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質實驗,人類將開啟通往另一個未知世界的大門

2021-02-07 吳老師圍棋

神秘世界的大門概念圖

宇宙物質的反面是否匿藏著一個,我們人類還未曾發現的神秘世界?一直是人類期待揭曉的謎題。由於宇宙間的物質以一種縹緲虛無的狀態存在,顯得格外的撲朔迷離。如果我們人類不借用科學儀器去觀測,根本無從知曉他們的真面目。宇宙的結構以這樣一種科幻存在,引起眾多神學論者大呼「地獄」和「天堂」的真實性。回顧兩年前的一件事,非常讓人困惑,美國著名科學家羅伯特聲稱,宇宙中的物理量子層態存在一個接納人類「靈魂」的未知世界。這種科學結論頗具爭議,也是迄今為止最大膽的科學腦洞假設。

時空隧道

科學家根據宇宙起源理論推測,反物質始於大爆炸後的條件,並潛伏在成長的宇宙中。為了能夠證明推測更具科學權威性,上世紀90年代,歐洲的物理學家在CERN實驗室,通過低能反質環加速器捕獲到氫粒子的反狀態,證明了宇宙中確實存在反物質。隨後,美國、歐洲和中國的物理科學家相繼在氫、中子、電子領域再獲得新突破,發現了各類不同粒子的反狀態。從此,反物質的神秘大門為人類而敞開。

反物質世界

反物質的被發現,在宗教學家看來,魔鬼世界的大門已經被人類打開。這種說法,科學家非常反感。按照科學家的定義,物質粒子世界如果被人類完全破解和利用,將會實現第六宇宙速度的反物質動力飛船。擁有如此般的速度,脫離引力不再只是夢,人類將開啟通往更高級文明的大門。此前,美國宇航局(NASA)的未來太空計劃要研製反物質推進器,希望利用四十年時間,實現訪問4.3光年距離內的星系。

反物質動力飛船

轉自:汽航島

相關焦點

  • 觸摸「反物質世界」的大門,只需要你手中的香蕉
    狄拉克創造性地將負能解理解為反粒子的能量,他認為對於每一種粒子(particle),都存在一個對應的反粒子(antiparticle),這兩種粒子性質相同,只有電荷是不同的。比如與電子對應的反粒子是正電子,這種解釋為人類打開一個全新的」物質世界」——反物質世界。
  • 地球上真的只有地表有人類嗎?探索通往地下世界的大門!
    地球,一個龐大的載體,它的存在至今已經有45億年的光景,而人類在地球上只有短短兩三百萬年的歷史。(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既然地球的年齡比人類多這麼多,那人類是怎麼知道地球已經存在了那麼久的?當他們向世人描述他那奇妙的經歷時,大部分人總是嗤之以鼻,認為這只是他的臆想和誇大其詞,世界上不可能有那種從他口中說出的神秘東西,認為他就是個譁眾取寵的傻子。而少部分的人則願意相信,畢竟地球上還有很多很多人類用科學解釋不了的事物。然後他們津津樂道的將這那些人的經歷又講述給身邊的人,一傳十十傳百,當然還是大部分人不願意去相信這荒誕的故事,而那些少部分人繼續自顧自的講述著。
  • 改變世界的三個實驗:人類DNA直接影響物質世界
    1993年到2000年間的一連串實驗,證實宇宙間存在著一個基礎能量場。這裡選擇了其中三個實驗,它們能清晰的說明,重新定義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在下列實驗發表之前,大家相信,如果兩個「東西」一旦完全分離,就無法影響彼此,之間也沒有連結。
  • 氫的反物質「反氫」的物理性質被CERN測量,反物質研究迎來突破!
    這項研究將幫助人類進一步理解宇宙,我們知道,作為宇宙中最簡單的原子,正氫的精細結構和性質已經基本上被人類摸透了,但是由於反物質的難以製造和保存(與正物質接觸會直接湮滅,而人眼所見的物質都是正物質),在此之前,科學家們關於反氫的研究一直都沒有什麼進展。
  • 事實上「反物質」是無法被人類所利用的,但我們應該為此高興
    事實上「反物質」是無法被人類所利用的,但我們應該為此高興相信愛好科學的朋友們已經聽說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有些人知道它是全球資訊網的所在地,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實際上它是一個歐洲粒子物理實驗中心。
  • 關於物質-反物質對稱性破缺的發現
    撰文 | 陳繕真(義大利核物理研究院) 2019年3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宣布,他們在粲夸克系統中也找到物質和反物質不完全對稱的證據。「物質和反物質」、「對稱與不對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從頭說起。
  • 反物質是什麼,人類是如何發現反物質的?
    可是,這個方程也有一個問題,他在計算粒子速度的時候,使用的是正常世界的公式。而在微觀世界,粒子都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著,用宏觀世界的公式就顯得不合適了,而是要考慮到相對論的效應才可以。那麼,相對論是什麼效應呢?相對論告訴我們:物體的移動是不能超過光速的。
  • 項陽:科幻是一條通往未知世界的通道
    抽象思維讓我習慣於去做一些思維實驗,構造出一些光怪陸離又和現實世界有微妙相似感的世界觀;但是,身為數學系的學生,我缺乏其他理科生工科生擁有的具體科技知識,因此總覺得自己寫的東西缺點「硬」的味道。而對其他方面的影響,最顯著的影響就是,我只要報出這個專業的名字,就會招來一大片驚奇的目光,仿佛在看一隻大熊貓。問:在您看來,理科視角和文科視角在科幻文學藝術作品的賞析和創作中有什麼不同?
  • 在宇宙中,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區別?
    在目前的宇宙學模型中,能被人類從電磁波頻段「」看見」的物質,只佔到宇宙質能總量的4.9% 「可見物質」之外,是佔比26.8%的暗物質和佔比68.3%的暗能量,迄今為止人類也能發現它們的存在。
  • 研究反物質:尋找另一個「我」
    狄拉克創造性地將負能解理解為反粒子的能量,他認為對於每一種粒子(particle),都存在一個對應的反粒子(antiparticle),這兩種粒子性質相同,只有電荷是不同的。比如與電子對應的反粒子是正電子。這種解釋為人類打開一個全新的「物質世界」——反物質世界。
  • 可以帶你穿越到「平行世界」的SCP!見證另一個地球發生的浩劫!
    SCP基金會秘密收容著一個紅色圓盤物體,在這個圓盤上布滿了黑色的位置符號和環形刻痕!通過它你可以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次元維度」!見證另一個平行世界中地球正在發生的一場浩劫!最後基金會將093放置在一個鏡子上並進行監控。
  • 何為反物質,反物質的源泉,對反物質人類知多少?
    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其中一個更有趣的存在就是反物質。反物質是一種較正常物質而言,僅具有相反電核的物質,除此之外,據我們所知道的,它的行為方式與正常物質一樣,如果你有很多個反物質,它就可以形成原子,形成星球甚至外星物種。
  • 雙縫式實驗證明:反物質既是粒子又是波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研究人員首次使用電子的反物質——正電子,進行了著名的雙縫式實驗,結果表明其符合量子理論:既是粒子又是波。雙縫式實驗證明了量子物理學的基本原理之一:點狀粒子也是波。
  • 上熱門的「反物質」既是粒子又是波,到底是什麼樣?
    物理學家很早就知道,幾乎所有的東西(光和其他形式的能量,還有你身體裡的每一個原子)都是以粒子和波的形式存在的,這是一個被稱為粒子波二象性的概念,這在實驗中一再被證明。但是反物質粒子,除了電荷和自旋相反之外,與它們的物質伴侶是相同的,要進行實驗就困難得多。這些物質的孿生體通常在巨大粒子加速器中短暫存在。
  • 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
    量子力學可能崩塌你的「科學」世界觀: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量子力學的詭異現象量子力學也是自然科學史上被實驗證明最精確的一個理論,但是量子的觀念,沒有人能夠理解。我說的沒有人能夠理解,絕不是指像我們這個層次的人,而是說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都不能理解。那麼量子力學最不好懂的是些什麼問題呢?
  • 反氫原子是什麼?研究者:或通過它揭示反物質的真正樣子
    隨著量子物理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研究深入到微觀世界,讓人類有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比如說反氫原子就是其中之一,它也遵循著量子效應,同時也是反物質的一種重要組成形式,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人類死後真的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嗎?聽聽死而復生的人是怎麼說的?
    在保障了基本的溫飽以後,人類慢慢地開始關切起自己的將來。其實菸酒這個問題就好似一個偽命題,因為本質上,沒有人存在長生不老,每個人的最終宿命都是死亡。但是,死亡以後是如何的呢?人類能不能在死後進入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又是如何的模樣呢?要解答這些問題太過的艱澀,但卻可以順理成章地對中國人在人類死後的預想方面進行一番推演。
  • 人類如果掌握了反重力技術,世界將會怎樣?
    反重力理論中,一個更為基礎的理論,涉及反物質。反物質是由反粒子組成的,反粒子的物理電荷,與其在正常物質中的等價物相反。它們不是有正質子和負電子,而是有負質子和正電子,兩者中的中子都保持中性。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成功地製造了反氫,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也製造了反氫。
  • 62.5萬億美元1克,一億年才能生產1克,反物質為何如此神奇?
    正物質的電子帶負電,質子帶正電,而反物質的電子帶正電,質子帶負電,例如氫原子和反氫原子,氫原子由一個帶正電的質子和一個帶負電的核外電子構成,而反氫原子由一個帶負電的反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反電子構成。反物質的這種特性,使得它成為了理論中未來星際旅行時最理想的燃料。只要基礎材料技術足夠發達,以反物質作為推進動力的宇宙飛船完全能達到0.5倍的光速。那既然反物質如此的厲害,我們為什麼不批量製造呢?為什麼只在實驗室裡造出及其微量的反物質用於實驗研究呢?
  • 法院:婚姻為雙方開啟了人生另一個階段的大門
    婚姻為雙方開啟了人生另一個階段的大門,它帶來的不僅是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一個相知相伴的人、一個溫暖的家庭,還有一份對彼此的責任。上面這段話出自於一份法院離婚判決書中的內容,這跟我們一直冷冰冰的法院似乎有著極大的差別。婚姻不易,不僅是夫妻維繫婚姻不容易,也是指夫妻能夠相遇、相識、相識不容易。那麼一段婚姻,又有哪些維繫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