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難辨「真假使館人員」民警提示:涉及轉帳一定要小心詐騙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假冒我國駐外使領館名義進行電信詐騙是不法分子的一種作案手法。近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就多次發布提醒:此類犯罪活動再次猖獗,已有多名在英留學生上當受騙。來自安徽銅陵的學生小王就遇上了這樣的詐騙,所幸警方及時出手,幫助她挽回了損失。

前不久,在英國留學的安徽銅陵學生小王接到了一個顯示是英國本地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聲稱自己是中國駐英大使館的工作人員。

小王的母親:他是以駐英國大使館的名義打的電話,(稱)另外一個人涉及什麼跨國洗錢的案件,就可能涉及跟我女兒相關,所以讓她協助調查。

對方在電話裡說,稍後會有國內的公安機關與小王聯繫,讓她積極配合調查。沒過多久,小王就接到了自稱是「上海寶山公安局陳警官」的電話。

小王的母親:當時是讓她交一筆保證金到某一個安全帳戶,然後接受核查,核查結束以後,在半個月之內把這個錢還原封不動地退還給她。

於是,小王就按照對方的要求,先後把自己準備交學費和住宿費的27萬多元進行了轉帳操作。然而,轉帳後不久,小王意識到自己可能上當了,她趕緊讓在國內的母親報了警。銅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接到小王父母的報案後,立即對小王轉帳的目標帳戶進行了查詢。最終,警方推斷,犯罪嫌疑人應該在福建莆田市。

銅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民警 李茂林:於是我們前往當地開展工作,通過資金流水,我們發現大部分的涉案贓款,最終通過多次拆分、分級轉帳以後,又匯總到一個叫肖某的銀行卡裡面,而我們在福建當地的銀行給我們反饋的信息就是,當時進行轉帳就是肖某本人操作的。

民警圍繞肖某展開了深入調查,越來越多的證據指明肖某就是詐騙團夥的成員。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民警一舉抓獲了肖某、林某兩名犯罪嫌疑人。在大量證據面前,倆人很快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近日,民警將追回的20萬元返還給了小王的父母。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銅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民警 李茂林:如果接到自稱公檢法機關的電話,要仔細甄別,謹防上當;第二,我們公檢法機關,不會設立所謂的什麼安全帳戶,更不會要求市民進行任何形式的轉帳,如果你接到這個公檢法機關的電話,要求你進行轉帳,你接到的一定是詐騙電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動輒幾十萬上百萬,詐騙團夥盯上留學生,假冒使館工作人員來...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假冒使館工作人員詐騙留學生20餘萬前不久,在英國留學的安徽銅陵學生小王接到了一個顯示是英國本地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聲稱自己是中國駐英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並在電話裡說,有一起跨國洗錢案件涉及到了小王,讓小王協助調查。
  • 假冒使館工作人員詐騙留學生,多名留學生上當受騙,嫌疑人落網
    假冒我國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成為現在不法分子的另一種詐騙手法,就在近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布了多次的提醒,此類作案手法最近一段時間再次猖獗,已經有多名留英學生受到了詐騙。來自安徽銅陵的留學生小王,就遇上了這樣的詐騙,前不久在英國留學的小王,接到了一個顯示英國本地的電話號碼。對方稱自己是中國駐英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小王的母親稱,當時那個人是以英國大使館的名義打的電話,稱另外一個人涉及跨過洗錢的案件,很有可能涉及到自己女兒的身上,於是便要求小王協助他們進行調查。對方稱,稍後會有國內的公安機關與小王聯繫,讓她配合積極調查。
  • 冒充公安詐騙留學生20多萬 警方奔襲千裡追回被騙錢款
    銅陵臺、APP豚雲訊(記者 王成 查毅)近日,中國駐英大使館發布針對在英中國留學生的緊急通知:警惕「假冒使館名義的詐騙電話」。小王就是一名留學英國的大學生,她也接到了這樣的詐騙電話。前不久,小王在學校接到了一個英國本地號碼打來的電話,聲稱是駐英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小王母親:「他是以駐英國大使館的名義打的電話,(稱)另外一個人涉及什麼跨國洗錢的案件,就可能涉及到跟我女兒相關,所以讓她協助調查。」這個「工作人員」稱,稍後會有國內的公安機關與小王聯繫,讓她積極配合調查。沒過多久,小王就接到自稱是「上海寶山公安局陳警官」的電話。
  • 【緊急通知】最新詐騙手段已有人上當,使館提醒廣大留學生提高警惕!
    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提醒在英中國留學生提高警惕,切莫盲目相信陌生人或貪圖小便宜,更不要輕易進入陌生人的車輛或房間,如遇可疑人員儘快脫身並視情報警。緊急情況下可聯繫中國駐英國使領館尋求協助。
  • 海外留學生,在街頭被國際大牌設計師搭訕,小心是詐騙!
    近期,多名在英中國留學生向駐英國使館求助,稱其在倫敦牛津街、國王十字火車站等人流聚集地區,被人以問路名義實施詐騙。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布安全提醒。
  • 廣州荔灣民警巧施妙計,成功攔截詐騙轉帳
    12月11日下午,廣州市公安局荔灣區分局站前派出所值班民警快速反應,成功攔截一起網絡詐騙轉帳,為群眾錢袋子保駕護航。當日下午14時40分,站前派出所接到智慧新警務預警信息顯示,市民阮女士可能正在遭遇電話詐騙。警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戰機。
  • 針對海外僑胞、中國留學生的詐騙又來了
    僑胞、留學生們小心!騙子又盯上了你的錢包,已有人被騙走巨額資金臨近年底,騙子們又開始「衝業績」了。他們新舊套路輪番使用,讓不少身在的海外僑胞、中國留學生落入圈套,損失慘重。最近出現的一種「新套路」,就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的「數字貨幣」騙局。
  • 新型詐騙已經盯上在美中國留學生,你的防範措施不管用了!
    類似的詐騙電話快報君一共接到兩次,第一次來電顯示是911(看起來很嚇人),第二次我在上課,所以沒接到。我用Google查電話號碼是來自哪裡,顯示來自警察局。但是當我回撥的時候,電話那邊提示,這是詐騙電話,接到請掛機之類的話。在美國針對留學生的電話詐騙頻發,往往是騙子假裝成政府的人,說你的留學生身份出問題了需要交付一筆某某費用,才能保持合法身份。
  • 廣西融安一女子網購手機被騙4699元,民警提示:應對詐騙,一招制敵:不轉帳
    對方提出錢款要求時一定要冷靜檢視對方的行為和意圖,審慎給予錢款。一定要小心謹慎!天上不會掉免費的餡餅即使能掉餡餅那砸中你的機率也只是七十五億分之一我們面對各種金融貸款類宣傳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從各個方面了解這類金融貸款方式的可信性小心超高回報率零利息這些詞條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
  • 警方提示:遇到「熟人」要求轉帳需小心謹慎 防止被騙
    收到老闆的QQ指令要求轉帳作為財務人員的你是立即執行還是多個心眼再去確認下?經民警調查了解,當天上午,小梁在辦公室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是某銀行的工作人員「我們沒叫你轉帳啊。」聽老闆娘一說,小梁懵了,當她出示QQ群聊天記錄給老闆娘看時,才發現有人冒充老闆、老闆娘身份在實施詐騙,於是立即報警。
  • 淄博籍留學生買機票被騙 警方快速破獲機票系列詐騙案
    我女兒在英國被詐騙了……」6月4日14時許,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110指揮中心接到了小媛母親的報警。根據報案人提供的帳號,發現距離發案已過1個多小時,博山警方快速行動,緊急止付,7分鐘時間成功止付了涉案帳戶資金20870元。隨後,民警針對案情展開偵查,向受害人及家人詳細了解案件經過。因為案件過程都是在網上進行,所有信息都是虛擬、假身份,嫌疑人身處國內還是國外都無法確定,偵查難度非常大。
  • 詐騙預警提示:「微信親屬卡」要小心
    7月28日,「微信親屬卡存在漏洞成新型詐騙利器」登上微博熱搜。同日,瀋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的官方微博 @瀋陽網警巡查執法也對此種新型的詐騙手法進行了預警提示。騙子是這樣用 「親屬卡」詐騙的據介紹,微信中依次點擊「我-支付-錢包」後就可以看到「親屬卡」,在選擇贈送一張「親屬卡」後,將出現微信好友列表,選擇好友即可進入「設置額度」頁面,代付方需要設置每月消費額度,額度控制在0.01元到3000元之間。
  • 網絡詐騙新套路?民警提醒:接到這種電話,一定要小心!
    「我們提供銀行卡、支付寶、微信,火幣網進收款,轉帳進出,給我們7‰的好處費,當時也意識到可能這是洗黑錢等違法犯罪行為,自己被利益蒙蔽了雙眼,現在我已經深深後悔自己的行為......」女嫌疑人張某落網後,給辦案民警寫下了一份悔過書。
  • 網絡詐騙新套路?民警提醒:接到這種電話,一定要小心
    「我們提供銀行卡、支付寶、微信,火幣網進收款,轉帳進出,給我們7‰的好處費,當時也意識到可能這是洗黑錢等違法犯罪行為,自己被利益蒙蔽了雙眼,現在我已經深深後悔自己的行為......」女嫌疑人張某落網後,給辦案民警寫下了一份悔過書。
  • 中國駐澳使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謹防「虛擬綁架」等電信詐騙
    本文轉自【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電信詐騙在澳一直呈高發態勢。近日,駐澳使館注意到有不法分子假冒中國駐澳使領館官員、國內公檢法部門人員、國際快遞公司等對在澳中國公民實施電信詐騙,並製造「虛擬綁架」騙局。
  • 轉帳新規剛實行 新詐騙手法已出現!這些詐騙手段一定要知道
    今年9月最高法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 《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規定,自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帳戶轉帳的,資金24小時後到帳。有騙子以「我把錢轉給你,你再取現金給我」為理由開展詐騙。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
  • 電信詐騙在澳大利亞一直呈高發態勢 中國使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謹防...
    本文轉自【領事直通車】;電信詐騙在澳一直呈高發態勢。近日,駐澳使館注意到有不法分子假冒使領館官員、國內公檢法部門人員、國際快遞公司等對在澳中國公民實施電信詐騙,並製造「虛擬綁架」騙局。為防止在澳中國公民上當受騙,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駐澳使館特提醒如下:一、電話詐騙是犯罪分子常用手段。如您接到錄音電話,自稱官方機構進行防疫宣傳調查、告知您涉及持假護照非法入境、涉及國內銀行卡洗錢案、您有未領取包裹在使領館、按提示轉接人工服務等,這是詐騙分子慣用伎倆,一定毫不猶豫果斷掛掉電話。
  • 駐馬來西亞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謹防電信詐騙
    一直以來,駐外使領館發布的提醒已多次說明,中國駐外使領館和國內公檢法等政府機關不會以電話或電話錄音方式通知海外中國公民有涉及國內的案件需要處理,或有文件、包裹需要領取,更不會索要個人銀行帳戶信息、要求轉帳匯款等。越是這麼多的政府部門「參與」,越說明了詐騙分子無所不用其極,越暴露了案件的欺騙性,大家越要明白這是個騙局。
  • 西媒:電信詐騙花樣總是層出不窮,滋擾旅西中國公民
    據西班牙《歐華報》報導,當地時間7月30日早晨,中國駐西班牙使館收到報告,有旅西中國僑胞在7月中旬被電信詐騙2萬歐元(15.36萬元人民幣)。使館工作人員已指導其報警,並將其有關材料轉至國內相關部門處理。電信詐騙花樣總是層出不窮,滋擾旅西中國公民。
  • 駐瑞士使館提醒僑胞警惕假冒使館名義的電信詐騙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16日電據中國駐瑞士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日,有詐騙分子採用技術手段偽裝成中國駐瑞士使館領事證件諮詢電話(0041-791309739)以使館名義進行電信詐騙。不法分子往往自稱使館官員,謊稱受害人護照或居留卡到期、信用卡被盜刷或涉及國際刑事案件、遭刑警組織調查等,要求提供個人銀行帳戶或繳納罰款等,有較大欺騙性。中國駐瑞士使館緊急提醒:不要輕信任何以中國駐瑞士使館名義索取信用卡等個人財務信息、要求轉帳或匯款的電話。如接到類似涉嫌詐騙的電話,請務必提高警惕,直接掛斷,不予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