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審時度勢與 風「雲」之變

2021-02-08 周興斌

預計閱讀7分鐘

文 / 新媒體磚家

企業發展其實就是個不斷試錯的過程,騰訊也是如此。

經過大開大合的階段,從錯誤中逐漸修正,如今正如20歲的青年,每次面對挑戰與選擇都能激發更多潛能,使自己更為強大。這是文化使然,與馬化騰和潮汕精神不無關係。

審時度勢來描述更適合現在的騰訊。

基於雲時代的規劃調整

業務要調整,組織做「先鋒」

近段時間,關於騰訊組織架構調整的消息在網上得到廣泛流傳,而一貫低調的騰訊也因此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或許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就是如此,騰訊的關注度多了,各種真真假假的評論也都冗雜在了一起。有一些言論認為騰訊迫於形勢壓力而做出的調整,但仔細回想起來,騰訊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本身也並不陌生。

自1998年創立以來,騰訊在2005年和2012年經歷了2次重大的組織架構調整,每次間隔6-7年,這兩次大的調整也分別對應著PC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而騰訊從PC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騰訊一直永葆生命力和競爭力的原因就在於審時度勢,及時根據商業環境的演化和改變做出相應的調整。

算起來,如今騰訊也是時候進行自己的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了,而這一動態到也很早就露出了端倪。去年馬化騰在員工大會上直言「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的組織架構」。而今年騰訊聯合創始人張志東又公開回應稱「當前在組織架構在適配雲時代上遇到大坎,組織變革是滯後了」。

通過幾次發言不難看出,騰訊顯然早有打算。根據目前了解到的消息,目前隸屬於社交網絡事業群(SNG)的騰訊雲或獨立成一個新的BG,也可能與部門to b業務進行合併,設立一個全新的組織架構。

可以說,此次騰訊的規劃調整其實是針對2B業務展開的。

在2B方面,騰訊雲從無到有,依託騰訊多個過億用戶爆款產品的經驗,在能力上已經成熟,而硬體部署(在全球範圍內的22個地理區域內運營著41個可用區),如此萬事俱備,組織架構調整也就呼之欲出,調整釋放的是騰訊的決心和對市場的篤定:

一方面,騰訊的決心從來不是空話,在數位化浪潮滾滾襲來,不同產業和區域的生態之間的關聯變得越來越頻繁。自從騰訊在2011年提出打造「連接一切」的開放平臺戰略後,馬化騰開始在更多的公開場合強調與解釋這一戰略。希望進化成一個共享共贏、沒有邊界的生態型組織。 而連接則需要「雲」的賦能,因而馬化騰定調騰訊雲不僅是騰訊優勢能力集合平臺,更要幫助行業夥伴解決現實痛點,這本身也是「連接一切」的「騰訊態度」所驅動的。

另一方面,騰訊在C端市場的深耕細作也為這次重大轉型奠定基礎。除了老牌社交、遊戲外,騰訊這幾年在泛娛樂領域已經默默佔領了大片山河。

以QQ音樂為例,短短幾年時間,就從與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三足鼎立的膠著狀態中脫穎而出,通過版權購買、收購海洋音樂的資本運作,快速成為亞洲數字內容領域佼佼者,而新主體TME則將於今年下半年衝擊美股市場,更有望成為美國證券史上最大規模IPO。

今年以來,騰訊股價下跌背後,輿論紛紛質疑騰訊被頭條系和遊戲監管雙向打擊,但殊不知騰訊早已在潛移默化中手握了視頻、音樂、直播生態三道王牌,積儲了大量能量。

這些新領域的王者身份,也助力騰訊下半場轉型可以走的更穩、更長久。

風「雲」變幻,群雄逐鹿

後入局的騰訊有著怎樣的底氣?

根據美國頂尖諮詢公司貝恩諮詢給出的資料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3900億美元,這意味著2015年至2020年間該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預計到2020年,雲計算的需求將在全球IT營收增長中佔據60%的比例。

事實上,如今的雲計算市場早已不再是單純IT服務的替代者,已經成為推動眾多企業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重要引擎,而這片巨大的商業藍海也吸引了諸多科技巨頭們的跑馬圈地。微軟今年3月宣布進行調整,而騰訊雲更是來勢洶洶,增長飛快。從過去2年的騰訊財報推算,騰訊雲也始終保持著100%的高速增長。

那麼未來「雲」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晚入局的騰訊能否上演後來者居上的好戲呢?

事實上,當前商業社會已經步入了「ABC」時代,A即人工智慧、B是大數據、C是雲計算,而這三項技術也代表了新的產業趨勢和技術革命。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中樞,以大數據為依託,三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只有ABC的深度結合才能真正創造價值,而未來「雲」的全面爆發也需要「AB」的協同。

因此,不難理解騰訊大動幹戈的調整背後的謀略絕對不是單體雲,而是數據云、智慧雲。往大了說恐怕騰訊意在「數字星球」,騰訊的目標肯定是放眼全球的數字信息處理,如果單單以2B的焦慮去揣測騰訊的組織架構調整或許有些過於狹隘,而騰訊其實是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行業賽道如賽跑,是為了爭奪一二三名,剩下的都是「陪跑者」,然而沒有人願意去當陪跑者。雲計算的江湖同樣也是如此,科技巨頭們的「雲戰」博弈也是激烈無比。那麼對於騰訊來說,布局這麼大的一盤棋到底有著怎樣得底氣呢?

在筆者看來,科技巨頭們雖說各有千秋,但也都有自己很明顯的企業基因,而這份基因也將影響未來它們雲計算業務的布局。

騰訊的發展是從產品,生態,到信息基石的構建過程。產品思維是其作為擅長,這與其他科技巨頭有著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C端的優勢,騰訊擁有微信、QQ等流量入口。

用戶量大,這一方面使得騰訊可以掌握更多的大數據資源,發力數據云。智慧雲;另一方面,騰訊也可以充當流量入口,為B端合作夥伴帶來更大的價值。

除此之外,騰訊不斷進行的產品出海戰略為其帶來全球視野的同時,也為其業務拓展帶來了新的機會,有利於騰訊連接生態的建設和全球布局的多樣性和繁榮。

正如前面我們所說的那樣,未來的雲不可能是單一業務,未來ABC時代不是信息存儲,更主要是動態流量的運算。所以騰訊在C端(社交為基礎的全流量樣本)和生態上的優勢,讓騰訊穩居數字鏈條的前端和中端,後端再次發力,註定會成為真正數字時代的寵兒。那麼從這點開看微軟、亞馬遜、阿里(雖然有軟體和硬體以及電商的加持但依然發力不均)或許都有先天不足,而這成了騰訊的機會所在,也是此次騰訊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的最終目的。

我們都說決定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這點似乎從本次騰訊的調整窺探出一二,低調務實的潮汕人思維在小馬哥身上也那麼的鮮明,而創始人的特質也讓騰訊有著審時度勢的價值追求。

 

周興斌:資深媒體人、知名科技自媒體。今日頭條、新浪微博、網易看點籤約自媒體作者,2017年度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自媒體。關注科技網際網路領域,文章發布於砍柴網、界面、今日頭條、搜狐、騰訊、新浪、網易、Donews等50餘家平臺。歡迎署名轉載,微信號:wx1141688。

相關焦點

  • 招聯金融與騰訊雲成立聯合實驗室 共同助力消費金融安全與服務升級
    9月1日,國內消費金融頭部企業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招聯金融」)與騰訊雲宣布成立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就反欺詐風控、交易風控以及風控聯合建模等領域開展合作,依託先進科技手段賦能消金行業智慧風控建設,推進消金行業安全能力建設與服務智能化升級。其中,仿冒APP識別將成為聯合實驗室首個落地項目。
  • 招聯金融與騰訊雲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助力消費金融安全與服務升級
    來源:一財網9月1日,國內消費金融頭部企業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招聯金融」)與騰訊雲宣布成立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就反欺詐風控、交易風控以及風控聯合建模等領域開展合作,依託先進科技手段賦能消金行業智慧風控建設,推進消金行業安全能力建設與服務智能化升級
  • 終結穿越:雲之家集成騰訊企業郵箱
    【實現集成騰訊企業郵箱】 以前:多個平臺來回切換使用,每次登錄需要輸入騰訊企業郵箱的帳號密碼。 現在:企業內部統一通過雲之家單點登錄企業郵箱,網頁端、桌面端、手機端多端支持直接登錄使用,無需多次重複輸入帳號密碼。
  • 騰訊雲通過CSA STAR Tech IaaS雲平臺安全能力認證
    騰訊云為何能獲得全球首張CSA STAR Tech證書?CSA STAR Tech在雲伺服器的檢測認證中,主要考量了雲伺服器的相關安全保障技術和策略。騰訊雲憑藉在虛擬資源層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平臺安全和數據安全等領域的領先能力,順利拿下全球首張CSA STAR Tech IaaS雲平臺增強級認證證書。
  • 一辯稿:為人處世,堅守原則比審時度勢更重要
    我方持方為為人處世堅守原則比審時度勢更重要。開宗明義,為人處世意思就是一個人生活在世上對待人際關係以及事務的處理方式與方法,是以人為主體,對人類活動的高度概括。審時度勢是以趨利避害為導向,以利益最大化作為行為判斷上的準則,它的標準是法律。
  • 雲出騰訊:不能說騰訊是一家完全沒有To B經驗的公司
    從2014年騰訊正式對外宣布雲服務開始計算,5年來騰訊雲的收入增長超過20倍。回顧騰訊雲過去的發展路徑,它從騰訊的優勢領域遊戲入手,隨後進入與騰訊生態相關的O2O等領域,然後是視頻和直播。從結果看,除了急速冷卻的O2O之外,騰訊雲在遊戲和視頻領域都處在領先位置。邱躍鵬所說的策略和方法究竟是什麼?
  • 騰訊雲遊戲平臺START上線,智能電視秒變「遊戲機」
    近年來,矽谷許多科技公司紛紛開啟雲遊戲項目,在5G時代來臨之時,藉助5G高速率、低延時、廣連接等特點,將雲遊戲普及到眾多屏顯設備上。作為國內遊戲的「頭牌」,騰訊也悄然上線了雲遊戲平臺START,手機、平板、PC以及智能電視都可能成為遊戲工具。
  • 騰訊雲助力廣西貴港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將覆蓋80%產業鏈
    今年10月,騰訊雲與貴港市政府就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正式達成戰略合作,依託政府主導模式,藉助政府公信力和徵信數據優勢,以及騰訊雲各項技術能力,推動企業融資需求與金融機構、金融產品之間實現雙向選擇和自主對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提高金融供需對接效率。項目啟動以來,騰訊雲與貴港大數據局積極開展區域數據調研與創新研討。
  • 騰訊雲與蘇州國發合作共建的蘇惠通產業金融平臺啟動
    本文轉自【蘇州市人民政府網】;在昨天(1月8日)舉行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上,騰訊雲與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蘇惠通產業金融平臺正式啟動。據悉,該平臺依託騰訊雲金融科技優勢和蘇州國發的金融服務資源,為蘇州市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普惠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服務。今後,該平臺將覆蓋蘇州市40多萬家企業和80%的產業鏈,實現千億級別產業金融服務規模。
  • 騰訊雲聯合招聯金融共建實驗室,攜手推動金融安全與服務智能化升級
    本文轉自【TechWeb】;9月1日,招聯金融與騰訊雲宣布成立「招聯金融-騰訊雲業務安全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基於騰訊在金融風控方面的技術經驗和招聯金融豐富的業務場景,共同開展反欺詐風控、交易風控以及風控聯合建模等方面的研究與合作,推進消費金融行業安全能力建設與服務智能化升級。招聯金融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投資設立。通過擁抱新技術,招聯金融首創了純線上、輕運營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新模式,並持續探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與金融業務的融合與應用。
  • 騰訊雲如何綁定虛擬MFA設備 提高騰訊雲帳號安全性
    在騰訊雲買了域名、雲伺服器或其他雲產品之後,要考慮到騰訊雲帳號安全性問題。鑑於現在網絡上各種情況比較複雜,如果我們怕自己帳號被盜,發生虛擬財產損失,或者購買的雲伺服器上面所運行的業務是公司業務、商業業務,重要性很高,都可以免費添加綁定虛擬MFA設備,提高騰訊雲帳號安全性。
  • 騰訊家的雲遊戲,能讓Mac暢玩網遊大作?
    前不久,在北京國際遊戲創新大會(BIGC 2020)上,騰訊展示了自家雲遊戲平臺搭配智能電視的新玩法。 騰訊的START選擇了電視作為雲遊戲的突破口,主要原因在於智能電視普及率高、遊戲滲透率低以及高清大屏的硬體優勢。 在此之前,START只在Windows平臺開放,且開放給部分地區玩家測試,廣東、上海、北京、河北幾個省的玩家可以在官網報名體驗。
  • 小程序聯合騰訊雲推出「雲開發」 騰訊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騰訊也一直在謀求解決這些問題。早在2018年,騰訊雲就聯合微信小程序推出「小程序·雲開發」平臺,希望通過提供一站式開發服務,打通小程序前端與雲資源的鏈路,讓開發者無需管理後端服務架構,就可以擁有各種後端能力,以減輕開發過程中繁雜的後端操作。
  • 騰訊《天天風之旅》即將公測!
    繼《天天酷跑》後,騰訊移動遊戲再創3D跑酷類佳作《天天風之旅》,引起了玩家們的廣泛關注。完美詮釋 樹立3D遊戲標杆《天天風之旅》 立體的場景、真實的光影特效,都是對移動遊戲3D技術運用的完美詮釋,相比傳統2D遊戲,《天天風之旅》表現出更多的空間立體感,將人物、環境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
  • 騰訊雲與崑山農商銀行合作 助力打造數字金融發展生態
    該系統將採用騰訊雲國產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TDSQL,支撐公共服務、客戶中心、帳戶體系、存款業務、貸款業務、借記卡業務、支付結算、現金管理、憑證管理、批量等業務模塊,能夠滿足崑山農商銀行未來10年客戶及帳戶數量的發展需求。崑山連續多年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之首。作為本地唯一的法人農村商業銀行,崑山農商銀行堅持以「三農」、當地居民和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群體,形成了龐大而穩定的基礎客戶群體。
  • 從阿里雲、騰訊雲,看中國公有雲市場競爭格局
    Canalys最近的報告披露,2019年中國公有雲規模達到107億美元,同比增長63.7%,其中阿里雲仍然位居第一,佔據46.1%的市場份額,騰訊雲則為17.3%。以此判定,2019年阿里雲的公有雲收入為346億元(美元人民幣匯率設定為7),騰訊云為130億元,根據兩家公司財報,阿里雲在2019自然年總營收為355億元,騰訊雲則為170億元,剩餘部分收入在何處。
  • 競品分析:騰訊課堂與網易雲課堂的職業教育之爭
    3.1.3 總結網易雲課堂和騰訊課堂兩款軟體都是提供各種知識學習的平臺,但是網易雲課堂只在職場技能、工作和愛好方面提供課程和少量直播,而騰訊課程覆蓋的範圍很廣,從K12到考研再到職場技能和語言,都有著豐富的資源,另外,騰訊視頻憑藉著其出色的視頻通話技術給產品打上了直播互動的主基調。
  • 開放銀行大勢所趨騰訊雲與長亮科技聯合推出分布式金融業務服務框架
    其生態雲新模式主要體現在TCE3.0(騰訊雲TCE是基於騰訊雲成熟產品體系的企業級專有雲平臺)全面升級,公有雲技術持續下移;其次,自主可控國產化,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支持國產化OS,支持麒麟、飛騰等CPU;最後,生態雲進行重點支持,建立金融機構自己的「公有雲」,多角色、多租戶、計量計費,建立集團雲,F2G,F2B,打造全新開放生態合作模式。
  • 騰訊雲小微&騰訊雲智能鈦聯合團隊獲國際口音英語語音識別賽冠軍
    騰訊雲小微&騰訊雲智能鈦聯合團隊獲國際口音英語語音識別賽冠軍 近日,語音研究領域頂級會議Interspeech2020召開,在本次大會的口音英語語音識別挑戰賽上,騰訊雲小微
  • 城市大腦獨樹一幟,阿里雲比騰訊雲華為雲厲害在哪?
    阿里雲佔下這個市場後,廣受歡迎,一時間騰訊華為紛紛跟進,都想分一杯羹。但細觀浪潮,不難發現阿里雲、騰訊、華為諸家中,阿里雲依舊是行業標杆,而華為雲和騰訊雲有不免有舊瓶裝新酒之嫌。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入場智能城市境況對比河都過了為什麼還要摸著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