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巨獻!哪一首清明節詞最能打動你?史上最全清明節詩詞賞讀

2020-12-11 六不和尚

和尚有話說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該節日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這一時節,人們追思懷遠,感懷先人。

暮春時節,草木爭茂,過節時多有微雨,更容易惹起文人之思。而祭祖,踏青等活動也容易在人心中蕩起漣漪,故而千載以來,寒食清明之詩詞所在多有,佳作不斷。清明將近,和尚輯納古人詩詞各二十首,附以短評以饗詩友,希望諸位能從中領會詩人之才思,用情之深摯。

今為詞部。

蝶戀花(唐·馮延巳)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

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裡無尋處。

王和尚品詞

馮延巳是南唐著名詞人,其詞雖多豔科,然境界闊大,感慨幽深,常在詞中表現濃烈的憂患意識。劉融齋在《藝概》評曰:「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其手法常層層遞進,描寫愁緒之厚重,感傷之濃烈。

首句以行雲比喻浪子,漂泊已遠,而閨中人仍在苦苦思念。二句寫丈夫在外被花草羈絆,春將暮而不思歸。上闋以浪子為主角,著重寫思婦對其之思念和擔憂。

下闕從思婦寫起,淚眼登樓遠望,燕子雙飛刺入眼底,問它也不懂思婦內心。而此時她的心如柳絮般纏繞春愁,想飄到情郎夢裡也希望渺茫。

本次連用問句,思念層層疊加,有疑惑,有憂慮,有責問,以至於絕望。作者筆法朦朧而輕捷,感情怨而不怒,含蓄蘊藉,將思婦的寂寞和思量刻畫得淋漓盡致。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

筍柱鞦韆遊女並。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

已放笙歌池院靜。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張先是北宋早期著名詞人,其詞多寫士大夫的閒情逸緻和男女思情,其用詞含蓄蘊藉,意象繁複,其意蘊多恬淡悠遠,凝練濃鬱。其作品善用「影」字,時號「張三影」。本詞「無數楊花過無影」即是一例。

這首詞上闋主要描繪寒食節風俗景象:龍舟、鞦韆、拾翠和踏青,寫得層次分明,並且熱鬧靈動。而下闕則重點描繪作者內心的波動。時已向晚,笙歌漸歇,安靜下來的心緒顯得恬淡祥和。作者徘徊步月,唯有無數楊花在月光下輕輕飄動。下闕主要寫靜,這安靜中作者的心緒描寫得細膩敏感,富於生命力。

這首詞上闋以寫得熱鬧歡快,下闕寫得恬靜自然,以時間貫穿全詞,顯示出作者既能與民同樂又能安靜自省的性格。上闋作者是旁觀者,下闕作者是體悟者,兩者作者之內心都是安靜並富有生機的。

青門引·春思(宋·張先)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

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

這首詞主要寫作者莫可名狀的愁緒,寫得哀而不傷,含蓄婉轉。全詞以景寫情,淡淡寫來,把作者的細膩的情感融入到意象中,顯得渾然一體。

春雨暫歇,微風瑟瑟,作者漫步庭軒,看到殘花寥落,已是清明時節,但作者卻像去年一樣滿懷愁緒,唯有借酒澆。樓頭畫角打破寧靜,酒也漸醒,無人來訪,門戶蕭條。偏偏是月亮不解風情,把隔壁遊玩女孩的身影悄悄送來,在作者平靜的心中蕩起陣陣愁緒。

作者觸覺敏銳,多愁善感,因此一點點漾動就能在作者心中激起漣漪,而作者為何而愁,不得而知,只知道這愁緒淡而不絕,籠罩在天地四周,讓作者沉浸在寂寞而悠遠的情景中不能自拔。

破陣子 春景(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

笑從雙臉生。

晏殊是北宋婉約詞代表詞人,其詞氣度雍容,含蓄清麗,多寫閒雅情懷,曠達懷抱,其意貴而不俗,其情真而不豔。晏氏詞多表現一種理性的自省和圓融的關照,堪稱北宋婉約詞宗。從這首詞也能窺見晏殊清麗樸實的詞風。

這首詞寫清明節少女遊玩的幾個片段,表現少女青春的活力和天真無邪的心靈。清明時節,燕子翩飛,梨花蕭疏,池上浮萍點點,樹上黃鸝啁啾,柳絮飄舞,風和日麗。上闋寫景層次分明,動靜結合,勾勒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暮春景色,行文輕快活潑,暗含喜色。下闕人物出場,少女結伴踏青,巧笑嫣然,遊覽之餘還鬥草為戲,贏者興高採烈,突然想到昨夜春夢美好,原來昭示今天鬥草能贏。純用白描,筆法細膩,兼寫心理,而略去鬥草過程,給讀者留下想像空間。

這首詞筆調活潑,風格樸實,形象生動,語帶幽默,細緻地刻畫了清明時節少女們的遊樂活動,讀起來音調和諧,回味悠長,洵為佳作。

採桑子 其六(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

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

路轉堤斜。

直到城頭總是花。

歐陽修堪稱北宋一代文宗,其古文、史學、詩和詞在當時都具有領袖的地位。歐陽永叔之詞上承五代宴飲之詞的餘脈,開始著力抒發個人化人生感悟和通俗化審美趣味的表達。其詞或寫男女情愛,或寫曠達情懷,均清新明暢,清秀閒雅,表現出士大夫的安閒享樂心態。

《採桑子》是歐陽修移知潁州時,借鑑民歌「定格聯章」的手法創作的一組詞作,主要描寫西湖不同場景和節點的美麗景色,表現對其喜愛之情。這首詞是寫清明時節西湖遊春的熱鬧繁華景象,從側面來寫西湖之美,著意描繪遊春的歡樂氣氛。詞中每一意象都有豐富的內涵,構成一幅生動壯美的遊春圖。

臨江仙 暮春(宋·趙長卿)

過盡徵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誰憐。

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

別來此處最縈牽。

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

作者寓居異鄉,清明時節,看到燕子翩飛,驀然生出一段思鄉之情。花落憔悴,春江翻浪,而這蕭疏悽迷的景象更增添了作者內心的憂悶。作者寒食思家,對花醉酒,寫得虛實相應,哀婉動人。下闕視角延伸,寫浪送歸船,但是自己獨留客地,唯有微雨疏柳陪伴,怎不讓作者備受煎熬?

這首詞語言流暢自然,寓情於景,以江南暮春特有之景渲染出一片悽迷茫然的意境,用視覺、聽覺和觸覺去感受不絕如縷的思鄉之情,寄情於景,富有畫面感和韻味,含蓄雋永,意在言外,很有感染力。

三臺 清明應制(宋·万俟詠)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

東風靜、細柳垂金縷。

望鳳闕、非煙非霧。

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

近綠水、臺榭映鞦韆,鬥草聚、雙雙遊女。

餳香更、酒冷踏青路。

會暗識、夭桃朱戶。

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雲暮。

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

清明看、漢宮傳蠟炬。

散翠煙、飛入槐府。

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據史載,万俟詠精通音律,詩賦俱佳,但屢試不第,遂縱情歌酒,徽宗政和初年,召試補官,授大晟府制撰。其詞多應製作品,頌揚「仁主」,歌唱太平,他善工音律,能自度新聲,故多長調作品。

本詞即是他創作的一首應制詞,該詞以賦之鋪排手法敘述都城清明節的風光,描繪太平盛世景象。首片以寫景為主,大筆勾勒暮春景色;第二片轉入細節描寫,寫遊人踏青遊樂之景,間以景物點染,筆觸明快;三片寫清明節陰晴天氣,化用韓翃《寒食》詩,歸結到宮廷生活景象。整首詞以鋪敘手法,層次分明,節奏明快,辭採典雅平和,具有音樂美和意境美。

望江南 超然臺作(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1076年暮春,從杭州移守密州的蘇軾登上超然臺,眺望煙雨春色,觸動鄉思寫下了此詞。 該詞上面寫景,下片寫情,寓情於景。清明時節,弱柳扶風,春花燦爛,碧水如染,煙雨籠罩了整個城市。作者此時的心情也略顯惆悵,有家難回,志向難伸,酒醒之後這些情緒湧上心頭。但是蘇軾曠達豪邁的性格很快提醒自己應該灑脫一些,去尋找和享受新的樂趣。「詩酒趁年華」表現出蘇軾一貫的灑脫超逸。

全詞含蓄雋永,以詩為詞,用語清新自然,玲瓏剔透,感情跌宕起伏,耐人尋味。

鎖窗寒(宋·周邦彥)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

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

灑空階,夜闌未休,故人剪燭西窗語。

似楚江暝宿,風燈零亂,少年羈旅。

遲暮。嬉遊處。

正店舍無煙,禁城百五。

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

想東園,桃李自春,小唇秀靨今在否。

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

這首詞抒發的是詞人的羈旅情懷,清真工羈旅行役之詞,人所公認。詞作的上片寫暮春欲雨之時,由日轉夜,從夜雨說到話雨,又從話雨想起昔年楚江暝宿時旅況,羈旅情味,由外及內使人深思。

下片敘寫寒食及節日思鄉之情。寒食禁菸而飲酒,人到老年,回憶往事不勝感慨。全詞就是在忽此忽彼的時空轉換中,吞吐複雜心緒。全詞字句典雅,巧妙化用前人詩句而無雕琢之痕。

蘭陵王·柳(宋·周邦彥)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

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

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這首作品是周邦彥的代表作之一,周氏長調多以鋪排安排的賦式詞為主,善於精雕細琢,並且能打破時間界限,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意象融為一爐,結構嚴密,詞意曲折。而其作品中展現的情緒多是淡淡憂傷,猶如清酒觸之生涼,讓人微醺。周邦彥曾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故其詞格律聲謹,極具音樂美。這首詞就是代表。

這首詞題目是「柳」卻非詠柳詞,而是柳貫穿全詞,以柳作為其傷別離恨的見證。作者筆觸四面迭出,著重寫「客中送客」之漂泊感,也有人認為是寫其政治失意,離開京城時的作品。統觀全詞,縈迴曲折,似淺實深,有吐不盡的心事流蕩其中。無論景語、情語,都很耐人尋味。

念奴嬌 春情(宋·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

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欄幹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

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心緒之落寞,語淺情深。「蕭條」兩句,言風雨閉門,「寵柳」兩句,言天氣惱人。四句以景起。「險韻」兩句,言詩酒消遣;「徵鴻」兩句,言心事難寄,四句以情承。換頭,寫樓高寒重、玉闌懶倚。「被冷」兩句,言懶起而不得不起。「不許」一句,頗婉妙。「清露」兩句,用《世說》,點明外界春色,抒欲圖自遣之意。末兩句宕開,語似興會,意仍傷極。蓋春意雖盛,無如人心悲傷,欲遊終懶,天不晴自不能遊,實則即晴亦未必果遊。

根據詞意,這首詞當作於南渡之前。明誠出仕在外,詞人獨處深閨,每當春秋暇日,一種離情別緒便油然而生。全詞從上片的天陰寫到下片的天晴,從前的愁緒縈迴到後面的軒朗,條理清晰,層次井然。詞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氣的變化相諧而生,全篇融情入景,渾然天成,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閨怨詞。

滿江紅 ·暮春(宋·辛棄疾)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花徑裡、一番風雨,一番狼藉。

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閒愁極。

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處也?彩雲依舊無蹤跡。

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稼軒詞素以豪放聞名,但也不乏有含蓄蘊藉近可於婉約的篇章。此詞,上闋重在寫景,下闋重在抒情。細品味該詞 既不落俗套 ,又有新特點,委婉,但不綿軟;細膩,但不平板。

這是一首十分委婉纏綿的傷春相思詞,抒發了一個女子暮春時節對遠行情人的懷念之情。上闋寫江南暮春景色,下闋由此興起懷人之感。江南暮春,年年景色依舊,而當年此時與所思之人離別,至今蹤跡杳然,所以由睹景而思人,再由思也枉然而閒愁滿腹,最後很想登樓遠望,但所思之人既已不能歸來,則登樓也只能看到一片平蕪,不見伊人的倩影。全詞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堪稱佳作。

菩薩蠻 其一(宋·吳文英)

落花夜雨辭寒食。塵香明日城南陌。

玉靨溼斜紅。淚痕千萬重。

傷春頭竟白。來去春如客。

人瘦綠陰濃。日長簾影中。

「落花」兩句,述春景。此言詞人在夜雨淅淅瀝瀝落英繽紛之中告別了這一年一度的寒食節。明後天如果天氣轉晴,他就將去南郊踏青遊春。「玉靨」兩句,由清明想到女子上墳時的哀哭狀。婦女們清明外出上墳,祭掃先人之墓,必將因哀痛而淚落如雨,「千萬重」,即言其落淚之多。臉上的胭脂、花粉,也將因涕淚滂沱而汙損。這兩句,著重寫女子的重情。

「傷春」兩句,轉而寫男子之情。光陰如箭,來去匆匆、春光好比過客,轉瞬即逝,因此我將因哀傷春天的難留而也會愁白了自己的頭髮。「人瘦」兩句,實寫其閒極無聊之狀。此言詞人漫步踱到軒園中綠樹的濃蔭底下,發覺自己的身影因陰暗而顯得更加細長消瘦。回到室內,見陽光從簾隙之間漏入,又覺得這時光實在是顯得太悠長了。一副無所事事,徘徊不定的無聊形象躍然於紙上。又結尾兩句因為需要押韻,所以都為倒裝句式,即「綠陰濃濃人更瘦,簾隙影中日愈長」之謂。

越溪春 其二(宋·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此詞表現暮春懷人之情。上片寫傷春懷人的愁思。清明節又在風雨中度過,當年分手時的情景,仍時時出現在眼前。如今綠柳蔭濃而伊人安在?回首往事,觸目傷懷。詞中以柳絲喻柔情。春寒醉酒,鶯啼驚夢,已覺愁思難言。下片寫傷春懷人的痴想。故地重遊,舊夢時溫,見鞦韆而思縴手,因蜂撲而念香凝,更見痴絕。末句「一夜苔生」極言「惆悵」之深,又自含蓄不盡。

這首詞質樸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不論寫景寫情,寫現實寫回憶,都委婉細膩,情真意切,一反其堆砌辭藻,過分追求典雅的缺點,卻又於溫柔之中時見麗句,頗具特色。

湘春夜月(宋·黃孝邁)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

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

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

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雲。

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

這次第,算人間沒個並刀,剪斷心上愁痕。

黃孝邁的詞流傳很少,但他的詞的確寫得「風度婉秀,真佳詞也。」(萬樹《詞律》)《湘春夜月》這個詞調,是黃孝邁的自度曲。其內容與調名切合 ,描繪湘水之濱的春夜月色 ,抒發「楚鄉旅宿」時的傷春恨別的情緒。上闋寫黃昏時分的心情,下闋進一步抒寫詞人夜間獨宿旅舍的情景和感懷。詞人通過對湘水之濱春江月色的描寫,抒發了自己惜春不忍別的情愫。全詞清麗淡雅,意境悽美,結構嚴謹,構思綿密,不愧為一篇佳作。

朝中措(宋·張炎)

清明時節雨聲譁。潮擁渡頭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雲窗霧閣,酒醒啼鴉。

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這首詞作於宋亡以後,抒發飄泊淪落之悲情。此詞寫情愁,選景獨出心裁,寫情愁言愁之精妙,表達之條理。這使在詞中平素並不顯眼的詞語,在詞人筆下卻顯得幽默,有韻味。該詞在表現上採取遣愁——增愁,也就是幾番消愁愁更愁的矛盾,步步逼近主題,詞的思路,情感的層次是很有條理的。詞人往往用後面的個別詞語,去暗示、交代前面省略的內容,只有把握全詞,方可融會貫通。

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宋·謝枋得)

十五年來,逢寒食節,皆在天涯。

嘆雨濡露潤,還思宰柏;風柔日媚,羞看飛花。

麥飯紙錢,只雞鬥酒,幾誤林間噪喜鴉。

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鼎中煉熟丹砂,把紫府青都作一家。

想前人鶴馭,常遊絳闕;浮生蟬蛻,豈戀黃沙。

帝命守墳,王令脩墓,男子正當如是耶!

又何必,待過家上冢,晝錦榮華。

古人評註

謝枋得身處南宋末年,其時神州陸沉,舉世皆悲,謝氏曾在江東糾集義軍抗元,被捕不去,昂然殉國。其作品多沉痛蒼涼之句,表達故國之悲,復國之望,慷慨悲涼,催人奮起。

這首詞就暗含對國破家亡的憤慨,漂泊無依的孤獨感。國已淪喪,雖風柔日媚,但是作者看處確是「感時花濺淚」。作者祭奠祖墳,也暗含故國之思,祭品寥落,鴉雀無食,語雖調侃,內含沉痛。下句用反語,怨天尤人,暗含對元朝統治的諷刺,嘲弄中更見風骨。下闕則更加決絕,視死如歸,對人生歸路已經胸有成竹,以道家語言計劃以清都紫府為家。尾聯更是表示對富貴榮華的鄙棄,立志效忠宋室語言辛辣決絕。

無俗念 靈虛宮梨花詞

(元·丘處機)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靜夜沈沈,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

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

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

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雖是道士,丘處機卻對社會問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並且心繫百姓,有著濃烈的濟世安民的思想。並且他還有較高的文學造詣,其詩詞大多樸實曉暢、明快沉實,雖有傳道之作,但也反應當時社會狀況和百姓生活,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精神。

本詞卻以詠物寫人,以梨花之高潔,不食人間煙火寄託自身的超逸絕塵之志。梨花潔白猶如堆雪,在夜光中與銀月交相輝映,內有浩氣,不同流俗,好似仙界清絕之物。作者化用古人詩句,運用典故,從多個角度來寫梨花之清高絕俗,雖世人難賞其妙,仍然能夠自在開放,無意求功,只有修道者才能對其美心領神會。

臨江仙 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清·顧太清)

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回出凡塵。

移來古寺種朱門。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細幹柔條才數尺,千尋起自微因。

綠雲蔽日樹輸囷。

成陰結子後,記取種花人。

顧太清出身世家大族,又很有文學天賦,雖是女流,但是才華不讓鬚眉。其詞神完氣足,信筆揮灑,不造作,無矯飾,如行雲流水直抒胸臆,但是沒有女詞人常有的纖弱穠麗之句,反而清新自然,暢達恣肆。

寒食節作者從寺廟移植一棵海棠花,欣然賦詞一首。「萬點猩紅」寫其豔麗,「回出凡塵」點出移植之事,雖然現在它幹細枝柔,但是山高萬仞起於累土,終有一日海棠花會長得蓬蓬勃勃。這一句表現出作胸懷闊大,眼光長遠的氣概。而其結句諄諄告誡,海棠花長大後,要記得種花之人,絮絮低語,含情脈脈,似與海棠對話,也似安慰自己,兒女情態中帶有人生感悟。

摸魚兒·和陳其年清明悼徐郎(清·儲貞慶)

悵風流、玲瓏在否,頓增無限悽切。

荒山野徑埋年少,恰是清明時節。

風雨烈。渾不見、當筵對酒歌喉咽。

雲穿石裂。

嘆羅綺灰飛,管弦塵涴,誰譜舊歌闋。

江南岸,有約扁舟同挈。

十年舊事空說。

眉山海外從遊者,一樣雲隨湮滅。

腸寸結。還恐是、海棠血灑梨花雪。

青枝驟折。

但轉眼經年,柳綿飄處,春又過寒食。

清明時節,淫雨霏霏,作者念及亡友,滿懷深情地寫下這闕詞。

起句即擒題,正是春色宜人之時,故友不在,頓增無限悽切,朋友夭亡,風流頓逝,此時唯有無情風雨。回憶一起對酒當歌,而今唯有舊羅綺,管弦凝噎。由生死無常,作者感到人生虛無,肝腸寸斷,山盟舊約不在,柳枝徒然蒼翠,但是梨花如血,海棠如血,都帶有舊時歡樂的印記。時光流逝,唯有柳絮像朋友遊魂一樣飄飄蕩蕩,陪伴著作者寂寞的心靈。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祝福語問候簡訊大全 清明節詩詞句子朋友圈祭拜指南
    清明節祝福語問候簡訊大全 清明節詩詞句子朋友圈祭拜指南時間:2018-04-04 21: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祝福語問候簡訊大全 清明節詩詞句子朋友圈祭拜指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馬上就要來了,在清明節假期內,全球華人都會進行祭拜祖先活動,掃墓、掛紙.
  • 最著名的清明節古詩詞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往古來今,很多文人學者創作了大量以清明節為主題的文學名篇,古詩詞尤為顯著,那麼,最著名的清明節古詩詞有哪些呢?
  • 【讀詩詞】古詩詞中清明節的景與情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今天帶大家讀幾首古詩詞中的傳世經典之作,一起感受一下我們古人面對清明節時的心境。
  • 關於清明節 你必須要知道的常識都在這裡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清明節 你必須要知道的常識都在這裡了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柳堤煙雨、杏花繽紛、天藍地翠、燕子歸來,每一首詩詞中的情懷,都是人間好時節。 1、清明節的清明二字作何解? 清明,顧名思義,是清澈明朗的意思。
  • 2018清明節哪幾天放假?清明節怎麼請假 清明節放假高速免費嗎
    2018清明節怎麼放假?2018清明節哪幾天放假?清明節怎麼請假?一起來看看吧。每年的這一天,按慣例人們會進行掃墓、祭祖等活動。那麼2018年清明節是哪天呢?讓我們通過傳統節日來了解。根據查詢萬年曆的結果,2018年清明節是2018年4月5日,農曆二月二十。
  • 清明節和清明節前後的節日
    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傳統的東西了,希望能把祖先那些重要的、必須的、合理的傳統保存和延續下來,因此我們掃墓時也要有所注意。現代人常說一個詞叫「百無禁忌」,但像祭祀這樣活動還是要有所顧忌。說到清明節,那還不得不說清明節前後的兩個節日,因為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清明節受這二個節日的影響很大。第一個是清明節前的寒食節,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一般在清明節前的一二天。
  • 中國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_與清明節有關的詩句詩詞彙總
    中國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有哪些?2020清明節放假時間從4月4日(周六)開始放假,持續三天到4月6日(周一),清明節假期明天就開始了,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和清明節有關的詩詞有哪些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供大家查看: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有哪些?2019清明節緬懷先人祭祖詩詞
    明天就是2019年清明節,清明祭祀掃墓祭奠祖先是傳統民俗,古代的詩人詞人也留下關於清明節的大量詩篇,現代詩人也會將詩歌福魚新的寓意,用詩詞描繪出現在清明的景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關於清明節的古詩詞【唐】白居易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 清明節股市放假幾天?2020清明節是哪一天
    2020清明節股市休市嗎?2020清明節是哪一天  不少人應該都是有關注到今年的放假消息的,在2020年放假最新消息出爐之後,大多數人最關注的就是即將要到來的清明節假期了,那麼在股市中,這2020年清明節休市安排是怎麼樣的呢
  • 今年清明節去哪踏青?這十個旅遊勝地最受歡迎!
    這個周末就是清明節了,許多人都選擇在清明節假期外出踏青賞春,今年清明節你打算去哪玩?如果還沒想好,不如先看看我們的推薦。
  • 2017清明節三天小長假去哪旅遊? 清明節安徽周邊賞花遊及美食推薦...
    詳情如下:2017清明節安徽周邊賞花景點:南京賞桃花2017清明節安徽周邊賞花景點:南京賞桃花(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當氣溫回升時,漫山遍野的粉紅色競相開放,大大小小的桃樹枝上冒出無數粉嫩的花苞,遠遠望去,像是金庸筆下神秘的桃花島。
  • 清明節英文怎麼說/翻譯 2016年清明節是哪一天星期幾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從二十四節氣上講,它又是節氣之一。它是唯一一個節日和節氣並存的日子。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 年年清明節都會勾起無數人吟誦的一首詩,經久不衰,讀一遍都記得
    說起清明節,我們不得不想起了這首清明節詩,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幾乎人人都會吟誦,因為都掃過墓,都經歷過清明節,都見過清明節雨紛紛的天氣,以及路上行人沒了魂的景象。我們不妨再度欣賞下這首詩,興許能找到靈感擬一首詩也說不準,文章末尾有我即時感賦小絕,我們先欣賞杜牧的小絕,文字如下:清明作者·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清明節不吉利?只有悲傷不能祝福?不,是你不懂清明節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我們先來聊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清明節是一個不吉利的節日嗎?清明節只能是悲傷的節日嗎?清明節到底能不能祝福節日快樂呢?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曾解釋道:「清明節的主題不只是掃墓,更重要的是把掃墓和踏青相結合。清明節祭奠先祖,除了表達對先人的哀思,也使後人獲得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撐。
  • 《清明節》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老北京過清明節的習俗老北京清明節時的另一習俗,是在這一天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還願問卜,在明清民國時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廟,香火亦以那時最盛。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爺」,是那時百姓信奉灶王爺、財神爺外最信奉的神佛。
  • 清明節之古詩欣賞
    同時,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踏著春天的節奏,每年4月4日-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清明節」的得名蘊涵了深厚的「文化密碼」。
  • 閩南清明節習俗
    原標題:閩南清明節習俗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那麼閩南清明節習俗有哪些呢?
  • 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清明節的祝福語,這些你有知道嗎
    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 清明節的來歷如何,能否寫一首清明詩?
    清明節的來歷說來有點長。今天我們清明節放假都是用來掃墓,祭奠祖先,並且視之為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但是我們真正深入了解之後,就發現其實清明節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悲傷節日。清明節是快樂的時光。老百姓最有空閒,又適合外出的時間就是初春和秋天。春耕就忙了,秋收也忙了。秋天天氣轉寒,樹木凋零,呈現出敗落蕭瑟之相,所以「秋後無事」,一年之中抓到的死刑犯也是這個時候開刀,「秋後問斬」。一是氛圍肅殺,二是老百姓不忙,可以來看殺頭,也是執法機構的立威。而春耕前的無事,最適合的就是出遊、聚會、戀愛了。
  • 清明節:寄託哀思,祭拜先人
    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