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

2020-12-19 萬家慧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人說要積陰德,特別是老人,喜歡用這話來勸人行善。

所謂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不被人知道。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

佛學上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由此可見,陰德比陽善更具有無量功德福報。

不論你信不信佛,生而為人,應該要多積陰德,不要去做有損陰德的事。

那麼,究竟有哪些事情是有損陰德的呢?

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

01不孝順父母

高僧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生而為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那連畜生都不如啊!

孝順父母,關愛老人,是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在生活中,我們有些人往往忽視了父母的存在。

高僧指出,對父母的孝順與,關愛,不僅要說在嘴裡、掛在心上,還必須伸出一雙溫暖的手!

有一位老人在他的遺囑中這樣說道:「在我孤單寂寞而又蒼涼的晚年,有我的學生陪伴,我感到萬分榮幸。即便兒子很愛他的父親,時刻地說在嘴裡,並且把老人家掛在心上,然而卻從未伸出手來,這真愛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沒有了立足之地,這無異於假愛。恰恰相反,有一位學生一心一意、實實在在幫了我許多年,從來沒有過一句怨言,即便他對我的感情是假的,我卻認為這應該算是真愛。」

這位老人有個愛好,就是喜歡收藏寶物。他在生前收藏了許多價值連城的古董。他的老伴去世得早,他們有三個兒子,在讀完大學後都相繼出了國,多年來,他的學生一直陪伴著他,並且細心地照料伺候他。時常,老人會接到國外兒子們打回來的電話,他們總是再三叮囑老人一定要小心,不要被那個學生給騙了,他們都說那個學生主要意圖是衝著他的錢和收藏而來的。

對於這種言詞,老人會平靜地回答說:這些我都知道,我又不是傻子!在愛的面前,誰都不是傻子。

不久,老人去世之後,他的代理律師宣讀了老人留下的遺囑。在遺囑之中,老人將過半的收藏都贈給了這位陪伴著他的學生。

高僧說:對父母的愛的表達方式有許多種,可以用口來表白,也可以用心去掛念。然而,即使說得再好、想得再多,如果不能落實到行動上,這種愛也只能是海市蜃樓而已。

可以這樣說:在所有感情中,沒有哪種情感能與父母之愛相提並論,這種情,深似海、重如山。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子欲養而親不在,這何嘗不是一個幸福家庭最大的無奈和遺憾呢?

02獲取不義之財

高僧說:世間上所有的金錢都不是我們的,佛經說是水、火、官府、盜賊、敗家子是五家共有的,金錢要用自己的,聚斂錢財更要取之有法。

俗話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高僧告訴世人,如果人一旦取了不義之財,無疑和官府勒索,與盜賊搶劫無異。

一天晚上,小偷來到良寬禪師的茅屋行竊,結果沒發現一件值錢的東西。正在小偷東找西找的時候,禪師從外面回來,撞了個正著。

禪師和氣地對小偷說:「你既然來了,也不能讓你空手而歸。我就把我身上的這件衣服送給你吧。」

說完,他就脫下衣服,交給小偷。小偷不知所措,只得灰溜溜地拿著衣服走了。

天亮時,禪師發現那件衣服被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茅屋前的石臺上。原來,小偷半夜裡又把衣服給送回來了。

也許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愛財的人,尤其是當一個人窮困潦倒的時候,對金錢的渴望就會更加強烈。如何獲取財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式和手段,有正當的,有不正當的,有合法的,有不合法的。所以佛說:「如法求財,不以非法。」

高僧告誡芸芸眾生:取有道之財,方能給人安全感,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心地無私地活著。

03以傷害去面對傷害

高僧說: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終害己」。所以,我們絕不能有害人之心,我們想的應該是如何才能幫別人多一點。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四十二章經》上說: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高僧指出:人不是生活在桃花源般的純淨的世界裡,人與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發生摩擦,此時人的心靈便會受到傷害。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日趨緊密、廣泛,也日趨複雜、微妙,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得罪了誰,冒犯了誰,甚至你並未得罪或冒犯別人,人與人之間也會發生誤會。

面對傷害,是心情憂鬱、悶悶不樂、憤憤不平呢,還是大度一些,寬容對方呢?其實最明智的度是:寬容、理讓、與人為善。

你想過沒有,以傷害去面對傷害會有什麼後果呢?只會把關係弄得更糟糕,使自己更被動,使敵對情緒更強烈。

傷害是把雙刃刀,我們用傷害反擊別人,卻也使自己傷得很重。用寬容去面對那些故意的傷害,就像我們用微笑去面對讚美一樣。

切記:與人交往,千萬不要想著去危害別人。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

朋友,不論你信不信佛,生而為人,都應該要多積陰德。而對於「不孝順父母、獲取不義之財、以傷害去面對傷害」這樣有損陰德的事情就千萬不要去做了。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不論你信不信,這3件事情有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
    事實上就是如雷鋒同志一般的做好事不留名的行為,如郭明義同志默默奉獻助力他人的善舉。默默的在背後想著他人,顧著他人,不計回報的幫助他人,這便是陰德。我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常做好事便一定會有福報會有好運。但是秉著能量守恆的原則我們也可以明白,損人害己的事情做多了那一定也會引火燒身,給自己招來麻煩。
  • 無論你信不信因果報應,這四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一件也不要做
    當然陰德福報不是固定不動的,有得到必然就會有失去,有些事情一旦做得多了,那麼就會有損陰德,消耗我們的福報。因此,無論你信不信因果報應,這四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一件也不要做。1、 不忠不孝父母其實就是一個人這一生中最大的福報,有父母的孩子永遠都是一塊寶,沒有父母的孩子永遠都是一顆無根的雜草。
  • 這3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多做好事,多結善緣,德就能越積越厚,越來越多的人感激自己,幫助自己,自己也就越來越有福。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這是播種在別人內心感恩的種子,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佛教認為,陰德積累的越多,播種的種子也就越多,幫助自己的人,自然也就越多,福報也就越大。因此,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求回報的付出才是生了清淨心,這樣才能夠做好事不留名,積陰德。
  • 這10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沒有做過!
    人的一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自己,要想人生美滿,子孫幸福就要多積陰德,不要做損陰德的事。《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下面這十件事最損陰德,希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一、凌逼孤寡。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國語.晉語六》裡有:「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德,在中國人幾千年的精神文化傳承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有很多人喜歡把陰德當中的「陰」,理解為「陰間」的「陰」,在實際上,這裡所謂的「陰」是指「暗中,不顯露」的意思。所以「陰德」二字,連起來的意思就是「暗地裡的品德」,再連貫一下,陰德說的就是那些「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所以,多積陰德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福報。一個人是否會得到福報,還是迎來災禍,其實都跟自己有關。如果經常做的是積陰德的事情,福報自然而來。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想要積累自己的陰德,那麼損陰德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 佛教:這5件事最損陰德,切記萬萬不能做!
    所謂「陰德」,亦指暗中行持善行,做一些有德於人的事。作為一名佛子,皆知行善,皆懂積福。但行善,亦需擁有一顆「清淨心」,如此才能讓功德最大化,積累最為深厚的福報。反之,如若不懂積累福報,常做惡行,那麼亦會因此而耗損陰德福報。正如古語所言「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
  • 不管信不信因果報應,這3件有損陰德之事,切記不可為
    本文開始之前,首先弄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是陰德?《了凡四訓》對此作出詳細解釋: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下就明白了。做了好事恨不能天底下人全知道那叫陽善。
  • 有損陰德的6件事,儘量少做,看看你做過幾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要積陰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常用它來勸人行善,那究竟什麼是積陰德呢?陰德就是幫別人做了好事,卻不為人所知,是為別人好卻不掛在心上,生活中有不少事情是有損陰德的,看看你做過嗎?一、以惡先行
  • 盤點人生中最損陰德10件事,最好一件也別做
    當我們少做好事而多做壞事時,就好像銀行的存款用完了,我們就必須刷信用卡,刷卡後,人們就完蛋了。古人稱「「祿盡人亡」。因此,一個人應該做更多的善事,積累更多的美德,同時切斷邪惡。下面列出的10件事對陰德最不利事,希望你沒有做過!1.為了自己利益,使別人沒有靈魂之軀。
  • 這10件事,會損陰德,儘量不要去做!
    下面分享的這十件事,非常損我們的陰德,願以此常常提醒自己,斷諸惡念,諸惡莫作。一、毀人成功就是毀壞別人成功,使他功敗垂成。這是嫉妒心在作怪,見不得人好,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或者別人遇到好事,心裡就下不去。
  • 佛教:人到五十,這2件事別再做了,有損福報!
    人到五十,一定要知天命,有些人可以去做,有些事情千萬別再做了,容易損耗你的陰德,使你晚景悽涼。人到五十,人生已過半,千萬別再像個孩子一樣,經常做出一些幼稚的事,也不要經常去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了。第一件事:違背因果的事情,不要再做了。
  • 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個?
    生活中這十件事是最損福報的,無論你過去積累的再多的陰德,一但去做這十件事,福報就會被消耗殆盡,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不信因果。佛法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欠債還債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你經常去殺害其他生命,將來就會受到其他生命的報復,結果一定不是你想要得到的,所以早點放下屠刀,才能早點獲得福報。第六件事,無視戒律。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一位老僧的點撥:陰德深厚的人,常做這3件事,利益實在太多
    《了凡四訓》中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這句話說的是做善事讓人知道的話就是陽善,低調不讓人知道則是陰德。陰德是暗中做有德於別人的事情,這種行善方式是最有功德的。佛學認為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明明做了許多善事,卻還是處處坎坷,沒遇到過什麼好事,從而質疑因果報應是不是真的存在。其實這就是因為他們做的善事人盡皆知,積的不是陰德,所以沒什麼好運。因為一個人做善事便炫耀,那麼這個人可能不是純粹的想幫助別人,可能還想從其中得到一些好處。這樣的行善不止是為了幫別人,也是為了助自己,因此善心不是這麼純粹,自然得到的善報也不多。
  • 這十件事,非常損陰德,看看你做過嗎?
    什麼陰德呢?「陰」,就是暗中地;「德」,就是功德福報,意思就是在人們不知道的情況下積累的功德福報。換句話說,如果被人知道了,那就不是「陰德」了,那就變成「陽善」了。大家都希望自己多積陰德,不要損陰德,下面列舉的這十件事,非常損陰德,希望大家不要去做!
  • 因果報應:這五件事及其耗損陰德,切記需慎行,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但如果我們去種下了善惡只因,這個果卻並不會沒有,也就是說報應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受。」所以古德常說「因果不空」,就是為了提醒大眾,不要亂種惡因。所謂「惡因結惡果」,種下惡因的同時,不僅要受到惡果,還會損耗當下這來之不易的陰德福慧。因此這惡因,需懂得少種或是不種。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做!
    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要想積累陰德,惠及子孫,一定要多去做這十件事,並且要在做這些事情時,做到為善而人不知,這樣才能積累到陰德福報。古人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是在告訴我們,決定的我們禍福吉兇的全部因素,無非就是命和運。
  • 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