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轉移職業教育市場 培生中國業務謀轉型

2020-08-02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實習記者 趙博宇)繼2017年相繼出售了環球教育和華爾街英語後,低調近3年的培生集團終於發布了其在教育領域的最新戰略規劃。8月2日,培生集團相關高層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培生正在加大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本土化布局,並積極將BTEC職業教育課程引入中國。從「水土不服」到抓住政策東風,逐漸「去留學化」的培生能否抓住鼓勵就業的大背景下抓住國內職業教育的紅利?

事實上,培生集團一直在謀求業務上的轉型,這一次他們把目光瞄準了職業教育領域。近年來,在經歷了一系列資產出售後,培生正在轉型為一家專注於教育的公司。此前,培生集團在中國收購了大量教育培訓相關資產,而在2017年相繼出售了環球教育和華爾街英語後,培生集團在教育領域的「去留學化」特徵明顯。從「收縮」到「轉型」,培生集團正在進行新的戰略規劃。

據培生大中華區國際資質認證與技能評估業務大中華區總監高建軍介紹,與學歷教育不同的是,職業教育有很強的地域性。「放眼全球,德國的雙元制、澳大利亞的TAFE以及英國的BTEC,都是各國在進行職業教育探索過程中形成的較為成熟的體系。而國內發展到現在,尚未形成職業化教育的完整體系,相比已經火熱的K12賽道,職業教育的市場還有待開發。」

據悉,BTEC作為英國政府監管下的一個教育評估認證機構,所開展的職業領域內的技能教育課程一共有7個級別,超過30個專業和幾千個教學單元。培生早在2002年就嘗試過把BTEC體系引入國內,但一開始就遭遇了許多「水土不服」的情況,據高建軍透露,BTEC剛進入中國時,是自費留學井噴式爆發的時期,「由於證書當時的主要功用是幫助一些國內的學生完成英國的專科學歷從而去英國升本科,所以課程在引進時主要針對是做學術研究的本科院校裡,目標人群是想出國而沒有那麼多經費的人群,並沒有真正意義去針對職業技能教育領域,所以有一些脫節。」

2019年,我國在職業教育方面出臺的相關鼓勵政策,又再次給職業教育領域的發展注入了強心針。培生決定在職教領域重裝出發。高建軍談到:「原來的模式是國內學生拿到BTEC證書後去英國或者大英國協國家升學,但對他們在國內的工作技能層面並沒有太多幫助,現在我們把英國的體系和國內的政府機構以及合作單位進行本土化改造。」

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的相關發展開始提起進一步的重視。這一方案主張多元化的辦學格局,提出要在5到10年的時間,讓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這一政策訊號的釋放,讓職業教育的前景大有可為。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中國終身教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校園還是職場階段,中國成人教育供給仍存在巨大缺口。2019年,中國終身教育行業規模達到824億元,而到了2023年,行業規模將達到1489億元,梯級服務、供給改革和市場下沉將成為關鍵點。

在培生大中華區及印度董事總經理林國章看來,職業教育會是培生在教育領域業務中最重要的部分。「職業教育可以說是我們其中一個核心部分。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目標和興趣,有些問題可能也不是現在的教育體系可以解決的,職業教育體系應該不僅能夠滿足我們現在的需求,更應該是一個前瞻性的教育體系。」

相關焦點

  • 管培生「內幕」曝光:管培生=輪崗打雜?
    3)職業發展路徑相比較其他崗位,企業會花大力氣去培養招聘進來的管培生,傾斜更多的資源。對於應屆生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管培生項目,能夠獲得更多與管理層交流的機會,能夠在短時間內對行業和企業有更清晰的認知,更快找準自己的定位。
  • 培生 剝離媒體資產專注教育市場
    經濟學人集團以其政經雜誌《經濟學人》聞名,但在過去三年其印刷廣告收入大幅下滑,旗下經濟分析機構經濟學人智庫近年來也有所式微,集團主營業務面臨發展瓶頸,需要尋求突破。   專攻教育市場   按營收規模計算,成立於1844年的培生集團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教育集團,2014年營收規模達49億英鎊,其中美國市場佔總營收60%。
  • 勝獅貨櫃(00716)擬38億元出售部分貨櫃業務以轉移業務重心
    目標公司包括啟東勝獅、青島太平、啟東太平、寧波太平及勝獅貨櫃管理(上海),皆由該公司全資擁有,於中國從事的業務包括製造幹貨櫃、特種貨櫃及冷凍貨櫃、提供碼頭服務,以及提供貨櫃製造技術及研發服務。於出售事項後,該集團將繼續經營在中國五個生產基地貨櫃製造業務;其物流服務業務包括中國及香港的十個貨櫃堆場及廈門的一間物流公司。該集團擬將出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約人民幣35.5億元,約3億美元用以償還銀行貸款;最多約1億美元用以派發特別股息; 及餘下款項約為1.28億美元,將用於一般企業及營運資金需求。
  • 賣不停的教育巨頭培生,出售美國K12業務挽救業績下滑
    記者 | 戴夢馨作為一家老牌的傳統教材出版公司,培生(NYSE:PSO)一直試圖跟上網際網路的步伐,但轉型的痛苦還未結束。自2013年約翰·法倫上任集團CEO之後,培生開啟了數位化轉型,傳統的課件銷售不再投入更多精力,數字業務成為公司重心。2018年財報顯示,印刷類教材等傳統業務,佔比從2017年的41%降至38%。
  • 【資訊】泛亞環保4400萬元出售建材業務 重心向環保業務轉移
    最新消息,泛亞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泛亞環保」)及Pan As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iesLimited擬向獨立第三方(張蔚)出售木絲水泥板業務無錫泛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無錫泛亞」)全部股權,泛亞環保認為,出售建材業務將把業務重心轉移到環保建設工程業務
  • 【芥末晚報】培生教育的數位化:及時進行自我升級的成功典型
    【芥末晚報】培生教育的數位化:及時進行自我升級的成功典型 作者:梵人 發布時間:
  • 教培龍頭布局OMO生態鏈,立思辰豆神大語文下沉市場
    復盤疫情期間教培行業各賽道龍頭在OMO商業模式上的布局與開拓擴張,新東方通過 OMO系統實現線下課程的線上轉移,減少了業務損失;豆神大語文通過兩年間的技術沉澱和模式儲備,本年3月正式上線OMO雙軌支持體系,啟動全國融合型校區業務模式;昂立STEM加速轉型創新升級,將原本的學習中心全面升級為OMO運營中心,增設OMO增長中心。
  • IT職業教育怎麼了?CEO回復:仍保持運營,但IT職業培訓業務成為過去式
    近日,《教培參考》收到消息,主打IT職業培訓的在線教育平臺麥子學院關門停運。 教培參考向麥子學院CEO張凌華進行了求證。電話中,張凌華向教培校長參考表示:麥子學院仍在保持正常運營,但是目前在進行業務調整,IT職業培訓將成為過去式,與職業院校的合作是未來的工作重心。
  • 希沃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大會長沙站落幕,OMO模式下教培機構迎來...
    疫情2.0時代,線上教育一夜成長為「黃金賽道」,讓教培行業固若金湯的市場格局迎來了新的挑戰。如今線下教育機構雖複課多月,但面對新的時代需求,根基深厚的「行業壁壘」開始變得搖搖欲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培行業該如何逆流而上?
  • 希沃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大會長沙站圓滿落幕,OMO模式下教培機構...
    疫情2.0時代,線上教育一夜成長為「黃金賽道」,讓教培行業固若金湯的市場格局迎來了新的挑戰。如今線下教育機構雖複課多月,但面對新的時代需求,根基深厚的「行業壁壘」開始變得搖搖欲墜。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培行業該如何逆流而上?12月7日,由希沃主辦,智來時代、校管家和Classin協辦的「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發展論壇」在長沙盛大啟幕。
  • 希沃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大會圓滿落幕,OMO模式下教培行業迎來新...
    疫情2.0時代,線上教育一夜成長為「黃金賽道」,讓教培行業固若金湯的市場格局迎來了新的挑戰。如今線下教育機構雖複課多月,但面對新的時代需求,根基深厚的「行業壁壘」開始變得搖搖欲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培行業該如何逆流而上?
  • 甩賣環雅,大量裁員,已現頹勢的培生到底做錯了什麼?
    培生員工內部曾流傳著一個有關環球雅思的段子:環雅是地主家的女兒,家境殷實,原以為自己要嫁給一個王子(培生),卻沒想到對方其實是個窮光蛋。頭頂全球最大教育集團光環的培生,的確被外界看作教育行業的富翁。但在面對芥末堆採訪時,環球雅思創始人張永琪承認,原想藉助培生資源來達成的目標並未實現,而在一定程度上,環雅的確被當做了培生「奶牛」一樣的存在。
  • 【矽谷周報】培生考慮出售美國 K12 業務,亞馬遜正佔領學校採購市場
    【矽谷周報】培生考慮出售美國 K12 業務,亞馬遜正佔領學校採購市場 作者:荔閩 發布時間:
  • 【專訪】培生中國教育產品戰略總監:期望做出STEM行業標準
    【專訪】培生中國教育產品戰略總監:期望做出STEM行業標準 作者:東瓜 發布時間:
  • AI語培,培生在華找對路了嗎
    培生接連放棄環球雅思、華爾街英語,宣布要進行數位化轉型,培生並沒有花重金獨立開拓中國在線英語市場,而是小心翼翼地和噠噠英語、勵步英語、小站教育合作,熟悉了中國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運營方式之後,培生和微軟合作,推出少兒在線教育產品「郎文小英」。至此,是不是可以說培生找到了在華英語培訓市場的正確打開方式?
  • 零售店虧損,晨光文具拓展化妝品業務謀轉型
    零售店虧損,晨光文具拓展化妝品業務謀轉型來源:聯商網2019-07-01 18:00本土文具巨頭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光文具」)開始謀求轉型。近日,晨光文具發布公告稱,在其經營範圍中增加了化妝品銷售等業務。近年來,晨光文具的文具品類線下零售業務的發展並不理想,零售店持續虧損。此外,晨光文具還面臨著消費需求變化、國外產品搶佔市場等問題,這次加碼化妝品不知能否成為拉動業績的新良方。
  • 降低數位化轉型門檻,阿里釘釘發布教培解決方案
    8月17日,釘釘聯合支付寶在杭州召開「未來教培釘峰會」,宣布推出教培產品解決方案,覆蓋招生引流、在線教學、教務管理、繳費收款、家校服務及辦公協同等場景。同時,釘釘聯合支付寶等阿里經濟體成員賦能中小教培機構在疫情防控時期擺脫困境,實現業務新增長。據統計,我國教育培訓機構已超過百萬家,其中95%以上是中小規模。
  • 中國軟協教培委秘書長帶隊到中華職業教育社交流學習
    7月16日,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教育與培訓委員會(以下簡稱教培委)秘書長初曉光,帶隊到中華職業教育社進行交流與學習。
  • 達內教育的救贖
    從「中國IT教育第一股」、「雙師模式先行者」、「首創培訓貸」,到「退市危局」、「投訴高企」、「財務造假門」、「轉型少兒編程之殤」……這家職業教育龍頭企業,用18年的歷程,講述了商業的光與暗。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有1/3的職業教培機構關門。達內也關掉了40家的教學中心。同時,宏觀風向也出現了大變革。大數據,人工智慧興起。IT前沿陣地從安卓、IOS培訓開始轉移。整個市場規模也開始變化。成人IT培訓進入平緩期。2018年,IT職業教育的市場規模下降達5%。此外,IT職業培訓自帶硬傷。
  • 百萬教培人關注!朗培第四屆中國民辦教育校長職業化高峰論壇啟幕!
    面對新的轉折點,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抓住機遇,轉型升級提高自身實力,從而增加機構抗風險能力,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突出重圍?對於許多民辦教育人來說,面對如此多的困難與挑戰,中國民辦教育校長職業化高峰論壇也許能幫你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