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話,買東西的時候你是這樣的
到了花唄帳單出來的時候,你是這樣的
對於很多人來說,人前裝 13 裝的有多爽,人後花唄還的就有多慘。
就在本月,網上忽然有很多人質疑,稱自己的花唄無緣無故就被降額了。
*圖片來自微博
大部分人都是從 6 千、8 千 降到了 3 千甚至 3 千以下。
也有少數人本來是幾萬的額度,現在直接給打了一折。
比如這位網友,就表示從去年 9 月開始降額,一直從 2.5 萬降到了 8 千。
到現在只剩下了 3 千的額度。
*圖片來自微博
還有更慘的,在帳單清 0 之後,直接被關閉了使用資格。
相比起之前的個例,這次的調整的範圍很大,被波及的用戶也很多。
*圖片來自微博
毫無疑問的,這個話題立刻就被各大網站掛到了頭條,很多網友在查看之後,才發現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到底發什麼事了?
用了花唄這麼多年,額度一直穩如狗,這下忽然被降低,很多網友擔心自己是不是有忘記的帳單逾期了,或者說是因為什麼操作被拉了「灰名單」。
就在今天 12 月 23 日,花唄官方終於出面證實了,表示最近網友反映自己花唄額度被降低的事:
是真的。
*圖片來自@財聯社
但並不是用戶違規,而是因為要「倡導更理性的消費習慣」。
至於被調額的都是哪些人,花唄官方含糊其辭,只是說「部分年輕用戶」。
所以這又引起了一大波花式吐槽:
趕緊看了我的額度沒變化啊,看來我已經不是年輕人了
*圖片來自微博
為啥我還漲了一萬,是覺得我不是年輕人嘛
*圖片來自微博
綜合各路網友的反饋
這個所謂的「部分年輕用戶」,指的其實是學生黨或者是那些剛出校園的新打工人。
回應一出來,網上又吵做了一團。
有些人說借消費貸的年輕人肯定是生活奢侈,好高鶩遠。
所以對這事十分贊成:幹的漂亮,讓年輕人理性消費是非常必要的。
*圖片來自微博
有人反對,因為被限額以後,想買個什麼東西也沒指望了。
*圖片來自微博
再說了,誰還沒個落魄的時候,如果有花唄的話還可以臨時救急。
對於這些抱怨的聲音,花唄方面也表示理解:年輕用戶剛步入社會,需要金融工具來周轉日常開銷。
然後話鋒一轉:但花唄也會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消費及還款能力,謹慎授信額度。
這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擔心這些用戶不講武德,借了花唄最後又不還款。
聽起來很有道理,可細想又很奇怪:怎麼這麼多年了,偏偏到今天才想到要限額?
如果可以,花唄恨不得全世界每個人都欠它家的錢。
就在兩個月以前,花唄的廣告還鋪天蓋地,比如地鐵裡
草原上的哥哥用花唄給考上大學的妹妹買筆記本:我想都沒想就買給她了。
*圖片來自花唄廣告
還有這個
建築工人用花唄給女兒過生日:再精打細算,女兒的生日也要像模像樣。
*圖片來自花唄廣告
不得不說,這廣告算是相當走心了,雖然動機……
不是那麼純良,畢竟現在花的爽歪歪,花唄帳單卻不會遲到。
從廣告中也可以看到,這些人的經濟條件都不算寬裕,怎麼花唄還上趕著請他們用花唄,就不怕他們也賴帳?
所以,另一個解釋可能更靠譜,那就是整個網際網路金融都迎來了嚴格的監管。
在壓力之下,不得不主動給一批用戶降額。
看看同行就知道了。
12 月 20 日,京東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 App 的存款產品下架。
12 月 19 日,百度旗下度小滿、騰訊理財通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12 月 18 日,……
短短幾天之間,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巨頭 App 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都消失了。
*圖片來自@新浪銀行
而他們在公告的最後都無一例外,表示:嚴格遵守……監管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業務。
很明顯的,用戶數量超過 5 億的花唄也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如果這種猜測屬實,那以後再想讓花唄提額,或者使用借唄救急可能就沒有以前那麼容易了。
還有被限額到 2 千,3 千的人,可能還會更多。
嗯,最後說一句:提前消費是個坑,不要給自己挖的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