,影響使用壽命。此外,從消除安全隱患的角度來說,市民不應在自動扶梯上走動,「如果趕時間,應該走樓梯」。北京地鐵曾經一度倡導「左行右立」,但目前已被「站穩扶好」替代。
  • 餘濤宏:電扶梯救人 最美的連滾帶爬
    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 每晚20:00 武漢科技生活頻道 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 近日,一段發生在武漢地鐵
  • 乘扶梯,還要不要靠右站?
    圖為杭州某地鐵站內的扶梯和樓梯設置。(圖源:人民視覺)乘客依次站在右側,左側則留給匆忙趕路的人——這是北京地鐵扶梯常見的一幕,被很多公眾認為是文明的縮影。不過,近日廣州地鐵、深圳地鐵相繼發出呼籲,認為「左行右立」存在安全隱患,應提倡「站穩扶好」。正值暑期出行高峰,究竟該如何文明有序乘梯?筆者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
  • 視頻:電扶梯上錯誤攙扶父女倆雙雙摔倒 警方提醒扶梯上摔倒一定要...
    請刷新試試揚子晚報網5月28日訊(通訊員 狄公宣 記者 陳勇)如果看到家人遇到困難,我們肯定會出手相助,但如果此時是在電扶梯上,那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則有可能沒幫上忙還導致自己也受傷。5月28日一早,南京的劉大爺和他的女兒就因為錯誤的攙扶方式,結果雙雙摔倒在地鐵站的電扶梯上。電扶梯上錯誤攙扶父女倆雙雙摔倒當天上午7時許,82歲高齡的劉大爺和女兒提著桶和大包小包準備從南京站坐車回江西老家。
  • 老夫妻乘坐電扶梯雙雙摔倒 警方提醒正確乘坐方式要牢記
    本文轉自【北青網綜合】;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狄公軒 記者 陳勇)南京地鐵站內,老年乘客因搭乘方式錯誤在電扶梯上摔倒而受傷的事件時有發生,9月4日就有一對老夫妻在南京站乘坐扶梯時雙雙摔倒。警方提醒,老人單獨乘電扶梯一定要重視正確乘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