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下令秘密保護彭德懷骨灰:不準換盒,不準移動

2020-12-13 騰訊網

1978年12月24日,彭德懷同志的追悼大會將在北京召開,相關的籌備工作也在緊張的進行,但在此時卻出現了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彭德懷同志的骨灰仍然一點消息也沒有,不知道能否找到?也不知道流落到什麼地方?

追悼會的籌備人員急壞了,到處派人打聽,幾經輾轉,才終於在彭總侄女彭鋼那裡知道一絲線索,但是也非常不確定,但大家也顧不了那麼多了,立即派人前往四川成都尋找。

神秘的造訪之客

1974年的一個清晨,時任四川省第一書記劉興元等三位省委領導,在辦公室接待兩個來自北京的客人,他們身穿軍裝,神情哀傷,帶著一封介紹信,並開始告知他們此行的目的。

"我們接到命令,送來一個骨灰盒在四川存放,未經中央軍委批准,不準任何人移動,不準向任何人透露,因為這裡面是彭德懷同志的骨灰,此事要絕對保密,以上這些情況,你們三位知道就行了。"

大家聽了心裡頓時難過起來,好半天都沒有說出一句話來。尤其是省委書記李大章,在彭老總來成都西南三大線時,他曾多次前去看望,兩人相談甚歡,結下深厚友誼。但沒想到8年前彭總被帶到北京後,如今回來成都,已是天人永隔,成了裝在盒子裡的一堆骨灰····這消息令李大章極其心痛。

三位四川省委領導收拾好心情,緩過神來後,都鄭重向兩位軍人表示,四川省委絕對不辜負組織的信任,一定會保守秘密,一定盡全力保管好彭總的骨灰盒,一定遵照指示認真存放好,請中央首長放心。

兩位軍人傳達完"指示"後,就立即離開省委大院,回到錦江賓館,等省委派人前來接受骨灰盒。當時的三位四川最高負責人劉興元,李大章,段君毅慎重商議後,決定把存放地點安排在成都東郊火葬場。

隨後,把這個重要任務交給了負責接待、保衛工作的,當時任省革委辦事處組副組長張振亞,只告訴他去接收存放一位同志的骨灰盒,並且此任務必須嚴格保密。張振亞接到領導電話後,覺得事關重大,立即驅車前往錦江賓館,找到了兩位神秘軍人。

從軍人手裡接過骨灰盒後,張振亞一下就愣住了:這骨灰盒只用幾塊粗糙木板釘成,沒有黑紗紅綢,連死者生前照片都沒有,這麼簡陋真是前所未見。盒子上面貼著小紙條,寫著三個字:男,王川。張振亞也不好說什麼,接過盒子,與兩位軍人寒暄了幾句,就離開了。

張振亞回到省委開了介紹信後,立即馬不停蹄的趕往成都東郊殯葬管理所,直接要求見負責人辛師傅,對他說:"老辛,有件事你要嚴格保密,對誰都不許說,這也是省委領導同志交代,必須辦妥的。現在到你這裡存放一個骨灰盒,把它放在普通的骨灰架上就行了,不要引人注意。必須保管好不能遺失,沒有省委的介紹信以及我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取走,這是我的電話號碼,有什麼情況隨時告訴我。"

張振亞話一說完,立即取出骨灰盒遞給了辛師傅。聽了張振亞的囑託,辛師傅一邊點頭,一邊準備接盒子,眼睛看到骨灰盒時,也大吃一驚,幹這行這麼多年,這樣簡陋的骨灰盒···而且還是省委安排的。

但是,辛師傅也不好多問,就簡單告訴了張振亞一下這裡骨灰盒存放的規定,只能存放一年,特殊情況也可以續存,並試探問"你們打算存放多久呢?"

張振亞思索了半天,說道:"存一年肯定太短了,至少三年以上吧,我留了電話,這裡有變動的情況時,你記得通知我就行了。"但是一直到1977年年底,辛師傅辦理了退休手續,仍舊無人來取。但老師傅還是再三叮囑接任他工作的後輩,要慎重對待寄存的骨灰盒,尤其是那個叫"王川"不解之謎的骨灰盒。

沉冤昭雪,魂歸故裡

1978年12月,眼看彭老總的追悼會臨近,籌備人員終於在彭鋼那裡得到一絲線索後,立即派人趕到了成都,直接找到了省委主要領導。但時過境遷,此時知道彭老總骨灰下落的三位前四川最高負責人,都已經先後調離了工作,新任領導班子對於此事一點也不知情,更不知道存放何處。

大家正在一籌莫展之時,消息傳到了已經是四川省副秘書長張振亞那裡,看到中央專案組人員的信函後,他不由的大吃一驚,想起了1974年從北京來成都的兩位軍人,遞給自己保管存放的骨灰盒,與前省委領導交代的保密任務聯繫起來,心裡立即明白怎麼回事了。

那個張振亞藏在心裡的謎團雖然解開了,但是他馬上就開始著急起來,自己雖然早幾年還經常去火葬場看望一下,但由於近兩年工作忙,沒抽時間去看,彭老總的骨灰盒還在不在?自己的心裡也沒底。

張振亞立即放下手頭工作,心急如焚的趕往成都東郊火葬場,經過工作人員的仔細確認,老天保佑,彭老總骨灰盒仍完好無損的存放著。張振亞辦好交接手續後,才放心的離開了火葬場。

半路上,張振亞似乎想起了什麼,立即叫司機在一個商店門口停車,自己下車走進了商店,準備去買個像樣點的骨灰盒,但是商店裡沒有,只得匆匆買了六尺紅綢,回到車裡仔細的包裹起來···然後直奔省委大院。

早已得知消息的省委書記杜心源,正在辦公室門口等候,恭敬地接過骨灰盒後,放在辦公桌上,沉痛領著大家鞠躬、敬禮,進行了簡單的悼念儀式。隨後,他又吩咐身邊工作人員,把骨灰盒交給從北京趕來的中央專案組人員手裡。

終於,趕在彭老總追悼會開始之前,骨灰盒順利地被送到了北京,飛機在降落機場之前,按中央軍委的指示,飛機在北京上空繞行一圈,藉此告慰彭德懷元帥的英靈。

追悼會之後,在八寶山的公墓裡,彭老總的骨灰盒安放在他的老戰友朱德的旁邊,再也不孤單無助被遺落在角落裡···後來,經彭總的親屬要求,骨灰遷移回到湖南老家,彭德懷元帥最終得以魂歸故裡。

相關焦點

  • 他去世時身邊無親人 匿名火化 粗木板裝骨灰 交代材料卻成暢銷書
    他去世時身邊無親人 匿名火化 粗木板裝骨灰 交代材料卻成暢銷書。彭德懷,湖南湘潭人。1959年,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受到錯誤批判。1965年9月,彭德懷被分配到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擔任第三副主任。1966年12月22日,彭德懷被北京航空學院紅衛兵從成都揪回北京,被關在五棵松北京衛戍區的營房裡,輪番批鬥,拳打腳踢。第二天,彭德懷不能起床,被送進267醫院,發現兩根肋骨骨折。1968年1月,因「裡通外國」問題,彭德懷被連續提審十次,春節前後審訊更加頻繁,有時連續11個小時,不讓吃飯喝水,致使他多次暈倒。
  • 手機定位總是不準?中國移動科普:4招輕鬆解決
    今天下午,中國移動官方整理了一篇攻略,一起來學習一下。手機定位的三個主要方式1、GPS定位:手機通過內置的GPS定位模塊接收衛星發射來的信號來計算手機所在的位置信息。2、行動網路定位:手機通過連接移動基站信號來計算手機的位置信息。
  • 喜事紅包不準超過300元,酒席不準超過2000元/桌
    (二)婚宴單方宴請人數不得超過20桌,總人數不超過200人;雙方聯辦婚宴的,宴請人數不得超過40桌,總人數不超過400人;靈溪鎮、龍港鎮城區餐標每桌不準超過2800元,其他地方每桌不準超過2000元,不得分發禮金、禮券、禮品。
  • 音老不準?這些隱藏在古箏弦中的秘密你要知道!
    3.為什麼調好音,彈著彈著音又不準了?這時候沒經驗的初學者就會把問題歸根於古箏面板等琴體問題,或者又苦練手型指法以求改善,但其實這些彈古箏障礙,問題都是出在琴弦上。我們建議換一套哦。因為琴弦都有一段最佳音質期,過了這一時期,音質會逐漸遜色。新的琴弦音色會比較明亮些,為了平衡整體音色,建議一套一換!一個量化標準大家可以參考:學琴累計100小時後,可以根據實際換琴弦,保證音色一直在良好狀態。
  • 臺政論節目被要求「不準罵蔡英文」 網友批:無恥
    來源:中國臺灣網謝寒冰證實陳揮文說的是事實,很多政論節目都不準批評蔡英文。另一名嘴謝寒冰說,這是業界公開的秘密,大家早就知道的事情,通常有兩種做法,他會持續請你,但你講的地方就剪掉,曾遇到來賓跟他說被剪到只剩開頭問好,還有電視臺老闆下令「不準罵蔡,不準捧韓」。網友留言痛批,「人家選舉最厲害的只有一招就是無恥!」
  • 彭德懷深夜給家鄉烏石的鄉親們寫下一封信——燈下話桑麻,字字總關情
    夜已深沉,彭德懷執筆給家鄉烏石的鄉親們寫信。  這封珍藏在湖南省檔案館的彭德懷親筆信,收件人是「湖南省湘潭縣衛國人民公社烏石生產大隊交許立仁、肖怡靜同志」。  彭德懷在信中說:去年(一九五八年)烏石大隊所屬地區,未遭乾旱,比一九五七年大旱,自然要好得多,為什麼會缺糧呢?
  • 校園新規:不準別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
    新「十不準」有點雷。(圖據網絡)  瀘州中小學新「十不準」引質疑,教育局稱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昨日,瀘州一學生家長通過微博,曬出了孩子開學的第一課:安全。不過,這堂課程所講的內容卻讓網友覺得有「雷人」。
  • 出任參謀總長才44天,國民黨上將桂永清突死,蔣介石卻下令不準聲張
    這期間,他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貪汙大筆軍費,並寄到了美國。由於湯位高權重,又是蔣介石面前的大紅人,桂沒敢向上舉報。 當時,國民黨政府政務委員谷正綱,原政務委員雷震正在上海督戰,谷正綱此時還兼任京滬杭警備司令部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桂永清決定先將此事吐露給谷正綱,看谷作何處置。
  • 國之悲劇:彭德懷半夜遭綁架 骨灰盒被迫寫假名
    彭德懷與毛澤東這就是彭德懷的骨灰?1978年12月22日。成都機場。你們沒有護送彭德懷同志的骨灰?」年輕的機組人員瞪圓了疑惑的眼睛。「你?……」「噢,我們剛接到北京的電報。」機組人員的聲音很輕,那威力卻無異於爆炸了一顆原子彈。機上的乘客都被震撼了。全體乘客都默默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不能再隱瞞了。兩位軍人小心翼翼地把一個普通的骨灰盒從提包裡請了出來,端放在座位上。「這就是彭德懷同志的骨灰?」
  • "私密處不準別人摸"有何不妥?
    因為,在新出臺的《瀘州市中小學安全行為「十不準」》中,出現了一條特別的規定:不準別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2月19日《華西都市報》)  這些年每逢校園新規的出臺,彷佛就難逃眾人的口誅筆伐。四川瀘州的校園新規因第六條之規定「不準別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旋即引來爭議,部分網友大呼「雷人」,有的網友甚至以「節操掉了一地」等網絡用語,對此事作出評價。
  • 蔡英文下令不準臺灣人回臺,還對大陸出手?這下闖禍了
    蔡英文下令不準臺灣人回臺,還對大陸出手?這下闖禍了。臺灣當局行為不合時宜而且在面對新冠病毒來襲的時候,不僅僅只有中國在行動,多個國家都紛紛向中國施以援手,給予相應的幫助。不過就是在這個特殊時期裡,反觀臺灣地區的動作卻顯得不合時宜而且有些過分,甚至令人寒心。
  • 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八不準」系列漫畫——不準巧立名目違法佔用...
    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八不準」系列漫畫——不準巧立名目違法佔用耕地建房2020-11-17 自然資源部近年來,一些地方農村未經批准違法亂佔耕地建房問題突出且呈蔓延勢頭,觸碰了耕地保護紅線,威脅國家糧食安全。
  • 敵軍飛機撒傳單懸賞彭德懷,彭下令收集,背面印紅軍紀律
    西方野戰軍,包括紅一方面軍紅1,紅15軍團,81師和騎兵團,共1.3萬人,彭德懷任司令兼政委。馬鴻逵隨後,彭德懷下令紅1軍團從吳起鎮出發,向元城鎮挺進,30日,紅1軍團達到元城鎮,3天後,紅2師抵達慶陽通往寧夏的要地曲子鎮。
  • 可可茶話會:誰也說不準吖
    首先咱們來了解這個句型:There is no telling,意思是「難以預測,誰也說不準...」,比如:說不清他何時回來。There is no telling when he will return.說不上來火車什麼時候到。There is no telling when the train will arrive.請大家造句「無法知道他到底在哪裡」。
  • 定密不準或亂定密將受處罰
    保密法修改強化定密責任 定密不準或亂定密將受處罰         本報北京4月26日電(記者崔麗 王亦君)今天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保密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草案新增規定
  • 從慢15分鐘到慢兩小時 阿瑪尼手錶總是走不準
    寧波慈谿的王女士6月份買了塊手錶,沒戴幾天,就出現了走時不準的現象,維修了兩次之後還是老樣子。專賣店給她更換了表頭,但王女士說,問題並沒有解決,走時不準的現象依然存在。消費者:在銀泰新買的表總是走不準王女士說,3個月前,她在慈谿滸山銀泰商城一樓的阿瑪尼專櫃看中了一塊手錶,售價3050元,看著外形不錯,王女士便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誰知道戴了沒幾天,有一次她偶然對手機後發現,手錶居然慢了一刻鐘。剛開始她以為是偶然現象,誰知道時間調準以後,走時慢的問題仍然存在。
  • 致敬,測不準的你!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海森堡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是由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這個理論是說,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Planck constant)除於4π(ΔxΔp
  • 手機定位不準,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網約車平臺打車時定位位置總是「漂移」不定,不僅定位緩慢、不準,明明和司機地圖顯示在同一個點,但就是碰不到面;而且走路導航也顯示越走越遠,一不小心就發現「新世界」了;真的很讓人讓崩潰啊!2、行動網路定位行動網路定位就是通過連接基站信號來計算手機的位置信息,精準度略低於GPS定位。3、無線定位無線定位是指手機連接WiFi後,在WiFi位置資料庫和地圖數據的配合下計算位置信息。
  • 「測不準原理」的三種類型
    、物自體的「不確定性原理」;第三種是認識論和客觀論相互關係的「測不準原理」。如果我們將哲學定義為一門研究思維的科學,那麼思維哲學、或認識哲學主要研究第一種和第三種類型的測不準關係、或認不準關係;如果我們將哲學定義為一門科學的哲學,那麼科學哲學、或自然哲學主要研究第二種類型的測不準關係。我們既可建立一門量子哲學,也可建立一門相對論哲學。
  • 「鐘不準,需要校對」, 用英語怎麼說?丨BBC聽英語
    現在,幾乎所有的行動裝置都有顯示時間的功能。咱們先來看 「鐘錶不準」 這個意思怎麼表達。如果我們發現鐘錶或者行動裝置上的數字表顯示的 「時間不準」,就可以說它顯示的時間是不正確的 「not correct」 或者不準確的 「not accurate」。比如:The time on my watch is not cor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