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2020-12-11 文字溫暖心靈

「陰德」就是指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而不為人所知。與「陰德」相對應的是「陽善」,陽善指雖然做了好事,但是帶有功利心,想讓別人知道,想要受到別人的稱讚。與「陽善」相比,「陰德」更有功德,福報利益更大。

民間說法,「陰德」厚重的人,自有天佑。它不僅能庇佑自己,更能利益子孫後代。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因此,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了凡四訓》解說陰德是做好事而不為人們所知道,上天會加以賜福;而陽善則是做好事讓人們知道,得到群眾的稱讚而享有盛名。

對於陰德,民間稱之為"陰騭",勸善書中就有《文昌帝君陰騭文》。無論我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

《易經》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表明了"為善得福,造惡得禍"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

在陰德的闡述中,佛教以因果業力解釋,而道教則用承負解說,二者之間雖有差異,但勸人向善的動機總是一致的。

《太上感應篇》說:"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是用其道理的。試想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惡為非則會樹立冤家敵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好事嘛。

錢財名利乃身外之物,最終誰都留不住,與其為子女後代留錢財,不如為他們留陰德,一個陰德具足的家庭,自然能繁榮興旺、福澤綿長。

正如《易經》裡所講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是一個人身上最好的「風水」,以下這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一、戒邪淫,修清淨心

戒淫先戒心,戒心先戒目。眼睛不看美色,不看為淨。嘴巴不談淫色,不談為淨。讓心口目遠離誘因,則漸得清淨。

常念生命短暫,人身無常,有如朝露,有如閃電,一瞬即逝。再好的美色,轉眼亦將老死,只剩臭骨一堆。美色人生,其實只是夢幻泡影的假相,絕不可執著,不能認假為真。

淫念重的人,常會感到戒淫的不易,如果您覺得對您戒除邪淫的效果上依然無法徹底戒斷,也萬不可自暴自棄,請常念聖號。

佛經上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聖號若能每日常念,效果定會彰顯。此外也須力行善事,廣積陰德。

相信只要您的努力,日積月累,戒淫的功效將越來越好,內心也愈來愈清淨。最後,一定能完全徹底的戒除惡習。

邪淫的人,自甘墮落,身心不淨,業障深重,最消耗陰德。佛家講「萬惡淫為首」,邪淫是墮入惡道的因,經曰:若不斷淫,必落魔道。

「色字頭上一把刀」,這不是危言聳聽,邪淫所帶給人的損失往往是致命的,邪淫越重的人,福報損失越快。

一系列連鎖反應,使得人的所得盡失。財富大肆流失、家庭破裂、諸事不順等等,皆是其果報。什麼是「風水」?人的狀態就是「風水」。

你的心、德行不淨,能量太差,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邪淫是損陰德,而斷淫自然就是積陰德,身業清淨、百事盡興。

二、口業清淨,不生妄語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清淨身口意」我們修學善知識就是通過戒定慧來熄滅內心的貪嗔痴,清淨身口意的惡行、惡口、噁心,修正思維裡不對的知見邪見,轉為清淨的正見。

嘴巴是福禍之門,嘴上積德也是一種大陰德。我們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有失」,很多時候,福報都是從嘴上流失的,如妄語、扯是非嚼舌根、說話惡毒刻薄等等,這些都是口業的表現。

佛家講: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說出去的話要讓人感到舒適,這也是在布施積德,若刺耳難聽,傷到他人,同樣也是損了自己的德。「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嘴下留德,是為自己修福。

三、持戒不殺,心有慈悲

慈悲心是學善知識的根本,慈悲的字面意思是「濟喜拔苦」,在生活中,慈悲就是有惻隱之心,不忍傷害眾生。

《大智度論》有言:「諸餘罪中,殺業最重。」

普勸世人隨所見生命發慈悲心,是捐舍世財,作斯方便。若無財者,只發慈悲心,亦是福德,或勸他人放生,或見人放生,讚嘆隨喜,增其善念,亦是福德。

《金剛經》中所謂「胎卵溼化」是指四生之屬。《十善業道經》中說,慈悲不殺,可以得到永斷嗔恚,身常無病等十種利益。

有人會說,持戒不殺,那敵國來犯,難道要引頸就戮嗎?其實不然,佛家所說的戒殺,指不因一己私慾而殺生。

《大法鼓經》中記載,與敵國決戰,不勇者不可稱為大丈夫。也就是說,戰爭的目的在於止戰,而不是殺戮,持戒不殺並不妨礙保衛家國。

世間終有因果,放生其實就是救助自己,殺生其實就是傷害自己。勸大家莫以殺生為業,茹素不殺,懺悔惡業,消業積福。

四、不貪不嗔,隨緣包容

貪、嗔、痴被稱作三毒,是眾生無始劫以來的業習,毒害眾生的法身慧命。不貪、不嗔、不痴,就是通過修行斷除這三毒,得到解脫。

不貪,斷除一切法相的執著心;不嗔,斷除一切顛倒分別的妄想心;不痴,斷除一切邪知邪見的迷惑心。這就是不貪、不嗔、不痴究竟義。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天下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所以不要執著,不要生貪念。

貪婪是禍患之源,得到不該得到的得到,就會失去更多。人生的福氣來自於心安,而非物質欲望的滿足,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知足的人最常樂。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恨心生起,福氣就跑了。有一種修行的智慧叫「忍辱」,忍耐堅持,再壞的事也終會否極泰來。心量越大的人,福氣越深。

五、孝順父母,恭敬三寶

孝順父母的人不但孝名遠播,而且因為具有下列特點,所以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讚譽:

能進德修業:孝順父母的人為免父母擔憂,必定行事正派,操守嚴謹。

能治理家庭: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在家中能以身作則,孝順父母,堪為子孫親眷的榜樣,家庭自然充滿和敬的氣氛。

能慈悲待人:孔子曾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對於父母能感恩圖報的人,往往能進一步以篤實誠敬的態度對待他人。

能盡忠職守:孝順父母的人深恐事業無成,讓父母蒙羞飢餒,所以做任何事都會兢兢業業,全力以赴。

經云:「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順顏色不相違,一切災難盡消除,諸天擁護常安樂。」中國歷史上因為孝行而感得草木土石助成善舉的事跡也為數不少,古德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孝之極至,就是誠。只要有誠心,無事不辦。

《涅槃經》說: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夠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因為佛陀於無量阿僧祗劫之中,恭敬三寶,孝養父母,所以今世才會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可見孝行感果之殊勝,展轉無有窮盡。

「百善孝為先」,人生需要你做一個善良的、懂得感恩的人。孝風淳厚的家庭,陰德厚重、福報無量。

◆結語

朋友們,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置頂鼓勵哦。感恩閱讀與分享。

什麼是善知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善知識。行善可以積德,持戒同樣也能積德。如果你能在生活當中,經常持戒修身,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福德自然會增長。

佛家認為,布施是最積福報的行為之一,世人都喜歡金錢,如果我們能夠舍財去利益眾生,用自己的金錢去幫助更多人,不僅能去除自己的貪心,還能因此收穫布施帶來的善果。

經常讚賞、轉發和隨喜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讓更多人看到,也能為自己積累福報,如果有人因為你的轉發內容而受益,功德就是你的。

相關焦點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做!
    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要想積累陰德,惠及子孫,一定要多去做這十件事,並且要在做這些事情時,做到為善而人不知,這樣才能積累到陰德福報。古人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是在告訴我們,決定的我們禍福吉兇的全部因素,無非就是命和運。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看看你做到了幾個?
    那麼「陽善」與「陰德」,其功德大小有何不同?《了凡四訓》如是曰: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累陽善的人可以享受世人的讚譽,享受美名給自己帶來的利益。但如果德不配位,一切福報很快會瓦解。而那些陰德厚重的人,自有善神庇佑,遇事能逢兇化吉。「陰德陰德」,用民間話來說就是積陰功德的德行。為上天所記功。
  • 最積陰德的5件事,做過2件以上,也會功德無量!
    在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情,就能積累到陰德,積陰德不僅能自己受益,還能惠及子孫,甚至可以造福眾生。古人常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當我們去做一件好事時,只要默默地把事情做好,不要求回報,做了好事也不要到處宣揚,這樣去做就能積累陰德。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又受到了別人的表揚,或是接受了他人的回報,你所積累的福報就是有漏之福,簡單理解就是你雖然積累的福報,但福報又被你消耗掉了。而積陰德就是只去積累福報不去消耗福報。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佛教:生活中積「陰德」的五件事,你能做到嗎?
    「立榮名,不若積陰德」,現實中行善的人不在少數,但多數人卻會在人群中張揚開來,以此顯揚自己樂善好施的名聲。可是,在佛家看來,唯有積累「陰德」,才能有功德。陰德也就是默默地修善業,無條件地幫助他人,既不是為了名聲,更不圖回報。
  •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這5件事最損陰德,萬萬不可為
    因此,要想收穫福報、庇佑子孫就要多積德行善。有很多網友在後臺提出疑問:積德行善為何還要分陽善陰德?所謂「陽善」,其實就是做好事公開透明、為人所知。比如你給某地捐款修一座橋,但凡走過那座橋的人都會誇讚你,或者有人給你在媒體宣傳,有人給你造功德碑,有人給你送錦旗等等,這就叫陽善享世名。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這10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沒有做過!
    人的一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自己,要想人生美滿,子孫幸福就要多積陰德,不要做損陰德的事。《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下面這十件事最損陰德,希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一、凌逼孤寡。
  • 無論你信不信因果報應,這四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一件也不要做
    生活中經常會聽長輩說積陰德、聚福報,那麼到底什麼是積陰德呢?積陰德就是,長年累月默默地幫助別人或者做善事,但並不圖別人回報,更不去炫耀。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人要善良,多做善事,其實這就是長輩希望我們多做善事為自己積陰德,聚福報。
  • 佛教:最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件?
    人生要存就存福報,福報存多了,是累世的快樂。人生之苦,苦在福薄。「前世因,今生果」,前世沒有積好陰德,今生的命就會很苦。命不好,再不好好修行,人生就會更苦。人生福報有定數,過早耗盡,苦難跟著就來了。雖然人的命一出生既定,已無法改變,但是人的運勢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而得到改善。
  • 廣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廣積陰德必將得到神靈的賜福。無論人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如果一個人想要子孫滿堂,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積陰德是少不了的事情。古語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所以,多積陰德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福報。一個人是否會得到福報,還是迎來災禍,其實都跟自己有關。如果經常做的是積陰德的事情,福報自然而來。
  • 佛教:這5件事最損陰德,切記萬萬不能做!
    所以耗損陰德福報之事,切記不能去做,這五件事最損陰德,你做過嗎?一、不孝父母。經雲「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孝養父母,乃是為人子女本具的技能,因此行持孝道,乃是天經地義之事。作為一名佛弟子,行善之事也是培福之事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行善的極極致亦需懂得「孝順父母」。在佛教《四十二章經》中雲「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二親最上之神也 。」或是《大集經》中雲「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當下末法時期,佛法本就難聞,如有機緣聞其佛法,我們亦需懂得去珍惜去學修。
  • 一位老僧的點撥:陰德深厚的人,常做這3件事,利益實在太多
    《了凡四訓》中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這句話說的是做善事讓人知道的話就是陽善,低調不讓人知道則是陰德。陰德是暗中做有德於別人的事情,這種行善方式是最有功德的。其實這就是因為他們做的善事人盡皆知,積的不是陰德,所以沒什麼好運。因為一個人做善事便炫耀,那麼這個人可能不是純粹的想幫助別人,可能還想從其中得到一些好處。這樣的行善不止是為了幫別人,也是為了助自己,因此善心不是這麼純粹,自然得到的善報也不多。曾經我去寺廟禮佛時,無意間聽到一位老僧在點撥一位走黴運的中年男人,男人詢問老僧有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處境。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國語.晉語六》裡有:「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德,在中國人幾千年的精神文化傳承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
  • 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會累積大功德!
    所謂陰德,就是指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 如果一個人做了好事,只有自己知道,這種行為就可以積累到陰德。 所以大家儘量要多積陰德,下面這四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去做,哪怕你經常做一件事,也會功德無量。 第一件事:多結善緣。
  • 這3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多做好事,多結善緣,德就能越積越厚,越來越多的人感激自己,幫助自己,自己也就越來越有福。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這是播種在別人內心感恩的種子,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佛教認為,陰德積累的越多,播種的種子也就越多,幫助自己的人,自然也就越多,福報也就越大。因此,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求回報的付出才是生了清淨心,這樣才能夠做好事不留名,積陰德。
  • 不管信不信因果報應,這3件有損陰德之事,切記不可為
    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和事自己默默積德行善就是陰德。陰德積得多了,子孫往往驟發。就是毫無徵兆的,兒孫突然就發達了。由此可見陰德的可貴之處。佛語有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輪迴從來都在發生著作用,只是有些人能感應並且信奉,有些人對此懷疑甚至否定。
  • 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人說要積陰德,特別是老人,喜歡用這話來勸人行善。所謂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不被人知道。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佛學上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由此可見,陰德比陽善更具有無量功德福報。
  • 不論你信不信,這3件事情有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
    古語有云:「積陽德,眾人護之;積陰德,眾神庇之。」可以說陰德陽善都是行善積德的好事,也是人生修行中的大事,而積陰德的事情更是大福報,是功德無量的超度。那何為陰德呢?默默的在背後想著他人,顧著他人,不計回報的幫助他人,這便是陰德。我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常做好事便一定會有福報會有好運。但是秉著能量守恆的原則我們也可以明白,損人害己的事情做多了那一定也會引火燒身,給自己招來麻煩。所以我們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既不是迷信也不是危言聳聽,有損陰德的事情真的不要再做了。這三件事值得你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