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本土化受阻玩資產「加減法」 轉型電商業務待破局

2020-12-12 同花順財經

  近日,全球零售連鎖巨頭沃爾瑪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營收1347.08億美元,同比增長5.2%。沃爾瑪美國同店銷售額增長6.4%,超出分析增長4.16%的預期。在尋找多元利潤點的同時,沃爾瑪正在做資產加減法,加快轉型朝著電商發力。

  同時,有媒體報導稱,沃爾瑪或做出出售海外資產的決定,近日宣布將其在日本西友超市的大部分股份出售給投資公司KKR和日本電商樂天。如果交易完成,這將是其兩個月內第三次出售資產。

  當下,沃爾瑪虧本撤出日本,開啟逆全球化,轉型電子商務等多元化業務。然而在多元化擴張的同時,其在不斷的出售資產,甚至不惜虧本。昔日世界零售霸主怎麼了?其在中國市場戰略布局如何,又將走向何處?其轉型變化給中國市場及企業帶來怎樣的啟示?

  海外資產接連虧出

  撤退還是調整?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沃爾瑪出售了其所擁有的日本商超巨頭西友超市的大部分股份,以尋求從日本市場撤離。如若這筆交易完成,私募股權投資公司KKR將擁有西友公司65%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而沃爾瑪或將在這筆交易中虧損4億美元。

  美國市場增長乏力,讓沃爾瑪很早就開始嘗試拓展海外市場,但在與日本本土品牌的競爭中,沃爾瑪還是敗下陣來。法國家樂福、英國特易購均已退出該市場競爭。

  前沃爾瑪(中國)、王府井(600859)百貨電商高管、零售電商業商業顧問莊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沃爾瑪自2006年就開始出售資產,這與其全球併購戰略有關,沃爾瑪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入股企業收購資產,同時不斷出售資產,進行內部整合,這是零售巨頭應對不同市場本地化和競爭策略的調整。」

  而對於零售巨無霸沃爾瑪的舉動,業內人士表現出對於沃爾瑪乃至整個大賣場零售業態的擔憂。實際上,沃爾瑪此前已經連續出售了多筆海外資產。

  中國本土化管理資深管理專家周錫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沃爾瑪出售資產受多方因素影響。「在當前,疫情的影響直接讓實體進入冰期發展。儘管在海外奉行自由高過經濟,但是長期的疫情導致購買力不足,加上諸多因素,導致沃爾瑪進行戰略調整。日本本土市場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日本市場,電子商務消費的影響還是相當有限,這直接衝擊海外跨國公司在日本的競爭力,在沃爾瑪之前,家樂福就已經敗退了。從沃爾瑪近年的投資可見,其出售的資產大多是虧的。」

  「儘管從數量上看,沃爾瑪出售資產是戰線壓縮,但實際上在加減法一起做。沃爾瑪也應該反思其經營理念、客戶定位、電子商務、數據挖掘、雲計算等方面。零售企業,儘管受電子商務、人工智慧、數據挖掘、雲計算等技術影響很大,但終究還是離不開以客為尊的永恆主題,所以零售企業還是要尋求商品價格、品質及便捷的統一。」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衍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市場仍舊是布局核心

  本地化之路如何走?

  在中國市場,沃爾瑪一直保持熱情。這家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在中國布局已有24年之久,期間經歷了中國零售業的高速發展。資料顯示,沃爾瑪在中國開設商場超400多,旗下包括購物廣場、山姆會員商店、中型超市等多種業態和品牌。

  在高速擴張之後,2014年沃爾瑪在中國區曾經歷經一場關店潮,虛報營業額、裁員等多事件接連發生,業績也出現下滑,隨後沃爾瑪一直處於調整之中。甚至在國際市場,2015年,沃爾瑪也在市值上曾一度被亞馬遜超越,從而丟掉了全球零售業霸主的寶座。

  作為彼時最大的實體零售連鎖店,沃爾瑪開始在電商上頻頻發力,然而這艘巨輪,因體型過大而轉身較為緩慢。其本土化實施戰略地並不理想。不過中國市場,依舊是沃爾瑪布局的核心。

  周錫冰認為,接下來在中國市場,沃爾瑪將採取獨特布局策略。「沃爾瑪將在關閉一部分長期虧損或者看不到盈利的店鋪,也會開一些新店。同時,沃爾瑪的邊界將輻射到市縣。當下,電子商務的衝擊已經很明顯,沃爾瑪在中國將強化電子商務的營收和佔比。總體來看,變賣資產,並不等於沃爾瑪遭遇經營困難,只是自我轉型,把重點放到可預期的新興市場,或者目標市場。在未來,日本實體店將會與電子商務並存很長一段時間。」

  莊帥表示:「目前,沃爾瑪加強O2O的發展,在美國、中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實踐,並將經驗複製到全球市場,接下來其將持續戰略調整,不再以美國本土為主要創新市場,而是以中國、亞太、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為核心進行更多的創新和投資。」

  當下,電商正在中國市場呈現蓬勃的發展態勢,企業興衰不斷發生,行業仍舊良莠不齊。中國很早就開始電商投入,1號店、京東到家、達達等都是案例,有成長有衰退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

  周錫冰認為,沃爾瑪事件,給中國零售巨頭以啟示。「在國際化市場拓展中,零售企業必須堅定地本土化,實現決策者思維、人才、經營、產品戰略、消費需求本土化。同時,企業還要加快全球化,實現頂層設計、物流系統、邊界市場拓展、宗教等跨文化全球化。」

  「沃爾瑪變賣資產主要是受到了線上零售的衝擊,尤其是疫情暴發對公司經營帶來的巨大壓力。無接觸、無人化、線上化零售交易在科技發展和疫情衝擊下成為新趨勢。目前零售行業目前正在經歷洗牌和調整,企業應抓住線上交易風口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順勢而為,追隨市場發展趨勢,保持靈活,抓住市場變化先機,按照變化不斷調整策略。」看懂研究院專家卜振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hmg

相關焦點

  • 沃爾瑪否認撤出中國傳言背後:大賣場轉型之路迫在眉睫
    事實上無論是陳文淵還是陳志宇、文宇斌,他們都在帶領沃爾瑪進行數位化轉型道路上做出了眾多嘗試。多位核心高管離職的消息使得市場上關於退出的傳聞更加風起。在管理沃爾瑪中國的三年中,陳文淵領導沃爾瑪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兩大業態在中國的業務拓展。
  • 沃爾瑪、家樂福和麥德龍力挺電商業務
    昨日沃爾瑪、家樂福和麥德龍三大外資超市巨頭負責人在第十四屆中國連鎖業會議上集體表示,電商將是超市行業的發展方向,並成為實體門店的重要補充。  沃爾瑪於上周正式控股1號店,1號店也成為沃爾瑪在中國的「網上沃爾瑪」。
  • 「顛覆醫療」的沃爾瑪社區診所開業,對「零售診所」中國本土化有
    但在國內民營醫療高速發展中,「零售診所」模式已經悄然本土化,以各種形態的新型診所對基礎醫療嘗試著顛覆、創造和突圍。本文來源:診鎖界作者:太白本文導讀一、沃爾瑪第二家獨立診所開業,模式或顛覆美國基礎醫療二、對比其他醫療保健診所有何優劣?
  • 餓了麼通過智慧農場對生鮮蔬菜電商化進行破局
    國內的網際網路電商已經日益成熟,但是生鮮和蔬菜等網際網路化卻一直在艱難前行,甚至可以說生鮮電商已經陷入困境。先不說我廚、呆蘿蔔、妙生活等生鮮電商的資金問題,就算是美團和餓了麼等同城服務巨頭也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好的突破口,未來生鮮蔬菜的發展的道路究竟在哪裡?
  • 京東將「1號店」資產納入囊中 沃爾瑪成京東股東
    人民網北京6月21日電 (記者 陳鍵)據京東商城方面透露,6月20日,京東和沃爾瑪達成一系列深度戰略合作。其中主要包括,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億A類普通股,京東將擁有沃爾瑪線上品牌「1號店」主要資產。據了解,沃爾瑪所獲股份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參考京東股價,交易價格大約是15億美元。
  • 渣打銀行欲在華設證券公司 「水土不服」尷尬待破局
    公開資料顯示,渣打銀行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從1858年在上海設立首家分行開始,渣打銀行在華業務從未間斷。2007年4月,渣打中國成為第一批本地法人銀行之一。目前,渣打中國的營業網點已覆蓋近30個沿海和內陸城市。截至2019年年末,渣打中國總資產達到2349億元,同比增長9%;全年營收為69.11億元,同比上升5%;稅前淨利潤為17.06億元,同比下降31%。
  • 「去直銷化」難解行業困境:「守正創新」為何是直銷企業破局關鍵?
    「2019年,直銷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寒冬,直銷企業業績大幅下滑,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裁員、暫停直銷業務等情況。」有直銷業內人士稱。 正是在2019年末,香雪製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將部分資產剝離後的九極生物的100%股權轉讓給廣州淡水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9000萬元。雖然這一交易最終因違規而被叫停,但直銷企業的困境由此可見一斑。
  • 曾是沃爾瑪在國內的勁敵 卻連年虧損 營收規模降至10年前
    要說到大型超市,那麼就不得不提到龍頭企業沃爾瑪了,它是一家來自於美國的大型連鎖超市,而在外資超市衝擊之下,中國本土的超市也在不斷的變革,來適應市場的變化,其中比較成功的就是華潤萬家了,而大潤發已經被阿里巴巴收購,而永輝超市也獲得了京東的投資,基本上這幾家本土超市發展前景還是好的,而有一家大型超市
  • 破局與轉型——第一財經·RFP理財精英進階大課
    破局:打破當前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局面,破後而立。   轉型:通過個人觀念的根本性轉變實現行為、處境的改變。   無論是破局,還是轉型,都不是簡單的改變,而是從根本上的轉變,是一種創新,亦是一種挑戰,而實現它,則取決於你的學識、眼界、勇氣與格局。
  • 銀行理財業務面臨轉型升級關鍵期 七大問題待突破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陳雯瑾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在利率市場化加快、金融脫媒加劇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異軍突起的背景下,我國銀行理財業務取得快速發展,但同時面臨去存款化、去通道化、去短期化等諸多挑戰,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將迎來轉型升級關鍵期。
  • 【獨家】印力接管沃爾瑪在華購物中心 首項目已浮出水面
    但不久,沃爾瑪便發現,大體量的購物商場或許不是自己想要的。源於戰略調整,這家全球最大實體零售商,正有意放棄這類「不恰當」的資產。實際上,早在前一段時間,觀點地產新媒體獨家獲悉,印力已從沃爾瑪手中併購一個商業項目,並已基本完成。消息源還透露,沃爾瑪曾嘗試在中國做商業開發,但如今已基本終止,它開發的項目都將由印力接管。
  • 電商發展新趨勢:從交易型電商到內容型電商
    即將:內容電商化,電商內容化。第3個趨勢比前2個趨勢要緩慢,但更深刻。今天我們來談一下即將到來的:內容電商化,電商內容化。美團現在的定位是「本地生活服務類電商」,去哪兒在開展自營業務後,實際主打的是「商務旅行服務類電商」。美團取得了階段性成功。站在用戶認知的角度,去哪兒本來也可像美團一樣成功,但是吃虧在品類不夠聚焦,而且沒有熬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爆發期。③跨界對標沃爾瑪。
  • 韓國電商cafe24 CEO李在碩:看中中國和日本電商市場,本土化運營是...
    cafe24代表理事 CEO 李在碩告訴雨果網,「亞太地區是cafe24接下來的主打市場,除了將中國市場作為主要戰場外,cafe24進軍日本市場的計劃也已經擺上日程表,相信很快可以推出cafe24電商平臺的日本版。」 而cafe24如何推進全球化布局,李在碩也給出計劃:本土化運營是贏取海外市場最堅實的敲門磚。
  • 陳耀昌解讀生鮮電商、前置倉、沃爾瑪、盒馬等
    有著香港牛奶公司、沃爾瑪、卜蜂蓮花等零售業經驗的他,對這個行業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而現在的他顯然也更願意聊得更多,《靈獸》與他對話的兩小時裡,生鮮、電商、便利店,其他包括前東家沃爾瑪,可以說,他樂於「回應一切」。   而他的很多觀點,也有助於我們更清晰的把握行業發展的規律。
  • 直播電商破局:臨沂商貿轉型的蘭華樣本
    2020年疫情影響下,擁有6萬餘商戶的山東臨沂開啟了「全民直播」模式,因著直播電商,這座三線城市一躍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而臨沂當地的傳統商貿集團也在其中找到了轉型的突破口。在臨沂首屆直播電商峰會開幕前夕,億邦動力前往山東臨沂做了一場專訪。
  • 電商全球化的正確姿勢:本土化和適合的分發渠道
    海外電商市場潛力巨大,然而在電商全球化推廣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有哪些?又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1、本土化,不只是簡單的英文翻譯?電商出海時,語言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多語言翻譯能夠幫助用戶理解和使用產品,從而提升轉化率。而縱觀目前在海外取得成功的網際網路企業,大多都進行了本地化的多語言翻譯,推出數個甚至數十個語言版本。
  • 博睿:沃爾瑪超市在華要用美國經營模式
    本土化策略折戟,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高級副總裁博睿昨日接受記者專訪時稱  連日來,因在華著手縮減本地採購辦公室而被解讀為裁員的沃爾瑪,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對此,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高級副總裁博睿(見下圖)昨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解釋:「說這是一次裁員有失偏頗。」他表示,目前沃爾瑪在華放慢擴張速度,要轉向關注開店質量,並重點強化價格優勢。
  • 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永輝……零售商2019年的大調整!
    01沃爾瑪加速轉型,2019年繼續深化電商服務過去幾年,沃爾瑪在全球已經完成很多全渠道嘗試和探索,正在進行快速轉型。在與京東捆綁後,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電商發展就駛上了「快車道」,2019年繼續加強電商業務,年底前全國還將有300家沃爾瑪門店入駐京東到家。
  • 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零售企業探討在中國如何應對挑戰?
    更令人關注的是,在易買得、樂天瑪特逐步撤離中國市場後,近期又有市場傳言指,麥德龍正在接觸商家,洽談有關出售中國業務事宜。康德表示:「麥德龍在過去的2年中,中國區業績非常好,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出售中國業務,未來我們要在中國市場加大發展,我們要成為一個更好的食品供應商,更好地為中國的消費者服務。
  • 重心轉移職業教育市場 培生中國業務謀轉型
    8月2日,培生集團相關高層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培生正在加大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本土化布局,並積極將BTEC職業教育課程引入中國。從「水土不服」到抓住政策東風,逐漸「去留學化」的培生能否抓住鼓勵就業的大背景下抓住國內職業教育的紅利?事實上,培生集團一直在謀求業務上的轉型,這一次他們把目光瞄準了職業教育領域。近年來,在經歷了一系列資產出售後,培生正在轉型為一家專注於教育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