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反物質」是無法被人類所利用的,但我們應該為此高興
相信愛好科學的朋友們已經聽說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有些人知道它是全球資訊網的所在地,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實際上它是一個歐洲粒子物理實驗中心。但是,隨著丹·布朗的小說《魔鬼與天使》的出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已經成為日內瓦著名的反物質生產實驗室。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虛構的,這些虛構的情節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人們對反物質的認識。
普遍誤解反物質物質
在Brown的小說中,開篇用了一個很大的標題「真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反物質不會產生任何汙染或輻射,而且極不穩定,會燒毀任何接觸到的物質,1克反物質所含的能量相當於20000噸當量的原子彈。」這篇文章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創造了「第一個反物質粒子」,隨後揭開帷幕,開始討論「這種高度敏感的物質是拯救世界還是…是用來製造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武器」。假如有看過小編以前的文章肯定對這樣的描述有自己的判斷。
這樣的「真相」不僅誤導了每個人,甚至是毫無意義的,但布朗小說的忠實讀者卻不會這樣認為。我們都知道,反粒子是在80年前被製造出來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近10年來,它更是合成了少量的反氫原子;為了使大量的反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宏觀可見的反物質,即使沒有考慮如何儲存,目前的技術也無法實現,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無法實現。但仍有人對反物質武器表示擔憂。我想,這些流言是無法消散的,正如阿拉伯瓶裡的妖怪不會甘心回到瓶裡一樣。
布朗小說中的虛構
一位科學家報告說,教皇在《天使與惡魔》中做了一個實驗,就是製造反物質,這和盤古在那一年開天闢地的實驗是一樣的。事實上,反物質的發現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宇宙大爆炸產生了我們所知道的所有能量、物質和整個宇宙,包括宇宙中的時空。我們還不能理解其中的奧妙。我們不能還原大爆炸這件神奇的事件,但我們可以研究之後發生的事情,它們最終將構成我們現在的宇宙。
巨大的能量在大爆炸之後轉變為物質和反物質。能是一種能被測量的存在。能源公司會在你消耗完能源後向你收費。如果你創造了一對物質和一組反物質,注入的能量等於它們湮滅時釋放的能量。您無法憑空獲得物質。若倒轉這一過程,當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時,就會湮滅成輻射能。在《天使與魔鬼》的序言中,這些能量是真實存在的,反物質被描述為完美的能量來源,「沒有任何汙染或輻射,只是一點微粒就足以供應紐約市一整天的能量。」如果沒有接觸到物質,反物質可能不會放出輻射,為了利用能量,需要將其與物質發生湮滅,此時會以輻射的形式釋放出其中所含的能量,如γ射線。
這篇小說描述實驗室的演示,也承認了輻射的存在,因為科學家要求男主角不要直視樣品,並且「遮住眼睛」事實上,輻射不屬於可見光的範圍,所以根本看不見,但卻會導致嚴重的細胞損傷,所以其實更應該保護身體的其他部分。現在告訴別人需要保護γ射線,並且宣稱「沒有副產品,沒有輻射,沒有汙染」,看起來是多麼荒唐。
令人失望的是,反物質無法「拯救地球」
當我們製造反物質時,第一步就是消耗能量來製造,但是在製造的過程中會消耗能量,反粒子的產生速度接近光速,所以需要更多的能量來馴服他們。許多反粒子在製備和存儲過程中丟失了,因此產生反粒子所消耗的能量將永遠丟失。其結果就是製造反物質後湮滅的能量還沒有用來製造它所用的能量高。
假設我們發現了大量含有來自於大自然饋贈的能量的反物質,那麼我們現在就可以使用它,而現在的能源問題或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但如果我們要自己製造反物質,它基本上就像製造電池一樣,它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比最初輸入的能量還要少。實在對不起,反物質並非「拯救地球」的靈丹妙藥。還好,它也不是「最致命的武器」。
看這兒你可能有一點失望,曾經被認為很炫酷的反物質其實並沒有被我們人類所利用,但是小編覺得這可能是件好事,我們不必擔心人類整天懸在頭頂致命武器。您認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