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20公裡的錦旗|綿陽安州人跨越120公裡,只為親口道一聲感謝

2020-12-16 今日速訊

跨越120公裡的錦旗

12月10日,安州的羅先生,驅車120多公裡來到茂縣,將寫有「人民幹部為人民,百姓遇險見真情」和「大恩不言謝銘記心田,人間真情在永世相傳」的錦旗,分別送到茂縣交通運輸局和阿壩直通商務用車服務有限公司,以感謝他們在危難之時的伸手援助。

歸家途中遇險,茂縣人民及時施救

7月19日,家住安州區的羅先生與女兒從松潘返回安州,途經茂縣兩河口時遇到了山體落石,羅先生的車不幸被巨石砸中,羅先生的女兒只受了點皮外傷,可羅先生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當場重傷昏迷過去。

當時駕車路過的茂縣交通運輸局職工楊建明、羅強和阿壩直通商務用車服務有限公司職工王遷舟以及周邊群眾、司機見此情況後,頂著危險,把受傷的羅先生從車裡救出,轉移到安全地帶,並立即撥打救護電話。由於救治及時,處於昏迷狀態的羅先生脫離了危險。

再遠,也要表達感恩之情

身體康復後,羅先生曾多次打電話表示想好好地感謝對方,但都被對方婉拒。對於羅先生來說,救命之恩永生難忘。最後,羅先生決定親自前往茂縣登門拜謝。於是,12月10日一大早,羅先生便與妻子帶著錦旗前往茂縣。

到達茂縣後,羅先生將錦旗分別送到茂縣交通運輸局和阿壩直通商務用車服務有限公司。

茂縣交通運輸局職工 楊建明:

我並沒有那麼偉大,互幫互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那天除了我與我的同事,路過的人都來幫忙,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

恩人相見格外親,一面錦旗萬分謝。紅色的錦旗不僅代表著羅先生對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同時也代表著對茂縣人民無私幫助的讚許。

羅先生: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我有了第二次生命,我要感謝茂縣人民。在災難面前不顧個人安危,冒著生命危險把我救了出來,這種精神和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災難面前,茂縣人民不顧自身安危,勇敢逆行,救人於危難之中;安州人跨越百餘公裡,只為親口道一聲感謝。

為茂縣人民點讚,

也為安州人點讚!

(來源:安州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72歲武漢爺爺跨越1800公裡,只為與他們相見
    今年72歲的朱傳才老人,在二月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型病例,在經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援鄂醫療隊37天的救治和陪伴後,老人順利治癒出院。9月17日,朱傳才老人自己帶著滿滿的「心意」踏上了漢口開往瀋陽的火車,開始了他跨越1800公裡的感恩重逢之旅。
  • 跨越2000公裡的幫扶,大學生變身英語教師
    小尤的「同事們」是200名同樣來自浙商大外語學院的志願者,這些志願者為200名西雙版納大勐龍鎮中學的學生們提供一對一輔導,搭起了一座跨越2000公裡的「雲課堂」。一座跨越2000公裡的「雲課堂」項目的發起者是浙商大外語學院的輔導員李豪,今年年初他在雲南實地調研後產生了把支教和網際網路結合的想法。「大勐龍鎮中學師資力量匱乏,學生學習內容單一,更難以接觸到英語課外知識。
  • 這場跨越千裡的尋親之旅,只為滿足重病老人回家的願望!
    這場跨越千裡的尋親之旅,只為滿足重病老人回家的願望!杭錦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西北部靈壽縣隸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兩地相距682公裡重病老人的緊急求助
  • 牛人大膽挑戰:騎自行車從60米高的大壩速降,時速接近120公裡!
    牛人作死挑戰:騎自行車從60米高的大壩速降,時速接近120公裡!老外總會作死的挑戰一些極限運動項目,雖然過程刺激,但是也總會伴隨著危險的發生,牛人作死挑戰:騎自行車從60米高的大壩速降,時速接近120公裡!
  • 跨越2000公裡的感謝信
    近日,一封感謝信跨越2000公裡,從貴州省望謨縣來到浙江餘姚。這封信是望謨縣實驗小學甘萊校區全體師生寫的,為了感謝餘姚全市人民為望謨教育建設提供的巨大援助。「2019年上半年,受益國家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政策,我們搬到了甘萊新市民安置區。更值得高興的是,家門口就有了學校,我們再也不用走很遠的路去上學,不用擔心途中遇到暴雨、山體滑坡了。」
  • 120邁/時到底等於多少公裡/時?
    小編一把扶起女神來回搖晃,撕心裂肺地叫道:WTF,120碼等於120邁?你跟我開什麼國際玩笑啊!這都分不清,還說我快……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邁」和「公裡」有什麼不一樣呢?要知道,在中國很多人都把「邁」等同於「公裡/小時」!
  • 一場跨越近三百公裡的「空中救援」在臨沂和青島之間「上演」
    原標題:一小時架起「地空生命線」 臨沂老人腹內出血,飛機運送青島得救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日前,一場跨越近三百公裡的「空中救援」在臨沂和青島之間「上演」。臨沂62歲老人突發腹痛、腹腔積血,在臨沂市中心醫院進行急症剖腹探查後未找到出血點。
  • 山海之戀 浙廣情深 跨越1800公裡的情誼
    山海之戀 浙廣情深 跨越1800公裡的情誼 2020-10-21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Merci Chine」跨越一萬三千公裡送救命藥品
    來自北京友誼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陳旭和中幾友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Ibrahima,在經過全面檢查和充分的術前討論後,在患者入院的第二天就為患者實施了一期治療——腦積水分流手術。手術雖然很成功,患兒的病情也逐漸穩定,但孩子多尿的症狀仍未好轉,又出現了尿崩症。
  • 江珠高速下月26日通車 行車時速120公裡
    解決珠海西部及粵西地區交通瓶頸的關鍵工程  江珠高速公路北起江門市江海區四村,經睦州鎮進入珠海市鬥門區上橫,跨越西江主幹流荷麻溪水道,南下蓮溪、六鄉、白蕉鎮,止於規劃中的鶴洲北火車站,與珠海大道交會。  江珠高速公路長53.282公裡,其中江門段長20.66公裡,珠海段長32.622公裡。
  • 汽車時速120左右,一小時能跑多少公裡?
    按照平常的說法,可能很多車主會認為時速120就是車速120km/h,那如果按照車速120km/h來計算的話,一小時汽車肯定是能跑120公裡左右的。其實並非如此,當儀錶盤上顯示車速為120km/h,實際上車速只有110km/h左右,那麼一小時汽車實際上只能跑110公裡左右,而達不到120公裡。為什麼儀錶盤顯示的車速跟實際車速有一定的區別?
  • 車速120公裡時,轉速多少轉才算好車?
    車速120公裡時,轉速多少轉才算好車呢?對於經常開車的老司機來說,如何判斷一輛車為好車呢?其判斷依據是什麼,到底是車的性能、價格,還是空間表現呢?我們都知道,一臺的車的核心部件就屬於發動機總成了,可以認為是汽車的心臟,由此看來,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發動機的表現水平極有可能是判斷一輛車好壞區別了。
  • 跨越500公裡的「聯姻」---科教新報數字報刊平臺
    2017年1月,長沙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長沙市對口幫扶龍山縣精準脫貧攻堅專項行動計劃(2017-2020)年》,跨越500餘公裡,山水相隔的兩地「聯姻」,一場教育扶貧戰役正式打響。    援 建  「現代化」落戶鄉村學校     作為長沙對口幫扶脫貧攻堅戰場之一的龍山縣,地如其名,境內多山,各鄉鎮到達縣城動輒數十公裡,學生求學十分不易。
  • 跨越1300公裡的溫暖傳遞——民革江幹醫養支部主委卓永嶽赴湖北...
    跨越1300公裡的溫暖傳遞——民革江幹醫養支部主委卓永嶽赴湖北恩施開展「結對幫扶·冬季暖心助老慰問… 2020-12-03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孩請光72天年假,跨越4000公裡去幹啥了?
    請光72天的年假 跨越4000公裡的路程 1月9日晚 自駕+火車+飛機,兩日輾轉 在西藏那曲工作的27歲女孩高陽 終於抵達遼寧瀋陽 次日一早
  • 24歲昆明小夥跨越近1800公裡在武漢普瑞眼科...
    近日,武漢普瑞眼科醫院屈光近視手術專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跨越昆明到武漢近2000公裡的距離,只為找關念主任完成手術,12月15日,張平飛在武漢普瑞眼科醫院通過全飛秒成功完成了他的摘鏡蛻變之旅。可是戴眼鏡不方便,鏡架勒得耳朵生疼,早上起來怎麼都找不到眼鏡,後來學了駕照,開車不方便......」這種種的煩惱都讓他想要摘掉眼鏡,終於等到大學畢業,實現了財務自由,他為自己送上了一份特殊的24歲禮物:近視手術。
  • 雲賞花︱花開盛景,賞綿陽春日水墨畫卷
    梓江河為三臺縣的八大河流之一、古梓州的冠名河流,在龍樹境內全管河道3.8公裡,純自然的水域,無任何裝飾。 河岸天然的水草和金黃的油菜花,擱置於青山環抱的山谷,藍天、碧水、青山、野花,目力所及便是一幅充滿靈動的山水畫,想想都讓人心曠神怡。
  • 世界最長的國內航班,跨越了大概1.6萬公裡,飛行時間約17小時
    如今我們的出行方式可謂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像早些時期只局限於公路、鐵路的交通,乘坐飛機出行也變得越來越普遍,畢竟相較於汽車、火車或是高鐵來說,乘坐飛機出行可以大大的縮短我們的出行時間,在國內一般的地區之間,乘坐飛機大概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了。
  • 通訊:3.8萬公裡的航程 跨越大洋的情誼——記阿根廷從中國運載防疫...
    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4月18日電 通訊:3.8萬公裡的航程 跨越大洋的情誼——記阿根廷從中國運載防疫物資  新華社記者倪瑞捷  飛行近56個小時,裡程超過3.8萬公裡……18日,阿根廷首架派往中國上海的包機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順利載回一批從中國採購的防疫醫療用品和設備
  • 跨越2300公裡的心意達成 又一位老人題字感謝京東快遞小哥
    近日,家住哈爾濱的一對老夫婦,為了表達對醫護人員的關心,為他們送去了100箱牛奶,這期間多虧了京東快遞小哥的幫忙。武漢疫情發生以來,家住哈爾濱的曲先生和老伴每天會看新聞,每每看到武漢的情況,都感覺到痛心,多次流下眼淚。看到醫護人員奮鬥在一線,他們也想出一份力,於是決定買100箱牛奶表達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