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年報集體公布 中國慈善榜揭曉在即 全國性基金會2016年度...

2020-12-22 公益時報網

■ 本報記者 菅宇正 皮磊

2017年4月12日起,民政部按照《慈善法》《基金會管理條例》《基金會信息公布辦法》的要求,陸續將民政部登記的基金會報送的2016年度工作報告、審計報告、專項信息審核報告全文在中國社會組織網上公布。

目前,第十四屆中國慈善榜揭曉在即,結合已有的全國性基金會的年度報告,我們已經可以對2016年度基金會榜單一探端倪。同時,在這些已公布的基金會年度報告的基礎上,《公益時報》採訪了相關基金會,挖掘出的一些現象值得基金會行業共同探討。

1 公募基金會:去年半數未開展過公開募捐活動

截至目前,在已公布相關資料的192家全國性基金會中,有85家為公募基金會。在這85家公募基金會中,40家尚未被認定為慈善組織,44家在2016年度從未開展過公開募捐活動,另有39家基金會沒有下設專項基金。

中國癌症基金會:捐贈收入42.9億元,其中現金不到5千萬

按照現有的部分2016年度報告,《公益時報》按其年度捐贈收入對這192家全國性基金會進行了排名。

目前佔據這份排名榜單前三甲的依次為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癌症基金會和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但這三家基金會的捐贈收入中,物資捐贈收入近九成,且均為藥企捐贈。

中華慈善總會2016年度捐贈收入188億元(18,806,608,102.09元),其中來自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和阿斯利康製藥有限公司兩家的物資捐贈高達183億(18,315,774,773.00元),現金捐贈則為5.92億元(592,555,505.09元),現金捐贈僅佔當年捐贈收入比重的3.15%;中國癌症基金會2016年度捐贈收入42.9億元(4,290,698,930.67元),物資捐贈就超過42.4億元(4,241,538,492.12元),其中,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和輝瑞投資有限公司兩家合計為其捐贈物資38億元(3,809,094,570.37元),現金捐贈4916萬元(49,160,438.55元),佔年度捐贈收入比重的11%;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2016年度捐贈收入11.54億元(1,154,114,208.75元),其中現金捐贈為8771萬元(87,716,037.34元),佔捐贈收入比重的7.6%。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收入35元,支出15億元

雖作為公募基金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的2016年度捐贈收入僅為可憐的35元,但其政府補貼收入卻高達15億元(1,537,950,000.00元),而這筆補貼幾乎全用在「博士後基金」和「博士後日常經費」這兩個項目上,合計支出達14.8億元(1,488,919,212.90元);相比之下,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2016年度有捐贈收入2.358億元(238,020,443.67元),但其政府補助收入更高,將近20億元(1,994,000,000.00元),其中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資助項目的收入就為19.7億元。

另外,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也有3億元為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收入,用於資助「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貧困母親兩癌救助專項基金」項目;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有2億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收入,用於中央彩票公益金貧困大病兒童資助;中國出生缺陷幹預救助基金會有1億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收入,用於「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出生缺陷幹預救助項目」。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專項基金最多,公開募捐項目最多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2016年度捐贈收入3.82億元(382,867,618.01元),該基金會截至2016年共有專項基金101個,全年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活動2182項,共募集資金1.95億元(159,491,680.33元),且均為現金,其專項基金數量和公開募捐活動均為目前已公布年報的85家公募基金會中最多的。

4家公募基金會捐贈收入為0

在已公布年報的85家公募基金會中,有4家2016年度捐贈收入為0。其中,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由於成立時間較晚(2016年12月21日),未來得及展開活動;但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已經連續兩年沒有任何捐贈收入,2016年度僅通過「提供服務」和「其他收入」兩項入帳179.5萬元;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和中國益民文化建設基金會2016年度也僅有「其他收入」一項收入,入帳資金分別為522,802.86元和83,874.92元。

多數基金會沒有投資收益

在已公布年報的公募基金會中,中國扶貧基金會年度投資收益6201萬元(62,018,557.68元),中國青基會投資收益4606萬元(46,063,895015元),包括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在內的少數基金會,年度投資收益則在百萬元區間,而其餘絕大多數基金會均沒有投資收益或投資收益甚少。
 


在非公募基金會中,高校基金會的確是一股特殊的力量,但即使如此,中國高校獲得的社會捐贈收入平均還佔不到其總收入的1%,仍可忽略不計

2 非公募基金會:35家淨資產過億

截至目前,在已公布相關資料的192家全國性基金會中,有107家為非公募基金會。在這107家非公募基金會中,有10家在2016年度捐贈收入過億,35家淨資產過億,但僅有22家已被認定為慈善組織。

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全能王

在已公布年報的107家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中,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的捐贈收入、投資收益、公益支出、淨資產總額均位列第一。根據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2016年度報告顯示,該基金會2016年度總收入18.84億元(1,884,742,863.01元),其中捐贈收入15.8億元(1,589,318,748.73元),11.38億元來自境內,4.5億元來自境外;基金會2016年度公益支出7.07億元(707,027,459.67元),其中「蘇世民學者項目」全年共支出1.65億元,「教育基金」項目全年支出3.08億;基金會2016年度投資收益2.48億元(248,944,102.34元),截至目前,淨資產達到63億元(6,301,049,684.52元)。

10家基金會捐贈收入過億

在這107家非公募基金會中,包括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在內的10家基金會年度捐贈收入過億,其中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三家年度捐贈收入超過5億元;另有神華公益基金會、泛海公益基金會、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愛佑慈善基金會、三峽集團公益基金會5家捐贈收入超過3億元。

除了10家收入過億的基金會外,另有51家非公募基金會年度捐贈收入超過千萬元,其中10家捐贈收入超過5000萬元。此外,27家非公募基金會年度捐贈收入過百萬元。

8家基金會公益支出過億

在公益支出方面,除了雄踞榜首的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外,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神華公益基金會、泛海公益基金會、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愛佑慈善基金會、河仁慈善基金會全年公益支出均過億。其中泛海公益基金會公益支出4.49億元(449,792,350.00元),僅「泛海助學行動」一項支出就達到2.5億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年度支出3.02億元(302,112,456.65元),「互動公益平臺項目」支出達2.38億元(238,351,281.49元);除此之外,還有46家非公募基金會年度公益支出超千萬元。

8家基金會只出不進

2016年度,張伯駒潘素文化發展基金會2016年捐贈收入僅為1萬元,而有11家非公募基金會全年捐贈收入更是為0。其中,中華藝文基金會、實事助學基金會、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河仁慈善基金會、天合公益基金會、桃源居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潤慈公益基金會和凱風公益基金會這8家基金會已連續兩年沒有捐贈收入。另外,成立於2016年1月10日的新華人壽保險公益基金會尚未開展任何公益項目。

18家高校基金會淨資產超153億

在這107家非公募基金會中,有18家為高校基金會。其中,成立最早的是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成立於1994年1月25日,成立最晚的是華中農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於2014年12月31日。其中,河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2016年度捐贈收入最少,為196萬元(1,964,340.11元),華中農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2016年度公益支出最少,為659萬元(6,596,405.38元),另有包括北京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蘭州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和河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等3家基金會沒有投資收入。

這18家高校基金會淨資產總額超過153億,但截至目前僅5家被認定為慈善組織。

超6成基金會有投資收入

在這107家非公募基金會中,有38家2016年度投資收入為0,而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雖然進行了投資理財,但是虧損300萬元。這以外的66家非公募基金會均有投資收入,佔比達62.8%,其中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這3家基金會投資收入過億,分別達到2.48億元、1.05億元和2.17億元,包括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育基金會在內的8家基金會投資收入超千萬元,另有29家全年投資收入超百萬元。

35家非公募基金會淨資產過億

107家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中,有35家淨資產過億,其中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位列前三,淨資產分別為63億元、44.4億元和35.24億元。
 


陳發樹向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捐贈1億元,收穫的則是北大名譽校董的稱號

3 誘人的高校捐贈

2016年,國內高校基金會接收的大額捐贈依然吸引眾人眼球。《公益時報》對2016年部分高校大額捐贈進行了梳理,追蹤善款是否到帳以及使用情況,同時對校友、企業捐贈現象以及趨勢進行了分析。

中國高校單筆捐贈最高紀錄

2016年9月21日,電子科技大學1986級校友、重慶博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熊新翔在母校60周年校慶之際,捐資10.3億元設立「博恩教育發展基金」,支持電子科技大學發展。這是電子科技大學建校60周年來接收的最大一筆校友捐贈,同時也刷新了中國高校接收單筆捐贈的最高紀錄。

「博恩教育發展基金」分為「校長基金」和「博恩跨學科創新發展基金」。其中,「博恩跨學科創新發展基金」總額度為10億元,用於支持學校在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大數據以及產融結合、商業人才培養等多領域跨學科創新發展,包括引進一流師資,設立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崗位,聘用專職科學研究人員,建設專用物理空間,設立專項發展基金等;「校長基金」總額度3000萬元,用於支持校長本人認定並開展有助於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相關事項。

據記者了解,該筆捐贈並不是一次性到帳,其中「校長基金」的3000萬元將分三年到帳,另外10億元資金將分10年到帳,每年撥付一億元。四川電子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相關人員告訴記者,「該筆捐贈屬於項目制捐贈,是根據項目的實際進展來撥付的,目前尚處於項目洽談階段,待項目具體落實之後資金會逐步到帳。」而據此前媒體報導,為確保捐贈不出意外,熊新翔已經跟兒子談妥,即便自己在這10年間出現意外,也將確保捐贈如期完成。

企業捐贈更青睞一流高校

2016年5月2日,時值北京大學118周年紀念日及校友返校日,新華都實業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長、福建省發樹慈善基金會(原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創始人陳發樹宣布向北京大學捐贈1億元,用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承澤園新校區建設,支持國發院教學科研及雙方共建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筆捐贈第一筆資金已按照協議到帳,金額為5000萬元,用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建設和發展,剩餘資金也將按照協議撥付,但具體到帳時間尚未公布。

2016年11月15日,旭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傳媒大學捐贈1億元,雙方將加強在教育領域和產業領域的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教育品牌。

中國傳媒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劉湧告訴記者,此次旭輝集團的捐贈實際上是實物捐贈,用於支持傳媒大學校園建設,「傳媒大學有一些教學樓亟需修繕,旭輝集團等於是承擔了這些教學樓的修繕工程,大約涉及三萬平方米的教學用房和學生宿舍。具體的修繕需求由學校後勤管理處負責與該集團進行對接。目前,80%至90%的工程已經完工,而由於季節原因,有一部分工程還處於收尾階段。」

2016年,還有多筆來自企業的大額捐贈流向了高等院校(基金會),尤其一流院校更受企業青睞。以清華大學為例,2016年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收入超過了10億元,其中不乏數額在億元以上的企業大額捐贈,主要用於支持清華大學學術及科研能力建設。

高校如何提升「吸金」能力

對於校友捐贈的意義,南開大學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丁峰認為,大學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校友的支持,而校友除了通過向母校捐贈財產這種比較熟悉的經濟支持形式之外,還可提供高校發展所需的諸如智力、信息、輿論等方面的支持。

「校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支持學校建設雙一流大學,」丁峰告訴記者,「比如捐資助學,不管是學科建設還是人才引進,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校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對母校做公益捐贈,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此外,校友可以幫助挖掘、引薦人才,提升師資水平,加快學科建設。同時,校友還可以為高校進行品牌宣傳,凝聚社會資源,加強學校與社會聯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在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助理黃真平看來,短期內校友捐贈的趨勢還會持續下去,無論是在捐贈的數額、頻次,還是在捐贈的持續性方面都會有所提高。「我覺得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是,校友捐贈會逐漸擴展到更廣泛的社會捐贈,兩方面並重發展。也就是說,一方面校友會對其母校進行捐贈,另一方面他也會對自己比較關注的學科方向進行捐贈。而針對非母校捐贈增加的同時,也能夠促進社會整體對高校捐贈的數量及比重上升,到那時我們會看到另外一種局面,而這也符合理性捐贈的趨勢。」

就目前而言,高校能給予捐贈者的「回報」形式並不多,常見的有捐贈人冠名建築、講席教授席位、獎學金,或者授予校董等榮譽職位。而強烈的市場需求和供給的稀缺性也是導致企業大額捐贈流向一流高校的原因之一。黃真平指出,這也反映出另一個問題,即我國大學發展的不均衡,「這也跟國家的發展階段,跟大學在社會捐贈整體中的狀況和歷史的積累也有一定的關係。」

對於普通高校(基金會)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吸金」能力,黃真平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專業人才配備問題。一流大學的基金會人才配備也是一流的,而目前有一些大學基金會人員不夠專業、也不夠執著,甚至是過於物質化,比如為了讓社會捐錢而去成立基金會,而不去考慮自身能夠為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服務,不去主動分析市場和社會的需求,以及自身有哪些特色;

第二,融合問題,舉全校之力建設基金會,吸引社會捐贈,這一點是很多大學做得不夠的地方。在清華、北大這樣的一流大學,捐贈不單單是基金會的事情,無論是校領導、基金會、校友會、各個學院都非常重視。這種舉全校之力的融合性、思維習慣及資源整合,是很多高校不具備的。

第三,要打好持久戰。對一流大學而言,捐贈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談成的。就清華而言,有很多大額捐贈是一任或幾任校長持續努力的結果,是校友多方面聯繫和溝通的結果,有的項目甚至談了六七年。而且,在一些企業還不像今天這麼成功的時候,學校領導就開始和他們開展校企合作、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等,在建立類似這種緊密關係的情況下,企業自然願意捐贈。

相關焦點

  • 界面新聞發布2020年度透明慈善公益基金會榜單,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界面新聞第五次推年度透明慈善公益基金會排行榜。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名列第一,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和南都公益基金會並列第二。在今年的榜單上,共有50家基金會入榜,入榜者最高分為99分,入圍門檻是85分,平均分為92分,比去年低了三分。或許是受疫情影響,部分機構的信息披露的節奏隨之放慢。
  • 老闆破產了,成立的基金會怎麼辦?
    2016年,民政部對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會、中慈國際交流中心、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作出撤銷登記的行政處罰。其中中慈國際交流中心的處罰事由為:一、2013年、2014年連續2年民辦非企業單位年度檢查不合格;二、超出其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範圍進行活動。這也給少數不規範運作的社會組織敲響了警鐘。
  • 界面新聞發布2020年度透明慈善公益基金會榜單
    據民政部《201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各類基金會7585個。我們以2019年度慈善活動支出最高的300家慈善公益基金會(最有支付能力的前300家基金會)作為候選。透明度是慈善基金會獲得公眾支持和理解的一個重要指標。該榜單旨在揭示中國慈善公益基金會的透明現狀,為慈善公益基金會透明提供路徑,同時為公眾捐款提供參考。縱觀整個榜單,50家上榜基金會2019年捐款收入總額達到136億元,較去年增加19%。50家基金會2019年度用於慈善活動支出的總額為129億元,同比上升19%。
  • 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被舉報,調查結果來了!基金會發微博這麼回應
    1.韓紅基金會已逐年將2012年至2018年年度工作報告在原北京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現已合併至北京市民政局官網)公布,同時將2018年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在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慈善中國」公布。2012年至2018年年度工作報告查詢路徑為: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網站-辦事大廳(更多)-便民查詢-基金會年度報告公布。
  • 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存在違法行為?我來表明態度
    2004年,韓紅在拉薩參加《愛在人間 希望之星》公益慈善演唱會。2005年,韓紅向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捐款10萬元,還參加「香港西藏兒童教育健康基金會」募款活動。 2006年,韓紅主動參加「中國的溫暖」關注愛滋病致孤兒童奉獻愛心的公益行動。
  • 龍光集團(03380)慈善基金會榮膺「2020年度慈善公益組織」
    (原標題:龍光集團(03380)慈善基金會榮膺「2020年度慈善公益組織」)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16日,2020「南粵慈善 公益同行」活動在廣州隆重舉行。
  • 韓紅慈善基金會被舉報,調查結果來了!
    以下為通報全文——北京市民政局關於對舉報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有關問題調查結果的通報2月13日,我局收到微博帳戶司馬3忌發來的舉報材料,反映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韓紅基金會)存在違法行為。韓紅基金會已逐年將2012年至2018年年度工作報告在原北京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現已合併至北京市民政局官網)公布,同時將2018年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在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慈善中國」公布。2012年至2018年年度工作報告查詢路徑為: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網站-辦事大廳(更多)-便民查詢-基金會年度報告公布。2.
  • 非公募基金會2016 年度檢查工作啟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潘斌通訊員程倩敏)昨日,記者從中山市民政局獲悉,非公募基金會2016年度檢查工作啟動。據了解,在2016年12月31日前登記的非公募基金會,須按《基金會管理條例》要求報送2016年度工作報告(含財務會計報告)並接受年度檢查。
  • 中國慈善發展報告:有非公募基金會3980家,佔比72%
    > 來源:澎湃新聞 6月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7)》。
  • 韓紅慈善基金會對舉報進行回應
    近日,韓紅慈善基金會被指控非法活動。北京市民政局周二表示,該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運轉正常,但也發現一些投資沒有及時公布。韓紅慈善基金會周二表示,該基金會成立於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於2016年生效。
  • 42家未認定為慈善組織的基金會2018年度檢查結論公布 歐美同學會等...
    1月23日,民政部公告了第475號基金會2018年度檢查結論公告。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和《基金會年度檢查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公告在2018年12月31日前未認定為慈善組織的42家基金會2018年度檢查結論。
  • 中基透明指數FTI2018發布 揭曉中國最透明基金會名單
    中國日報北京1月25日電(記者 李磊)2018年1月25日上午,基金會中心網「中基透明指數FTI2018發布會」於三一基金會公益創新空間舉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程文浩教授同基金會中心網總裁陶澤先生聯合發布中基透明指數FTI2018,揭曉中國最透明基金會。
  • 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回應:認同民政局意見 繼續依法合規開展工作
    楊宏偉稱,基金會自2012年5月在北京市民政局註冊成立以來,歷年來均未依法公布「年度工作報告。根據民政局通報,韓紅基金會已逐年將2012年至2018年年度工作報告在原北京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現已合併至北京市民政局官網)公布,同時將2018年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在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慈善中國」公布。2012年至2018年年度工作報告查詢路徑為: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網站-辦事大廳(更多)-便民查詢-基金會年度報告公布。
  • 5A級基金會天津僅四家 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榜上有名
    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被評為5A等級基金會2020年12月8日,2019年度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等級結果公布,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獲評為天津市5A級基金會,這是中國基金會等級評估中的最高級別,天津市目前100多家基金會中僅有四家基金會為5A級基金會。
  • 韓紅慈善基金會被實名舉報,官方公布調查結果,韓紅方回應顯品德
    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就備受明星信賴,近期又因為為武漢疫情籌款積極透明及時,獲得了廣大網友的支持。但是樹大招風,日前微博大V司馬3忌就實名舉報了韓紅愛心基金會存在違法行為,引起熱議。面對鋪天蓋地的輿論,韓紅方面並沒有著急辯駁,而是邊交給官方調查,邊繼續自己的本職工作,2月20日官方調查結果出爐,韓紅和韓紅慈善基金會無端背上的「汙名」也徹底得以洗脫!
  • 韓紅基金會被舉報!稱3億善款不知去向,是慈善還是洗錢?
    在中國做慈善有多難?這次新型肺炎發生後,湖北和武漢紅十字會的神操作,讓公眾對公立慈善機構再次產生了質疑。一直以來,公立慈善機構因為管理混亂,財務不夠透明等原因,讓很多人失去了信任。那公立的不可信,一些有公信力的人物來做,總可以信任吧。因此,這次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成為了馳援捐贈的一股重要力量。
  • 「2018年度深圳慈善捐贈榜」發布 恆大騰訊萬科捐贈額居前三
    原標題:「2018年度深圳慈善捐贈榜」發布恆大騰訊萬科捐贈額居前三深圳特區報2019年09月06日訊 9月5日,深圳慶祝「中華慈善日」系列活動之一,以「慈善聚焦脫貧攻堅,攜手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2018年度深圳慈善捐贈榜」
  • 公益(慈善)基金會設立流程
    在當今的社會,人們現在越來越關注公益,做慈善,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使公益事業越來越正規,只要是一心想要做公益的人或者組織都可以發起慈善基金,成立公益基金會,公益基金會又成為慈善基金會,人們更願意稱為基金會,基金會是以非營利性的目的而成立的
  • 從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事件分析慈善組織需注意的合規運營風險問題
    本次舉報的事項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基金會自2012年5月成立以來,沒有依法公布「年度工作報告」,違反《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第六條的規定;2.基金會在2019年8月才取得公募資格,但從2012年開始就採取了「鳥巢南廣場募捐」、基金會官網募捐、網際網路平臺募捐等多種形式開展公開募捐活動
  • 神秘網友舉報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不料遭受網友們人肉吐槽
    為了讓大家捐贈的錢能夠落實到實處,並在微博中向大家公布每一筆開支的清單,贏得了廣大網友的好評與點讚。近日,微博中有位叫做「司馬3忌」舉報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事情到底是怎麼樣,我們繼續往下看。2月13日,微博中有一位網名叫做「司馬3忌」髮長文舉報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並且附上了違法截圖,該博主列出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違反的四點來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