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哺乳期就是指一個女人在生完寶寶後的調理階段,我們把這個調理階段,就叫做女人的哺乳期。大多數的女人在哺乳期間,月經都是非常有規律的,但是也有的女性在哺乳期內會出現一個月來兩次月經的情況,那麼哺乳期月經一個月來兩次正常嗎?下面由小編為你解答。
哺乳期月經一個月來兩次正常嗎
月經來3天算正常嗎
對於很多已經達到育齡的正常女性來說,月經周期應該在五到七天,而如果月經周期過短,那麼就可能是女性的身體內部出現一些小問題了。月經不調是現在很多女性都面臨的一個問題,月經過短的話對女性的身體可能有一些害處。那麼,月經來三天就沒了正常嗎?
月經量少是一種常見的月經病,是指月經周期基本正常,但是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淨,或者經期縮短為不足兩天,經量也就變少。
月經過少的診斷,一般是指連續發生二次以上,如果一貫正常的,突然變過少者,應該注意是否受孕或者是流產的早期先兆,或者異位妊娠所表現的少量陰道出血,必須進一步做有關檢查以鑑別。
正常的女性月經出血的時間一般為2-7天,每一次月經出血總量為30-50ml。如果月經量少而且時間短,有可能是雌激素低下或是氣血虛引起的。可以看中醫辨證施治,如果是氣血虛可以服用複方阿膠漿和烏雞白鳳丸調理,如果不改善多考慮子宮內膜薄,缺乏雌激素,建議多吃黃豆和豆製品,因為大豆含有天然雌激素,能補充雌激素。
1、腎虛治法:補腎養血調經。
方藥:菟絲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當歸9克、熟地10克、淮山藥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靈脾10克、補骨脂9克加減:經期加莪朮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烏藥9克。
2、血虛治法:養血和營調經。
方藥:黨參12克、黃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朮10克、大白芍12克、當歸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靈脾9克、山茱萸9克、雞血藤12克加減:脾虛食少者,加砂仁3克、陳皮6克。經期者,宜加紅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隱冷者,加文葉9克、烏藥9克。
哺乳期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正常嗎
可能生活當中很多女性都有月經不調的表現,在臨床上具體表現為月經推遲、月經提前、月經量多,或者是月經量少等。如果長時間月經不調的話,那麼自然會影響到女性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生育能力。而一些女性發現自己在哺乳期的時候一個月月經來兩次,這顯然是不正常的,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哺乳期一月來兩次月經怎麼回事?
般產後初次月經樣陰道出血被很多媽媽視為月經來潮,其實通過基礎體溫測定,其中60%是無排卵的,嚴格地說是無排卵性月經,算不上是真正的月經。其出血量和持續時間較正常月經長得多,月經周期也不準,所以,很多媽媽產後的月經會有一段時間不正常。
處在哺乳期的女性,月經跟體質有很大的關係,哺乳期由於泌乳素的升高,抑制了雌激素的分泌,同時卵巢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不敏感,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不排卵也沒有月經。可是也有少數婦女乳汁較少,嬰兒吸吮刺激不正常、不規律,不是單純母乳餵養,還可能添加其他輔助食品,泌乳素分泌減少,抑制月經的機制減弱,以致月經復潮。尤其是哺乳時間較長的婦女,更可能出現月經復潮。月經復潮並不表示哺乳婦女體質差或不健康。
如果哺乳期媽媽過度勞累及精神壓力過大等月經不調可以吃逍遙丸或烏雞白鳳丸,也可以通過中醫辯證中藥調節。
現在我們應該知道女性哺乳期一個月來兩次月經究竟是怎麼回事兒了吧,生產之後第一次出血往往被很多女性認為是月經來潮,其實這不是真正的月經,很多女性在生產之後月經都有一段時間不正常,還有就是如果自己體質比較差,那麼月經也會有異常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