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的歷史,其實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由萌發到興盛的過程。在這段蓬勃發展的歷史中,一直有那麼一群人,以文字為載體,在網際網路這個新世界裡揮灑自己的才華,書寫精彩故事。
2002 年,當「四大殺手」已經以各種方式離開網絡寫手的舞臺時,「起點中文網」成立了。一年多之後,「起點中文網」通過 VIP 會員制開啟了在線付費閱讀制度,奠定了中國網絡文學的基礎商業模式。
至於 @南派三叔 的變現,在此也不必贅述了,光《盜墓筆記》這一個 IP 就讓他賺得盆滿缽滿了。在這個過程中,他有直接獲得版權收益,同時,由於作者的特殊身份,他還經常被邀請作為其作品的影視劇監製或編劇,以及作為相關遊戲的世界架構師,在此過程中,也可以獲得很多收益。
隨著中國網絡的發展,灰暗的臺式機開始有了顏色,BBS 上能夠加載出圖片,不少人想一睹這些屏幕寫手後的真容,網際網路邁進了「有圖有真相」的圖文時代。
不同於表達思想的文字交流,這時候依靠一組高顏值的清純圖片就能走紅網絡,一些人甚至開始用「博醜」、「出格」進入大眾的視野,並且慢慢孵化了策划走紅的幕後推手。
移動網際網路端興起後,圖文模式更是廣受喜愛,人們更愛看到輕鬆詼諧的短文字配上生動的圖片。網絡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QQ空間、微博、微信、豆瓣、小紅書,一起迎來了紅人們的百花齊放。
她們有的靠清純顏值轉型影視劇,有的積累名氣後就出席活動,接推廣變現,更有的在電商平臺的扶持下,從顏值模特轉型到淘寶店主,打破一個又一個商業記錄。
2002 年 8 月,@史恆俠 在北大 BBS 考研板塊發了一篇帖子《北大,你是我前世最深最美的痛!》,她沒想到這個帖子能成為當天 BBS 的十大熱門話題之一,更想不到北大論壇可以幫她走上初代網紅的道路。
雖然連續三年考研失敗,她依舊活躍在北大 BBS 上。2004 年@史恆俠 在「水木清華」和「北大未名」上發布了一些動作誇張、博人眼球的照片,並且配上犀利的文字: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潔的氣質讓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眾人的目光無情地揪出來。
芙蓉姐姐
這樣誇張的文風和「出格」的圖片,在 2004 年的中國是不多見的,大家圖著新鮮,戲稱她為「芙蓉姐姐」。芙蓉姐姐自己也沒想到,她開闢了中國網紅的圖文時代,走紅原來可以靠「出格」。
據說她曾創造了 5000 人同時在線等她的壯舉,跟貼人數甚至能達到 120 多萬條,超過當時的杰倫哥。
後來,芙蓉姐姐開始出演網絡短劇,推出個人單曲,甚至舉辦演唱會,初代網紅成功實現了轉型和變現之路。
其實,早在 2004 年,芙蓉姐姐的走紅背後就有「網絡推手」,根據你的走紅趨勢,來策划走紅方案。在網絡推手還比較混亂的年代,@楊軍 首先成立了一家專業的網紅推手公司,相當於現在的MCN公司,策劃出了 2005 年的「天仙妹妹」。
天仙妹妹的走紅跟芙蓉姐姐如出一轍,不過不再是「博醜」路線,也有了更專業的公司孵化。起因是一名網友在四川阿壩州旅遊後,在論壇上發表了《單車川藏自駕遊之:驚現天仙MM?!》
天仙妹妹
清純的外表讓天仙妹妹火得一發不可收拾。當時,專門介紹天仙妹妹的論壇多達 700 多個(相當於現在的各大後援會),和她相關的帖子,一天光點擊量就有 10 萬多次。
後來,天仙妹妹開始上綜藝節目,演電視劇,成功轉型並變現。據她的推手公司稱,剛開始推「天仙妹妹」時,就註冊了「天仙妹妹」全系列商標。
公司還與當地政府合作,推出了「天仙妹妹牌」櫻桃,積極開發蘋果、李子、牛肉乾等後續產品,甚至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旅遊經濟都帶來 30% 的增長。可見,初代網紅的商業價值就已經不容小覷了。
論壇時代慢慢消退後,QQ 空間進入人們視野。
空間捧紅了《飛向別人的床》的作者 @CK沉珂,以及同樣靠清純顏值走紅的「奶茶妹妹」章澤天。不過,沉珂爆火一年後就在社交平臺消失了,多年後復出已成人妻人母,奶茶本身背景就非常優渥,我們不談變現一說。
奶茶妹妹走紅照
但是,靠著網絡,走出自己小山村的「鳳姐」就不一樣了。
2009 年的上海街頭,一位個子矮小、長相不符合大眾審美的女生在四處派發她的徵婚啟事。
啟事上的宣言非常奪人眼球:「必須畢業於北大、清華或國外名校;必須具備國際視野;必須為沿海或北京、天津等地戶籍;身高 173-183,長得越帥越好。」
她稱自己「自 9 歲起博覽群書,20 歲達到頂峰,智商前 300 年後 300 年無人能及,主要研讀經濟類書籍和《知音》、《故事會》等人文社科類書籍」。
而實際上,她身高 145 cm,長相普通,大專畢業,家境貧寒。可以說是老天把她的命運設置成了 hard 模式,她主動找過 @楊軍(策劃出天仙妹妹)來炒作自己。
楊軍的公司也坦然接受,並且對「鳳姐」的角色有所塑造。公司幫她寫好徵婚廣告詞,發帖時首發選擇了貓撲、天涯等社會影響力較廣的網站。並且自己不斷頂帖,轉帖,回帖來維持熱度,慢慢地引導網友自主轉帖,讓「鳳姐」徵婚帖子出現在各大門戶網站的新聞板塊。
之後,傳統媒體的大量跟進實現了「鳳姐」的成功變現。江蘇衛視「人間」欄目在「鳳姐」火起來後,很快就請她做了一期節目,因極具戲劇性和爭議性,再次變成一個社會話題。
同時,「鳳姐」通過接整容、婚紗等廣告,在熱度中持續變現。
所以,初代網紅的變現大都遵循著這樣一個邏輯:進軍論壇、BBS、社交網站、門戶網站及社區報導——傳統媒體跟進,大面積跟風報導——在社會上形成知名度,贏得廣告商關注。
2010 年,新浪微博上線,當年 4 月,新浪微博註冊用戶超過 1 億人,每天發布超 2500 萬條微博;2013 年,微博註冊用戶已超 5 億人,而當時的網民只有約 6.18 億人;微博著力於扶持自媒體,培養意見領袖,直接推動了一大批新時代網紅的出現。
此時,中國網際網路也從 PC 時代大步邁進到移動網際網路端,人們在手機上隨時隨地可以接觸到各類信息,短文字+圖片的方式,配合新浪微博的平臺,孵化出一大批段子手。
網絡推手也變得更加專業化,當時成立了四大段子手公司:@鼓山、@蜂群、@樓氏、@牙仙。
段子手們根據自身特色,涉獵時尚、美食、旅行、音樂、吐槽、星座、八卦等各種領域,幾乎涵蓋了內容生產的多種形式和垂類。
@留幾手、@回憶專用小馬甲、@同道大叔、@英國報姐等初代段子手,在自身領域中都積累了一大票粉絲,主要通過接廣告、參加線下活動、策劃事件營銷等方式實現變現。
其他平臺上,圖文模式也在不斷發酵。
小紅書靠著圖文推薦海外好物給達人們創造了另一個流量平臺,豆瓣上的@西門大嫂、@晚晚、@張辛苑、@南笙 等人也憑藉才華和高顏值搏出位,積累名氣之後,她們有的轉型自媒體,有的寫書當作家,還有的拍上了電影電視劇。
西門大嫂豆瓣成名照
另一邊,騰訊在社交領域孵化出微信,到 2013 年,微信用戶突破 6 億人,公眾號約 201 萬個。網紅們又有了新的輸出環境,也有了「自媒體」這個專屬名詞。
@深夜發媸 的徐老師巧妙地從寫文字小說進軍到圖文時代做時尚號,現在已經成功打造出頭部自媒體大號;@西門大嫂 從豆瓣女神轉型到自媒體大 V ,她從不給自己設限,不精耕任何一個垂類,而是從生活的方方面面收穫了全網 600 萬粉絲。
圖文模式可以說是開啟了中國網紅百花齊放的時代,直到今天,各類圖文博主屢見不鮮。
在各自領域做到大 V 或者是小 KOL,通過商家的廣告投放,給自己的平臺報價,生成自己的帶貨連結,從產品中提取 CPS 分成,有的開創自有品牌,利用粉絲流量自行賣貨。
說到自有品牌,絕對少不了電商平臺的扶持。在圖文時代的孵化中,電商模特以姣好的身材和顏值快速吸粉,他們的變現模式也非常簡單直白,開創自有品牌在淘寶賣貨。
2014 年,@張大奕 從淘寶模特轉型成為淘寶店主,憑藉個性穿搭和直爽的性格,兩年內微博粉絲數從 30 萬人增長到 400 萬人,如今她的微博粉絲數和淘寶店鋪關注人數都已破千萬。早在2015 年,她的淘寶店進帳就可達 3 億元。
2015 年雙十一期間,女裝 C 類店銷售前十名的店鋪中,有 6 家的店主是網紅。第一名@張大奕 單日銷售額達到 6000 萬元,其他店鋪也均突破 2000 萬。像張大奕這樣的電商模特還有很多,@雪梨、@周揚清、@十元詩苑 等人都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
@雪梨 的新浪微博目前有 756 萬多粉絲。她創立了網紅經濟公司「宸帆」,推出嬰幼兒品牌。2018 年雙十一,開場不到 10 分鐘,宸帆的交易額破億元。而張大奕的「吾歡喜的衣櫥」開場 30 分鐘就衝進了全網女裝熱銷前 10 名。
根據騰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6 年,85% 的網紅已經通過廣告、電商、籤約和創業四種主要方式實現了個人品牌的變現。
變現方式上,34% 的網紅擁有淘寶店(主要包括服裝、美妝等),25% 的網紅仍然依靠廣告。值得一提的是,有 13% 的網紅選擇籤約公司,包括網紅孵化公司、經紀公司等。
在 2017 年@姜思達 的節目「透明人」採訪中,某網紅經紀公司 CEO 表示,目前微博上 90% 的大 V 網紅都有團隊和經紀公司。尤其是電商網紅,她們的變現之路需要有前期流量端的運營人、內容創意的人、後端供應鏈的人、最後再由網紅po出圖文作為完美的呈現。
這意味著,圖文時代發展到後期,網紅走向了產業化的道路。網紅孵化公司在對網紅或新人進行專業包裝後,更利於迅速聚集人氣。同時,孵化公司可以幫助聯繫供應商、電商和廣告商,迅速將網紅的流量變現,完成產業閉環。
圖文之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上網成本的降低,視頻成為廣受歡迎的內容載體。
視頻展示的信息更加生動活潑,更具有娛樂性,也更加能夠捕獲用戶。
從早期呈現在長視頻平臺和微博等地的網絡視頻,到新出現的 vlog 和豎屏劇,都湧現出多才多藝的網絡紅人,他們也藉助這種受眾廣、傳播快的內容形式收割著流量,最終實現變現。
網絡視頻打破了演藝明星霸屏的局面,讓更多人可以在大眾面前露臉或展示自己的作品。
2016年,@papi醬 的「上海話+英文」視頻躥紅,一時間圈粉無數,搖身變成「宇宙第一網紅」,這也成為她變現的籌碼,當時,她的單條廣告價格高達 2200 萬。
她還開起了淘寶店「papi醬心智造」,在視頻的導流下,店內商品可以輕鬆快速售罄。
去年,Papitube 還掛出了「時尚火鍋品牌運營」和「手遊主策劃」等崗位的招聘啟事,試圖將變現視野拓展到線下店和衍生品。
當然,如此奪目的戰績離不開團隊的加持,三年後,@papi醬 的公司 papitube 迎來三周年,此時旗下已匯集了近百位博主,內容涉及吃喝玩樂等多個大流量領域,全網粉絲 3 億+。
同在@papi醬走紅的 2016 年,四川深山裡有位叫李子柒的姑娘,在美拍上傳古風美食視頻,隨後在 2017 年進入大眾視野。她的變現方式主要是廣告。
李子柒在做烤麵包窯
同批走紅的還有@大連老溼王博文 @王尼瑪 等一系列視頻博主,他們通常有顏也有才,還能堅持高質量的視頻內容更新,這些源源不斷的產出都成為他們變現的籌碼。
比如@大連老溼王博文就經常接廣告接到手軟,京東等大品牌都對他青睞有加。
這些發跡於早期的網絡視頻紅人的內容功底一般都很紮實,這也為他們趕上如今的短視頻風口做好了鋪墊。現在,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他們依然佔據著頭部的位置,也成為短視頻變現紅利的寵兒。
普通人想做視頻網紅,畢竟還是有一定的門檻,無論在內容力和技術力上,網絡視頻的生產都會將大多數人拒之門外。而且,普通大眾真的有欲望去做「演員」嗎?
一個新的視頻形態似乎正在為我們帶來新的想像,也被一批業內人士奉為新的流量窪地。
那就是 vlog ——視頻博客。它既是高級玩家的新大陸,又是普通網民易上手的分享自我生活的途徑。
日前,抖音全面開放 1 分鐘視頻權限,還豪擲 10 億流量扶持 Vlog ,意在鼓勵用戶發布 Vlog 。
在今年 5 月的網絡視聽大會紀錄片論壇上,嗶哩嗶哩副董事長兼 COO @李旎 透露,Vlog 已成2019 年 B 站增長最快的作品類別,目前在 B 站已有 150 萬投稿、38 億播放,相關的 Vlog 創作者數量達到 50 萬。
洪流之下,甚至一些明星連 vlog 的正確發音都不知道,就開始跟風營業了。
時間回溯到 2017 年,國內初代 vlogger @王曉光 作為較早的入局者,率先積累了一批粉絲。他開始只是拍一些自己的日常,後來為了商業化,他試著選題化地去進行創作。
另一位 vlogger @史裡芬 瞄準河北這塊荒誕景點眾多、人口量大的流量寶地,發布探訪視頻,雖然他本人並不會在視頻中露面,但精妙、緊湊的畫外音配合視頻,極盡沙雕搞笑之能事,同時又有一定的知識性。
史裡芬 vlog 之《河北一口氣出土十條活龍》
他的一條視頻大約 2 ~ 3 分鐘,平均每 3 秒甚至每 1 秒就有一個笑點。其「保定動物園」、「東方霍格沃茨」和「邢臺萬和宮」等幾個視頻都曾上過微博熱搜前十。
@史裡芬 目前的變現方式主要是廣告。不過在這個若隱若現的風口下,一些 vlogger 對 vlog 的「錢景」似乎並不完全持樂觀態度。
頭部 vlogger @井越 曾在新榜報導中稱:
「 vlog 跟其他短視頻的模式區別在於,vlog 是有可能全民化的,因為它切中了所有人的欲望,但如果你想拿它賺錢的話,這就是另外一回事。」
「 vlog 就算是風口,也是平臺的風口。當然好的 vlogger 會越來越多,但總的來說平臺獲益更多,也就是你賺 vlogger 錢的可能性要大於你做 vlog 賺錢。」
另外,vlog 這種視頻形式雖然讓 @史裡芬 和 @井越 這樣的創作個體如魚得水,但素人要想複製此般成果卻並非易事,我們甚至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
這個新機會成就的是少數人,淘汰的是多數人,而且在這裡,依然盤踞著強大的機構化 PGC(專業內容生產)力量。
B 站上有個 up 主,名叫 @胡來決定去旅行 ,它的形象是一隻玩偶狐狸,戲精、嘴賤,人設鮮明,四處去旅行,集合了手偶實景、脫口秀和旅行微綜藝三個元素,深受網友喜愛。
《胡來決定去旅行 · 香港籠屋 200 一天,排隊 5 年等不到房》
但背後的成本也很驚人,僅第一季《胡來》就花了 30 萬塊錢和大半年時間。這並非素人所能承受。
這個系列的 vlog 由創辦於 2016 年的 PGC 機構野心視頻出品,團隊來自旅遊衛視,此前曾推出《行者》等旅遊王牌 IP 。
野心視頻 CEO @劉航 曾在新榜報導中透露,目前野心視頻的變現方式主要是廣告,一年的流水有 1000 多萬。
除廣告之外,對於 vlog 這種視頻形式的變現模式,有業內人士提出這樣的遐想:因為大部分vlog 是 vlogger 本人出鏡,而且展示的是真實場景,所以如果植入廣告或帶貨的話,可能會像電商直播一樣,令人信服,轉化效果好。
但這也是雙刃劍,如果這種商業化的 vlog 沒有足夠的內容勢能和IP勢能,帶貨和變現只會讓用戶對你的作品產生不滿。
如今,短視頻大行其道,且數據顯示,中國 70% 以上的視頻用戶使用豎屏觀看的方式。傳統長視頻坐不住了,紛紛推出豎屏短劇,試圖將長視頻縮短,以期從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奪回一些用戶上網時長。
這種豎屏劇通常一集不到 5 分鐘,視頻規格適應手機屏幕,還能像抖音一樣滑動切換劇集,並可以點讚和評論。
今年 3 月,愛奇藝為此發布《劇情短視頻付費分帳合作說明》,開始試水屏劇的付費分帳模式,支持 4-10 分鐘的劇情完整的豎屏劇發行,以級定價,政策扶持期間,平臺與合作方按照 3 : 7 進行分成。
一波豎屏短劇應運而生。其中,《生活對我下手了》就由視頻網紅 @辣目洋子 出演,該劇播出後收穫了不小的傳播聲量。
有人說豎屏劇像「抖音化的泡麵番」,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說豎屏劇接近於短視頻的話,那麼由於它是劇集化的,因而產出會相對穩定,而且在劇情的牽引下, 用戶黏度也有一定保障,所以豎屏劇或為有效的變現渠道。
比如在《生活對我下手了》中,屏幕右下角就會有廣告植入。至於具體收效如何,還尚未可知。
從秀場直播的顏值即正義,到遊戲直播的大神遊戲,再到電商直播「邊看邊買」的模式,直播江湖湧現出非常多元的變現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直播的變現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可持續和穩定。
始於顏值,忠於才華。這句話用在直播領域,可以說是再恰當不過了。
2016 年,花椒、映客等直播平臺大批湧現,「千播大戰」一觸即發。
在這一年,我們看到的一種全新的賺錢模式,主播在鏡頭前說說話、唱唱歌、跳跳舞就能獲得巨額打賞。
儘管我非常努力地想要在這些「美女直播」中找到一個代表人物,但我發現,秀場直播就像一陣風,吹過去了,主播們也就散了。
2017 年,上百家直播平臺倒閉,曾經紅極一時的秀場直播只剩下一地雞毛。X直播的@蘇武,在光圈直播倒閉後發了個微博:
秀場直播開啟了網紅「打賞賺錢」的新模式,但同時也印證了一個事實,想要通過直播賺錢,光靠顏值,是難以持續化的。
因為秀場直播沒有固定的場景,不管是對主播還是平臺來說,粉絲留存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也是為何秀場直播看起來很火,卻沒能培養出一個「直播明星」的重要原因。
2017 年,很多直播團隊都在尋找打賞之外更合適的出路,即便是直播平臺中的明星企業也是如此。
在這一年,映客開始招募《王者榮耀》遊戲主播,很多秀場主播也開始轉型做電商主播。
相較於秀場直播,遊戲直播和電商直播更偏向於場景直播,粉絲都帶著極強的目的性過來,對於主播來說,也能獲得更加持續的變現。
作為從秀場直播衍生出來的最成熟的直播場景,遊戲直播這兩年可以說是勢頭極猛。
這一點,從這兩年爆火的電視劇題材也可以看出。《微微一笑很傾城》、《全職高手》,包括前段時間頻上熱搜的《親愛的,熱愛的》,都是以「電競遊戲」為主題的電視劇。
現在的遊戲主播大致分為 2 類。
第一種,是以遊戲為輔,才藝為主的 「看主播型」直播,粉絲們說是看遊戲,但其實都是為了看主播。
這類主播對遊戲技術的要求沒那麼高,主要還是靠聊聊天、唱唱歌吸引粉絲。如果能紅起來,基本上都能進入娛樂圈,或者當上網絡歌手。例如抖音神曲《佛系少女》的演唱者 @馮提莫,靠一首《童話鎮》火遍各個音樂榜單的 @陳一發兒,還有靠翻唱走紅的 @周二珂。
從左到右:馮提莫、陳一發兒、周二珂
她們還曾一起被稱作「鬥魚TV F4」(另外一人為鬥魚女主播「大表姐」)。在這幾位女主播中,最幸運的應該就是馮提莫。
2014 年 9 月,@馮提莫 在鬥魚開啟了她的網絡主播生涯,成為英雄聯盟分區的一名職業女主播。
在一次直播中,@馮提莫 偶然用麥給觀眾唱了幾首歌,人氣馬上就飆升了起來。酷愛唱歌的馮提莫開始在直播間翻唱。由於馮提莫唱歌確實厲害,有人給她封了「鬥魚第一歌姬」的稱號。
時至今日,@馮提莫 早就從職業主播成長為歌手明星了,上綜藝、接品牌代言、發專輯、開演唱會。再次打開馮提莫的鬥魚首頁,可以說是清一色的唱歌直播和嘮嗑,不見當年遊戲直播的痕跡。
在酷狗音樂上,聽過馮提莫的歌的人有 1.8 億,這個數據比很多歌手出身的明星都要高。
這幾年來,@馮提莫 還參加過很多歌唱類綜藝,例如《蒙面唱將猜猜猜》、《即刻電音》和《這!就是原創》等。
馮提莫參加的綜藝
除此之外,@馮提莫 還拿下了碧歐泉、麥當勞、蘇菲等品牌的商業合作,還代言了東南汽車,光是代言費就有 300 多萬。
而就在前幾天,@馮提莫 還圓滿完成了個人首場演唱會,同時發布了個人首張同名專輯《馮提莫》。
巧合的是,在 @馮提莫 的演唱會下面,坐著另一位遊戲主播,@PDD。以 @PDD 為代表的遊戲直播,正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二種類型,「看遊戲型」直播。
鬥魚上市。在這其中最出圈的還是 @PDD。不過,這些遊戲主播出圈可能不是因為過硬的技術,但相當大一部分都是現役或者退役的專業電競選手,技術十分硬核。
@PDD 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英雄聯盟職業選手,曾經效力於王思聰的 iG 戰隊。2014 年,@PDD 轉型成為一名職業主播。
賽場上叱吒風雲的 @PDD,在直播中卻是極其搞怪的「段子手」。PDD 憑藉高超的遊戲技術和搞笑的風格深受廣大遊戲少年的喜愛。
PDD 的遊戲直播
在 B 站上,流傳著大量 @PDD 的鬼畜視頻,還有人專門開了個專欄發布 PDD 的沙雕圖。
像 @PDD 這樣的頭部主播,籤約費可以說是天價級別,是我等凡人這輩子都別想得到的財富。據說,當年王思聰就花了 5 年 3 個億才把 PDD 留在了熊貓 TV。
不過,對於大多數遊戲主播來說,打賞還是他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今年 4 月,在 @PDD 時隔一年回歸直播時,他人還沒在直播中露面,房間裡的禮物就已經達到幾十萬了。
而就在今年 7 月,@PDD 還與 DNF 直播第一人 @旭旭寶寶、DOTA2 遊戲主播 @YYF和主機遊戲主播 @女流66 一起被邀請到美國納斯達克敲鐘。這是對主播江湖地位的一種肯定。
到了 2018 年,電商直播開始火起來,淘寶、快手、抖音紛紛入局。在過去一年,加入淘寶直播的主播人數增長 180%。
在這些電商主播中,就有如今的「淘寶直播一姐」@薇婭。2016 年 5 月,當時已是「淘女郎」(淘寶模特)的 @薇婭 被淘寶小二邀請入駐淘寶直播。
2017 年,@薇婭辦了一個「溫暖節」,為皮草商家做直播。在沒有「資源位」,也並非參與官方活動的情況下,@薇婭這一場直播創造了 7000 萬的成交額,創造了「一夜杭州一套房」的神話。
淘寶直播的負責人 @趙圓圓 在接受 36 氪的採訪時表示,這場直播是淘寶直播的一個重要的爆發點,這讓許多不看好直播的商家看到了直播帶貨的巨大潛力。
而到 2018 年,薇婭通過每月 26 號的「直播排位賽」,真正坐穩了「淘寶直播一姐」的位置。而在 2018 年爆火的「口紅一哥」@李佳琦,只能位居第二。
@李佳琦,本是歐萊雅專櫃的一名 BA,在歐萊雅和 MCN 公司 美ONE 合作的「BA網紅化」計劃中,李佳琦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名淘寶電商主播。
2018 年雙十一,@李佳琦 與馬雲 PK 直播賣口紅,5 分鐘賣出 15000 支,秒殺馬雲的同時,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但 @李佳琦 真正火起來,是在去年 12 月。@李佳琦 的老闆向淘寶直播負責人 @趙圓圓 求助:別的主播都要趕上來了,@李佳琦 該如何突圍?
@趙圓圓 給李佳琦團隊支了個招:李佳琦的定位應該是「全域網紅」,應該讓他去抖音圈粉擴大影響力,然後從淘外把流量帶到直播間變現。
也許 @趙圓圓 本人也想不到,短短半年的時間,@李佳琦 就在抖音圈粉 2700 萬,淘寶粉絲量漲了足足 5 倍。
作為淘寶直播的「一哥」和「一姐」,@李佳琦 和 @薇婭之間難免會有「正面交火」。就在前段時間的一次直播中,李佳琦在直播中怒了。
「買了剛剛那個寶貝的粉絲立刻全部去退貨、全部給差評,是我的粉絲就聽我的沒錯。」那一場直播,帶的是「百醇禮盒」。而發怒的原因是,粉絲們質疑:
「為什麼薇婭那邊賣得更便宜」,「薇婭直播間有一張 5 塊錢的優惠券,這邊沒有」。
這一次的直播,品牌沒有給到李佳琦全網最低價。對於帶貨主播來說,「全網最低價」是身份的象徵,這能讓粉絲會死心塌地追隨他們。有了粉絲的信任和支持,就會有更多品牌商家來找他帶貨。
從這個小插曲也能看出,對於電商主播來說,給品牌商家帶貨是非常重要的變現方式。
不過,相比 @李佳琦 僅僅直播來自品牌產品的方式,薇婭還多了一個變相渠道,她有自己的工廠,她在直播間銷售的大部分女裝都來自於此。通過自有工廠做貨,自然能賺到比給品牌帶貨更高的利潤。
淘寶直播負責人 @趙圓圓 在接受 36氪的採訪時,拆解了主播的賺錢方式。
「賣服裝的淘寶 C 店能給主播的佣金最多是商品價格的 20%,淘寶和淘寶聯盟從中抽取佣金的 30%,剩下的由主播所在公司拿走分成後,才是主播能賺到的。也就是說,主播拿到手的利潤不會超過帶貨金額的 14%。」
但如果主播自己有工廠,服裝的利潤就能維持在 50% 左右。不過,在電商直播圈子裡,能擁有自己的工廠的主播並不多。
雖然有不少人戲稱電商直播像極了十年前的電視購物,但是,不得不說,電商直播無疑是直播的第二春。
對於大多數直播網紅來說,他們最直接的變現模式就是打賞。而打賞,恰恰是最不可持續的。
從這些直播網紅的發展之路可以看出,如果想要有可持續的變現能力,其實需要自身有足夠的才華或專業技能。
2014 年開始,4G 網絡和智慧型手機在國內市場迅速蔓延,微信開始在朋友圈中加入短視頻功能,美拍、秒拍、小紅唇等短視頻 App 迅速走進大眾的視野。
不到一年的時間,短視頻就火了起來,直到現在火爆得一塌糊塗。
在這段時間裡,短視頻催生了很多網紅,這些網紅有的靠顏值、靠魅力、靠才藝,最終進軍演藝事業;有的靠耍寶、靠自虐花式博眼球,最終以接廣告、賣號為生;還有的利用短視頻種草、帶貨、給自家店吸引客流量……
聊到短視頻網紅,不得不把時間軸再往前推 9 年。
2005 年的一個非同尋常的晚上,廣州美術學院兩名大三學生像往常一樣身穿紅色阿迪達斯套裝,在宿舍開始他們的「狂歡」,誇張表演、搞怪模仿后街男孩的《As long as you love me》。
後來,他們將這段視頻發布到網上,沒想到視頻一經發布就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接著就像病毒一樣火爆全網。
因為拍短視頻的場景都在宿舍,網友們給他們取名「後舍男孩」。
再後來,他們又拍了很多類似模仿當紅神曲的視頻,比如誇張演繹潘瑋柏的《不得不愛》、還有光良的《童話》,個個都是百萬級的爆款視頻。
這些視頻甚至還火到了韓國和日本,日本網友還把他們的表演形式成為「空唱」,上傳到 NicoNico 上(和 YouTube 等視頻網站類似),播放量近 200 萬,一時間還收穫了很多國外的狂熱粉。
他們的火爆並非巧合,而在當時娛樂匱乏的年代,他們正好戳中了用戶需求。那時候的網紅很純粹,沒有想過怎樣去賺錢,只是單純地給人帶來快樂。
隨著人氣越來越旺,他們也慢慢地開啟了正規化之旅,畢業後的「後舍男孩」正式進軍娛樂圈,成立組合,發布單曲,參演電影,主持電視節目,和摩託羅拉、百事可樂等大品牌合作。
但很可惜的是,這個組合在成立幾年後就解散了,因為他們是拍搞怪火視頻起來的,當他們正經起來後,粉絲們反而不習慣了,就這樣他們漸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
雖然「後舍男孩」沒有一直火爆下去,但他們依舊是公認的短視頻網紅「鼻祖」。同時,他們也是小咖秀的「鼻祖」。
2015 年,一個叫小咖秀的短視頻 App 火了起來,這個軟體的特別之處是給用戶提供模仿的素材。依靠明星和當紅綜藝的力量,小咖秀在很短的時間裡就獲取了百萬級的用戶。
小咖秀的火爆催生了很多短視頻網紅,比如小咖秀網紅 @何藍逗。
@何藍逗 本來的名字叫何藍,因為拍攝的短視頻都很逗,小咖秀火的時候,她經常在小咖秀上給觀眾表演吃東西,還模仿《小時代》閨蜜談友情的片段說哭就哭,說笑就笑,後來網友們就都叫她何藍逗。
@何藍逗 很喜歡表演,雖然年紀不大,但她卻有一個大大的夢想——演女一號。在天津衛視的一檔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之臥虎藏龍》中向各位投資人大開口,讓投資人們幫她投資 500 萬,請她出演青春題材電影的女一號,曾經一度被當做笑話。
但他從未放棄這個夢想,利用短視頻收穫了很多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還獲得了移動視頻最佳女演員獎。
後來,@何藍逗 被經紀公司看中進軍娛樂圈,出演了《青春餵了狗》、《翡翠戀人》、《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等作品,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好評。
從一個網紅到一名演員,她的轉變看上去順利,但背後離不開她的執著和努力。如今的何藍逗因為電影《最好的我們》一躍成名,也開始上各種綜藝節目,據說近拍攝的新劇也快要上線了。
像後舍男孩、何藍逗等早期短視頻網紅,變現方式基本上就是拍廣告、進軍演藝圈。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候的網紅沒有什麼變現思維,他們做視頻的初衷很簡單,要麼是娛樂大家,要麼就是簡單的喜歡。
2016 年,隨著秒拍視頻的火爆,催生了新一代短視頻網紅,這一代網紅的特點就是搞怪獵奇。
比較典型的當數 2016 年短視頻最佳人氣獎的獲得者:@艾克裡裡。
@艾克裡裡 本是一位攝影師,平常會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平淡的生活,那時候的他還沒有人關注,也沒什麼粉絲。
後來,他去參加了一個小學生化妝大賽。想想看,一個 20 多歲的男的去參加小學生比賽,並且所有的妝容都是用馬克筆畫的,這怕是去搞笑的吧。不過你還別說,能用馬克筆畫出時髦、高級的國際秀場款,也真是不容易。
誰能想到,就是這場比賽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從那以後他開始迅速走紅。
之後,他開始用秒拍拍攝各種化妝的視頻,除了用馬克筆化妝外,還把口紅塗得到處都是,幽默搞笑的風格讓他吸粉無數。
論化妝技術和段子手潛質,他和現在的 @毛毛姐 、 @李佳琦 有得一拼。
@艾克裡裡 還會經常在短視頻裡和粉絲們分享美妝心得,也會拍攝一些其他類型的搞笑視頻。比如在大馬路上,在小吃街上,任何場合都能隨著音樂嗨起來,誇張但流暢的動作給粉絲們帶來了很多歡樂。
後來,大紅大紫的他頻繁出席各種商業活動,比如錄製快樂大本營等。甚至登上了時尚芭莎的封面。
在 @艾克裡裡 的那個時代,雖然網紅走紅的方式不太一樣,但是他們的變現方式都是相同的,要麼接廣告,要麼就是進軍娛樂圈。
像艾克裡裡靠搞怪成名的網紅還有很多,甚至不乏有著清晰的目標,想靠博觀眾眼球成為網紅,終極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比如快手裡面的各種殺馬特。
我們套路編輯部還曾經採訪過殺馬特其中之一,他在生活中的樣子並不是什麼殺馬特,而是一個很帥氣的小夥子。
那他為什麼把自己打扮成殺馬特的樣子?
他回答說,因為能賺錢。
據他爆料,他一個月能有一萬多的收入,並且這還只是廣告的收入。
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他不止這一個帳號,據說他三年前玩過一個帳號 5 個月就漲了 30 萬的粉絲,後來因為上不了熱門就把帳號賣掉了,獲得了一小筆不菲的收入。
其實,他還有好幾個帳號,做得好的帳號就用來接接廣告,那些接不到廣告上不了熱門的帳號就賣掉。
如此看來,賣號,也成為網紅的變現模式之一。
雖然這種博眼球的方式很招罵,他也很不喜歡自己的作品,但是為了生活為了能賺錢就什麼都忍了。
他還拿出多年前的作品辛酸地說道:「沒才藝,以前就是這樣搞,容易麼?」
2016 年抖音誕生,2017 年抖音火起來了,2018 年一個叫做 @毛毛姐 的網紅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他和艾克裡裡一樣搞怪耍寶,獵奇搞笑。他和殺馬特一樣,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帥小夥,在短視頻中的他,卻無下限地醜化自己。
毛毛姐是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的小哥哥,一開始的視頻畫風還是比較正常的:
後來,毛毛姐可能意識到現在靠顏值可能沒什麼競爭力了,然後就給發布了一個關於「如何成為夜場女王」的視頻,他操著一口濃重的貴州口音,用捲尺畫著三釐米粗的眼線,帶上閃瞎「狗眼」的燈泡耳環……
視頻的火爆讓他嘗到男扮女裝的甜頭,他便充分利用假髮和口音,一首神曲「好嗨喲,好像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再次引爆抖音,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很多人記住了他,並把這首神曲當作 bgm 拍攝各種搞怪視頻。
至於毛毛姐是怎樣變現的,他一方面會接一些大牌廣告(據說一條廣告好幾十萬),比如支付寶在做全球錦鯉活動的時候,就有邀請毛毛姐參與錄製模板視頻;
另一方面毛毛姐也會利用短視頻帶貨。相比於李佳琦的直接用短視頻帶貨,毛毛姐的帶貨方式就比較委婉了,他整個抖音櫥窗只有 3 種產品,也很少在短視頻裡面直接做推廣。
隨著短視頻主戰場的不斷轉移,其內容和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從早期的微博視頻、秒拍視頻等,到如今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帶貨變現的潛力也被逐步挖掘。
這個時期的短視頻網紅的變現方式都很直接,比如利用短視頻直播帶貨種草,再比如為自家的店鋪吸引流量。
典型的短視頻帶貨網紅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 @李佳琦。
@李佳琦 雖然是在直播時代火起來的網紅,讓大眾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和馬雲 PK 直播帶貨,5 分鐘賣出 15000 支口紅,完敗馬雲。
後來這段直播過程剪輯的短視頻在抖音上迅速火爆,現在的點讚量近 170 W。毫無疑問,他在抖音上的火爆程度並不亞於直播間。
但因為短視頻的時長有限,李佳琦必須在短時間內把商品的買點講清楚,這就加大了帶貨的難度。
後來,李佳琦團隊就把直播中有趣又有料的文案摘出來,摘出來的幾句關鍵文案針針見血,也很有梗。
《Burberry 49號色 推薦文案》
不行,炸裂,OH MY GOD,這個也太美了吧,黃皮白皮都可以用,洋氣,洋氣,走出來這種超模會塗的顏色,我要把它推薦給雪姨,傅文佩你開門啊,我知道你在家。
可以說只要經過 @李佳琦 推薦的產品,大概率都會成為爆款。他的那句經典的「OMG 買它」也讓很多人記住了他。
後來,有一個叫天天的小朋友魔鬼演繹李佳琦的帶貨方式,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成為小網紅。
除了利用短視頻帶貨外,還有一部分網紅是先將自己打造為 KOL,聚集一堆粉絲,然後利用粉絲效應為自己的產品買單。
這種方式比較像明星帶貨,用戶買單的第一意願並非這件產品戳中了自己的需求,而是取決於賣貨的人是誰。
比如有「重慶火鍋一姐」之稱的 @張輝映。她通過在火鍋店跳舞,收穫了一大群粉絲,許多人特意到她所在的火鍋店找她。
這樣一來就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引流作用。
當然,抖音上像這樣的網紅還有很多,比如 @黑河腰子姐。
從她的抖音簡介中可以看出,她的初衷就是能把烤腰子賣好。沒想到在短視頻的助推下,她和客人獨特的打招呼方式「來了老弟」一度成為網際網路金句。自此之後,很多人慕名前來買烤腰子。
不得不說,成為網紅後的腰子姐,成功實現了幫助自家店鋪引流,腰子的銷量越來越好。
不僅如此她還被邀請上各大綜藝節目,也開始接各類廣告了。
從開始單一的網紅藝人化,到後來的接廣告、賣號、帶貨形式的多樣化,短視頻網紅的變現方式有了更多可能。
從最開始的文字網紅到現如今的短視頻網紅,我們發現網紅們經歷了很多變化,典型的變化有成為網紅的載體、成為網紅的方式以及成為網紅之後的變現模式等。
網紅火起來的載體發生變化。
初代網絡紅人比如骨灰級網絡寫手 @今何在、@江南等是在論壇上被眾人熟知;
圖文時代的段子手網紅比如 @留幾手、@回憶專用小馬甲 等是在微博等社交平臺火起來,還有在豆瓣上火起來的 @西門大嫂、@晚晚 等;
視頻時代的網紅比如 @papi醬、@王尼瑪 等是藉助愛奇藝等視頻平臺火爆全網;
直播時代的 @薇婭、@李佳琦藉助淘寶直播平臺,@馮提莫、@PDD 則是藉助鬥魚直播平臺圈粉無數;
短視頻時代的 @艾克裡裡、@殺馬特、@毛毛姐等,藉助當紅短視頻平臺秒拍、快手、抖音等紅得發紫。
網紅火起來的方式在變化。
初代寫手網紅只能靠才華取勝,圖文時代可以靠顏值取勝,甚至是博醜出位,再到視頻時代的搞笑段子、無釐頭視頻受到觀眾的熱捧,相比之下那個時候網紅的顏值沒那麼重要了。
直播時代、短視頻時代網紅競爭加劇,單靠顏值的網紅沒辦法長久生存下去,這個時候的網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又回歸到最初的拼才華。
總結一下,基本上是網文時代靠才華→ 有圖有真相的圖文時代靠顏值→有視頻有真相的視頻時代靠顏值和才華→短視頻時代依靠的還是才華。
成為網紅後的變現方式也在變化。
從初代紙媒網紅出書拍電影,圖文時代網紅藝人化,到視頻時代網紅拍廣告、出席各種商業活動,再到現在直播、短視頻時代網紅們的帶貨種草,網紅們的變現方式也在不斷變化。
總的來說,變現方式主要有:出書藉助 IP 變現、拍廣告(推文廣告、直播廣告、小視頻廣告)、出席商業活動(品牌代言、活動推廣以及參加商展等)、直播帶貨、在線種草等。
從變現方式的變化中,我們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點:
最初的那些紅人是因為喜歡和熱愛,在一定的巧合中走紅後「被動」變現;而如今,大量網紅的所作所為都直接奔著變現的目的,孵化網紅的 MCN 機構也層出不窮。
雖然時代變了,網紅火起來的方式和變現方式等都在變,但不變的是支撐網紅一直走下去的硬核內容。
當時代對網紅的要求越來越高之後,靠顏值、耍寶、沙雕取悅用戶的網紅能「存活」的時間越來越短,那些能夠真正穿越時間的「網紅」都是用心做內容的人。
所以,一切都還要回歸到內容本身,內容才是「網紅」的根。
參考資料:
沙歟@小號鯊魚,《歸程:我的客棧往事》;布吶吶,《鳳姐微博註銷了,背後是一部中國初代網紅過氣史》;蹦迪班長, 《連他們都不知道,你還玩啥抖音?》;《抱緊李佳琦,帶貨賺錢才是正經事 | 深氪》 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