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八大基本原則,必須知道的教學常識

2020-08-27 班主任智庫

全文長 16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2 分鐘


直觀性原則


對應: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規律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儘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


直觀手段種類繁多,一般分為三大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語言直觀。


啟發性原則


對應:雙邊性規律,即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規律


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性相統一的規律提出來的。


教學活動要靠教師的啟發誘導,使學生處於積極的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自己的能力。


同時,教師要善於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和生生關係,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鞏固性原則


名言俗語,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


循環漸進原則


對應: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順序性規律


教學要按照學科基礎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知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智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學生的認識活動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向前發展過程。


循序漸進原則反映了科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學生智力發展的規律。


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就應當按照學科知識的系統性進行教學,注意各學科之間的聯繫,按照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進行教學,由淺入深、由簡到繁。


因材施教原則


對應: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個別差異性


中學生個體之間往往存在著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因此教師的教學要處理好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的關係。


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的學習要求,促進他們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多種不同的教學措施,使學生的才能和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貫徹這一原則,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發展特點和能力水平,然後堅持集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對應: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規律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中要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中去理解知識,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教學中要聯繫社會生活的實際、聯繫學生自身發展的實際。


只有讓學生把知識的講授與生動的實踐相結合,把學習知識與運用知識相結合,才能解決好教學中的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動腦與動手的關係。


一方面,教師要切實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


另一方面,教學要聯繫實際,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知識運用於實際,進而發展學生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對應: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規律


又稱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是指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量力性原則


對應: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階段性


量力性原則又叫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相關焦點

  • 教學的八大基本原則,必須知道的教學常識!
    三、鞏固性原則(名言俗語,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四、循序漸進原則(對應: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順序性規律)  教學要按照學科基礎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知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智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學生的認識活動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向前發展過程。
  • 八大教學原則之記憶口訣(二)
    上一期我們了解了八大教學原則的前四則,這期我們接著了解後四則以及你們期待的記憶口訣。(五)循序漸進原則(系統性原則):即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原則又稱系統性原則。我國古代的教學注重按一定順序進行。
  • 教育學之八大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核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八大教學原則是考試中常見的知識點,有這樣一類考查形式,即以俗語或名人名言進行考察,今天我們一起來總結下考試中常見的這些話。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指既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既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道德品質。此原則體現了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相統一的教學規律。
  • 教學八大原則的記憶策略
    在《教育學》中教學的八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學起來都顯得特別費力,常常會將這八大原則弄混,讓學習變得很苦惱。今天教大家個方法快速記憶這八大原則:首先大家通過聯想記下這八個數的具體形象:1像學校升國旗的旗杆、2像白鵝、3像耳朵、4像楊帆起航的帆船、5像秤鉤、6像勺子、7像鐮刀、8像八葫蘆。現在大家在心裡想像它們的形象。
  • 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上)
    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有幾個大的考試模塊是考查的重點,分別是課程、教學、德育三大模塊。在之間的文章中,老師曾經為大家分析過教學的基本規律,今天在這裡,繼續為大家來分析一下另一個重要的考點——教學原則。此部分知識點出題形式依然多樣,全體型備考。包括:概念反考(單選),俗語、俗語、例子反選題(單選),教育原則與教學規律對應(單選),簡答題,論述題和案例題等。
  • 八大教學原則,小學科二經常考!
    那麼具體的常用的教學原則包括以下八大原則:基本含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基本含義: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 如何在一分鐘內記住八大教學原則?手慢無!
    下面我們以八大教學原則為例,教給大家如何在一分鐘之內快速記住複雜的知識點?提到教學原則,很多同學都能想起那麼幾個,比如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鞏固性原則等等,而不能毫無遺漏地把這八個原則說出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一種記憶術,叫口訣記憶。趕緊記好了!"馮鞏找陰涼,尋思理直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來逐一分解一下。
  • 教學原則的詳解
    教學原則這個知識點在陝西特崗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點,單選,多選和材料分析題中都有可能出現,主要考察學生對八大教學原則的理解,要求學生能夠從實際的教學案例中判斷出案例中使用了那些教學原則。因此,我們要掌握八大教學原則以及它們的貫徹要求。(一)教學原則的概念教學原則是指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
  • 教育理論考點-教學原則
    教學部分總的來看有四大規律,八大原則,四大類方法,以及五大個環節,八大環節往往在主觀題當中考察較多,作為考生,應當對這一部分有一定的關注,八大原則需要抓住其本質,利用一些名人名言或古語俗語來進行適當的理解。(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1.基本涵義雙基(科學性)+德育(教育性)教育。
  • 談新課程有效教學的基本原則
    教學原則是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是根據教育教學目的和教學規律提出的教學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有效組織教學活動的指導原理,是在總結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教學規律而制定的。   一、目標性原則   二、漸進性原則   三、科學性原則   四、啟發性原則   五、發展性原則   六、分層施教原則   一、目標性原則   目標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求,以學生為行為主體,結合「課標」要求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有計劃地組織教學過程
  • 遊戲教學的基本原則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遊戲教學的基本原則   1。遊戲的開展應有一定的目的性。   遊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必須與教學密切相關。
  • 教師招聘:教育基礎與能力八大教學原則之記憶口訣(二)_北京中公教育
    本文介紹教育基礎知識八大教學的記憶口訣。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五)循序漸進原則(系統性原則):即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原則又稱系統性原則。我國古代的教學注重按一定順序進行。
  • 如何在一分鐘內快速記住八大教學原則?一個口訣快速搞定!
    備考教師編制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教育學需要記的知識點繁多而複雜,經常是記了忘,忘了又記。比如八大教學原則,有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鞏固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對此小夥伴們都快要瘋了!記兩三個還可以,一下子上來八個,如何才能記住他們呢?
  • 教師招聘:教育基礎與能力八大教學原則之記憶口訣(一)
    本文介紹教育基礎知識八大教學的記憶口訣。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八大教學原則之記憶口訣(一)教學原則是從人們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從孔子、《學記》到誇美紐斯、赫爾巴特、烏申斯基等逐步形成了直觀性、系統性、啟發性、鞏固性等傳統的教學原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教育知識與能力中涉及到的高頻考點——我國常用的八大教學原則。
  • 八大教學原則考試類型分析
    教學原則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點內容,考試題型有單選、多選、簡答、案例分析。單選題可以考教學原則的涵義、例子以及與教學過程規律的對應;多選題可以考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簡答題可以考其中一條教學原則的涵義和貫徹要求;案例分析題通過對一個教學過程的描述讓考生分析材料體現了哪些教學原則。所以,這部分知識非常重要,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
  • 理論課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教師招聘考試往往會給出一定篇幅的教材,要求學生據此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講或說課,如果想要取得較數,教學設計過程中就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準則。(1)知識點的選取由於理論課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而試講時間有限。(2)重難點在選定教學知識點以後,就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重難點的設置。教學的重點是學生需要在本節課達成的教學目標,而教學難點一般是學生較難理解,容易犯錯的地方。重難點的選取一定要準確,因為如果教學重難點選取失誤,那麼整個課堂的重心就會有偏差。
  • 教學原則(節選)
    知識內容: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節選(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1.基本涵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強調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的結合。比如講屠呦呦教授研究的青蒿素時,講了科學家的科研精神。
  • 教學原則
    在備考的過程中要理解相應的重點原則,一些原則的要求也要做到適當的識記(一些重要的原則如:理論聯繫實際、直觀性、啟發性、量力性等原則)一、教學原則的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
  • 教學(一)——教學概述、教學過程、教學原則
    3、教學的意義:(1)教學是傳播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會經驗再生產、適應並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力手段。(2)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是培養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
  • 編制教學目標的原則
    編制教學目標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體現著目標教學的教學思想。一、標準性原則所測標準性,就是編制教學目標只能以國家制定的教育方針、教學大鋼及課程的基本要求為標準。在編制教學目標時,必須處理好目標與大綱、教材的關係。教學大綱體現了國家對學校的總要求,它只能列出必須學習的知識範及基本要求,不可能對每項知識達到什麼水平層次提得非常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