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啟動亞洲第一大城市內湖湯遜湖治理

2020-12-17 中國環境

  近日,武漢碧水集團有限公司發來中標通知書,由長江環保集團牽頭、長江設計公司和中建三局參與的聯合體中標三湖三河水環境治理——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項目總投資7.68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沿湖排口截汙改造工程和紅旗湖生態淨化工程。至此,湯遜湖流域系統治理正式拉開序幕,為武漢市疫後生態文明建設增添動能。

  作為亞洲第一大城市內湖,湖北省武漢市湯遜湖水域面積47.6平方公裡,歷史上兼具調蓄、灌溉、航運、城鄉供水等多重功能,但隨著城市不斷發展演變,湯遜湖沿湖排汙、水質惡化等問題開始出現,水環境治理及保護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綜合治理難度大,如何科學治水?

  2005年以前,湯遜湖湖水清澈見底,水草豐茂,魚翔淺底。之後,隨著城市化及工業化的快速推進,水質逐步惡化。

  據了解,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規劃於2019年5月正式啟動編制,並於2020年3月正式發布。2020年5月,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政府批覆,前後長達一年之久,背後是科學治水理念的不斷深化,是治水責任的不斷夯實。

  據長江環保集團參與了前期工作的工作人員介紹,僅規劃方案修改版本就達100餘個,可研報告修改次數也達20餘次。另外,長江環保集團還組織相關單位開展了大量的本底調查工作,包括1700公裡市政管網普查、QV和CCTV檢測,全流域範圍193平方公裡社區管網調查以及湖泊內源汙染調查等。可見,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難度大,如何科學治水挑戰大。

  將湯遜湖流域視為「山水林田湖草」組成的有機系統和生命共同體,用系統性思維解決複雜的問題,這才是科學治水之道。經過反覆磋商,長江環保集團協助武漢市政府探索形成了「大流域統籌、小流域分區、差異化施策」的技術路線,以及「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水網構建、引水活水;水質淨化、生態修復;創新機制,加強管控」的措施體系,推動陸域水域、行政區、各行業同時發力,最終實現湯遜湖流域水環境整體根本性改變。

  借鑑萊茵河流域綜合治理經驗

  九龍治水、碎片化治水一直是水環境治理領域的難題。

  湯遜湖流域水系複雜,地跨江夏區、洪山區、東湖高新區3區,在以往的治理過程中,多頭治水、治理碎片化,導致湯遜湖水質一直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為此,長江環保集團協同當地政府,找準問題根源,借鑑德國萊茵河流域綜合治理等成功治理經驗,提出「四統一兩統籌」(統一規劃、統籌建設、統籌支付、統一監管、統一驗收、統一運維)流域治理模式,得到國家部委的高度重視和推介。

  據了解,湯遜湖沿湖排口截汙改造工程首次大規模應用智能分流井和截流井技術,可根據井內水位或雨量控制堰門的開閉,實現精確截流;避免湖水向汙水管網倒灌;可聯網遠程控制,實現自動化精準運行。充分利用紅旗湖作為湯遜湖獨立子湖的地理優勢,有效發揮紅旗湖作為湖灣生態緩衝區淨化湯遜湖汙水廠尾水的作用,通過「治湖先治灣」的綜合技術應用,實現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贏。

  項目庫總金額達228億元,一期解決流域旱季入湖汙染問題

  根據綜合治理規劃,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共包括7大板塊、107個項目的項目庫,項目庫總金額達228億元。治理目標分為近期目標(2021年)、中期目標(2025年)和遠期目標(2035年),通過分步實施和整體推進,最終實現流域內河湖水環境質量整體明顯改善。

  據了解,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一期工程重點解決的是湯遜湖流域旱季入湖汙染問題。項目建成後,每年將削減入湖汙染COD1031.1噸,氨氮202.84噸,總磷10.65噸,顯著降低湯遜湖點源汙染負荷,實現對湯遜湖沿岸75個混流排口的整治,並構建1.37 km2的近自然湖泊生態溼地。

相關焦點

  • 亞洲最大城市內湖綜合治理工程拉開序幕
    8月6日,由長江環保集團牽頭、長江設計公司和中建三局參與的聯合體中標三湖三河水環境治理——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沿湖排口截汙改造工程和紅旗湖生態淨化工程。自此,湯遜湖流域系統治理正式拉開序幕,為武漢市疫後生態文明建設增添動能。
  • 「生態」亞洲最大城市內湖綜合治理工程拉開序幕
    8月6日,由長江環保集團牽頭、長江設計公司和中建三局參與的聯合體中標三湖三河水環境治理——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沿湖排口截汙改造工程和紅旗湖生態淨化工程。自此,湯遜湖流域系統治理正式拉開序幕,為武漢市疫後生態文明建設增添動能。
  • 湖北省政協議政性常委會議聚焦城市內湖保護
    素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省有許多城市皆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內湖對於城市自然環境調節淨化、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至關重要。11月8日至9日,湖北省政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議,圍繞「保護城市內湖,共建美麗家園」議題展開協商討論。
  • 「打敗」北京,「戰勝」上海,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是低調的它
    在我國,大學扎堆的城市不在少數,但是要說全國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不是文化之都北京,也不是外交名城上海,而是「九省通衢」的武漢。 武漢市有120萬在讀本科生和研究生,但從大學生人數來說,武漢就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城市。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講,大學的存在對城市的生命活力,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大學在城市中的分布位置十分重要。
  • 我國最大城市內湖水體已不適合飲用
    近日,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科研人員通過調查有機氯農藥在中國最大城市內湖——武漢東湖的分布情況發現,水體中的有機氯農藥對東湖水生生物具有輕微影響,且東湖水體已不適合作為飲用水源。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環境科學與汙染研究》雜誌。 據了解,農業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和肥料、工礦企業中的廢棄物排放、生活汙水等,已成為水體中汙染物的主要來源。
  • 武漢湯遜湖附近,有個免費好玩的地方,而且它還和京劇界鼻祖有關
    提到武漢,或者說與它有關的湖光山水之美,可能大部分朋友都會想到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是的,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既是武漢的人氣和知名度都非常高的旅遊景點之一,也是武漢這座城市對外展示的一道獨特而又靚麗的風景線。
  • 海口內湖發臭令人作嘔 治理十幾年無實質性改觀
    核心閱讀  海口十幾年來一直在治理內湖汙染,但水體改善不明顯。一方面是汙水處理設施跟不上城市擴張和人口增長的速度;另一方面,目前的水汙染還未嚴重影響居民健康。工業汙染小,颱風降雨有自然清汙功能,危機看似不夠急迫。
  • 武漢加油!在武漢,除了長江以外,還有哪些有名和好玩的湖泊呢?
    武漢加油!在武漢,除了長江以外,還有哪些有名和好玩的湖泊呢?武漢加油!預防和抵抗新型冠狀肺炎,你我同行。在武漢這座城市,不僅可以看到滾滾長江東逝水,而且還有眾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它們交織在一起,編織出了一個襟江帶湖的武漢。因此有人說,武漢是一座江湖氣很重的城市。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在武漢,有長江,有湖泊,連在一起就形成了「江湖」。那麼,在武漢,除了長江以外,還有哪些有名和好玩的湖泊呢?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我們一起來聊聊,有關武漢湖泊的那些事。
  • 江夏區知名現代化湯遜湖小學確保明年5月1日前交付
    自4月28日開工以來,湯遜湖小學就在不停地搶抓工期。為了不影響工期,建設單位積極與設計院對接,優化施工圖紙,調配機械,增加人員,擴大施工作業面,確保湯遜湖小學2021年5月1日前交付。據悉,該項目位於江夏區文化大道與金櫻街交匯處,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最新城市規劃解讀
    6月28日,武漢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武漢將以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修為契機,推動城市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發展,形成「兩江三鎮、六軸六楔、北峰南澤」的空間格局。區區12字,聚焦範圍由小及大,精準地指出武漢城市發展的思路。
  • 武漢東湖有6個杭州西湖大,卻稱不了「湖王」,原來還有更大的!
    武漢的江湖真是太厲害了!漢水、長江交匯而三鎮匯集,武漢因江而生。武漢作為「千湖之省」湖北的省會,則有「百湖之市」之稱,其中名氣最大的應是東湖吧!東湖面積都這麼大,卻在武漢稱不了「湖王」。武漢面積最大的湖是湯遜湖。湯遜湖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水域面積47.6平方公裡,最大水深6.9米,實測容積11742.38萬立方米,最大容積可達20439.85萬立方米。景區依山臨湖,自然情幽,是理想的人居環境。
  • 武漢12所華師系學校底細你知道嗎?湯遜湖學校有望成新「名校」!
    武漢出現了不少以「華師」為名的中小學,這些學校跟赫赫有名的華師大、華師一附中和華師附小到底有什麼關係,很多人問小編,表示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小編就理一理這些個「華師系」中小學的關係。先上圖,看圖說話。
  • 武漢40個湖泊湖長正式「上崗」
    阮成發用五句話描繪了武漢市湖泊的美好願景,他表示,湖泊是大自然賦予武漢的珍寶。今年內,武漢市166個湖泊將全部劃定「三線一路」鎖定湖泊岸線,城市爭取5年內實現全面截汙,打造一湖一景還湖於民。武漢市將啟動5年計劃實現中心城區汙水全面處理,徹底截斷流入湖泊的汙水。將投入108億建13個汙水處理系統,實現汙水收集率達到100%,新擴建汙水處理廠9座,達到日處理278萬噸汙水的能力。今年,武漢市城投公司要抓緊啟動龍王嘴汙水處理廠擴建升級,著力解決東湖兩大排汙口和南湖5大排汙口汙水入湖問題。各中心城區人民政府、市城投公司、武漢地產集團要建設、改造41公裡截汙官網。
  • 事關武漢南湖!
    武漢南湖水質已提升至5類南湖水環境問題是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重點問題。發布會上,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子清介紹了南湖水環境治理的情況。劉子清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南湖是典型的高密度成熟區域的城市景觀內湖,水環境問題由來已久。
  • 中國第二大的城市內湖,相當於6個西湖,甚至比北京的昆明湖還大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有無數文人西來,他們寫下的最好的故事也為西湖增添了更多的魅力,但今天,中國第二大城市不是西湖,它相當於六個西湖,甚至比北京的昆明湖還要大。東湖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與西湖一樣,都是免費的5A級景區,以大型天然湖泊為核心,以湖光山色為特色,成功地將休閒度假、科普教育、旅遊觀光融為一體。
  • 武漢打造中國內湖帆船之都
    教練給市民上帆船科普課  武漢將打造「中國內湖帆船之都」  東湖湖心亭帆船公園位於東湖風景區湖心亭附近郭鄭湖水域,將承擔軍運會帆船比賽。4日上午,市民觀察團來到東湖聽濤景區的落霞水榭碼頭。這裡是武漢大海陽光帆船俱樂部的帆船教學和訓練基地,水面上、平臺上停放著多艘不同式樣的白色帆船。
  • 城市之眼——中部城市內湖系列之太原晉陽湖!
    城市湖泊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型中心,更往往成為城市發展新區的利器和核心起步區。並且能夠成為城市的名片,著名的有南京玄武湖,杭州西湖,蘇州金雞湖等。一起來看中部城市著名的城市內湖!
  • 臺北光纖正式在內湖、南港區啟動
    臺灣智慧光網(簡稱「臺智光」)正式在內湖、南港區啟動「臺北光纖」。首期提供內湖、南港民眾申裝100M、300M、1000M速率的光纖到府FTTH寬頻服務,預計2015年底,將在全臺北市開通。  臺智光最大股東為臺通(8011),持股約28.36%,泛鴻海(2317)則持股28.36%,臺通董事長李慶煌個人持股8%。
  • 華師一附中全面託管湯遜湖學校
    楚天都市報3月8日訊(記者張屏 通訊員何巖 胡靜)光谷片區又將增加一所名校:剛剛,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和華師一附中簽約,今年9月即將投用的武漢市光谷湯遜湖學校,將由華師一附中管理。光谷湯遜湖學校位於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中路以北、廟山西路以東,佔地72畝,建築面積67000平米,是一所普通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規模為小學部及初中部各36個教學班。根據合作辦學協議,華師一附中全面管理新建的武漢光谷湯遜湖學校,學校校名為「華師一附中光谷湯遜湖學校」。
  • 東坡城市溼地公園一期內湖水生態治理情況良好
    四川新聞網眉山8月14日訊(呂偉利 文/圖)正值眉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 東坡城市溼地公園一期內湖水生態治理情況良好,成為眉山生態文明建設新名片。通過溼地公園一期內湖水生態治理工程,明顯改善了水域環境,提升了景觀層次和溼地公園環境,對眉山發展具有非常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保效益。這是眉山市民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