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永善縣緊扣「產業對接、就業對接、智力對接」,建立「1+8」扶貧協作部門聯動機制,努力探索先富幫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新路徑、新方式,畫出東西部扶貧協作最大「同心圓」。2016年以來,中山市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和社會幫扶款物2.48億元,惠及永善15個鄉鎮132個村18萬餘貧困人口。
下足繡花功夫,做好精準精細文章
中山幫扶永善提高醫療水平
聚焦人才交流,永善累計選派黨政幹部、教師醫生、基層幹部等385人次到中山、東莞掛職鍛鍊、跟崗培訓。中山共選派200名黨政幹部、醫療專家、骨幹教師等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到永善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聯合企業開辦「格力班」「威力班」「藝根傳媒班」等職教特色班,累計輸送1227名學生到東部職業學校就讀,帶動全縣普職比從2015年的1:0.37上升到2020年的1:0.89。創設「東西部扶貧協作小欖·永善微信遠程會診中心」,深入實施「網際網路+健康醫療」行動,提升醫療水平。
聚焦基礎設施,永善著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項目,投入幫扶資金2710萬元,建成青勝鄉民勝村水星壩扶貧協作示範點、茂林鎮永安村2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D級危房拆除重建項目,建成47個村級規範化衛生室。
創新幫扶模式,做強產業協作文章
航拍萬畝藍莓基地
永善採取「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將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1018.8萬元量化給25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4000元)組建專業合作社,與永善美林藍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藍莓產業。項目惠及16個貧困村39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截至目前,已種植藍莓1.2萬畝,群眾通過流轉土地獲得收益共計65.9萬元;累計用工1.6萬人次,實現務工收入160萬元;入社貧困農戶入股分紅71.3萬元;合作社實現集體收益10.2萬元。
實施組團幫扶,做實民生改善文章
書香烏蒙捐贈活動
永善聚焦深度貧困村,發動中山市小欖鎮組團7個鎮區、36個村(社區)、6個社會組織、32家企業與永善縣11個鄉鎮的74個深度貧困村(社區)結對幫扶,聚焦深度貧困村民生短板、人居環境、消費扶貧等,籌集1652.23萬元安排給74個深度貧困村。小欖鎮組團的兩新組織、行業協會、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各方力量,累計向永善縣捐款捐物折資8470萬元。
強化勞務協作,做細穩定增收文章
東西部協作「扶貧車間」
永善在中山市、東莞市分別建立了永善縣人力資源服務站,為轉移中山市、東莞市的勞動力提供優質服務,搭建了就業服務平臺「中山東鳳·永善之家」,有效解決異地就業崗位信息不匹配、務工人員穩崗率低的問題,促進務工人員穩定就業。目前已組織180家企業提供5萬餘個就業崗位,轉移到廣東省就業2566人次。制定出臺勞動力轉移就業激勵政策措施,對到廣東穩定務工3個月以上的,給予一年一次500元的定額交通補助,並從務工當月起,按800元/人/月給予穩崗補貼,小欖組團疊加給予社保、慰問等一次性補貼,全力做好轉移就業服務工作,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昭通市扶貧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