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3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新朋友戳
藍字關注我們哦!
巍巍長白山,莽莽雪原無比壯麗;迤邐松花江,晶瑩霧凇分外妖嬈。每到冬天,豪邁的東北風放聲歌唱,一個披銀掛玉的冰雪世界翩然而至;遼闊的黑土地搖身一變,一個冰雕玉砌的童話王國款款亮相。
2016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紮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努力實現「白雪換白銀」。從冰雪旅遊到冰雪產業,再邁向冰雪經濟,吉林發展冰雪產業不畏險阻,步履鏗鏘,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苦寒之地」變身旅遊熱土
近年來,我省大力發展服務業,採取高位推動、政策驅動、項目帶動、產業聯動、營銷促動,實現了吉林冰雪的強勢崛起。
在全省兩會上,冰雪經濟成為代表和委員們熱議的話題。朱立紅代表一直關注我省冰雪產業的發展。作為瀋陽鐵路局長春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她親眼見證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乘火車遠道而來,奔著的就是遠近聞名的吉林冰雪。「遊客對我省冰雪旅遊的反饋非常好,其中不乏一些年年來吉林滑雪的『忠實粉絲』。」她說。
聽,雪落下片刻間柔情的訴說;看,冰湖騰魚壯觀的天下奇景;享,「頭上雪花飄飄,腳下熱浪滾滾」的地道溫泉……一到冬季,吉林冰雪便為廣大遊客奉獻了一個浪漫多姿的潔白世界,讓八方來客縱情於天地間,感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在我小時候,冬天的娛樂項目就是抽冰猴、滑爬犁、打雪仗;如今,賞冰嬉雪的玩法五花八門。」朱立紅告訴記者,不久前,她的幾位好友專程從北京組團來到長春冰雪大世界遊玩。
短短三四年間,吉林冰雪市場蓬勃發展。從前的「苦寒之地」,如今隨處可見熱「雪」沸騰的紅火景象。霧凇、冬捕名動全國,「冰雪+溫泉」成為冬日旅遊的「標配」,大中型雪場實現四季運營,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湧現。2018年至2019年雪季,全省接待遊客8431.84萬人次,同比增長16.08%;實現冰雪旅遊收入1698.08億元,同比增長19.43%。
冰雪產業走出吉林路徑
「今年雪多,霧凇也好,來吉林市體驗冬日冰雪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胡慶餘委員說。以他所在的吉林市霧凇旅行社為例,客流量比去年同期高出15%至20%。
胡慶餘表示,近年來,吉林冰雪前進的步伐勢不可擋,冬季旅遊產品告別過去單一的賞雪觀冰模式。冰雪休閒度假、冰雪溫泉養生、冰雪觀光體驗、冰雪民俗史跡四大產品體系精彩疊加。
放眼吉林大地,處處都有新變化新氣象。
萬科松花湖、北大湖、長白山滑雪場接待人次居全國前3位;廟香山、天定山、魯能等滑雪場熱度持續攀升;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場、「夢吉林」、恆大文旅城、萬達影視城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
火熱的冰雪經濟讓不少吉林農民嘗到了甜頭,收穫了真金白銀。自2016年舒蘭市在上營鎮馬鞍嶺村二合屯開發出「吉林雪鄉」以來,這裡的人氣爆棚。上個雪季遊客達14萬人次,收入1700萬元。毗鄰霧凇島的吉林市烏拉街滿族鎮韓屯村,手握冰雪資源尤其是得天獨厚的霧凇美景,發展旅遊、辦農家樂,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家家戶戶奔小康的「致富村」。
2016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打造中國冰雪產業大省、冰雪旅遊強省、世界級冰雪旅遊目的地,到2020年,初步建成以「冰雪旅遊、冰雪體育、冰雪文化」為核心的「3+X」冰雪全產業鏈。
截至目前,我省「西冰東雪」的產業格局初步形成,長吉都市冰雪運動與休閒度假和大長白山冰雪生態度假兩個產業集聚區效應顯現。
開放共享冰雪力量
近年來,東北經濟增速放緩,老工業基地振興仍然是一個艱巨的課題。為尋找經濟發展新動能,我省瞄準冰雪產業,抓牢冰雪經濟發展的「黃金期」,全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李成日委員表示,我省山地、地理位置和氣候資源這三大優勢明顯,具有發展冰雪經濟的基礎和潛能。同時,越來越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大大提升了通達性,這也是吸引海內外遊客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2019年12月舉行的第四屆吉林雪博會上,現場成交額達2.5億元,為4年來最高水平;展會接待15.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以「雪」為主題的博覽會,第四屆吉林省雪博會首次實現旅遊、文化、體育、商貿、農業五大產業融合發展,內容豐富、亮點不斷,吉林省冰雪產業已走向冰雪經濟,成為提振我省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
2022年,北京冬奧會全球矚目。李成日表示,這對我省來說是一個發展冰雪經濟的絕好契機。除了冰雪旅遊,發展冰雪運動也成為打造冰雪經濟高地的重要內容,「應該大力發展校園冰雪運動,加強對中小學生參與冰雪運動的引導和鼓勵。」他說。
來源 | 吉林日報
作者 |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夢卓
原標題:《冰天雪地孕育「金山銀山」——代表委員熱議冰雪經濟》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