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人這一生,缺什麼都不可缺福報。物質名利易得,福報卻難求。世人皆喜歡求財,其實存再多的錢,無常一到,一切皆化為虛無。人生要存就存福報,福報存多了,是累世的快樂。人生之苦,苦在福薄。「前世因,今生果」,前世沒有積好陰德,今生的命就會很苦。命不好,再不好好修行,人生就會更苦。
人生福報有定數,過早耗盡,苦難跟著就來了。雖然人的命一出生既定,已無法改變,但是人的運勢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而得到改善。有句話叫「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不作惡就是懺悔,行善就是積德,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世上最好的改命方法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最厲害的風水就是自己的善心。
《了凡四訓》裡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積攢陰德福報,是會被上天所記功的,有上天庇佑。雖逢兇險,也必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運,背後都是善業的累積;也沒有莫名的災厄,背後都是自作自受。「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命由己造,福自己求」,以下最折損「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件?
一、殺生、墮胎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申;捨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一切有緣眾生皆為有情,世人愚鈍,不知敬畏因果,為滿足自身口腹之慾而殺害無辜生命,這是極大的殘忍。須知「因果報應,如影隨形」,今生你殺它,來世冤有頭、債有主,冤親債主必會找上門來。
佛家有句話叫「若無相欠,怎會相見」,對於一切眾生,我們應該善待,而不是殺害。若自己造業、結下惡緣,必會嚴重損耗自身的福報。包括墮胎,自己一時解脫,卻剝奪了一個生命來到世間的權利,這是何其嚴重的罪業?經曰: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不殺就是放生,就是積陰德。
二、生邪淫心
人的內心乾淨清淨,則處處都是極樂世界;若內心汙濁不堪,則處處都是地獄火坑。尤其要提到的就是這個「邪淫」,佛教並不否定男女正當的夫妻關係,但一定不可貪慾過度,入了邪門,走了邪道。貪愛無度,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折磨、糾纏和苦惱。
邪淫的人,當下即感召苦果,身心受到負面影響,苦惱眾多、諸事多不順,財富流失嚴重、夫妻反目,家庭立即陷入衰敗的境地,等等。「萬惡淫為首」,邪淫是所有惡業中果報最嚴重的一個,一定要戒掉,否則後患無窮。
三、生嗔恨心
佛家曰: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就是說人一旦動怒、發脾氣,所有的障礙、困苦跟著就來了。《寒山詩》裡也說道: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我們不能保證自己所遇到的人或者事都是順自己心意的,但是「境隨心轉」,我們可以通過修自己的心念來轉變外境。
「一切唯心造」,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心中沒有抱怨和負面能量,風水自然就變好了,事情也就順了。「法在心內,莫向外求」,永遠不要去責怪外境,而應反觀自心,是不是自己的心胸太過狹隘?「大度能容、開口常笑」,量大福大、量小福薄。
四、生傲慢心
人生在世,不論有多大能耐,都要記住一點:謙卑低調。在風水學中也是如此,有人喜歡算卦,那麼在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中,唯有一卦是上吉的,其它全是福禍相依,這一卦就是「謙卦」。任何時候,唯有謙卑才能使人安心,使人福澤深厚長久。
佛教裡有一種慈悲精神叫做「利他無我」,就是心中總是利益他人、恭敬他人,而不是高高舉起自己。「擇高處立,尋平處坐,向寬處行」,能夠容納他人的人,才是為自己修廣闊天地。而越是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人越無知,越沒有智慧,往往禍從中生。
五、生貪慾心
一個人如果總是想著得到更多,也往往會失去更多。我們每個人一生所能承受的福報是有限的,身上背負太多,是受不住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盆滿缽滿,拜財神爺,卻從未想過為何財神爺有那麼多財富?
因為財神爺懂得「舍」,總是想著利益大眾,而不是為自己謀私利,所以人人恭敬他。我們做人也是,要想讓自己越來越有福,不是讓我們去爭搶那些名利,而是學會去布施。欲望適可而止,知足方能常樂。
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