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下發2020年全市重點項目安排,計劃投入19.2億元,對中心城區水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根據安排,我市中心城區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19.2億元,有9個子項目,包括玉帶河治理工程、濱江內湖綜合治理工程、後河水系聯通工程、井岡山經開區雨汙管網改造工程、廬陵新區雨汙管網提升改造工程、青原區河東片區雨汙管網提升改造工程、螺子山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青原區梅林汙水處理廠一級A標改造工程、市中心城區汙水管網改造工程等。工程量包括河道水系治理及兩岸景觀工程清淤工程、生態修復、景觀提升、排澇工程、雨汙分流改造等。
騾子山
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美化群眾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市委、市政府於2002年開啟市中心城區後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2002年開工2008年建成,二期工程2011年開工2014年建成。目前,三期工程正在規劃建設中,擬打造水岸娛樂活動區、生態休閒綠島區、溼地科普觀光區、溼地淨水風貌區4個功能區。胡世忠沿著三期工程範圍內長約5.3公裡的河道,對照規劃設計方案仔細察看每一個重要節點,並對綠化、土地徵收與房屋拆遷等具體工作提出指導意見。他指出,要把嚴投資概算,注重項目設計審批之前的系統性、整體性考慮,避免過度設計。綠島開發要保持原生態,延續田野風光。綠化要和諧有序,做到主體流暢、整齊一律,堅決防止雜亂無章。土地徵收與房屋拆遷要統籌謀劃、長遠考慮,確保一步到位。
上世紀90年代的後河---廬陵竹園
如今的後河。
後河公園一角。
胡世忠強調,要精準定位,準確把握生態、休閒、人文功能定位,做到既治理水系改善環境,又讓群眾用得到、用得好。要注重生態,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刻理解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要精細規劃,按照「活化、淨化、美化、產業化」的設計思路,統一規劃、通盤考慮,優化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要有序啟動建設,根據規劃設計方案,按照有關程序,下定決心有力有序推進路網、橋梁、土地徵收、房屋拆遷等各項工作。
據了解,後河三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主要範圍為後河萬石湖片區東支流,整體呈「C」型。項目佔地約201公頃,其中水系面積75公頃,陸地面積126公頃。陸地面積中,綠化面積佔比超70%,達92公頃。根據規劃設計,該項目將廬陵文化、市井文化、現代文化融為一體,一個「城市公園綜合體」呼之欲出。
吉安市古後河綠廊晴瀾島風光 井岡山報記者熊聯權攝
近年來,吉安市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切實加大水質保護力度,徹底消滅黑臭水體,加快推進雨汙分流和汙水管網及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使城區生活汙水收集和處理能力大幅提升,為群眾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這些工程實施後,為人民群眾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也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鄒在前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轉發讓更多人知道!
|來源:市河辦、吉安新聞、井岡山報、網絡
|整理編輯:吉安房信網轉載請註明來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