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作、經濟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晚婚晚育,加之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年齡超過35歲的高齡女性加入了備孕的行列。然而,不同於年輕女性,高齡女性備孕及孕期可能會面臨重重險阻,有孕育打算的高齡女性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高齡女性孕育的潛在風險
不孕率增加: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卵巢功能會逐漸衰退,生育能力也會隨之下降,有文獻報導20~24歲的女性不孕症發生率為6%,34~39歲為30%,39~44歲為64%。引發不孕症的原因除了卵巢儲備功能不足外,還有一些婦科疾病的影響,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
不良妊娠發生率升高:闖過了備孕關的高齡女性,也可能因為胚胎質量的問題,孕期發生胎兒畸形、流產或早產的概率升高。有數據顯示,30歲左右的女性不良孕產史的發生率約為15%左右,40歲以上就上升至28%~30%。胎兒畸形率也會由一般的2%~4%上升到8%~15%。
妊娠期合併症增加:高齡妊娠除了對胎兒有危害,孕媽媽自身也會因為年齡問題在孕期發生多種妊娠合併症,如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給妊娠結局帶來不良影響。
高齡女性妊娠存在諸多風險,因此備孕時應積極做好孕前檢查。
高齡女性備孕檢查項目
1.常規體格檢查:
主要目的是查看是否合併有各種內科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及心臟方面的疾病。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高齡女性身體各器官的機能下降,合併各內科疾病的概率升高,而這些內科疾病如果在備孕前得不到合理管控,一旦妊娠將會給孕媽媽和胎兒帶來很大風險。
2.專科檢查:
主要是通過超聲檢查有無盆腔腫物及相關病史,如人流史、子宮內膜異位等,以降低宮外孕、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等疾病的發生率。
3.生殖系統影像學檢查:
主要是了解女性子宮及雙側附件的狀態,如子宮內膜厚度、是否患有子宮肌瘤、輸卵管積液、卵巢囊腫、子宮內膜息肉等疾病,還可查看卵巢大小、卵泡基數等預測卵巢的儲備功能。
4.基礎性激素的測定:
性激素是體現女性內分泌狀態的晴雨表,其變化提示了女性內分泌的健康水平。
基礎性激素測定包括六項,如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泌乳素(PRL)、睪酮(T)、孕酮(P),其數值在女性的不同年齡階段相差很大,通過測定的數據結果可以了解女性的卵巢功能及黃體功能等情況。
由於很多早期流產與精子畸形有關,所以除了女性,丈夫也需要去醫院做精液的常規檢查,如精子濃度、活力、畸形率等檢查。
夫妻年齡越大,孕育越來越困難,為了要寶寶更順利,高齡女性備孕前最好到醫院進行全面系統的孕前檢查和生育力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