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信不信因果報應,這3件有損陰德之事,切記不可為

2020-12-19 千面修行者

本文開始之前,首先弄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是陰德?

《了凡四訓》對此作出詳細解釋: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這下就明白了。做了好事恨不能天底下人全知道那叫陽善。

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和事自己默默積德行善就是陰德。陰德積得多了,子孫往往驟發。就是毫無徵兆的,兒孫突然就發達了。由此可見陰德的可貴之處。

佛語有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因果輪迴從來都在發生著作用,只是有些人能感應並且信奉,有些人對此懷疑甚至否定。為了能為自己及子孫累積更多的福報,下面三件事情切忌不要去做,看後你就明白原因了。

第一件:搬弄是非

搬弄是非在佛家叫造口業。口業有兩種,一種是搬弄是非,一種是製造是非,這都是口舌的惡業,也都是要遭受惡報的。

有些人造口業處於習慣,他也不懂得什麼是口業,只是嘴碎、口無遮攔。一個人一件事,甚至蒲風捉影、子虛烏,馬上就加油添醋、誇大事實到處傳播,絲毫不顧及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以及後果,只圖自己一時痛快。

還有一些人明明知道搬弄是非會給別人造成傷害,還是為能夠製造話題吸引別人注意而到處散播。你造的口業越大你的果報就越重,倘若你還想知道果報是什麼,那就先看別人的損失會有多嚴重。

佛經上曾講過這樣一件因果故事:

相傳,有一名叫君提的七歲男孩被僧人帶到寺院修行,當他修到羅漢時,用天眼看自己的前世。

五百世以前,他輕視一位老比丘說她唱念的聲音好像狗叫。就因這一句惡語,轉世為狗,並一直延續五百世為狗。

五百世後罪業已滿,才得到舍利佛尊者的救度,轉世為人。

雖然故事無從考究,但也能讓人從中明白:搬弄是非、傳播流言、論人臧否、背後批評,都是犯口過造惡業,平日生活中都要注意。

尊重他人是最起碼的修養,如果你自己也渴望別人能夠少批評、多讚美,那就用同樣的方式避免口業,以免因一句惡語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第二件:悖逆父母

《弟子規》上說: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其實就是讓一個人無論何時都要孝敬父母,父母才是身邊最大的貴人。以孝順為基石,一生為人處世才不會偏頗,才不會有失良德。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德育古鑑》中的一則故事:

相傳,唐代楊黼一心向佛,聽聞名僧無際大師雲遊至四川弘法傳道,便拜別老母,一路跋山涉水前去求道。

至四川後,見一古稀高僧,慈眉善目,頂禮膜拜後,問詢是否無際大師。

老和尚笑答:「你一路艱辛,來見無際大師,倒不如直接見佛來得好。」

楊黼面上一喜,問道:「佛在何處?」

老和尚道:「你沿來時路走,見到一位披衾倒屣的老人,那就是佛了。」

楊黼深信不疑,趕忙出發。歷時一月,已至家門,然途中卻未見老和尚所說之人,不由洩氣。

到家時,已是深夜,楊黼呼門。老母聽到是晝思夜想的兒子回來了,激動地連鞋也來不及穿好,披著破棉絮就去開門了。

楊黼想起老和尚之言,恍然大悟:原來父母才是最大的菩薩。

這個故事,在佛教的《大集經》也有相應的道理體現:「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沒有父母我們就不可能來到這個世上,故此,百善孝為先。父母是每個人要一生去報恩的人。儘管如此,我們還總能看到聽到一些不孝父母的人和事出現。毒打父母的,殺害父母的,拋棄父母的種種罪行令人髮指。

徹悟大師曾說過一句話:

善談心性者,必不離棄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

佛家認為,父母是一個人的生命來源,兒女和父母本是連根一體,息息相關,休戚與共。是「家中的活佛」,是你在這世間最大的福田,是一個人最好的修福所在

第三件:殺業嚴重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道菜:將一隻猴子卡在飯桌中間,食客只要用榔頭敲碎它的腦殼就可以吃到新鮮的腦花。

自從有了「人是萬物之靈」的說法之後,人和動物就區分開來,殺一隻雞、殺一頭豬、墮胎等等惡行,對一些人來說不覺得有什麼過錯。

「一切為我所用」的想法使得很多人屠殺生命而不自知,等累積下惡業遭到果報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這些人殊不知做下這麼多殺業,終究有一天這些動物的怨氣和魂靈會一直跟著他們,甚至附在他們的身上,以他們的方式去報復索取它們性命的人。

佛教認為:「因果輪迴往世循環,一個人要經過累世的善報才能投胎為人。

但是人類在轉生後很多都會遺忘掉自己過去生所犯下的錯誤,於是不斷的重犯錯,為滿足一己私慾造下惡業,帶著僥倖肆意妄為,那麼很可能下一個受到果報的就是傷害他們的人了。」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人都為追求功名利祿而奔波忙碌。能做到大善不言已經彌足珍貴,累積的陰德可庇佑自己和子孫。

可倘若不注意日常修行,被一時的利慾蒙蔽了心智,將佛法的智慧忘到腦後,造下不可饒恕的口業和惡業,果報來臨時,那曾經積下的陰德也無法消除和抵擋了。

作者:千面修行者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千面修行者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無論你信不信因果報應,這四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一件也不要做
    當然陰德福報不是固定不動的,有得到必然就會有失去,有些事情一旦做得多了,那麼就會有損陰德,消耗我們的福報。因此,無論你信不信因果報應,這四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一件也不要做。1、 不忠不孝父母其實就是一個人這一生中最大的福報,有父母的孩子永遠都是一塊寶,沒有父母的孩子永遠都是一顆無根的雜草。
  • 佛教:這5件事最損陰德,切記萬萬不能做!
    所以耗損陰德福報之事,切記不能去做,這五件事最損陰德,你做過嗎?一、不孝父母。經雲「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孝養父母,乃是為人子女本具的技能,因此行持孝道,乃是天經地義之事。這亦是惡習,需要我們去改正的惡習。如若不能改正,那麼定會因為你這不懂感恩,喜好傳播名利是非之事而「災禍不斷」。三、常行殺業。佛教講「護生、放生」所獲利益為最,反之如若殺生,其業最大。經雲「一次殺生,多劫多生,加利償還。」殺生的果報,我們都知道,是最重最大的。
  • 不論你信不信,這3件事情有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
    古語有云:「積陽德,眾人護之;積陰德,眾神庇之。」可以說陰德陽善都是行善積德的好事,也是人生修行中的大事,而積陰德的事情更是大福報,是功德無量的超度。那何為陰德呢?所以我們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既不是迷信也不是危言聳聽,有損陰德的事情真的不要再做了。這三件事值得你反省。1. 不忠不孝。俗話說孝敬老人天降福,父母的養育之恩大於天,無論怎麼孝敬都不為過。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孝敬父母關愛長輩,這自古以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 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
    所謂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不被人知道。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佛學上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由此可見,陰德比陽善更具有無量功德福報。不論你信不信佛,生而為人,應該要多積陰德,不要去做有損陰德的事。
  •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這5件事最損陰德,萬萬不可為
    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因果對一切眾生平等。佛教認為,萬事講究因緣和合,一切都是你自己起心動念所造,有什麼因,就必然造就什麼樣的果報。因此,要想收穫福報、庇佑子孫就要多積德行善。有很多網友在後臺提出疑問:積德行善為何還要分陽善陰德?
  •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折損「陰德」的6件事,別再做了!
    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一切福報和災禍都是自己的因果,是自己感召來的。種什麼因,結什麼果,要想遠離災禍,就要從當下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善是為自己積德修福,人生最大的福報不是家財萬貫,而是陰德厚重。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有句話叫「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的人,自有天佑。「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不作惡,人生自然越來越順遂。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國語.晉語六》裡有:「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德,在中國人幾千年的精神文化傳承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
  • 這10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沒有做過!
    人的一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自己,要想人生美滿,子孫幸福就要多積陰德,不要做損陰德的事。《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下面這十件事最損陰德,希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一、凌逼孤寡。
  • 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個?
    生活中這十件事是最損福報的,無論你過去積累的再多的陰德,一但去做這十件事,福報就會被消耗殆盡,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不信因果。佛法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的因果是真實存在的,相信因果就會常思善業,不信因果之人,就不會用因果報應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就會造下種種不善之業,因緣相遇時,就會形成惡果。第二件事,廣結惡緣。
  • 這3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這是播種在別人內心感恩的種子,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佛教認為,陰德積累的越多,播種的種子也就越多,幫助自己的人,自然也就越多,福報也就越大。因此,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不管你信不信佛,這3個與你一生相關的因果報應,一定要知道
    所以,不管你信不信佛,這3個與你一生相關的因果報應,一定要知道。第一: 濫造殺業,失去敬畏本心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角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
  • 家裡供奉地藏王菩薩,切記不要做3件事,因果報應太大!
    如果你信佛,就一定要知道這件事,家裡在供奉地藏王菩薩時,切記不要做三件事,因果報應太大。家裡能不能供奉地藏王,要因人而異,有些人可以,而有些人家裡最好不要供奉地藏王菩薩。老話說得好,不知者不怪,如果你選擇了供佛,你就不可再做這三件事,俗話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人在不懂的情況下,犯了錯,雖然也要承受因果,但因果報應很小,如果是明知故犯,那因果報應太大。供養地藏王菩薩其實是有利有弊的,世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
  • 因果報應:這五件事及其耗損陰德,切記需慎行,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所以古德常說「因果不空」,就是為了提醒大眾,不要亂種惡因。所謂「惡因結惡果」,種下惡因的同時,不僅要受到惡果,還會損耗當下這來之不易的陰德福慧。因此這惡因,需懂得少種或是不種。你做得越多,往往得到的就越多,無論是善因,還是惡因,皆是如此無有虛種。這五件事及其耗損陰德,切記需慎行!
  •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三件事不能做,因果報應
    介紹佛教是一個非常注重因果報應的地方,修佛的人相信一切都離不開範疇的因果報應。即使佛陀也不能隨意破壞因果關係,這說明因果關係對修佛是多麼重要。一句話,因果關係意味著你能得到你所播種的,不管你做了什麼,為了其他的事情,你已經為自己埋下了一個「事業」,你培育出什麼樣的「水果」,取決於你的個人修養。
  • 最積陰德的5件事,做過2件以上,也會功德無量!
    在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情,就能積累到陰德,積陰德不僅能自己受益,還能惠及子孫,甚至可以造福眾生。古人常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當我們去做一件好事時,只要默默地把事情做好,不要求回報,做了好事也不要到處宣揚,這樣去做就能積累陰德。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又受到了別人的表揚,或是接受了他人的回報,你所積累的福報就是有漏之福,簡單理解就是你雖然積累的福報,但福報又被你消耗掉了。而積陰德就是只去積累福報不去消耗福報。
  • 佛教:淫邪的10大危害,愚人自損陰德,諸佛不佑!
    因為「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你未曾動念之前,天上的神佛就早已經知道了。積德行善之人必有福報,這當中又以「積陰德」為最善。陰德之中,又以不淫邪為最上!所以,那些見色而不動淫邪之念的人,定會有福報的;而那些做淫邪之事的人,也定會遭殃!因果福禍報應,沒人能倖免!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厚德載物」,很多人牆上都有掛著這四個字。厚德可以載物,這句話是出自《易經》,意思是說一個人有多厚的德行,就可能成就多大的事業。如果一個人想要子孫滿堂,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積陰德是少不了的事情。
  • 一位老僧的點撥:陰德深厚的人,常做這3件事,利益實在太多
    《了凡四訓》中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這句話說的是做善事讓人知道的話就是陽善,低調不讓人知道則是陰德。陰德是暗中做有德於別人的事情,這種行善方式是最有功德的。佛學認為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明明做了許多善事,卻還是處處坎坷,沒遇到過什麼好事,從而質疑因果報應是不是真的存在。其實這就是因為他們做的善事人盡皆知,積的不是陰德,所以沒什麼好運。因為一個人做善事便炫耀,那麼這個人可能不是純粹的想幫助別人,可能還想從其中得到一些好處。這樣的行善不止是為了幫別人,也是為了助自己,因此善心不是這麼純粹,自然得到的善報也不多。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做!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要想積累陰德,惠及子孫,一定要多去做這十件事,並且要在做這些事情時,做到為善而人不知,這樣才能積累到陰德福報。古人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是在告訴我們,決定的我們禍福吉兇的全部因素,無非就是命和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