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小事,其實不是!
你的桌上是否有一次性紙杯?這個被絕大多數人忽略的「小東西」,日前被寫進了國務院有關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裡:倡議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紙杯、籤字筆,各級行政機關要帶頭。通知層層轉發後,許多市、縣政府明確要求停用一次性紙杯。然而記者走訪發現,相關倡議和規定的效果不能令人滿意,一些紙杯廠的「官方訂單」甚至不降反升。
「請喝水!」 又見紙杯
「請喝水!」隨著這句話端到面前的,還有一隻紙杯。記者伸手將杯子接過,發現面前的茶几上已經放了五六隻紙杯,有的水還是溫的,顯然是剛用完不久。這是記者前天在南京某市級機關採訪時見到的情形,若在以前,這再正常不過,可現在節能減排的通知下達後,這幾隻紙杯就有些礙眼了。
「你們有瓷杯嗎?」記者問。「瓷杯?早就不用了。」對方有些意外地回答,「現在都用一次性紙杯!」記者看到,在這間辦公室裡,「節能元素」並不少:為少開空調配置了電風扇、為省電捲起窗簾關了日光燈……可提到「紙杯節能」,對方還是搖搖頭,「目前局裡還沒這個打算。」
在一些行政機關的對外服務大廳,前來辦事的市民可以自己到飲水機前倒水,飲水機的座櫃裡有現成的一次性紙杯;在一些單位的會議室,儲藏櫃裡最多的也是一次性紙杯。每次會議還沒開,紙杯已經擺好、倒上熱茶了,為防止燙手,往往還兩個並一個「套」起來用……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上述場合及現象幾乎沒有發生變化,小小紙杯繼續「無所不在」。
與此同時,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也在逐層下發,不少市、縣級行政機關也已經接到。然而,相對於「夏季空調不低於26度」「減少電梯使用」這樣的措施,小小紙杯顯然很少受到關注,倡議「不使用一次性紙杯」,效果不能令人滿意。
誰用得最多?當屬機關
按理說,「不使用一次性紙杯」的通知在一些機關碰壁,最高興的應該是紙杯生產企業了。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部分紙杯生產廠的生意並不好做。因為去年以來原材料節節上漲,與部分行政機關不同,很多企業、社會團體都減少了一次性紙杯的訂單。
至於「不使用一次性紙杯」的倡議,紙杯廠大多數都表示「知道」,但是他們對記者強調,「不是『不再使用』,而是提倡『減少使用』『節約使用』。」
銀行、保險公司訂單少了
「現在物價水平這麼高,有的客戶減少了訂量,有的乾脆不訂了。」位於南京雙龍街的一家紙製品公司銷售人員感嘆,企事業單位的紙杯訂單明顯沒以前好拿,「很多單位要核算成本,雖然一隻紙杯沒多少錢,但長期使用也是一筆支出,有些企業從節約成本出發,不得不精打細算。再加上原漿紙也漲價了,生產成本上升,每隻普通紙杯基本要上漲1分錢。」他表示,為了加大銷售量,他們拓寬了批發市場的供貨渠道。
在南京的一次性紙杯行業中,客戶群中最為突出的是銀行、保險公司等服務性行業。不過多家紙杯廠坦言,這些行業的訂單量都在縮減,有的總量不變,但紙杯的規格也在變小。
一些機關訂量反倒增加
相比之下,位於秦淮區中和橋的另一家紙製品公司雖然面臨同樣的市場環境,但壓力似乎小得多。為什麼呢?只因為該公司的客戶中,有不少來自行政機關。負責人李先生先向記者介紹了一批企業大客戶:「蘇寧電器、雨潤集團、衛崗牛奶,杯子都是我們做的。」接著是行政機關,「玄武區、浦口區、疾控中心、地稅局……這些政府機關也都是我們的客戶。」
在訂量上,政府機關顯然「不輸」企事業單位,「疾控中心去年訂了30萬隻,今年訂了66萬隻;玄武區政府訂了20萬隻;地稅訂了幾百萬隻……」李先生說,這些訂單通常是一年的量,有的是訂貨單位自己使用,有的是整個系統統一訂購,例如區政府往往還會派發到下屬的街道或居委會,地稅部門還會分發到下屬區局,疾控部門可能還會用於防疫宣傳等。
經濟帳
多買點瓷杯 配個消毒櫃 一隻紙杯一毛錢左右
一家紙杯廠的價格目錄上顯示:2000隻9盎司的紙杯為一箱,每隻190克重的100元一箱、240克重的110元一箱、250克重的120元一箱,算下來每隻分別為5分錢、5分5、6分錢。「這是普通杯的價格。」廠家負責人說,通常訂做的都是印有單位名稱的那種,視套色的多寡價格也不同,顏色越多、圖案越多,價格也就越貴。行政機關訂購的紙杯便宜的1毛多錢,貴的幾毛錢。
停用派觀點:改用瓷杯,從長期來看是值得的!
據了解,在南京的行政機關中,也有一些單位「叫停」了一次性紙杯。
例如,南京市園林局出臺了一系列節能減排措施,其中有一條寫道:「禁止使用一次性紙杯。從9月1日開始,局機關各辦公室及會議室統一使用瓷杯。」該局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事實上從8月底開始,全局就已經停用紙杯了,為了保證瓷杯的衛生,專門購置了兩臺消毒櫃。
「我們原來用的紙杯是1毛2分錢一隻。」南京市園林局辦公室負責人也向記者算了筆帳,「一個月大概要用1000多隻,一年下來10000多隻。為此我們專門算過帳:共1440元。雖然錢不算多,但是一個會議下來,一扔就是好幾十個杯子,也蠻浪費的。現在局裡的工作人員都自帶杯子,瓷杯主要用於接待來客和會議,還專門配了一大一小兩個消毒櫃,放在不同的會議室,一個柜子900多元、一個柜子1400多元。」該負責人稱,每天上、下班前,物管人員都會把瓷杯拿出來清洗一遍,然後再放回消毒櫃,很衛生,來客都能接受。「看起來消毒櫃的一次性投資相對大些,但從長期來看是值得的,一次性紙杯其實也並不一定就衛生,而且還不利於環保。」
使用派觀點:有買消毒櫃的錢,能買多少紙杯啊!
瓷杯是否衛生,正是很多人所擔心的。但是停用紙杯、專門購買消毒櫃,這樣的做法是否值得,一些政府機關的看法卻不盡相同。
南京某局負責人向記者算了一筆經濟帳:「我們局裡去年訂了1萬多隻紙杯,到今年還沒用完,算下來沒多少錢。假如換上瓷杯,就算洗得再乾淨,客人心裡還是不舒服,誰知道共用一個杯子是不是衛生、有沒有傳染病?這樣勢必要配消毒櫃,這麼大一個單位,不可能像家庭一樣只配一個消毒櫃吧?現在通常兩三人一個辦公室,如果每個辦公室配一個消毒櫃,那得多少錢、能買多少只紙杯啊!」
環保帳
紙杯內膜一百年「不死」
——實在嚇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一次性紙杯沒有納入政府採購目錄,除了單位有特別採購委託外,可以作為易耗品自行購買。單純從「經濟帳」來看,一次性紙杯的開支的確算不上「嚇人」,可是看看我國從上到下的停用倡議,就會發現「環保帳」來得要重要得多!
採訪中,多家紙杯廠負責人都表示,「我們用的是原漿紙,很容易降解,也方便再利用。」然而,細心人不難看到,一次性紙杯裡有一層塑料薄膜,它是用PE材料做的,就像超薄塑膠袋一樣,埋在地下甚至一百年都不會降解,是汙染環境的大殺手。據稱回收利用時有專門的分離技術,但要想將這部分PE膜有效降解,至今仍然是個難題。
其次,原漿紙本身就是巨大的資源消耗品。生產一次性紙杯,連同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每年需要砍伐難以計數的森林、排出難以計數的造紙廢水、用掉難以計數的化工原料……如果僅僅考慮到便利和「提高生活質量」,將來勢必要付出更高的環境資源代價。
[ 小紙杯 大危害 ]
■紙杯內膜就像超薄塑膠袋一樣,埋在地下甚至一百年都不會降解,是汙染環境的大殺手;
■原漿紙是巨大的資源消耗品,生產一次性紙杯,每年需要砍伐難以計數的森林、排出難以計數的造紙廢水、用掉難以計數的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