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光輝燦爛,而古詩詞更是璀璨文明的瑰寶,貫穿歷史長河、熠熠生輝。近幾年大熱的《中國詩詞大會》將全國人民詩詞學習的熱情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這場詩詞文化的饕餮盛宴,不僅弘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也讓很多詩詞達人們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才華橫溢,兩大才女同臺PK
有兩位才女因為詩詞大會的熱播而走紅,成為了無數人心中培養孩子的榜樣,二人之間的飛花令對決,讓人拍案叫絕,至今回想起來仍然盪氣迴腸。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這倆人的名字:武亦姝和陳更。
她們的出名不僅僅是因為詩詞的造詣,還源於倆人都是成績極其優秀的學霸。
武亦姝
武亦姝作為第3屆詩詞大會的冠軍,名氣似過眼煙雲,並沒有對她造成什麼影響,之後,她很快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潛心學習,最終以門門功課全優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而且,她並沒有像人們意料中的那樣成為文科生,而是進入清華理科實驗班,是不折不扣的全才。
陳更
與武亦姝不同,陳更參加詩詞大會的時候,已經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她在2019年以同濟大學第1名的成績進入自動化專業就讀。雖然對詩詞有著無比的熱愛,但是陳更卻選擇了相對熱門的自動化,因為考慮到擁有一技之長,有利於就業工作。
文理全才選擇什麼都一樣優秀,大學畢業後,陳更被保送到北大直博,成為一名「會造機器人」的女博士。
博士為何6年還未畢業?
陳更 憑藉著詩詞才華大展風採之後,陸續參與錄製了多個綜藝節目,並且發表了自己的詩詞賞析作品 《幾生修得到梅花》。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走紅的陳更也不例外。細心的網友們發現,作為北大直博生,本來5年應該完成的碩博連讀,陳更6年還沒有畢業,還有人八卦她的成績也是一路向下,甚至面臨被退學的危險。
於是網絡上有了很多不和諧的聲音,很多人認為,她是因為參加了太多的節目,收穫了名氣之後,漸漸喪失了初心,在學業和科研上沒有那麼多的精力投入,所以才會遲遲畢不了業。
尤其是那些對陳更期待很高的網友,紛紛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進行評判,認為她被名利迷了雙眼,醉心於眼前的利益,最終荒廢學業。
做事遵循自己的內心,有何不可?
在這個鍵盤俠橫行的時代,對人進行道德綁架太過容易,動動手指就能實現。
或許因為當時支持陳庚的人,有很多家長,他們將這個才女作為激勵孩子的榜樣,大家普遍的心態是希望孩子專心學習,而不是追名逐利,所以才會出現很多不合時宜的言論吧。
可是大家似乎忘記了:「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陳更 忘卻初心了嗎?或許人家才是一直在遵從自己的內心。
從她高考做出的選擇我們可見一斑,這位才女只不過想要一個穩定而富足的生活。放眼望去,有多少人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呢?絕大多數人只是把工作當做謀生的手段罷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倒是很欣賞陳更,她那麼熱愛古詩詞,此時將自己的特長發揮得淋漓盡致,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時,又可以享受它帶來的價值和利益,何樂而不為呢?
作為一個全才,本來就比普通人多了很多選擇,只是因為她成為了一個公眾人物,所以人們才對她這麼苛刻。
博士不像本科嚴進寬出,畢業本來就充滿變數
話說6年博士沒有畢業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兒了。因為博士不僅要有科研成果,還要有論文發表的硬性要求。
包 麻麻也是學的自動化專業,我的研究生導師,讀博士好多年也沒有畢業,主要原因是,老師沒有時間去答辯,學院帶頭人,再加上有自己的公司,論文也沒有時間寫。
現在回想起老師博士答辯的場景仍然覺得好笑,為老師答辯的一群導師,都在小心翼翼的向我們老師請教問題,答辯現場根本不不像是畢業答辯,反而更像是一場眾老師取經的學術交流會。
我的一位博士師兄,讀了整整8年才畢業。發表論文不僅需要在有國際影響力的期刊上發表,而且能否答辯也需要由老師進行把關,如果老師不允許,學生根本沒有資格答辯。
所以,博士跟本科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知道,國內幾乎沒有本科不按時畢業的,但是博士不像本科那樣嚴進寬出,博士延期畢業的比比皆是,更何況是北京大學這種國內最高等學府。
【包 麻麻總結】
社會發展得很快,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我們不能因為陳更的博士頭銜和才女的光環,就來用道德對人進行綁架,發洩心中的不滿,我覺得這更像是一種「酸葡萄心理」。
一個人如果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前進,那麼她的內心必定踏實而篤定。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也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網際網路時代,希望不要輕易對他人冷言冷語,不必耀武揚威,誰都不比誰高貴,就像中國詩詞大會所倡導的,用經典來滋養現代,讓我們在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找尋未來的發展之路。
育兒路上,伴你前行,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