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最前線】「今幾號?我沒時間概念了」這些一線故事讓人淚目

2020-12-16 央視網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無數醫務人員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寫下一封封請戰書,化身「白衣戰士」,戰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在疫情中逆行的是他們,「不論生死」籤下請戰書的是他們,連續數十小時工作已經沒有時間概念的是他們,這個世界如果有天使也許就是這般模樣。

  一場「特殊的旅行」

  「媽媽,你要幹啥去呀?」

  「媽媽要去『旅行'。」

  「去哪兒呀?帶我去好不好呀?」

  「不行,這次『旅行'可是又苦又累哦!」

  「那我也去,我要和媽媽在一起。」

  這是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三醫院肺病二科護士侯英傑和她3歲女兒的對話。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戒備,侯英傑已經連續幾天沒回家了,去武漢的請戰書也已遞交到院裡。1月23日晚上,下班剛到家,她沒顧得上和女兒親熱,就急急忙忙收拾行李,做好出徵準備。

  面對疫情,一封封請戰書交到護理部,遞交到院領導辦公桌上。那些遞交請戰書的醫護人員都已經把收拾好的行李箱放在家門口旁邊。他們擔心一線物資不富裕,忙碌的工作之餘,特意添置了一些大號紙尿褲、一次性內褲等個人用品,枕戈待發,就等一聲號令,奔赴這場「特殊的旅行」。

  護理部主任翁育紅感慨道,一直以為侯英傑這些「90後」還沒長大,誰想到,在這個緊要關頭,他們肯放下孩子,不計報酬,一再請戰。

  「不求回報,不論生死」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人民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蔣興文,與愛人異地戀長達7年之久,終於在年前領證了。原定於1月27號大年初三舉辦婚禮,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來勢兇猛,他跟雙方父母商量,決定將婚期延後,「在疫情面前,我是一名醫生,我特申請到一線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1999年參加工作的潘慧敏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0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人民群眾的健康受到威脅,在國家和人民需要她的時候,她說:「我隨時準備出徵,奔赴一線,抗擊疫情,貢獻自己微薄力量,不求回報,不論生死。」

  截至1月29日,泗縣人民醫院共有484位醫務人員在請戰書上簽名並按紅手印。滿滿的紅手印,錚錚的誓言,讓人淚目。

  「我並沒有多高尚,只想儘快驅散這場病毒」

  三十出頭的覃銳是湖北省恩施州中心醫院血液內科醫生,妻子已有8個月身孕。疫情來襲,覃銳主動請戰進入隔離病區發熱門診工作。1月23日,是他進入隔離區的第一天。厚厚的防護服脫下、消毒、再穿上,至少需要1個小時。繁忙的救治中,為了節省時間,他連續工作10小時,沒有喝一口水,沒有吃一口飯。這種狀態,幾乎已成常態。覃銳笑侃:「差點成仙」,真是不對自己狠點就不知道自己有多行!「穿上這身白大褂,就是醫生的本能,我並沒有多高尚,也沒有多偉大,只想儘快驅散這場病毒……」

  「非工作事情請暫停聯繫,工作上的事情請隨時電話,我只想好好睡一覺。」1月23日深夜,感染科護士長葉雪梅在朋友圈留言。她已連軸轉了三天,實在累得不行就找把椅子靠一靠。

  「今天是幾號,我已經沒有時間概念」

  「若有戰,召必參,戰必勝!」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人民醫院井爽爽的請戰書籤名上,鮮紅的手印分外奪目。

  不止井爽爽一人,鄖西縣人民醫院全院百餘名黨員幹部職工主動遞交請戰書,紛紛要求到最前線。感染科主任宋方敏從疫情發生到現在一直堅守在「火線」。這段時間,宋方敏像不知疲倦的機器,不知白天黑夜的工作,每天休息一個小時左右。當被問及這樣的工作狀態有多少天時,他愣了好一會兒,說:「今天是幾號,我已經沒有時間概念了。」

  「不存在獨生子家庭困境,沒有後顧之憂」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人民醫院魯守林的請戰書,更多了一份決絕:「我有能力、有膽量參與各項醫療救助工作。我有兄弟姐妹9人,另外還有2個孩子,不存在獨生子家庭困境,無論生死,沒有後顧之憂。向家人聲明,上述內容是個人真實意願的表達,出現任何意外,請家人坦然面對,不要向單位提任何要求。」樸實的語言背後是一份生死置之度外的淡然。

  凌晨兩點,剛下手術臺的他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

  「院黨委: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流行的關鍵時刻,作為醫生,作為共產黨員,我申請加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為患者,為醫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1月24日凌晨2點,湖南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主任匡衛平教授剛完成了一例腦出血患者的救治手術。剛下手術臺的他,還來不及休息,就立即手寫了一份請戰書,向醫院黨委請纓參加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一線的工作。

  「我從事臨床一線工作28年,對重症救治與感控工作經驗豐富,對精神心理幹預也有一定經驗,完全可以在這場戰役中發揮更好的作用,懇請組織考慮。」這一份請戰書,一張白紙、幾行手寫字、一個「共產黨員」的落款,加上一枚鮮紅的手印,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多的修飾,卻那麼誠懇與堅定,讓人肅然起敬。

  「哪裡最危險,就讓我們到哪裡去!」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疫情防控行動啟動後,區疾控中心中青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擊隊隊長、急傳科科長、主任醫師張明磊帶領區疾控抗擊新冠疫情突擊隊員14名黨員骨幹,到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遞交請願書,隊員們表示:隨時聽從指揮部安排調遣,哪裡最困難、哪裡最危險,就讓我們到哪裡去!堅決打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攻堅戰!

  「不要嫌我老,我願把生命留給年輕的患者」

  「如果咱醫院組織救援隊,我要參加,無論奔赴哪裡,無論生死,我都要參加……不要嫌我老,我願把生命留給年輕的患者……」1月29日,76歲的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兒科主任路生梅向醫院黨支部遞交了一份請戰書,自願馳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

  路生梅表示,她每天看著網上實時的數據更新,關注著各種疫情的消息。她說:「像鍾南山院士這樣高齡的醫護工作者都在一線工作,我就更不能只顧自身安危而待在家裡了。」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每一個奮鬥在戰「疫」一線的人都是英雄,每一封請戰書的背後,都是一份舍小家為大家的責任與擔當,都有著戰「疫」必勝的決心與信心。

  這場戰「疫」,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的行動力,看到了萬眾一心的凝聚力,看到了無數普通人的偉大。共同戰「疫」,我和你,在一起!只要我們眾志成城,沒有什麼過不去的關!

相關焦點

  • 戰疫故事正在講述 每一個大連人都是「一線」
    受訪者提供6 人民教師請戰衝到戰疫一線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唐東麗 周愛娜 楊璐站上三尺講臺,他們是傳道授業的靈魂工程師;穿上防護服,他們是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7月下旬的疫情,讓原本可以放暑假的我市中小學教師紛紛放棄了休假,穿上「大白」,成為大連市社區核酸檢測現場的志願者。
  • 戰疫故事|我是小小戰疫推送員
    ,向讀者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給居家隔離的同學們帶來學習、生活、運動等方面的建議;推出「『植』面疫情,同心戰疫」系列,舉辦廚藝大賽,徵文、繪畫等疫情相關創作的徵集活動,三行情詩大賽,宅生活規劃案大賽等等,充分豐富同學們的居家趣味性,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推出「聲暖人心」抗「疫」電臺,從抗疫一線醫生、媒體工作者、患者、志願者等角度,為大家講述那些最美「逆行者」的抗疫故事,彼時,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用心做好這件事
  • 我的戰疫故事|谷之謙:勇敢的人
    但是,從新聞播報的數字中我知道,武漢還有全國的感染人數每天都在急劇增加。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全國的「白衣天使」們帶著高科技治療設備、藥品及防護用品一起來到了一線——武漢,開始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外科醫生。
  • 兩歲孩子哭著找警爸,結果淚目……
    而今年他還多了個身份,他成為了一名抗疫戰士,那條進出成都最為便捷的普通高速也成為了前線危險路段。梁亮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還會和醫生一起並肩作戰。和其他警官一樣,梁亮警官每天2班倒,12小時的工作時間。「疫」線警察藍無數個淚目瞬間 有一種藍,叫「警察藍」它象徵著這個將黑暗擋在背後的職業,代表著永遠堅守在最危險的地方的人民警察
  • 快手與電影頻道聯合推出《戰疫故事》系列直播 致敬一線英雄
    在全國各地,還有更多的請戰書和逆行的身影用熱血鑄就了擊敗疫情的「金色盾牌」,給予更多人信心與力量。這些感人的故事,也通過快手直播被越來越多人看見。 截止目前,六期直播全網觀看量破億,快手互動話題#我們的戰疫故事#視頻播放量達5.9億次。本期《戰疫故事·金色盾牌》全網觀看量超過2193.85萬次。 一線情侶的愛情:你維護正義,我救死扶傷 32歲確診患者需急救,95後民警一步步將他背下六樓。
  • 「獨行醫俠」黃維的援鄂返川文件亮相戰疫展:這是對我職業生涯的鞭策
    他給記者分享逆行武漢的故事,吸引了很多觀眾圍著旁聽。指著展廳櫥窗裡的返川證明,他感慨道:「這些文件能放進展覽,是對我職業生涯的一個鞭策。」1月31號下午吃飯的時候,黃維收到了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發來的證明信。當天,仍然在醫院一線做護士的妻子不在家,黃維給自己準備行囊。他買了幾袋成人尿不溼、兩箱方便麵,帶著證明信就準備上路。之前就和妻子表達過想去武漢的願望,妻子不置可否。
  • 【戰疫最前線】女兒生了,叫「媛涵」!
    【戰疫最前線】女兒生了,叫「媛涵」!中建安裝「火神山」「雷神山」項目前線指揮部副總指揮羅文浩好不容易抽出一點點時間,打開手機讀起愛人的微信。「最近快要忙瘋了!預產期不能陪在你身邊,實在對不住!你不要怕,我和爸媽都是你堅強的後盾!」手機那端,妻子畢金鳳鼻子一酸:「你在那裡加油!我們也是你的後盾呀」。
  • 「寶寶,我去武漢,等我回來!」| 廣東醫護戰疫前線22個瞬間
    84歲鍾南山,在抗「疫」最前線【南都N視頻 | 「我向你們致敬!」鍾南山院士發聲!「剛接到廣東省衛健委緊急通知,廣東要派出醫療隊支援湖北,我們醫院要抽調9人……今天就出發。」 3點12分接到通知,3點30分左右9人召集完畢。劉麗芳起身,一個個記下這9位志願隊員名字,「我知道,得送他們去戰場了。」
  • 防疫一線|淚目,資陽這些家庭感動無數人!
    作為負壓隔離病房(資陽目前確診2例病人所住病房)護理組長,王秀芳帶領組員毅然堅守一線。隔離工作期間,她無法回家。通過視頻,王秀芳一次次告訴家人:我們共同努力,一起打贏硬仗。然而工作繁忙,幾天後,王秀芳再告訴張能斌:「我失言了,我們再定時間,480小時後見!」只願疫情早點過去,讓這對夫妻不再失言。
  • 廣西民族醫院白衣戰士:我是ICU男護士,去前線絕對沒問題!
    他是廣西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中的一員,作為黨員的他第一時間請纓,寫下「請戰書」,衝在了湖北戰疫最前線他就是廣西民族醫院陳凱我是黨員,是專業ICU人,前線需要我>「陳凱:「我是男護士,身體素質和業務技能過硬,去前線絕對沒問題。」
  • 加班生產、捐款捐物,三水製造走向戰疫前線
    目前,該企業車間一線員工近50人,可日產防護面罩8000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惠生科技、華韓衛生等三水醫療耗材生產企業加急生產,馳援戰疫前線物資供應;日豐企業、恆潔衛浴、盛路通信、星星製冷、歐汶萊陶瓷、健力寶等三水企業源源不斷為湖北等地捐款捐物,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戰疫故事:汗水流入眼睛,只能忍痛眨眼來緩解
    17位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90後」「00後」優秀代表成立「戰疫青年說」宣講團,講述抗疫故事。活動現場,宣講團7名成員相繼登場,以「我將無我」「捨身忘我」「奮鬥有我」為主題,為全市大中小學生分享自己的戰疫故事,感動著青年學生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戰疫一線】寶貝對不起,沒能見到你第一面……
    【戰疫一線】寶貝對不起,沒能見到你第一面…… 2020-06-04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佛山戰疫英雄日記集結成書,鍾南山院士作序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韜遠 李斯睿 周哲 姜雪媛8月18日下午,一本記錄佛山各界戰疫故事的書籍《戰疫日記—站在最需要我的地方》在佛山萬科金融中心正式對外首發。這本《戰疫日記》記錄了63名佛山不同領域的戰疫人的故事,將戰疫人鮮為人知的一線站疫故事展現在世人面前。當天,一批日記的主人公將來到現場,傾情分享自己在戰疫當中親歷的感人故事。
  •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徵文】「戰疫」前線:「院長大喇叭」有...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徵文】「戰疫」前線:「院長大喇叭」有話對您說… 2020-09-20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疫藥品日產量超平時 普洛藥業以最強動能支援前線「戰疫」
    防疫藥品日產量超平時 普洛藥業以最強動能支援前線「戰疫」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19日 09:43:37 | 作者:陳巧穎 | 編輯:董之震  測量體溫,穿戴鞋套、防護服和防護帽,噴灑酒精……昨日上午,在完成一系列步驟後,記者得以進入普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康裕製藥製劑的生產區域
  • 戰疫日記|前線的女兒一線的媽,生日願望讓人淚目~
    而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早在2月1日,在醫院上班的女兒徐千惠接到指令前往隔離安置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從那天起她就一直沒回過家,她用愛心和責任守護著被醫學隔離觀察人員的健康;而她自己也一直堅守在交通指揮服務一線。
  • 「援鄂前線·戰疫日記」左石:我想讀一篇兒子的作文給你聽
    因此在這場疫情中,為了這千千萬萬的生命,為了我們,你們義無反顧的衝在最前線。我,以你為榮;國家以你們為榮……」2月21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貴州援助鄂州醫療隊隊員左石在《戰疫日記》裡,記錄一位兒子寫給父親的作文。
  • 我的戰疫故事|倪正瀟:做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
    ——這是我讀了《花婆婆》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花婆婆每天出去散步的時候都在包裡裝上魯冰花的種子,一路走一路撒。她把花種子撒在公路和鄉間的小路邊,撒在教堂後面,撒在了空地和高牆下面。第二年春天,海邊小鎮到處開滿了美麗的花兒。她終於實現了對爺爺的承諾,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了!我也想做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從小我就立志要當一名解放軍,保家衛國。
  • 總有一個瞬間治癒你我的2020 真看的人淚目
    總有一個瞬間治癒你我的2020 真看的人淚目時間:2020-12-17 10: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總有一個瞬間治癒你我的2020 真看的人淚目 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傷痛與悲戚,但不論生活如何以痛吻我,我仍記得那些給予我溫暖、感動、希望、美好的瞬間,並報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