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的自豪感!充滿江湖氣的大武漢,飲食文化之魂是什麼?

2020-12-19 武漢美食搜羅醬

我是武漢美食搜羅醬,想了解更多武漢美食資訊請關注我。

武漢,又稱江城,唐朝偉大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自此,武漢聞名全國。長江漢水在此交匯,境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上百座大小山巒,166個湖泊坐落其間,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四分之一,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武漢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離不開長江,飲食文化更是受其影響頗深。

武漢人的生活離不開水,水產更是豐富,先不說地道美食油燜大蝦,光是一條武昌魚便是讓很多人流盡口水。

武昌魚主產於長江中下遊,尤以湖北為最多。武昌魚在封建時期乃是貢品,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席上珍饈。其烹飪方法多種多樣,以清蒸的方法最具代表性。雖是清蒸,其製作方法卻十分講究:一般用一公斤左右的鮮活樊口魴魚作主料,輔以火腿、香菇、冬筍、雞湯等十多種配料調料,上籠清蒸,嚴格控制火候,使之恰到好處。蒸好後再在魚上綴上紅、綠、黃各色菜絲,使之色彩豔麗,蒸好後的武昌魚香味撲鼻,魚肉細嫩,湯質鮮美。

盤桓在武漢的長江,還給當地人帶來了另一種美食——藕,據說,全國有八成以上藕的品種出自湖北。當然,湖北人也會吃且愛吃藕,光是一道蓮藕排骨湯,便徵服了武漢大大小小的餐桌。

蓮藕燉排骨簡單而尋常,但你要問武漢人哪裡的藕最好吃,那一定是自己家的!在武漢,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套自己的煨藕秘訣,不過煨出來的藕湯必是藕塊通透粉紅,有時候咬上一口藕,還能牽出絲來;藕湯要奶白濃稠;骨頭也得是燉到爛熟的。

因為優越的地理環境,武漢的碼頭文化也是一大特色,過早便是碼頭文化的體現。武漢人走路吃、騎車吃、追公交吃的行色匆匆也是碼頭文化的傳承。全國聞名的熱乾麵一開始便是因其製作快、能量高而在碼頭上盛行。不過碼頭文化裡不能不提的美食一定是魚糊湯粉。起初的糊湯粉是給在碼頭做搬運的勞工準備的,因此最開始的糊湯粉是將菜市場的水產攤子上收集來的賣不出去的爛魚、魚雜、魚頭經過徹夜熬煮,撒上大量的胡椒粉以掩蓋其腥氣,再加上生米粉起糊,起稠。冬天的早上,苦力工們能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糊湯粉,想必也是一件極其幸福的小事吧!

武漢的飲食文化因長江而絢麗,長江帶給武漢的饋贈更是數不勝數。或許是因為江水的柔情,武漢人「嘴硬」的表象下其實也包含著似水的柔情。

相關焦點

  • 豐富文化生活,加強自豪感,武漢一初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
    近日,武漢市第一初級中學、武漢一初慧泉中學舉行主題為「傳承經典 不負少年」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目的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樹立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培養健康審美情趣和良好藝術修養。
  • 武漢這座城市怎麼樣?實拍夜色下的武漢生活:充滿有煙火氣
    武漢是一座大城市,歷史上,唯有它和上海有「大」這麼一說。今年的武漢就像是今年的所有武漢人,經歷了一場巨大考驗,一座城與千萬人共同面對、共同度過。春暖花開,山河無恙,夜色下的武漢依舊是那麼的美麗。在武漢長江大橋散步時,對面的一座大廈,不斷重複著「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這十二個字,對於武漢人來說,有太多說不完的話。對於我這個身在武漢的人而言,終於是明白什麼是「感同身受」。
  • 武漢牛肉麵江湖裡,有著道不盡的鄉愁
    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熱情豪爽的武漢人,不僅自帶江湖氣,就連各式各樣的美味,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美食江湖。像牛肉麵這樣隨處可見的食物,也能吃出不同的花樣。生燙的、滷煮的、帶湯的、幹拌的、蔡甸的、襄陽的、蘭州的...好像每一種牛肉麵,都有自己代表的派系,在這個面的江湖上悄悄閃過刀光劍影,暗自過招。
  • 疫情是敵人,武漢人是同胞
    尤其是,「當他認定你這個人可以一交時,他對你是絕對掏心掏肺地真誠。他為你幫忙不辭辛苦也不思回報,當然他可能在辦事過程中大大咧咧、馬馬虎虎,但真誠之心卻是隨處可見的。」(《武漢人特別的真》)由此可見,武漢人的處世哲學比較樸素,而且大體上基於一種「江湖之道」。武漢人的確是比較「江湖」的。他們遠不是什麼「最市民化」的一族。
  • 走遍江湖,東湖為家——「武漢之夏」藝覽江城
    第43屆「武漢之夏」民宿服裝秀暨2020武漢鄉村文化旅遊節,於9月26日和9月28日在坐擁東湖美景,大隱於市的東湖家舉行。文旅融合,讓詩和遠方走到一起,遠方不遠,東湖家,就在眼前。一群人,歷經3年,28間客房,它是都市人逃離喧囂藏在東湖邊的「家」,不僅僅是房子。
  • 舌尖上的武漢又回來了
    初來武漢,你可能感受到的是三鎮之大。中國歷史上被冠以「大」的城市,有且僅有2個,一個是大上海,另一個就是大武漢。武漢到底有多大?也就4個深圳而已。城市和人一樣,是有性格的。武漢,是最有江湖氣息的城市。武漢人率性霸氣,豪爽灑脫。來武漢,不坐坐武漢的公交車,你就不曉得什麼是江湖。武漢公交是公交屆的F1。大武漢的每一個公交司機,都是被耽誤的賽車手。
  • 重出江湖的武漢美食街,現在什麼樣?
    街邊大排檔已然連成一排,桌上擺滿麻辣蝦球、酸辣藕丁、涼拌毛豆……武漢人的食肆,終於有了些許過去的熱鬧模樣——即便眼下每人的下巴上還掛著一個口罩,食客依舊可以遊刃有餘地單手端一碗麵或米粉,眼裡透出城市解封後的輕鬆。回想起來,上一次與朋友聚餐已是幾個月前的事,人們裹著大襖、蹬著長靴,四周的冷空氣把每個人的聲音化成霧氣。
  • 武漢傳統美食文化,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武漢美食之旅
    武漢美食文化一.武漢人的飲食特徵武漢是漢族傳統飲食文明的重鎮,兼具南北風格。武漢的小吃遠近出名,聲名遠播。多樣的種類,精妙的搭配,絕妙的做法加上廉價,使得武漢小吃聲名大噪。武漢美食當推早點,小巧精雅,造型特別,一律米麵為體,兼容異樣,蒸煮煎炸,藝巧味多。舉凡平民達官、學人商賈、南北過客皆為食者,故食不在繁巨,小吃小喝,有味則名。在武漢,一日之美在於晨,一個古典主義的美境。
  • 武漢火鍋江湖,承包這個冬天!
    火鍋,作為冬天裡的絕佳選擇,一直都在武漢的飲食江湖裡有著無法撼動的地位。尤其是這個季節,屋外寒風凜冽,屋裡熱氣蒸騰,一頓火鍋下來,暖身暖胃,只剩個爽字。武漢的火鍋江湖,一向很熱鬧,也分著各個流派,南來北往的火鍋前來打擂。火鍋的包容性和多元性,讓它在餐桌上,能夠輕易徵服每個人的胃。
  • 和武漢人共飲一江水的新武漢人:想回武漢回不去
    作為新武漢人,她和所有的武漢人共飲一江水。1公元前300多年的一個故事,讓2000多年後的18歲的娜仁,選擇了去武漢上大學。她學過古箏,熱愛古典文化,滿心期待伯牙子期相遇的地方。徐珊珊說,自私和義氣都在武漢人身上。「我不為我,誰為我」的觀念讓他們在關乎自身的利益面前敢爭、敢鬧,自己的事兒搞定了,江湖義氣又上來了,會去幫助別人。「就像很多人剛出院,就獻血救人,這是武漢人的俠肝義膽。」武漢人李勇對社區鄰裡展開了營救。他家住武漢武昌黃鶴樓街道讀書院社區。
  • 武漢百萬大學生要開學了!你想對武漢說什麼?
    百年前辛亥革命賦予了武漢首義之城的稱號,2020年的新冠肺炎讓武漢損失慘重,一季度GDP銳減40.5%,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漢是英雄城市,武漢早已經恢復正常,而現在象徵武漢年輕和活力的力量已經或正在來的路上,一百多萬大學生要開學了!
  • 武漢的「江湖」,為何吸引李白、王維、岑參紛紛打卡?|古城新韻
    之後,琴師伯牙與樵夫鍾子期在武漢相遇,伯牙彈奏《高山流水》,子期領悟其中「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之音,「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在武漢發生,「知音文化」在上千年的浸潤下被當地保留下來。
  • 楚漢傳奇古法三鮮豆皮:走出去的武漢風味
    離家在外的武漢伢們,對武漢美食心心念念的吃貨朋友們,終於能在上海吃到一整套真正的武漢「過早」套餐,讓人驚呼就是這個味兒。作為許多人印象中,武漢小吃種類繁多,風味十足,再刁鑽的食客也能在武漢被餵得心滿意足,但卻大多紮根本地,鮮少出現走出武漢、揚名全國的品牌。在外地吃貨對武漢美食對認知中,第一個把武漢小吃帶到上海,依然保持高品質和傳統味道的品牌,莫過於楚漢傳奇。
  • 武漢已是「大武漢」,長沙還是長沙,長沙離武漢還有多遠?
    關注城市的發展變化,對於每個愛好旅遊的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因為旅遊不僅僅是吃喝玩樂,還需要通過一次次的旅遊來提升自己的見識,而這些見識不是平白無故來的,它們就隱藏在城市的文化、歷史、人文等許多方面,除此之外,城市的變化也是非常需要大家關注的,因為變化快的城市意味著充滿活力,而這樣的城市也有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 國際範、煙火氣、文藝調,在武漢的夜晚都不難尋覓
    從武廣到漢街,各商圈客流絡繹不絕;從吉慶街到萬松園,那是聞名全國的宵夜江湖,「一起坐哈子,撮個蝦子。」這是武漢人夏夜最熟悉的聊天方式;而在黎黃陂路或是花園道,三三兩兩的人們在露天喝著咖啡或精釀。這些購物、宵夜或者安靜的街角一隅的場景,在武漢的夜晚都不難尋覓。吉慶街上的宵夜店。
  • 臺北路在武漢,究竟是個什麼江湖地位?
    臺北路在武漢,究竟是個什麼江湖地位?上世紀,香港、澳門、臺灣經濟之和超過大陸,其中以臺灣為首。臺北路好地段不假,但上個世紀的武漢,哪兒都是廠,武漢分成三大塊,無數小塊,以廠劃分。臺北路這塊,則以武漢市無線電廠最為紅火。留下了無數廠人,輝煌也是廠的輝煌。
  • 武漢夜宵江湖,深夜你吃了嗎?
    雪松路隱匿在大漢口的城市之中,周邊既有高端商場寫字樓,也有老武漢居民區,也因此美味格外多,既適合老武漢人的口味,也適合在這個城市奮鬥的人。這裡的店鋪都是小小一家,門面不大,卻是武漢人心中的美食聖地。老店十幾年屹立不倒,也有各式網紅店接二連三出新,讓夜晚的下班族從不寂寞。
  • 21歲的香格裡拉,藏著多少老武漢人的記憶
    軟爛到脫骨的鳳爪、外焦裡嫩的羊排、綿軟香滑的烤茄子,在夜晚勾起武漢人的食慾。價格也親民,烤魷魚12元3串,蔬果沙拉15元一份。花園喬木隔擋馬路灰塵,場地每日消毒,超高頂棚確保場地雅致並不受天氣影響。更貼心的是,餐桌不遠處一個30平米左右大的兒童樂園,成為孩子們撒歡的天地。
  • 楚國古都,三國名城,感受文化與現代碰撞的大武漢!
    2019年暑假期間,小魚和舍友踏上了計劃已久的武漢之旅,一共是3天兩夜的旅程。時間不長,所以我們做了詳細的攻略,小魚對這次旅行充滿期待,事實也證明期待被充分滿足了。今天,小魚就和小夥伴們聊一聊我的武漢之旅吧。
  • 從酒吧到夜市,武漢充滿活力
    近日,德國媒體《明鏡》周刊網站發布報導稱,武漢已經回到了正軌。德國媒體觀察到,在武漢這座城市的酒吧、餐廳、博物館、江畔步行道和夜市,社會文化生活已經重啟。10月以來,多國媒體紛紛關注武漢,讚嘆武漢目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