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
我本科是長安大學(一所工科211)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4戰跨考北大滙豐金融專碩,初試411分(72/78/142/119)。寫這篇經驗貼希望更多的是能讓大家避免我從考研中踩過的坑。
關於這幾次經歷的說明
其實在考滙豐之前,我本科在學校期間考過一次中央財經投資學(16年)當時踩著線進去的,自己也沒想到會進複試,所以看到複試名單後,很焦慮的準備了10天參加複試,毫無意外的被刷了。
一戰滙豐商學院(17考研)
16年下半年,遇到一個研友推薦我考滙豐,滙豐有專門針對理工科背景的金專,國際化辦學,再加上北大一直是小時候的夢想。所以我就聽從了研友的建議轉到了考滙豐,但是滙豐的專業課書籍和我之前一戰的專業課有很大出入,從高鴻業的宏微觀加政經轉到了中級宏微觀教材加投資學和公司理財這兩個我毫無基礎的學科。(PS:21考研北大滙豐金融專碩考試內容又有變化。)
而我的複習方法也是很低效的,啃課本。最後我花了4個月基本都在專業課上,除了其它政治基本屬於裸考狀態。結果也不盡人意,只考了373分,專業課106分。
二戰滙豐商學院(18考研)
17年鑑於專業課太差,我開始報考CFA。上半年,通過了CFA一級,成績還不錯,也讓我飄了起來,之後下半年在家複習。在家學習的那4個月並沒有認真,這次的失敗可以說是我應得的。
三戰滙豐商學院(19考研)
18年上半年,CFA二級上午卷有一半沒有寫到答題紙上,直接掛了(按照一級的經驗自學,結果還是不熟練)。
下半年9月份開始考研,報班跟了炳哥。跟了炳哥3個月,專業課直接來到了120,在當年專業課算是高分,當年錄取的專業課平均分為107。
可惜數學發揮失誤了,後面幾道大題都算錯了只有127分。最後總分381,複試線385。
四戰滙豐商學院(20考研)
19年,我決心最後一搏,英語報了阿卡索一個一的外教課,CFA報了高頓二三級連報,上半年,CFA二級全球前百分之十通過,下半年選擇繼續跟炳哥,終於在5個月複習後拿到了複試資格。
關於這幾次經驗的教訓
1)考研最好還是報個班
對於像我這樣自學能力有限,或者自制能力不是很強的,有條件的話報班會是一個好的選擇,不要想著省錢,白嫖一些資料,有時真的免費的反而是最貴的,你失去的你的時間。
報班一方面是這些專業的老師對於命題規律總結得要比你好很多,能給你提高不少效率;另一方面,報班會提供一個氛圍環境,而且在與研友的交流探討中,彼此會成長不少。閉門造車真的很低效。
2)一分辛苦一分才
這幾次下來我有努力過,也鬆懈墮落過,都得到了相應的結果,我認為在讀書這條路上,還算是所有事情中最能證明付出與回報成正比的,有時你只要堅持下來,每天進步一點點,最後就自然達到了那個水平,是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3)要堅持,量變引發質變
在第一次考中央財經和滙豐的時候,我還是蠻拼的,但是都差了那麼一點點,說實話,剛開始挺難接受的。
但是後面轉而一想這很正常,有很多底子和天賦比我優秀得多的在競爭,我本科成績也一般,意味著我和他們起點差了很多,需要我花一定的時間與功夫去彌補這段差距。
我,只是代表我實力還不夠,還需要繼續努力罷了。我失落時看了曾國藩,從一個普通人到,他只是堅持自省和改變,一點點地變優秀。
我認為我們既然選擇了考研,就是想要讓自己做出改變,這是一個過程,需要長期的堅持,一點點的改變。最後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
關於各科的經驗
1)數學(142)
我雖然不是什麼具有數學天賦的人,但自己還是覺得有些普通人的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的。
關於參考資料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歷年真題是必備的吧。至於其它的我覺得沒有什麼好壞之分,資料不在多,吃透一種就夠了。
我的學習數學的方法就是總結。我覺得這個方法真的很管用,學其它科目也是這樣。檢驗自己學習效率的一個方法就是自己拿出一個筆記本,自己給自己上課,講講這章講了啥,邏輯框架是啥,這個知識點能怎麼考怎麼用。
對於做題過程中,要學會研究真題,真題是具有延續性的,你可以發現有些連續年份,它就是抓著一個知識點一步步深挖,你也可以總結這些規律,或是探討還能怎麼深挖,從哪個角度對這個知識點命題。
當然,如果你的基礎真的很差,自己啃題啃不動,還是有老師指導比較好,有基礎後期才能強化提高。炳哥團隊的小侯七老師,數學講的就不錯。
2)英語一(78)
英語這個就在於平時的積累了,我大一過了4級,英語很差,是考研之後慢慢積累的,第一次參加中央財大英語複試時老師一個勁的讓我放鬆,我一個勁的回答謝謝。很尷尬,哈哈。
但我想說的是這個需要長期的積累,我後面是上了雅思課,考CFA時教材和考試都是全英文的,再加上報了外教網課,一點點積累上來的,當然我相信你們子和積累速度會比我快很多。
前期複習個人建議每天英語時間在兩個小時左右,一個小時的短文閱讀和一個小時的單詞積累。可以根據個人的底子做調整。
但是滙豐很注重口語,所以聽說練習也需要積累,其實當你口語上去了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寫作什麼的都會上去。
3)政治(72)
政治還算是短平快的,這個只要跟著網上一個老師的節奏認認真真落實就行了。
4)專業課(119)
專業課我還是強烈安利炳哥,我之前是啃課本的閉門造車式學習,專業課跟了炳哥後就感覺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以前很多東西的內在邏輯就串了起來。
而且炳哥針對各個院校都有命題方向的把握,這個是很重要的。滙豐之前的專業課內容多,沒有方向的話真的你會迷失自我。
今年專業課又是改革了,更需要炳哥這樣專業的人士來分析。但是聽炳哥的課需要注意一點,這個課不能替代你的基礎複習,聽炳哥的課是需要自己先預習一遍的。
他的課像是一個點撥課,是建立在你看過一遍書,或者預習過一遍,然後幫你把易混淆點和難點點撥清楚,幫你把思路串聯起來,幫你把握考研出題方向的。所以這些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好。
炳哥不止對北大滙豐考情有深入研究,對其他院校金融專碩考研考情也都很了解,剛開始基礎課是大家一起上課,後面定向會分班針對院校上課。
結語
考研不是你的人生目標,它是你邁向改變,走向成長的一步。結果固然重要,但這個成長過程更為重要,希望所有考研er永遠保持自己那想要變優秀的心,在這個過程中靜下心來,點滴積累。也希望大家以後能憑著這顆心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最後感謝考研過程中陪伴和指導我的老師,感謝炳哥團隊(掌成好課)的各位老師從初試到複試的幫助與鼓勵。也希望我的經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