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視角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就是每個人都囿於自己的角度之中

2020-12-11 張三看遊戲13

從前,有一個國家叫平面國,它裡面的居民都是一些規則的幾何圖形,婦女是線段,最低等的是尖尖的等腰三角形,往上是等邊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直到五百邊形。。。直到最高貴的圓。他們只能在平面上向東南西北移動,而不能向上或向下脫離這個平面,他們看到彼此時只能看到一條直線,而通過觸摸來了解對方的形狀。有一天,他們的國家裡突然憑空出現了一個點,這個點慢慢變大竟然成為一個最高貴的圓,這個圓又慢慢縮小,變成一個點,最後又憑空消失了。

整部書有兩個地方十分值得思考。第一, 100年前西方哲學家對於階級的準確理解和研究。第二, 一個有趣的論點,對於2維平面國的人來說,三維國的人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們突然出現,突然消失,輕易地看著平面國人的內部結構(平面國只是一個平面範圍的封閉,可以從上面直接看到內臟),「向上,而不是向北」這樣簡單的東西也是2維國的人所無法理解的。

先說第一,平面國的階級劃分是很完善的,站在最頂層的圓們隱瞞了很多事實,前提是維護平面國的平衡,無畏的人總在某些方面無知,當面對科學的盡頭也不能解釋的現象,對於那些缺少智慧和理性的人來說,一顆小火星也能造成災難......

第二,很高興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後,人類已經進一步的開始研究更廣泛的統一理論,超弦理論已經將人類的視野拓展到了10維,雖然長路漫漫,人的思維還是超越了局限於眼前的3維,向更加複雜的空間探索了。

過《平面國》,我們更能夠認識到的,就是這種對於理性過分迷信所帶來的局限。以為自己所掌握的觀看世界的角度已經是最優選擇,以為自己在自己視角裡所看到的世界已經是世界的全部景觀,以為自己的理性能夠幫助自己理解這個世界的一切。卻沒有意識到這種所謂的理性視角存在的缺點和問題,每個人都囿於自己的角度之中,不肯更開放的視角認識這個世界,還認為那些自己所不能理解的視角便是「異端」,不惜對之進行嚴厲的處罰,輕則將那些人成為瘋子,重則要把他們處以極刑……

相關焦點

  • 平面國:理性的局限
    已經習慣了自己維度的世界觀中,都將少於自己維度的世界存在生命當成是一種不可能。因為它們無法對此進行理解。在平面上,怎麼會有生命呢?在線段上,怎麼會有生命呢? 」作為著名神學家和作家雙重身份的艾勃特,在《平面國》中提出的是一個針對理性的彼此矛盾的觀點。以理性的觀點來看,生命究竟是如何構成的,在不同的維度上是否都存在生命?相信理性的認知能力,便應該相信這些問題具有肯定的答案。而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通過《平面國》,我們更能夠認識到的,則是理性的局限。
  • 人真的存在優點和缺點麼?
    而且,不管你自己還是其他人,都非常關心你口袋裡有什麼?你優點的口袋裡是什麼?你缺點的口袋裡又是什麼?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都希望你優點的口袋越來越多,缺點的口袋越來越少。長大以後,你慢慢會發現,這兩個口袋本質上是一個,它的名字叫做特點。
  • 如何讓自己更加理性地進行思考問題?
    人類最大的悲劇,就是傲慢和自負,害的我們帶著錯誤觀點去做事,還不願意接受質疑。我們慣有的思維模式,可能會讓我們沒辦法準確地認識和判斷形勢。由於人的天性,所以在觀點受到挑戰後,首先想到的不是承認錯誤,而是先給自己辯解,有時候辯解都做不到,就直接生氣了。
  • 《亂步奇譚》:法律與正義,應該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之中
    對於不公平的事件,你又是如何看待和解決的呢?不管如何看待,都必須銘記,維護公平和正義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法律。沒有人想變成二十面相,只有在自己遇到不公平事情、無法解決的時候,才會想要尋找一種力量、一份寄託,將自己救贖,也將他人救贖。在動漫開頭的op中,作者給每個人物都畫了相對應的「二十面相」。二十面相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裡,在我們真正碰到事情時,就會生根發芽。
  • 黑格爾「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
    黑格爾「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這句話常被國內一些人簡譯成「存在即合理」,而在中文語境中,合理更多是被解讀為應該、應是、應當的意思,而沒有原文中思維理性的涵義;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利用這句被曲解的話來為自己不合理和不正當的行為作辯解,並大有泛濫之勢。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盤點十二星座的缺點有哪些!
    生活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完全的優秀,也沒有一個人能夠被人覺得是百分之百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只不過是有大小之別,即使是在如何完美,也會有自己的小小的缺點,只不過是被自己的優秀所遮蓋,而被人忽視了,那麼今天咱們就一起去發掘一下,每個星座的缺點有哪些!
  • 翻譯的問題就是存在的問題
    他引用波德萊爾「詩人作為譯者」的定義,認為到了波德萊爾,存在的問題就變成了一個「翻譯」的問題,人類的語言文化包括詩人的寫作本身就帶有一種翻譯的性質。我們至今仍在背負著如雪萊所說的「巴別塔的詛咒」。自巴別塔之後,翻譯就成為了人類的宿命,恰如喬治•斯坦納所說,「我們的文學是巴別塔的兒女」。在他看來,東方和西方都有著自己的詩人譯詩傳統,中國現代新詩的歷史,也一直伴隨著翻譯。
  • 每個人都有無限潛能,我們要做的就是激發自己
    每個人都有無限潛能,這是我們聽到最多的話,但同樣的訓練方式,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同樣的結果,所以還是因人而異。如果有人願意去做這樣的激發需求,我相信他至少會比不去做的人要強那麼一點,關鍵還是看你做到什麼程度。那麼怎麼樣來激發呢?
  • 【偏見】翻譯的問題就是存在的問題
    他引用波德萊爾「詩人作為譯者」的定義,認為到了波德萊爾,存在的問題就變成了一個「翻譯」的問題,人類的語言文化包括詩人的寫作本身就帶有一種翻譯的性質。我們至今仍在背負著如雪萊所說的「巴別塔的詛咒」。自巴別塔之後,翻譯就成為了人類的宿命,恰如喬治•斯坦納所說,「我們的文學是巴別塔的兒女」。在他看來,東方和西方都有著自己的詩人譯詩傳統,中國現代新詩的歷史,也一直伴隨著翻譯。
  • 無所謂優點和缺點,要有特點
    當年看中國好聲音的時候,四個導師我最喜歡哈林,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會選人的人,例如吳莫愁。當時他看到平安唱那麼好,他名額已經滿了,他特別著急,他自己也說,自己不懂民族唱法幫不了他。不要你做第一,要做唯一。你去抖音看看,女的放佛都長的差不多,缺少有個性的,有特色的。你看90年代的影視明星,辨識度都非常高。世界上很多東西,無所謂優點和缺點,只有特點。每一個缺點背後隱藏著一個優點,每一個優點背後也隱藏著一個缺點。網際網路讓個人從未如此強大。
  • 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能直面自己的缺點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有的缺點是你自己知道,但是並沒有在意,有的缺點是你自身並沒有發現,但是周圍的卻能發現,這就像是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些缺點確實旁觀者最清楚而自身卻不知。知道自身缺點最重要的是直面缺點,從缺點中發現問題並進行改正。
  • 缺點每個人都有,面試官想要的是你對缺點的態度,你知道怎麼說嗎
    面試的自我介紹裡,有一個要素就是「缺點」!缺點每個人都是有的,而面試官喜歡問你的缺點打過去問你的優點,因為這是一個人的態度,你怎麼面對自己的缺點,以後就會怎麼面對自己的工作!這兩個問題是為了看到你對工作和生活真實的態度!我的兩個問題先放一放,我不想把我的問題變成有標準答案格式的問題,我只想探究別人的問題,也是給自己留點面試新人時的有效問題!那麼,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
  • 《肖申克的救贖》,「上帝視角」下的理性與信念,友情和自由
    這部電影除了宣揚理性、希望、奮鬥,還詮釋了男人之間的溫暖的友情。電影裡有種特殊的鏡頭叫做「上帝視角」,常常是從高空俯視萬物的感覺,而在本片中瑞德的視角雖稱不上上帝視角,但導演卻巧妙地借用瑞德的眼睛用旁觀者的角度來對安迪這個特殊的人物角色進行解讀。
  •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視野裡
    人與豬的差別,從外在來說,表現在生理結構和行為習慣的不同;從內在來說,表現在人有思想豬沒思想。人與人的差別,從外在來說,差別極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便是貂蟬和無鹽之間,也不過只是一張皮囊的不同而已;從內在來說,差別卻極大,從性格到思想,性格有好有壞,思想有深有淺,其間的差別,甚至大於人與豬的差別。
  •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向前尋找著缺失的自己
    在我看來,生活就是一次尋找真實自我的過程。在一路成長的生活中,我們隨著生活的腳步不斷向前走,遇到各式各樣的人,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還要面對和解決形形色色的矛盾。有得意,也有失意,有得到,也有失去,有愛,還有恨,但無論走什麼樣的路,最終都是朝著尋找自己的方向,每個人都是,只是想找到的那個自己不同而已。
  • 正確認識性格的優點和缺點
    而說到這個性格,每個人都一樣,自然有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識性格裡面的優點和缺點呢?我個人從時間規律的角度,說一說我自己的理解。 (一)性格的優點和缺點實際上就是出生時間力量的一種對比表現 為什麼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在平時我們的生活中、工作裡面,都會表現的那麼明顯呢?
  • 休謨的「憂鬱哲學」——人的理性是自相矛盾的
    後來,這個人最終會認識到其他事情更重要,例如,不管別人怎麼想,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最重要;這個人很快就會相信她過去是錯的。除了這個人忘記了她年輕時的環境,即青春期和不安全感。我們的困惑提出了問題我在哪兒,發生了什麼?
  • 看過《天道》的人都知道丁元英的優點,那麼他有什麼缺點呢?
    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有優勢也會有不足,人的優點越大,可能他的缺點也越大。那麼,此文就來探討一下,站在常人的角度看,這位萬人敬仰的鬼才,他身上又存在著什麼不足之處呢?一,看得明白,卻未必能夠做到。在現實中,我們的周圍也有不少人存在這個缺點,因為有些事情,說來容易,做出來又是另一碼事了。
  • 認知歪曲——換一個視角去看待自己和過去
    每個人的認知方式都會遮蔽我們的雙眼,影響我們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結果,而這些障礙在心理學上叫做認知歪曲,這就相當於你帶著一副變形、變色效果的眼鏡,你看到自己和世界都扭曲了。例如:我們經常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你心情低落的時候,你會想起來很多很多事情,想著想著就會回憶。過去的事情。
  • 2018內蒙古農信社:如何巧妙回答自己的缺點
    在農信社面試中,有一個問題是讓面試者比較頭疼的,那就是關於自己的優缺點!既不想讓考官覺得自己缺點太多,又害怕考官覺得自己太過自負,那麼,怎麼回答才能拿捏好「度」呢?準備工作:(1)在面試之前就找出自己的3-5個優點;(2)為每個優點找出幾個例子,最好來自學習、工作和生活等三個方面;(3)在這3-5個優點之中,精選出一兩個和所申請職位最吻合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