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考英語新題型變化別被忽悠了,與昕金立文化《一本全·英語》設計理念不謀而合!

2021-02-18 昕金立文化

      近日,關於網傳「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英語考試題型有重大調整」一事,在朋友圈廣泛傳播。10月30日,河南省基礎教研室發布《關於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英語考試題型調整」的說明》。其實,河南中招英語考試題型調整,並沒有網傳的那麼「邪乎」,小編梳理發現,此次調整,僅是個別題型的變化,千萬別被忽悠了!

     昕金立文化2020版《一本全·英語》結合考情、學情,在原有設計體例的基礎上,特增加《新題型集訓》,幫廣大師生克服誤區,循序漸進、逐步過渡,逐步轉變備考思路,以新法應對新變化,以不變應萬變,輕鬆備考!昕金立文化一本全搞定,您值得擁有!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有關精神,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保證小學、初中、高中英語教學的連貫性,在認真研討、廣泛徵求意見和參照全國其他地區做法的基礎上,河南省基礎教研室決定對2020年及以後河南普通高中招生英語考試題型做出調整。

在保持大部分題型穩定的基礎上,此次對原試卷的四個題型進行調整。取消原試卷的「單項選擇題(共計15分)」,將原試卷的「完形填空」一題由原來的10個小題(共計10分)調整為15個小題(共計15分),將原試卷的「詞語運用」(一個小節,10個小題,共計10分)改成「語篇填空」(兩個小節,第一小節保持原來的10個小題,共計10分,但將備選詞由12個減少為10個,增設的第二小節根據語篇要求填空,每空一詞,共5小題,共計5分),將原試卷的「書面表達」(15分,80詞左右)調整為「書面表達」(20分,100詞左右),原試卷的「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和「補全對話」三個題型(共計70分),保持不變。

此次調整的主要目的是遵循語言教學的普遍規律,突出語篇,強調運用,引導教師關注語言功能和語言運用,以期有效地解決當前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因「碎片化」「淺層化」而導致的「耗時低效」的問題。從未來英語測試的命題趨勢來看,單項選擇將會逐漸被新的題型所取代。這種試卷結構的改變進一步降低了客觀選擇題的比例,加大了主觀題的考查力度,順應了時代對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考查的要求。

附件一:試題題型調整方案

調整前

調整後

一、聽力理解

    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一、聽力理解

    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二、單項選擇

    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三、完形填空

    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三、完形填空

    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四、閱讀理解

    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二、閱讀理解

    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五、詞語運用

    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備選詞12個

四、語篇填空

第一節: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備選詞10個。

第二節: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根據語篇要求填空,每空一詞。

六、補全對話

    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五、補全對話

    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七、書面表達

     15分,80個詞左右。

六、書面表達

    20分,100個詞左右。

說明:河南中招英語試卷將按如下試卷結構呈現:

一、 聽力理解

二、 閱讀理解

三、 完形填空

四、 語篇填空

五、 補全對話

六、 書面表達

附件二:語篇填空題型說明

第一節

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題目要求和原來一樣,備選詞原為12個,現改為10個。降低了考查的難度。

示例

閱讀短文,從方框中選擇適當的詞並用其正確形式填空,使短文通順、意思完整。每空限填一詞,每詞限用一次。

說明:此題型主要考查考生對單個詞在語篇中的認知,特別是在語篇需要背景下對詞的語法要求的正確運用。

第二節

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根據語篇要求填空,每空一詞。

示例 1

閱讀短文,根據語篇要求填空,使短文通順、意思完整。每空限填一詞。

示例2

閱讀短文,根據語篇要求填空,使短文通順、意思完整。每空限填一詞。

說明:此題型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篇章基礎上把握句子結構、詞語搭配等的能力。

河南省基礎教研室

2019年10月30日

沒有了單項選擇題,是不是不用學語法了?不少學生和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

「語法是基礎。」河南省實驗中學初三老師王曉靜說,學生要學會在語境是運用詞彙,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

在她看來,這次改革代表著學科進步。無論是增加的語篇填空還是書面表達分值增加,意味著對學生對於整篇文章的閱讀及理解能力要求提高了。

「英語的核心素養中提倡英語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王曉靜表示,以前的單項選擇題,只是單個句子中看詞語的運用,沒有通過語境考察學生。一些學生可能也會看著四個選項蒙對答案。但這種方法以後行不通了。

此外,此次增加的題型——語篇填空,即給出一篇文章,五個空,每空一詞,沒有首字母,沒有備選項,需要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來填空,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語篇中理解單詞。如果文章看不懂,根本無從下手。

當然,除了對學生要求提高,對老師要求也提高不少。

「無論是教學還是備課,老師們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王曉靜表示,比如在教學要中注意學生提高語篇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

據她介紹,從核心素養提出來以後,河南省實驗中學就一直很注重學生的閱讀,比如初一開展有典範英語、科林英語等,初三每周也有一次的閱讀特色課。

那麼,目前的初三學生該如何備考呢?王曉靜給出了三條建議:

第一,還是要抓好基礎。英語的基礎包括詞語的用法等。有些學生作文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存在語法錯誤,所以,語法不僅要學,還要學會正確運用。

只是,不用再單純記詞彙及語法,而是要通篇文章中來了解。

第二則是要擴充課外閱讀,增強語篇理解能力。

第三,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步驟的練習寫作。英語作文,是從句子到語篇的逐步練習。當然,有些學生喜歡背一些經典句型或黃金句型、萬能句型,雖然這些句子能為整篇文章「增色」,但是整體來看,如果其他句子語法錯誤多,作文依舊不能得高分。

 

    

重要的事再說一遍:

      昕金立文化2020版《一本全·英語》結合考情、學情,在原有設計體例的基礎上,特增加《新題型集訓》,幫廣大師生克服誤區,循序漸進、逐步過渡,逐步轉變備考思路,以新法應對新變化,以不變應萬變,輕鬆備考!昕金立文化一本全搞定,您值得擁有!

獲得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昕金立文化官方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中考英語試題的題型改革
    一、中考英語試題結構三十多年來,我國英語教學雖然非常熱,但是卻沒有讓學生學好英語,說明我們的教學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主要問題在哪裡?在考試上。那麼考試出了什麼問題呢?主要是理念出問題了。理念出現問題導致方法也出了問題。這個過程看似很複雜,但實際上卻是很簡單。
  • 2020中招英語題型新變化,四大亮點強勢攻破!
    2019年10月30日,河南省基礎教研室發布《關於「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英語考試題型調整」的說明》 ,萬唯中考研究院立足全國視野解讀中招題型新變化,並與全國其他地市中考變革進行對比分析,全面落實新題型。2020河南中招題型新變化 1.
  • 2020陝西中考英語新增7選5,新題型還是老朋友?
    2020年4月29日,陝西省教科院印發的《2020年陝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筆試科目命題說明的通知》中提出,英語閱讀理解增加七選五題型。通知一出,眾多英語老師紛紛諮詢萬唯中考研究院,相關問題現統一解答如下:問題1:中考只剩2個多月,怎麼突然調整題型了?
  • 標題黨們說2020河南中招英語考試重大調整?別忽悠了,僅個別題型變化!
    10月30日,河南省基礎教研室發布《關於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英語考試題型調整」的說明》。其實,河南中招英語考試題型調整,並沒有網傳的那麼「邪乎」,小編梳理發現,此次調整,僅是個別題型的變化,千萬別被忽悠了!
  • 2020廣東東莞中考英語考試時間和題型變化解讀
    市教育局6日發布通知,除英語外,我市各科目考試時間、試卷結構均與省保持一致。其中,由於我市已實施英語聽說考試,考生只需作答英語科目試卷除「聽力理解」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試題,英語科目考試時間較省規定的90分鐘作答時間縮減為75分鐘(2019年東莞中考英語作答時間為85分鐘)。
  • 今年中考 英語題型有變化
    N海都記者 李薇 見習記者 高洋洋 海都訊 省教育廳昨日出臺《2015年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簡稱「考試大綱」),也就是2015年我省中考考試大綱,這將是今年我省各設區市組織中考命題的基本依據。根據大綱,今年中考各學科容易題、中檔題和稍難題的比例為8∶1∶1。
  • 萬唯中考|2020江蘇鹽城中考說明新變化出爐!3科變化最大(一)
    鹽城市《2020中考說明與訓練》公布後,萬唯中考專家中心第一時間將其與2019年進行對比、分析,其中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變化較大,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均無實質變化,具體如下(以紅色字體凸顯):▼語文
  • 2019廣州中考英語聽說考試合併 筆試6大變化
    對此,有專家認為,新政後的中考聽說考試難度或會增大,將更有利於綜合能力高、英語口語好的學生,建議學生加強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並著重練習口語常用語法和發音標準。 聽力和口語合併後難度或增大 據了解,此前廣州市的英語中考題型設計是「聽力與口語分開考試」。其中,聽力分為以單選題形式的聽力理解和聽取信息兩部分,合共35分。
  • 2020年東莞中考英語考試時間和題型有變化
    市教育局6日發布通知,除英語外,我市各科目考試時間、試卷結構均與省保持一致。其中,由於我市已實施英語聽說考試,考生只需作答英語科目試卷除「聽力理解」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試題,英語科目考試時間較省規定的90分鐘作答時間縮減為75分鐘(2019年東莞中考英語作答時間為85分鐘)。東莞市初中英語學科帶頭人、常平中學初中部向梓毅老師表示,英語科目考試時長縮短10分鐘,對考生整體影響不大。
  • 堅持「家」文化理念 李茂受聘愛兒美首席攝影創意官
    8月28日這一天,我們「捂」了好久的神秘嘉賓李茂驚喜到場,並以「愛兒美首席攝影創意官」的全新身份為愛兒美朝陽公園店站臺打call,成為活動當天的「氣氛製造者」「熱點聚焦處」和「孩子人氣王」。  選擇李茂成為我們的跨界新搭檔,可以說,是一個「相互吸引」的過程。
  • 東莞中考英語改革,題型和考試時間都有變化
    近日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消息   2020年中考英語要改革啦   同學們趕緊看過來   為接下來的中考做足準備!   2020年廣東中考改革又有新動作了!   一、試題變化
  • 「省標」換「國標」——2020年廣東中考英語備考指南
    本書的編寫既考慮到老師的主導地位,又照顧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可以更有效指導師生進行中考複習,也為考生提供科學的備考方法。根據考生對英語知識掌握的特點,《中考易·英語(廣東專版)》分正文、詞彙一本通、語法強化訓練手冊、聽力強化訓練手冊和中考預測卷五大部分。
  • 「專家解析」貴陽中考英語試卷評析
    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的評價理念,試題覆蓋面廣,題型多樣,突出語篇,強調語用,全篇試卷共28幅插圖,體現了多模態文本在英語測評中的有效應用,使試卷變得靈動豐富。題目的設計將考點置於相應的微語境中進行綜合考查,注重英語學習的工具性和交際性。
  • 臨滄丨2019雲南中考新變化·全學科
    (一)題型示例更新了口語交際與綜合運用部分題型:第2題把新聞發布會的主題班會變換成「音樂帶我飛」的主題,第3題把「經典誦讀」活動變換成「誦讀名家進校園」的活動,第4題把「半瓶水」環保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變換成「走進『銳詞』」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強調活動策劃(設計活動名稱和活動內容),新出現擬寫宣傳標語、撰寫節目主持串詞、提煉材料內容等題型
  • 2020中考英語迎新變化!新初中生如何破解英語學習難關?
    中考雖然已經結束,但孩子究竟考得如何?今年的中考難不難?考試有沒有新的變化?看看畢業於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大山外語教學副校長Valencia詳細解讀中考英語的改變與備考!,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理念與要求,減少了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社會實踐的聯繫,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引導發展以語言素養為本位的英語教育。
  • 2017年北京中考考試說明:英語9種題型要逐個擊破
    北京2017年中考《考試說明》發布後,考生如何用好《考試說明》備考數學?記者採訪了北方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教師王芳。  2017《考試說明》中,英語科目變化較小,主要對參考樣題進行更換和修訂,單項填空、完形填空、書面表達的部分樣題採用2016年中考試題;閱讀理解樣題全部更換為2016年中考試題。其中,單項填空題突出主幹知識,注重夯實基礎;完形填空題重點考查實詞,旨在考查考生在上下文中理解和運用常用詞彙的能力;書面表達題突出選做的考查形式。
  • 做好複習,了解英語,物理,化學三科題型與分值具體變化情況
    中考在改革,安徽2017年實行全科開考,老師們對全科開考還持懷疑態度,隨著時間推移,全科開考已經真正的實施,2020年學生的生物,地理,信息技術,考核的分數計入中考總分,2020年中考信息再發力,中考的物理分數有90分降為70分,化學的60分降為40分,英語的150分降為120分。
  • 英語渣逆襲攻略:初三衝刺中考,3步拿高分!
    初一初二成績一般的初中生,不要擔憂,也不要輕言放棄,初三衝刺中考只要做好3件事,照樣是可以考上重點高中的。1、每天30分鐘堅持背單詞不管是單選、完型、閱讀還是寫作,每一個題型都離不開單詞。英語想要考高分,不能不背單詞。
  • 2020廣東中考英語快評:三大主題貫徹「關愛」,內容貼近社會熱點
    卓越教育廣東省中考英語專家團隊認為:2020廣東省中考英語試題整體難度與去年持平,基礎語言點考查全面且凸顯中國傳統文化。
  • 中考英語|風箏節氣中國畫進考題!突顯中華文化(附真題答案)
    佛山中考最後一天,首考的英語從去年的100分鐘縮短為今年的90分鐘,考生的答題速度會不會受到考驗?佛山兩位英語名師點評說,儘管考試時長縮減了10分鐘,但英語試卷難度與去年持平,屬中等水平,試題選取了在課堂上製作中國傳統手工藝品--風箏,閱讀中涉及到二十四節氣、中國畫、唐詩、剪紙等話題,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