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為陰德?
經常有很多信眾會問什麼是陰德,積陰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廣積陰德必將得到神靈的賜福。
無論人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
積陰德的五種福報:1、遠離魔障2、貴人相助3、子孫昌榮,遠離惡道4、降服惡鬼5、能避禍患
二、何為陽德?
陽善則是做好事讓人們知道,得到群眾的稱讚而享有盛名。
有人會說,陽善享有名聲,得到掌聲、恭敬、禮讚、鮮花、媒體上刊登事跡,閃光燈聚集在身上,不是很好的事嗎?這個「名聲」,確實也算是一種福報,但是這個「名」,卻是老天希望大家能戒除的。為什麼呢?因為「名」也是消耗福報的一種方式,做了善事,宣揚功德、炫耀自己,功德往往被損耗,好像錢花出去錢就沒了,你把這個「名氣」的福享了,也就等於消耗了部分福報。
所以說陽善只是得到一個形式,這個福報你一用沒了!
名譽超過了實際的功德,就有奇禍,為什麼呢?因為自己念頭不正!都是「求名」的心。努力了半天,就希望別人宣揚一下。做善得禍,就是這麼來的。
宋朝的大政治家司馬光說得再透徹不過了:「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所以,陰陽之際很微妙。「陰陽之際」講的是循環的道理,「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盛極肯定是衰,顯耀至極是禍患。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與平常自心的善惡與積德結緣有關。修善積德,就是為自己創造善因善緣、獲福滅罪的機會;禍稔惡盈,就是為自己造作惡因惡緣、輪迴受苦的因緣。
古訓言:「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創造好的榮譽、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陰德。所以在很多情況下,要改變命運,就看你如何積陰德了。
掃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道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