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老人們常說在生活中要多積陰德,那麼到底什麼是陰德呢?
陰德就是在暗中做有益於他人的好事,也叫做陰功。做好事不被人發現,悄無聲息的才叫做陰德,而大張旗鼓的行善積德,就叫做陽德。
陽德是有漏之德,一個人大肆宣揚自己的行善積德事跡,因為大肆宣揚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名氣,積累的功德因此也就消耗掉了。
陰德就不同,陰德是無漏之德,行善積德不在人前,做好事不留名,沒有任何雜念摻雜其中。
只有一顆純粹的善心,功德不會被消耗,而是會不斷積累壯大,就像一塊大磁鐵,把健康、好運和幸福源源不斷吸引過來。
下面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看看你是不是。
01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人的身體髮膚皆來自父母。若沒有父母孕育呵護,我們人無法出生成長,更別說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佛經裡說過眾罪最惡之一就是不孝父母,父母是三界內最大的福田。不管是出家人還是普通信眾,都應該真心實意的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
佛教講孝順父母是有三個層次的,分為初、中、上品三種。初品孝順父母,是全心全意的供養,讓父母在生活上沒有憂愁。
而中品則是自身努力做出一番事業,清白行事,名利皆有所得,讓父母感到驕傲自豪;至於上品的孝順,就是在前兩個的基礎上,引導父母積極向善,並幫助父母行善積德,積攢功德福報。
關於如何孝順父母,有五個法門:
第一是要供養雙親,不令擔憂困苦
父母無怨無悔地撫養我們,讓我們能夠順利長大。
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出來,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都應該悉心照料父母雙親,讓他們感到開心快樂,而不是被困苦折磨。
第二個法門是有所作為,悉數告知
身為子女,無論要做什麼,都應當告知父母一聲,不要有所隱瞞,讓父母為此擔憂焦慮,要讓他們感受到兒女們滿滿的信任。
第三個法門是父母善行,順和不逆
父母想要做好事,身為子女應當全力支持,而不是顧惜錢財外物,因而橫加阻攔逆反父母心意。
第四個法門是父母良言,洗耳恭聽
父母的人生經歷比我們豐富得多,教導我們的話語沒有半分私心,即便不認同,也不應頂嘴違背。
第五個法門是父母善業,不使中斷
若是父母做了什麼良善的事,諸如:捐款捐物、照顧孤獨老人或者救助動物等,身為子女,應當效仿,並將這些行為繼承傳承下去。
這樣能不斷積攢功德,父母雙親也會一直健康長壽,如此方才是孝順。
02寬容待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出身不同,身處的環境和經歷不同,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在交流中總會有摩擦出現,這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看我們如何看待和處理。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無瑕,所有的人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包括我們自己本身。
如果一味緊抓缺點,其他人必然不敢靠近,人際關係也變得十分惡劣。凡事都要較真,最後不僅得罪人,也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摩擦的時候,不妨忍一時退一步,這不是妥協也不是懦弱,而是寬容。
寬容是一種能諒解他人,克制自身情緒,包容他人缺點的博大胸懷,這是人們隨著知識和修養的不斷提高而感悟出的人生哲學。
這不是口號,也不是旗幟,更不是武器,這是難得的境界,容他人不能容,忍他人不能忍,如此方能悄無聲息化解種種仇怨摩擦,最終從繁雜的世俗中超脫出去,擁抱健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