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四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6分鐘!
在佛教之中有這麼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句話所講的含義是什麼?其大意就是說,「一切人事物,一切萬法,都是「空性」的。但如果我們去種下了善惡只因,這個果卻並不會沒有,也就是說報應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受。」所以古德常說「因果不空」,就是為了提醒大眾,不要亂種惡因。
所謂「惡因結惡果」,種下惡因的同時,不僅要受到惡果,還會損耗當下這來之不易的陰德福慧。因此這惡因,需懂得少種或是不種。你做得越多,往往得到的就越多,無論是善因,還是惡因,皆是如此無有虛種。這五件事及其耗損陰德,切記需慎行!
一、造殺業,害眾生性命。
造殺業,害眾生性命。因貪圖口腹之慾,當下眾生皆喜歡殺生。但卻不知,殺生乃是及其耗損陰德福報的一件事。在《大智度論》中云:「諸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世間惜命亦為第一。」
無論是佛教中的諸多典籍,還是古德高僧皆是提倡「少殺生或不殺」。其緣由就是因為「犯殺業」的惡果太重,不僅會及其損耗自身陰德福報,還會讓你被惡果打個措手不及。如上次一位師兄的留言說「奶奶最好殺雞,但卻活了一百歲。」因為你奶奶往昔所種下的善因很多,從而當今殺生雖有耗損,但卻還沒能得到果報。
二、不孝,不恭敬父母。
在諸經藏之中,提及孝養父母的經句有很多。如《增一阿含經》中說的「孝順供養父母功德之果報,與一生補處菩薩之功德一等也。」或是《不思議光經》中講的「飲食及寶,未足能報父母恩,引導令向正法,便為報二親。」這種種皆是告誡我們,需要懂得做一個孝養父母之人。
反之如若不懂孝養父母,甚至於做出種種不恭父母,不孝父母的事情。這種種無一,不是在耗損自身陰德福慧。以至於,不能從孝養父母而得到福報,反而因不孝父母,而損耗種種福報。
三、造口業,欺騙傷害他人。
造口業,毫不誇張地說,乃是當下生活之中最常見的一件事,也是大家最耗陰德福慧的一件事。在生活之中,我們雖然不能時刻做到「惜福」,但也切記不能因口業而增加陰德福慧的消耗。難以惜福,本就在耗福之中,但如果還要加上口業,那麼耗損陰德福慧的速度可想而知。
四、行偷盜,讓他人心生煩惱。
行持偷盜之事,在果報上不僅會越來越貧苦,在福報的消耗上亦是如此,非常嚴重。如你今天行了偷竊之事,那麼你所要收到的果報,往往在當下可能就給你受了十分之一。也就是因為違法法律,被抓。但更多的卻是因為你行偷盜,讓你越來越困苦,而被你偷盜的對象,也會煩惱重重。
五、行邪淫,對家人不負責。
古人常說「家和萬事興」,你行持邪淫之事,不僅是對自己福報的不尊重和不負責,更多的還是你對家人的不負責。在佛教因果定律中講,你當下行持了邪淫,那麼你的妻子、女兒亦會收到相對應的果報。
由此可見,你行持邪淫之時往往是一時痛快。但苦果到來之時,那就不是一時,而是一世,甚至多世。當下行持邪淫的案例,雖多,但卻不要以為「果報」不會來到,你也去做。
以上五件事,雖耗損陰德福慧諸多,但也只是「千分之一」。所謂千分之一,就是有很多很多事情,皆會耗損我們的陰德福慧。在生活之中,一個不小心往往就種下了惡因,耗損了福慧,從而古人常講「謹言慎行」。
凡人本是塵間物,心有不甘而頓悟。
問緣能有幾分福,禪來禪去皆是空。
感恩閱讀、分享、關注、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