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長江環保集團牽頭、長江設計公司和中建三局參與的聯合體中標三湖三河水環境治理——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沿湖排口截汙改造工程和紅旗湖生態淨化工程。自此,湯遜湖流域系統治理正式拉開序幕,為武漢市疫後生態文明建設增添動能。
湯遜湖效果圖
武漢市湯遜湖為亞洲第一大城市內湖,水域面積47.6平方公裡,歷史上兼具調蓄、灌溉、航運、城鄉供水等多重功能,但隨著城市不斷發展演變,湯遜湖沿湖排汙、水質惡化等問題開始出現,水環境治理及保護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綠水青山 民生福祉
2018年9月,武漢市提出要全面啟動湯遜湖水環境提升攻堅戰。2019年1月,武漢市啟動了湯遜湖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方案研究工作;6月,武漢市水務局發布關於印發《武漢市「三湖三河」流域調查工作方案》的通知;8月,武漢市政府印發《武漢市河湖流域水環境「三清」行動方案》,湯遜湖流域治理正式步入破題階段。
管網排查
科學治水 反覆調研
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規劃於2019年5月正式啟動編制,並於2020年3月正式發布。2020年5月,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政府批覆。長江環保集團組織相關單位開展了大量的本底調查工作,包括1700千米市政管網普查、QV和CCTV檢測,全流域範圍193平方千米社區管網調查以及湖泊內汙染源調查等。
水質水量監測
創新元素 支撐治理
湯遜湖沿湖排口截汙改造工程首次大規模應用智能分流井和截流井技術,可根據井內水位或雨量控制堰門的開閉,實現精確截流;避免湖水向汙水管網倒灌;可聯網遠程控制,實現自動化精準運行。該工程充分利用紅旗湖作為湯遜湖獨立子湖的地理優勢,採用EHBR工藝、生態系統穩定塘,有效發揮紅旗湖作為湖灣生態緩衝區淨化湯遜湖汙水廠尾水的作用,通過「治湖先治灣」綜合技術應用,實現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贏。
紅旗湖工程總平面布置
分級推進 久久為功
根據綜合治理規劃,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共包括7大板塊、107個項目的項目庫。治理目標分為近期目標(2021年)、中期目標(2025年)和遠期目標(2035年),通過分步實施和整體推進,最終實現流域內河湖水環境質量整體明顯改善和長「制」久清。
按照武漢市關於「三湖三河」流域治理有關工作要求和「分級統籌、同步推進」的工作安排,優先安排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一期工程,重點解決湯遜湖流域旱季入湖汙染問題。項目建成後,每年將削減入湖汙染物COD 1031.1噸,氨氮202.84噸,總磷10.65噸,實現對湯遜湖沿岸75個混流排口的整治並構建1.37 平方千米的近自然湖泊生態溼地。
來源: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