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結婚年齡的推遲,以及全面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女性步入了「高齡」妊娠的行列。提到高齡妊娠,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大於35歲,懷孕生產可能會有危險。但具體有什麼危險,就說不清楚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高齡妊娠這個話題。
什麼是高齡妊娠?
醫學上界定≥35歲的妊娠婦女即為為高齡孕婦。
女性的生育能力及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在35歲以後會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且高齡產婦由於其身體體質較差,年齡較大,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行為、環境、社會和心理等因素,因此高齡孕婦發生妊娠期併發症以及出現新生兒缺陷等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明顯增高。
高齡妊娠可能發生的危險
1、母親風險
大量的文獻闡述了生育年齡與不良妊娠結局的關係。高齡產婦妊娠期併發症增多,包括異常體重增加、肥胖、妊娠期糖尿病、慢性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前出血、前置胎盤、多胎妊娠、胎膜早破、早產;產時併發症有:胎先露異常、頭盆不稱、異常產程、產程中催產素應用增加、剖宮產增加,陰道器械助產增加,肛門括約肌斷裂增加,產後出血等在高齡產婦更常見。
高齡產婦易發生死產,尤其在妊娠37 ~41周達到高峰,圍產結局:孕齡、出生體重、早產兒、小於胎齡兒、胎兒宮內窘迫、圍產兒發病率與產婦年齡有關。高齡產婦再生育產後風險在於靜脈血栓形成、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發生兇險性前置胎盤致產時、產後大出血增加,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致手術後的隱性大出血,母嬰死亡率高等。
2、胎兒風險
主要是存在圍產兒併發症,包括死胎、早產和胎兒生長受限的風險;母親高齡是導致胚胎/胎兒發生染色體數目異常較為明確的危險因素;高齡引起子代遠期的高血壓、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動脈粥樣硬化、青少年肥胖等。 雖然高齡妊娠有諸多的風險,但高齡妊娠已經是一種趨勢,很多時候是避免不了的。高齡女性在備孕的時候,一定要多做一些準備,以儘量減少年齡給懷孕帶來的風險。
高齡備孕應該做哪些準備?
1、做全面的身體檢查
女性一旦>35歲,排卵開始不規律,排出的卵子質量下降,卵細胞發生畸變的可能性增加,受孕的機率大大下降。
同時,身體各方面的功能都開始下降,如陰道彈性降低,子宮肌肉收縮力下降,並且容易出現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併發症,使流產、難產、產道裂傷及產後出血風險增大。
因此,高齡女性更應重視孕前醫療檢查。最好能到專科醫院進行生育力評估,從年齡、病史、職業、居住環境等多個方面對夫婦生殖系統進行全面評估,以明確夫妻雙方身體潛在的生殖系統疾病,看是否適合生育。
2、檢測卵巢儲備功能
高齡備孕婦女面臨著妊娠率降低,流產率升高的狀況,這與高齡導致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密切相關。因此,在孕前檢查中及時檢測其血清AMH水平,有利於早期發現卵巢功能減退的狀況,縮短試孕時限,及時人工助孕,提高妊娠率。 目前,評價卵巢儲備功能的指標主要包括卵泡刺激素(FSH)測定,抑制素β、抗繆勒氏管激素(AMH)、竇卵泡數等。由於AMH不受月經周期的影響,相比其他指標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近幾年來成為評價卵巢儲備功能較為理想的指標。
3、控制體重
正常的體重對於正常妊娠的維持是極其重要的,太胖和太瘦的人都不容易懷孕。
肥胖不僅有可能危害到身體健康,還會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如高雄激素導致的多毛症甚至導致多囊卵巢症候群,影響卵巢功能,進而影響排卵的整個過程,導致卵子無法正常排出,這極大地降低了受孕概率。 但並不是說越瘦越好,如果身體過於瘦弱會造成垂體分泌促卵泡素及促黃體素的不足,使卵泡減少卵子的生產,甚至引發慢性不排卵及不孕症,體重過低造成女性貧血、早產、胎兒生長受限的發生率也明顯增加。
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均衡膳食無論是對於媽媽自身還是寶寶在宮內的發育都是尤為重要的。
4、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延緩卵子衰老
卵子是孕育寶寶的「種子」,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它也有自己的青春期、成熟期和衰老期。雖然年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卵子的狀態,但並不是說高齡女性就一定是「老卵子」難懷孕。
均衡營養、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保持正常體重,即使到了高齡也可以擁有一個「年輕的卵子」。
(生殖醫學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