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遭遇艱難困苦、悲歡離合。可是,沒幾個人能漠視人生的磨難,大部分人會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一輩子在痛苦中度過。
其實,你的命運永遠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毋庸置疑,唯一可以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一個人堅持自己的決心,通過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夠改變自身的命運——這,其實就是佛學中所謂的心靈的開悟。
佛學認為:當一個人心靈有這般開悟之後,他的人生就會舒展通達,滿眼都是清風明月、葉綠花豔,即使路上是一片泥濘,看到的也會是「雨落青山綠更濃,水漲香溪流正歡」。
下面,讓我們一起聆聽佛學大師的教誨,汲取人文給養,感受生命關懷。在佛學的淡泊寧靜中,進入一個空靈、美妙而又充滿智慧的新境界。
一位高僧說:人生不順時,做好這二件事,早晚時來運轉!
一、以人生如戲的態度去面對人生
高僧說:放開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
高僧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世間其實就像是一個大舞臺,我們生活在其中的每個人其實就是一個演員,都在演繹著自己的故事,演繹著自己的人生,悲歡離合,世事沉浮,功名利祿等等,都在其中得到體現。無論你在其中扮演的是喜劇演員,還是悲劇演員,當人生的大幕落下的那一刻,作為演員的你都要退出這個舞臺。無論你對這個舞臺是留念,還是厭倦。
總之,世上沒有不落幕的舞臺。正因為如此,才要我們「人生在世,要放開胸懷」。也就是勸誡我們,不要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於懷,眼界要開闊一些,心胸要豁達一些,為人做事要大度、大氣一些。
以人生如戲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不失為一種灑脫。把生活中悲歡離合等看作上蒼對你的特意安排,你的人生就會輕鬆許多。就像下面這個故事中的宰相,從容地看待每一件事,都把事情朝好的方面去想,結果壞事變為好事。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面對任何際遇的時候,總能夠做到心胸豁達,超然脫俗。——高僧希望每個人都有這種生活態度,這樣的人生才會快樂。
切記: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人生有悲歡離合,也有陰晴圓缺。當你遭遇人生不順、處於人生低谷時,告訴自己一切皆由天註定,這樣就能夠保持一種超凡脫俗的生活態度,也就少了許多的煩惱,那麼,你的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輕鬆。
二、時刻檢討自己,每日三省吾身
高僧說: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痴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高僧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反思讓人進步。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有過失,他就沒有自我修為的能力了;如果一個人看不到別人的過失,那麼這個人就沒有什麼過錯了。我們在修煉的時候要像痴呆之人那樣執著,要深深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不要怕自己的智力劣鈍,領悟能力差,只要在心中時常自我反思,自我修煉就行了。
在佛經裡我們可以看到,菩薩們都時刻反思自己的錯誤,檢討自己的行為,不斷地進行自我改革,況且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
高僧看到,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失,平時壞的習慣、習氣太多。因此勸誡我們,就要讀聖賢書,讀經。通過讀書、讀經來審視自己的行為,找出自己的毛病,改正這些缺點,幫助自己不斷地提升。
佛學修為如此高深的大師們尚且如此,那麼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更應該時刻檢討自己,應當「每日三省吾身」,找到自己的錯誤,發現自己的缺點,尋求改正的方法。
高僧對此觀點很是認同。在每日的修行中,他也是這樣做的,在不斷解剖自己,只要發現自己的思想出現了偏頗,就立馬進行修正。所以大師常說「常常檢點約束自己,是一個人必修的功課。」把檢點約束自己作為人生的必修功課。這也是古今聖賢之士的一貫主張。
總而言之,「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一個人不怕犯錯誤,就怕對待錯誤的方式不正確。面對錯誤,如果我們反省自己的行為,找到錯誤的原因,尋求改正錯誤的方法,那麼,我們就是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進步。可是,我們很多人面對自己的明顯錯誤就是視而不見,對於自己的缺點就是不反省,這樣,怎麼會有進步呢?因此,我們在一次次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不斷地成長。
小夥伴們,如果你現在正遭遇人生不順,處於人生「落魄」之中,那請好好領悟高僧的忠告吧!相信它們會帶給你無形的力量,幫助你儘快走出人生低谷,迎來好運。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