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用戶突然關閉花唄?這兩種人最多,他們是否覺察什麼了?
一款產品出來,有的人選擇使用,有的人選擇不用,都是自由的,產品和用戶本來就是雙向選擇的。但是如果都明明認為還不錯的東西,突然有人選擇不使用了,關閉了,那就要考慮是不是產品變化了還是怎麼了。
就比如花唄產品,很多人默默關閉了花唄功能,是為什麼呢?是產品本身出問題了,還是自己使用出問題了,或者是他們覺察到了什麼?
我們都知道花唄,全稱是螞蟻花唄,是支付寶推出的一款消費信貸的產品,正常支付寶用戶申請後,就可以獲得五千到五萬不等的消費額度,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就可以預支花唄的額度,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內把錢還進去就可以了。
開始主要用在淘寶,天貓等線上消費,後來慢慢擴展到線下也可以使用花唄付款,可以說花唄真正考慮了消費的消費需求,解決用戶資金成本的服務,很多用戶表示好用是好用,就是給的額度太小了。
有一種用戶,選擇關閉螞蟻花唄,可能是因為覺察到了花唄這種消費模式的財務危機,好比說,你在購物的時候,當自己的資產不夠消費,於是你打開花唄,直接付款,就好像花的不是自己錢,瘋狂地買買買,感覺不到後顧之憂,而到了需要還款的日子,發現欠花唄的錢自己已經無法償還上去了。
還有一種用戶,覺得花唄這個產品,會使自己增大消費的欲望,如果沒有花唄,你會看著自己有多少錢,就買多少錢的物品,有了花唄,就想轉載能力外的金額的產品,這樣能夠使自己的消費欲望增大,有些人為了面子,就去透支買名牌,這種現象不在少數。
這兩種人如果控制不住自己了,選擇關閉螞蟻花唄,也是沒有毛病的。一個人的欲望真的難以揣測,有時候自己也不懂自己,但是最好要在金錢方面把持住自己,所以不在乎是否有花唄這樣的產品,而是你自己有沒有做到自律,能克制的時候,需要克制,如果是偶爾給自己的進步慶祝一下,消費一次花唄,當然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還是奉勸大家一句,花唄雖好,可不要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