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我國的抗疫防疫工作十分艱巨,不能進行人群聚集。為了保護支教人員和學生的人身安全,今年支教隊採用了線上支教的方式展開支教活動,透過屏幕對河南省湯陰縣一所小學的學生們進行授課。這是我院支教隊創設以來第一次以線上的方式支教,我們都對即將要面臨的支教工作既擔憂又期待。
在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動中,「綠之夢」小課堂和孩子們「雲遊大自然」,觀察地球各地的風景,但是,汙染正在侵蝕著地球的美麗,我們都能切實的感受到國家的飛速發展,可隨著而來的是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是一切發展的前提,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臨的考驗。以一名大學生的視角來看,從小對孩子們進行環保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大人們要為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榜樣,在餐桌上的「光碟行為」,吃不完打包帶走,隨手撿起垃圾,做好垃圾分類,保護花草樹木等等;社會以及學校的環保宣傳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們傳遞環保知識。他們正是建立思想的年紀,在小時候就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會對以後的行為有莫大的影響。
「我眼中的地球」繪畫課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一千個人的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於地球的認識是迥異的,有的孩子畫了綠色的地球,也有孩子畫了滿是工廠的灰色地球,還有孩子畫了充滿未來感的地球……有個小男孩問我,將來的地球真的會像電影裡描述的那樣嗎?高科技充斥著人類的生活,大家都生活在金屬堆砌的城市之中。我問孩子們,你們想過那樣生活嗎?他們都搖著頭。是啊,雖然我們一直感嘆著科技的發達,但是如果是以破壞綠色生命為代價的話,又有誰能接受呢?我們來自於自然,要對它抱著感恩的心,未來的地球會成為什麼模樣無從得知,但我希望孩子們認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保護地球的環境就是在保護自己。
在向他們授課的過程之中,我也在反覆的思考,我自己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去為環保做貢獻?答案是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維護,用自己的行動帶動一群人的行動,齊心協力從小事做起。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環境為我們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必需的資源和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經作為一個不可迴避的重要問題提上了各國政府的議事日程。
保護環境,減輕環境汙染,遏制生態惡化趨勢,成為政府社會管理的重要任務。對於我們國家,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解決全國突出的環境問題,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政府面臨的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我們的子孫後代將來只能生存在沒有綠色的鋼筋水泥金屬的世界裡嗎?這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保護他們心裡的「綠之夢」,合理利用資源,建設環境友好型經濟,讓地球一直生機勃勃而不是烏煙瘴氣。
綠之夢」小課堂的支教隊員和孩子們從陌生到熟悉,沒有教學經驗的我們從不知道要為孩子們準備什麼樣的課程而苦惱到有許多想法去設置內容,為了讓同學們在課程中了解更多關於環保的知識,我和隊員認真備課,把那些生澀的文字轉化為孩子們易於接受的圖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沒有任何講課經驗到駕輕就熟地錄製微課,慢慢地把課程完善,雖然我們的相見局限在一塊屏幕裡,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對於支教的熱情。第一次進行線上支教,我非常珍惜這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這段支教的時間裡,我迷茫過,緊張過,感動過,開心過,看著屏幕裡孩子們單純的眼神,要為他們帶去知識的目標就更加堅定了,和他們一起學習如何保護環境的過程中也督促著我去探索更加環保的生活方式。
將自己投身於社會實踐中去,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在支教的過程中我收穫了從未有過的人生體驗,真誠的希望會有越來越的大學生參與到鄉村支教中,為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帶去快樂。我眼中的支教不是為了向孩子們講解多少課本上的知識,而是想讓同學們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對於我們和孩子們來說,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在這段期間學會了與他人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重新認識了自己,最開心的時刻就是上完課後孩子們對課堂的反饋,能讓他們有所收穫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他們對我們的認同感給了我們更大的信心,原本我們對這一次未知的旅程充滿了擔心迷茫,看到他們對教學內容的認可,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支教就像一列行駛的列車,你會在旅途中認識形形色色的人,共同享受一段時光,它總會在某一站停下,但是停下並不是結束,這一路上總會有新的旅客踏上這段旅程。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青年大學生願意投身到支教中去,為留守兒童編織一個夢想。?(通訊員 趙含笑)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