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對傳統價值鏈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同的價值鏈模式選擇不同的電子商務戰略,儘管在當前這個階段,服裝行業中大多數企業選擇了通過電商解決庫存的戰略,但是從長遠來看,通過個性化服務提升價值,以及創造新的客戶體驗一定是商業創新的目標。
未來2-3年,預計國內的電商格局將經歷洗牌的關鍵期。從目前的歷史數據來看,市場以PC為核心的電子商務進入到比較激烈的時候了,C2C的交易規模已經開始轉向B2C,這個時候的價格戰比兩三年前更為激烈。
目前國內的電商還沒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大多數還停留在通過砸錢買流量價格戰的時期,這樣的方式並不是持續發展之道,而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可以在永遠虧損中生存下去。經歷洗牌後,電商的經營將更多的集中到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方面上,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而不再是以價格戰為主的競爭方式。而核心競爭力的競爭的提高則需要供應鏈及價值鏈的改革及重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網際網路+家紡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1-2017年我國家紡行業市場穩步發展,市場規模逐年擴大,但增速下行。2017年,我國家紡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113億元,較2016年的2036.1億元,同比增長3.78%。
2011-2017年家我國家紡行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所帶來的人均消費支出的不斷提升、消費習慣的不斷調整、消費方式的不斷轉變,家紡用品購買更新速度也隨之加快。家紡產品正在從普通消費產品形態向家居生活文化元素方向悄然轉變,這種不可逆轉的消費趨勢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家紡產品的需求增長。
紡織服裝類產品適合在電子商務平臺上經營是基於以下幾個優勢:1)紡服類商品特有的時尚新穎,追求多樣化貨源是網購的天然優勢;2)紡服類商品難損壞、不過期、體積小的特點在物流上佔據天然優勢,對電子商務網購運營影響極大的物流問題,在紡服上沒有難度;3)紡服類商品的市場規模巨大,高中低端消費人群同時存在,隨著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進一步普及,潛在消費群體不斷擴大。
最近幾年以來,沿海很多紡服企業都開始試水網上銷售及實體銷售渠道電子化,即使是走傳統路線的紡服企業,也會建立官網展示企業形象並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城做在線零售。在行業利潤的驅使之下,為了與新時代消費群體的無縫對接,很多紡服企業都在積極開闢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市場,一大批專業的服裝電商平臺也開始大量湧現,從營銷到銷售,從管理到運營,很多紡服企業都已經實現了與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融合。紡服行業的這些變化都在向外界傳遞著這樣一個信號:紡服行業的移動電商時代已經到來。
因此,家紡企業藉助電商實現自救的同時,要學會如自己電商化。羅萊的網絡品牌LOVO就做了很好的表率,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商城,雖然也會遇到服飾等其他傳統行業依然面臨的流量,售後體驗,兩套班子的問題,但是探索新出爐應該積極鼓勵。特別是,中小企業還無法上唯品會,天貓做銷售的同時,更需要去自己摸索新的銷售方式,比如從淘寶、微店做起,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