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

2021-02-08 千面略懂先生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老人們常說在生活中要多積陰德,那麼到底什麼是陰德呢?

陰德就是在暗中做有益於他人的好事,也叫做陰功。做好事不被人發現,悄無聲息的才叫做陰德,而大張旗鼓的行善積德,就叫做陽德。

陽德是有漏之德,一個人大肆宣揚自己的行善積德事跡,因為大肆宣揚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名氣,積累的功德因此也就消耗掉了。

陰德就不同,陰德是無漏之德,行善積德不在人前,做好事不留名,沒有任何雜念摻雜其中。

只有一顆純粹的善心,功德不會被消耗,而是會不斷積累壯大,就像一塊大磁鐵,把健康、好運和幸福源源不斷吸引過來。

下面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看看你是不是。

01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人的身體髮膚皆來自父母。若沒有父母孕育呵護,我們人無法出生成長,更別說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佛經裡說過眾罪最惡之一就是不孝父母,父母是三界內最大的福田。不管是出家人還是普通信眾,都應該真心實意的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

佛教講孝順父母是有三個層次的,分為初、中、上品三種。初品孝順父母,是全心全意的供養,讓父母在生活上沒有憂愁。

而中品則是自身努力做出一番事業,清白行事,名利皆有所得,讓父母感到驕傲自豪;至於上品的孝順,就是在前兩個的基礎上,引導父母積極向善,並幫助父母行善積德,積攢功德福報。

關於如何孝順父母,有五個法門:

第一是要供養雙親,不令擔憂困苦

父母無怨無悔地撫養我們,讓我們能夠順利長大。

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出來,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都應該悉心照料父母雙親,讓他們感到開心快樂,而不是被困苦折磨。

第二個法門是有所作為,悉數告知

身為子女,無論要做什麼,都應當告知父母一聲,不要有所隱瞞,讓父母為此擔憂焦慮,要讓他們感受到兒女們滿滿的信任。

第三個法門是父母善行,順和不逆

父母想要做好事,身為子女應當全力支持,而不是顧惜錢財外物,因而橫加阻攔逆反父母心意。

第四個法門是父母良言,洗耳恭聽

父母的人生經歷比我們豐富得多,教導我們的話語沒有半分私心,即便不認同,也不應頂嘴違背。

第五個法門是父母善業,不使中斷

若是父母做了什麼良善的事,諸如:捐款捐物、照顧孤獨老人或者救助動物等,身為子女,應當效仿,並將這些行為繼承傳承下去。

這樣能不斷積攢功德,父母雙親也會一直健康長壽,如此方才是孝順。

02寬容待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出身不同,身處的環境和經歷不同,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在交流中總會有摩擦出現,這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看我們如何看待和處理。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無瑕,所有的人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包括我們自己本身。

如果一味緊抓缺點,其他人必然不敢靠近,人際關係也變得十分惡劣。凡事都要較真,最後不僅得罪人,也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摩擦的時候,不妨忍一時退一步,這不是妥協也不是懦弱,而是寬容。

寬容是一種能諒解他人,克制自身情緒,包容他人缺點的博大胸懷,這是人們隨著知識和修養的不斷提高而感悟出的人生哲學。

這不是口號,也不是旗幟,更不是武器,這是難得的境界,容他人不能容,忍他人不能忍,如此方能悄無聲息化解種種仇怨摩擦,最終從繁雜的世俗中超脫出去,擁抱健康美好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廣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廣積陰德必將得到神靈的賜福。無論人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做!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要想積累陰德,惠及子孫,一定要多去做這十件事,並且要在做這些事情時,做到為善而人不知,這樣才能積累到陰德福報。古人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是在告訴我們,決定的我們禍福吉兇的全部因素,無非就是命和運。
  • 一位老僧的點撥:陰德深厚的人,常做這3件事,利益實在太多
    《了凡四訓》中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這句話說的是做善事讓人知道的話就是陽善,低調不讓人知道則是陰德。陰德是暗中做有德於別人的事情,這種行善方式是最有功德的。佛學認為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明明做了許多善事,卻還是處處坎坷,沒遇到過什麼好事,從而質疑因果報應是不是真的存在。其實這就是因為他們做的善事人盡皆知,積的不是陰德,所以沒什麼好運。因為一個人做善事便炫耀,那麼這個人可能不是純粹的想幫助別人,可能還想從其中得到一些好處。這樣的行善不止是為了幫別人,也是為了助自己,因此善心不是這麼純粹,自然得到的善報也不多。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看看你做到了幾個?
    佛教裡常提到一個詞叫「陰德」,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與此相關的還有「陽德」,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德行還要分「陰陽」?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其實所謂「陰陽」指的就是一個人行善或作惡是否為人所知。一個人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回報,沒有任何功利心,這樣的人往往「陰德」比較厚重。
  • 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 古人講積德,積陰德,那麼陰德和陽德有什麼區別呢?
    做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叫陽德。陽德報得快,做了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別人稱讚你,宣揚你,給你些物質回報或者表揚表揚,回報了就沒有了。做好事不讓人知道叫陰德,陰德福報大,積得久。不要怕德積不住,你的德積在那裡永遠是你的,別人偷不去、搶不走,自修自報,因為那是一種能量。
  • 「陰德」深厚的人,身上往往有3大吉兆,看看你有嗎
    好不容易找到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男子時,他只是淡淡說了句:「孩子沒事就好,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真是讓人聽了肅然起敬。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就像這句俗語說的一樣,一個人若想通往成功富貴的人生,以上五個要素起了決定性作用。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你做過幾種?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語句出自《周易》第二卦:坤卦。全句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我們的古人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如果你有錢了,與其浪費奢侈,還不如偷偷資助幾個貧困兒童;遇到了需要攙扶過馬路的老奶奶,善意的一個舉動,就是在積陰德;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也是在積陰德。遇到了迷路的孩子,如果可以,送到派出所,或者是給他的父母打電話,這就是在積陰德。
  • 佛教:生活中積「陰德」的五件事,你能做到嗎?
    「立榮名,不若積陰德」,現實中行善的人不在少數,但多數人卻會在人群中張揚開來,以此顯揚自己樂善好施的名聲。可是,在佛家看來,唯有積累「陰德」,才能有功德。陰德也就是默默地修善業,無條件地幫助他人,既不是為了名聲,更不圖回報。
  • 陰德厚重的女人面相特徵有哪些?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當多多注重自身陰德的積累,如多行善事、多食素菜以及多多接觸陰德厚重之人等行為都會大大增強我們自身的陰德,從而使得生活更加順遂無憂,而且還會使得子孫後代也得此萌陰。眾所周知陰德指的就是做善事積累下來的福報,這不僅會使得我們自身福澤深厚,而且還會福及家人,從而使得家庭生活更加順遂如意。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厚德載物」,很多人牆上都有掛著這四個字。厚德可以載物,這句話是出自《易經》,意思是說一個人有多厚的德行,就可能成就多大的事業。如果一個人想要子孫滿堂,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積陰德是少不了的事情。
  • 佛教:什麼是陰德?如何積陰德?
    行善積德是培植福報、消除業障最殊勝的法門,那麼這個積德又分為陰德和陽德。許多人可能並不太清楚,想著我們做好事不就行了,怎麼還有這種區分呢?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什麼是陰德,如何積陰德?我們做好事,因為發心不同,所作功德也會有區別。毋庸置疑,現在社會上許多人做好事是懷有功利心的,是有所求的,雖然也利益別人了,但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 有損陰德的6件事,儘量少做,看看你做過幾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要積陰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常用它來勸人行善,那究竟什麼是積陰德呢?陰德就是幫別人做了好事,卻不為人所知,是為別人好卻不掛在心上,生活中有不少事情是有損陰德的,看看你做過嗎?一、以惡先行
  • 何為陽善與陰德...(值得一看與收藏)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諸葛亮《誡子書》。古訓言:「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創造好的榮譽、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陰德。 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了凡四訓·積善之方》 何謂陰陽?
  • 無論你信不信因果報應,這四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一件也不要做
    生活中經常會聽長輩說積陰德、聚福報,那麼到底什麼是積陰德呢?積陰德就是,長年累月默默地幫助別人或者做善事,但並不圖別人回報,更不去炫耀。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人要善良,多做善事,其實這就是長輩希望我們多做善事為自己積陰德,聚福報。
  •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原文解讀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而關於這句話不同人士,以及各位專家也有著不同的解讀,那麼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原文解讀是怎麼樣的呢?  很多人都聽說以下這句話: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但是了解這句話意思的人不多。從易經的角度看,它相當明確地指出了一個人的命運是由什麼力量決定的,反過來說,理解了這句話,也就掌握了改變命運的鑰匙。  葉曼先生,是當今世界上極少將儒、道、佛文化融會貫通的國學大師之一。
  • 人一出生,他福報幾分,貴人多少,有沒有功名,會不會讀書...都可以知道!
    父母都希望兒女成才,然後學習很多東西,甚至不惜花費重金。或者害怕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開始拼命學習,上補習班,但真的是如此嗎?首先要明白一個觀念,人一出生,命運你就知道了,他福報幾分,貴人多少,有沒有功名,會不會讀書。都可以通過八字算出來。這就是中國古人的智慧了。因為人在出生時,天體的運行會對人產生影響。所以生辰中就帶著過去輩子的信息。